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612-2019 无公害平菇生产技术规程
DB14/T 612-2019 Non-pollution production technology for shiitake mushroom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1年06月
-
2019年06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山西省蔬菜产业管理站、太谷县绿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 起草人:
- 王小军、李庆华、黄超、张晓丹、刘佑利、郝文跃、常宏、王瑞、张晓鹏、褚润根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080.20
B31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612—2019
代替DB14/T612—2011
无公害平菇生产技术规程
2019-06-25发布2019-08-25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T612—2019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栽培条件..........................................................................1
4生产技术..........................................................................1
5病虫害防治........................................................................4
6生产档案..........................................................................6
I
DB14/T612—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14/T612—2011《无公害平菇生产技术规程》,与DB14/T612—2011相比主要变化
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
——删除了术语和定义;
——修改了生产技术(见4);
——修改了病虫害防治(见5)。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蔬菜产业管理站、太谷县绿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小军、李庆华、黄超、张晓丹、刘佑利、郝文跃、常宏、王瑞、张晓鹏、褚
润根。
II
DB14/T612—2019
无公害平菇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平菇的栽培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平菇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5358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2798.5食用菌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3栽培条件
3.1生产场地
应符合NY5358规定。应避开“三废”污染源,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
地块作生产场地。
3.2菇棚处理
菇棚使用前要清洁整理,清除杂物、杂草等,平整地面,通风日晒数日,之后进行灭虫和消毒,加
设防虫网,符合NY/T1276和GB8321(所有部分)规定。
3.3基质
应符合NY5099规定。基质(培养料)由主料和辅料组成,主料包括棉籽壳、玉米芯、废棉、糟渣
等,辅料包括麦麸、玉米面、豆粕、米糠、白糖、石膏、石灰和磷肥等。
4生产技术
4.1生产流程
播期确定→菌种选择→料的处理→料袋制作→接种→发菌→出菇管理→适时采收→采后处理
4.2播期确定
一年四季均可播种
1
DB14/T612—2019
4.3菌种选择
平菇分为低温、中低温、中高温和广温四大类型,春播以中高温型的品种为主,秋播以低中温型的
品种为主。平菇的生产用种要求具备菌丝萌发快、生长迅速、出菇早、转潮快、抗性强、产量高、品质
好。应按栽培季节、菌种特性和市场要求选择适宜品种。
4.4栽培袋制作
4.4.1栽培袋的规格和要求
规格为宽22cm~24cm,长42cm~46cm,厚0.02cm~0.025cm的聚乙烯(聚丙烯)筒料或袋。
栽培袋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
4.4.2培养料配方
4.4.2.1常用配方
①棉子壳94%、石膏2%、过磷酸钙1%、石灰3%;
②玉米芯80%、麦麸或米糠12%、玉米面3%、石灰5%;
③醋糟或酒糟76%、麦麸或米糠20%、过磷酸钙1%、石膏1%、石灰2%;
4.4.2.2原料要求
要求干燥、新鲜、无霉变、无异物。拌料要均匀,调制好的栽培料适宜含水量应为60%~65%,pH
值7~8。
4.4.3原料处理方法
4.4.3.1发酵料处理法
将拌好的原料,堆制成底宽1.2m~1.5m,上宽0.8m~1.0m,高0.8m的梯形堆,长度根据投料多
少而定,料堆表面稍压平后盖塑料薄膜,待堆内温度自然上升至65℃后,保持12h~18h,然后进行
第一次堆翻,表层翻至中间,中间料翻至表面,稍压平,插入温度计,盖膜再升温到65℃,反复处理3
次。拌料后堆制5~7d,发酵料pH值为中性或微碱性,料为茶褐色,无异味并具有一种发酵香味时即可
播种。发酵料处理适用于平菇的低温季节生产。
4.4.3.2熟料处理法
培养料配制好后应在当天装完袋并及时灭菌。料袋入灭菌锅后迅速(不超过4h)加温至100℃,
保持8h~10h,或控制在120℃左右,保持2h~10h。熟料处理适用于平菇的高温季节生产。
4.4.3.3生料处理法
拌料时按规定用量加入多菌灵,培养料充分拌匀后直接装袋播种。生料处理适合新鲜的棉籽壳、玉
米芯等原料在低温季节生产。
4.4.3.4发酵熟料法
培养料先经过发酵,然后再进行蒸汽灭菌。
4.5接种
灭菌后的料袋温度降到27℃以下时接种,熟料采用两端接种法,发酵料和生料采用层播法。
2
DB14/T612—2019
4.6发菌
4.6.1温度
熟料袋栽培养温度一般在20℃~25℃;生料袋栽培养温度必须在18℃以下。平菇发菌期间,气
温高于20℃时,采取单行单层发菌,气温15℃~18℃时,采取菌袋2~3层单排摆放,气温在10℃时
菌袋堆叠层数可适当增加。
4.6.2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60%~65%。
4.6.3通风
培养期间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6.4光照
发菌期间避免直射光照射培养袋。
4.6.5发菌管理
在适温下从第5d开始翻堆,每隔5~7d翻堆一次,结合翻堆检查菌袋有无杂菌感染,若发现异色
杂菌,可用消毒刀挖去患病处,撒上石灰消毒。发菌期间培防范菇虫和鼠咬等。发菌30d左右,养料面
有黄色露珠状分泌物和白色绒毛状菌丝体出现,即可进入出菇管理期。
4.7出菇管理
4.7.1准备
确认出菇棚清洁,平整,无异味。
4.7.2挑选
菌袋进入出菇棚前经过严格挑选,污染的菌袋必须挑出,没长满的和没有吐黄水的先不要进棚。
4.7.3上架
秋冬季一般摆8~10层,春夏季5~6层并且袋与袋之间留一指缝隙,有利于菌袋散热,行间距为1m。
最底层用装过棉籽皮麦麸的旧编织袋或园艺底布铺垫上,以免洒水时最低层的平菇溅上泥土,影响销售。
上架后,将菇房打扫干净。
4.7.4增湿
将地面打扫干净后,再对地面周围环境撒水以增加菇棚湿度。在架子中间位置悬挂温度计和湿度表,
不需要通风,湿度控制在80%~90%。
4.7.5通风
出菇期间,根据菇的生长情况适时通风。
4.8采收
3
DB14/T612—2019
菌盖充分展开,但边缘紧收,颜色由深逐渐变浅,下凹部分开始出现白色毛状物时,及时采收。如
边缘萎缩,菇体泛黄,必须采收。采收时,一手扶住菌袋,一手使劲将整菇扳下。采摘时注意
推荐标准
- DB11/T 598-2018 供热企业服务规范 2018-04-04
- DB11/T 1191.2-2018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范 第2部分:普通高等学校 2018-04-04
- DB11/T 1191.1-2018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范 第1部分:工业企业 2018-04-04
- DB11/T 254.2-2018 政务数字证书规范 第2部分:应用接口 2018-04-04
- DB11/T 1322.37-2018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37部分:旅游客运企业 2018-04-04
- DB11/T 254.1-2018 政务数字证书规范 第1部分:格式 2018-04-04
- DB11/T 1322.17-2018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17部分:机动车维修企业 2018-04-04
- DB11/T 659-2018 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技术规范 2018-04-04
- DB11/T 1322.33-2018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33部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2018-04-04
- DB11/T 1322.39-2018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39部分:出租汽车客运企业 2018-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