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9.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 5009.5-2010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 Determination of protein in food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 5009.5-2025 |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5009.5-2010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10-03-26
实施日期
2010-06-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和第二法适用于各种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第三法适用于蛋白质含量在10 g/100 g以上的粮食、豆类、奶粉、米粉、蛋白质粉等固体试样的筛选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添加无机含氮物质、有机非蛋白质含氮物质的食品测定。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13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09.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Nationalfoodsafetystandard

Determinationofproteininfoods

2010-03-26发布2010-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GB5009.5—2010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5009.5-2003《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14771-1993《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

法》和GB/T5413.1-1997《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蛋白质的测定》。

本标准与GB/T5009.5-2003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在第一法中增加了自动蛋白质测定仪的方法;

——增加了燃烧法,作为第三法;

——修改了换算系数;

——对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规定进行了修改;

——增加pH计对滴定终点的判定。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5009.5-1985、GB/T5009.5-2003;

——GB5413.1-1985、GB/T5413.1-1997;

——GB/T14771-1993。

I

GB5009.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和第二法适用于各种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第三法适用于蛋白质含量在10g/100g以

上的粮食、豆类、奶粉、米粉、蛋白质粉等固体试样的筛选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添加无机含氮物质、有机非蛋白质含氮物质的食品测定。

第一法凯氏定氮法

2规范性引用性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原理

食品中的蛋白质在催化加热条件下被分解,产生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碱化蒸馏使氨游离,

用硼酸吸收后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的含量。

4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规定,本方法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

4.1硫酸铜(CuSO·5HO)。

42

4.2硫酸钾(KSO)。

24

4.3硫酸(HSO密度为1.84g/L)。

24

4.4硼酸(HBO)。

33

4.5甲基红指示剂(CHNO)。

151532

4.6溴甲酚绿指示剂(CHBrOS)。

211445

4.7亚甲基蓝指示剂(CHClNS·3HO)。

161832

4.8氢氧化钠(NaOH)。

4.995%乙醇(CHOH)。

25

4.10硼酸溶液(20g/L):称取20g硼酸,加水溶解后并稀释至1000mL。

1

GB5009.5—2010

4.11氢氧化钠溶液(400g/L):称取40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后,放冷,并稀释至100mL。

4.12硫酸标准滴定溶液(0.0500mol/L)或盐酸标准滴定溶液(0.0500mol/L)。

4.13甲基红乙醇溶液(1g/L):称取0.1g甲基红,溶于95%乙醇,用95%乙醇稀释至100mL。

4.14亚甲基蓝乙醇溶液(1g/L):称取0.1g亚甲基蓝,溶于95%乙醇,用95%乙醇稀释至100mL。

4.15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g/L):称取0.1g溴甲酚绿,溶于95%乙醇,用95%乙醇稀释至100mL。

4.16混合指示液:2份甲基红乙醇溶液(4.13)与1份亚甲基蓝乙醇溶液(4.14)临用时混合。也可用

1份甲基红乙醇溶液(4.13)与5份溴甲酚绿乙醇溶液(4.15)临用时混合。

5仪器和设备

5.1天平:感量为1mg。

5.2定氮蒸馏装置:如图1所示。

5.3自动凯氏定氮仪。

6分析步骤

6.1凯氏定氮法

6.1.1试样处理:称取充分混匀的固体试样0.2g~2g、半固体试样2g~5g或液体试样10g~25g

(约相当于30mg~40mg氮),精确至0.001g,移入干燥的100mL、250mL或500mL定氮瓶中,加

入0.2g硫酸铜(4.1)、6g硫酸钾(4.2)及20mL硫酸(4.3),轻摇后于瓶口放一小漏斗,将瓶以45°

角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小心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完全停止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

液体微沸,至液体呈蓝绿色并澄清透明后,再继续加热0.5h~1h。取下放冷,小心加入20mL水。放

冷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

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6.1.2测定:按图1装好定氮蒸馏装置,向水蒸气发生器内装水至2/3处,加入数粒玻璃珠,加甲基

红乙醇溶液(4.13)数滴及数毫

定制服务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