GB 5009.22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过氧化氢残留量的测定
GB 5009.226-2016 Determination of Peroxide Residual Amount in Food (Safety National Standards for Food)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预包装牛奶、饮料、豆制品、水发产品、鸡爪等食品中过氧化氢残留量的测定。
发布历史
-
2016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
- 起草人:
- -
- 出版信息:
- 页数:7页 | 字数:1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GB5009.22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过氧化氢残留量的测定
2016-08-31发布2016-09-2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GB5009.226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食品中残留过氧化氢的测定方法》。
GBT234992009
/—,:
本标准与GBT23499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氢残留量的测定
———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修改了碘量法中的计算公式;
———修改了钛盐比色法的定量限。
Ⅰ
—
GB5009.22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过氧化氢残留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过氧化氢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预包装牛奶饮料豆制品水发产品鸡爪等食品中过氧化氢残留量的测定
第一法碘量法
2原理
,,,
食品中的强氧化物在稀硫酸中使碘化钾氧化产生定量的碘生成的碘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
。,
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得到强氧化物总量加入过氧化氢酶分解去除试样中的过氧化氢用硫代硫酸钠标
。
准溶液滴定去除过氧化氢后的其他氧化物含量两次滴定结果之差可计算得到样品中过氧化氢的
含量。
3试剂和材料
,,/。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
3.1试剂
硫代硫酸钠()。
3.1.1NaSO
223
可溶性淀粉[()]。
3.1.2CHO
6105n
碘化钾()。
3.1.3KI
3.1.4硫酸(HSO)。
24
钼酸铵[()·]。
3.1.5NHMoO4HO
467242
(/):。
3.1.6过氧化氢酶单位活力大于200000UmL置于-20℃保存
亚铁氰化钾{[()]·}。
3.1.7KFeCN3HO
462
乙酸锌(·)。
3.1.8CHOZn2HO
4642
乙酸()。
3.1.9CHO
242
3.1.10活性炭。
3.2试剂配制
(/):,,,,
3.2.1淀粉指示剂10L称取可溶性淀粉0.50加少许水调成糊状倒入50mL沸水中调匀煮
gg
。。
沸临用时现配
(/):,,,。
3.2.2碘化钾溶液100L称取10.00碘化钾加水溶解定容至100mL贮于棕色瓶中临用时
gg
现配。
():,,,。
3.3.310%硫酸溶液质量分数量取60mL硫酸缓缓注入约700mL水中冷却稀释至1000mL
1
—
GB5009.2262016
:,。
3.3.43%钼酸铵溶液称取3.00g钼酸铵加100mL水溶解
:,,
3.3.50.1%过氧化氢酶溶液称0.10g过氧化氢酶用100mL蒸馏水分多次将其溶解冷藏可保存
两个月。
:,,。
3.3.6亚铁氰化钾溶液称取106.0g亚铁氰化钾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
3.3.7乙酸锌溶液称取220.0g乙酸锌加30mL乙酸用水溶解稀释至1000mL
:/,,,,
3.3.8活性炭将100g活性炭加至750mL1molL盐酸中回流1h~2h过滤用水洗数次至滤液
3+
(),。
中无铁离子Fe为止然后置于110℃烘箱中烘干
::。/,,
注检验铁离子方法利用普鲁士蓝反应将亚铁氰化钾与盐酸等量混合将洗出滤液滴入如有
20L1%
推荐标准
- JB/T 5592-1991 V棱镜折射仪 1991-07-16
- JB/T 8012.4-1999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 端面钩形压板(组合) 1999-08-06
- HG/T 21529-2005 板式平焊法兰手孔 2005-07-10
- HG/T 2072-1991 微型国际橡胶硬度计技术条件 1991-07-06
- GB/T 4325.12-1984 钼化学分析方法 氯化-钼蓝光度法测定硅量 1984-04-12
- QB/T 1484-1992 领角定型机 1992-04-14
- SY/T 6000-1994 原油破乳剂采购规定 1995-01-18
- QJ 2502-1993 抗辐射加固半导体分立器件通用技术条件 1993-03-30
- HB 5792-1983 无扩口导管堵帽 1984-08-23
- HJ/T 63.1-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00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