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3096.2-2024 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规范 第2部分:压力容器
DB14/T 3096.2-2024 Special Equipment Risk Level Control and Hidden Danger Inspect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Part 2: Pressure Vessel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9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山西省标准计量技术研究院)、山西华羽盛泰科技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张志成、曹凌燕、荆洪飞、刘立锋、费学峰、窦艳、邬宇、张旭东、王鑫、张玉娟、张莉、薛俊峰、马鹏、穆峰、赵广立
- 出版信息:
- 页数:4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3.020.30
CCSJ74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3096.2—2024
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规范第2部分:压力容器
2024-09-03发布2024-12-03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T3096.2—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风险分级管控........................................................................5
6隐患排查治理........................................................................7
7文件管理............................................................................9
8持续改进............................................................................9
附录A(资料性)压力容器风险点登记台账.........................................10
附录B(资料性)压力容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1
附录C(资料性)压力容器常见风险点及典型管控措施...............................24
附录D(资料性)压力容器隐患排查清单...........................................25
附录E(资料性)压力容器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台账...................................40
参考文献.......................................................................41
I
DB14/T3096.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山西省标准计量技术研究院)、
山西华羽盛泰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志成、曹凌燕、荆洪飞、刘立锋、费学峰、窦艳、邬宇、张旭东、王鑫、
张玉娟、张莉、薛俊峰、马鹏、穆峰、赵广立。
II
DB14/T3096.2—2024
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规范第2部分:压力容器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风险
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管理、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安全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行业领域建立安
全双重预防体系时,其中涉及压力容器使用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也可参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14/T2136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
DB14/T2165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指南
3术语和定义
TSG03、TSG08、TSG21、TSG23、TSG24、DB14/T2136、DB14/T216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
义适用于本文件。
双重预防体系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统称。
压力容器
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
压)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且内直径(非
圆形截面指截面内边界最大几何尺寸)大于或者等于150mm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
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
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
改造
指改变主要受压元件的结构或者改变压力容器运行参数、盛装介质、用途等。
重大修理
1
DB14/T3096.2—2024
指主要受压元件的更换、矫形、挖补,以及对符合TSG21规定的对接接头焊缝的补焊或者对非金属
压力容器粘接缝的修补。
公众聚集场所
指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车站、机场、客运码头、商场、餐饮场所、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
宾馆、影剧院、图书馆、儿童活动中心、公共浴池、养老机构等。
4基本要求
总则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是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本规范建立、实施、保持
和持续改进压力容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坚持“分级负责管理、注重实效”的原则,消
除安全隐患。
工作程序
4.2.1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
参照DB14/T2136中相关内容。
4.2.2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程序
参照DB14/T2165中相关内容。
责任主体
依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4号)
和《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08-2017),使用单位作为责任主体全面负责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和
管理工作:
a)明确风险分级管控和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主管部门或机构,明确其相应的职责;
b)组织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可聘请、委托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或技术专家指导
开展相应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c)制定出现突发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
d)在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组织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e)发生事故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排险和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且立
即报告事故所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
f)监督并且配合压力容器的安装、改造、修理和维护工作;
g)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h)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采用新的安全与节能要求,对在用设备进行必要的改造或者更
新,提高在用设备的安全与节能水平。
人员职责
4.4.1主要负责人职责
2
DB14/T3096.2—2024
依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4
号)和《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08-2017),使用单位作为责任主体全面负责压力容器的安
全使用和管理工作:
a)对本单位压力容器使用安全全面负责,建立并落实压力容器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的长效机制;
b)组织建立压力容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对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
考核;
c)确定压力容器安全总监(安全管理负责人),配备压力容器安全员(安全管理员)和作业人员;
d)确保人力资源、技术与财务资源、专业技能、方法、信息系统等的投入,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e)督促落实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演练;及时、如实报告事故,组织事故抢救。
4.4.2压力容器安全总监(安全管理负责人)职责
依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4
号),起重机械安全总监(安全管理负责人)协助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本单位压力容器安全的领导
职责,承担下列职责;
a)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的领导职责,确保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b)组织宣传、贯彻压力容器有关的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
c)组织制定本单位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压力容器安
全员(安全管理员)和作业人员配备;督促落实压力容器使用安全责任制,组织开展压力容器
安全合规管理,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d)组织制定压力容器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开展应急演练;
e)落实压力容器安全事故报告义务,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当压力容器安全员(安全管理员)
告特种设备存在事故隐患应当停止使用时,立即作出停止使用特种设备的决定,并且及时报告
本单位主要负责人;
f)对压力容器安全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监督、指导压力容器安全员做好相关工作;
g)按照规定组织开展压力容器使用安全风险评价工作,拟定并督促落实压力容器使用安全风险
防控措施;
h)对本单位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向主要负责人报告有关情况,提出改进措
施;
i)接受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压力容器安全监督检查、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和事故调查等工作,如
实提供有关材料;
j)履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和本单位要求的其他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职责
4.4.3压力容器安全员(安全管理员)职责
依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4
号),起重机械安全员(安全管理员)协助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履行本单位压力容器安全的管理
职责,承担下列职责:
a)建立健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档案并办理本单位压力容器使用登记;
b)组织制定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c)组织对压力容器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指导和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使用压力容器;
d)对压力容器进行日常巡检,纠正和制止违章作业行为;
3
DB14/T3096.2—2024
e)编制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计划,督促落实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和后续整改等工作;
f)按照规定报告压力容器事故,参加压力容器事故救援,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
g)发现特种设备事故隐患,立即进行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且及
时报告本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
h)履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和本单位要求的其他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职责。
制度管理
4.5.1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4.5.1.1使用单位应规定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风险管控职责;明确风险点确定、
风险管控清单和措施、安全风险告知等内容,保证本单位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规范化。
4.5.1.2使用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指导开展安全评价与分级管控工作。
编制风险点登记台账、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等有关记录文件(参见附录B),确定风险辨识、评价方法与
风险等级判定标准。
4.5.2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4.5.2.1使用单位应规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职责;规定隐患
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运行和管理的措施,明确排查主体、周期、内容及实施流程,确定隐患整改、验收
工作流程等。
4.5.2.2使用单位应依据本单位制定的压力容器隐患排查治理清单,编制安全检查文件,包括专项安
全检查表,每日安全检查记录、每周安全排查整治报告、每月安全调度会议纪要等。
4.5.3奖惩考核制度
使用单位应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纳入单位、岗位综合绩效进行考核。
组织培训
4.6.1培训对象
使用单位应将与双重预防体系相关的工作人员全部纳入培训范围,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保证其熟悉本单位双重预防体系相关制度,具备与岗位职责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4.6.2培训内容
培训主要内容包括:
a)双重预防体系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度、操作规程;
b)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
c)风险点评价概况;
d)风险管控措施;
e)其他风险信息。
4.6.3培训记录
使用单位培训过程应保留培训记录,培训记录包括培训计划、授课教材、效果评价等资料。
4
DB14/T3096.2—2024
5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点确定
使用单位的风险点为单台套压力容器及其相关的区域与作业活动,风险点名称可以用“内部编号/
位置”的形式来命名。填写包含名称、类别、设备注册代码、规格、介质、工艺位号/位置、安全等级等基本
信息的《风险点登记台账-压力容器》,格式可参照附录A。
风险点划分与辨识
5.2.1风险点划分
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设备类别以及在设备类别、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为
辨识单位进行压力容器风险点划分。作业活动包括:检修作业、年度检查、定期检验、应急演练等。
5.2.2危险源辨识
使用单位应当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原则和操作、维护保养
的要求,按照TSG03列出的事故特征,对所用设备及其作业过程中潜在风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辨识
范围应考虑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管理缺陷等四方面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具体如下:
a)人的因素应包括压力容器安全总监(安全管理负责人)、压力容器安全员(安全管理员)、作
业人员持证情况、安全培训、人员配置、操作技能、作业行为等;
b)物的因素应包括压力容器本质安全状况(采购、制造、验收、腐蚀等情况)、安全附件或安全
保护装置、设备附带装置及工具、检验检测、使用标志、防护装置、振动风险、工作介质(低
温、高温、有毒、有害、易腐蚀)等;
c)环境因素应包括压力容器所在装置情况、场地基础、给排水情况、工作环境、自然环境(温度、
湿度、气压)等;
d)管理因素应包括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培训制度、使用登记、变更管理、定
期检查、维护保养、异常情况处理、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档案、应急救援预案等。
危险源辨识方法可参考DB14/T2136执行,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辨识危险源,以相
互印证。
5.2.3危险源辨识的程序
使用单位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危险源辨识:
a)压力容器安全总监(安全管理负责人)、压力容器安全员(安全管理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
以及专业人员等人员组成辨识小组;
b)收集有关压力容器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制度等相关资料;
c)分析压力容器已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或故障;
d)结合单位实际状况,对危险源(危害因素)进行分类辨识。
风险评价
5.3.1风险等级评价方法
5
DB14/T3096.2—2024
使用单位风险辨识小组负责风险等级评价,可参考DB14/T2136中的方法执行,并根据评价结果
对相应风险进行等级划分。
5.3.2风险等级确定原则
风险等级判定应采取从严从高的原则。使用单位应依据各类风险的危险程度,自高到低将风险划
分为重大风险(Ⅰ级)、较大风险(Ⅱ级)、一般风险(Ⅲ级)和低风险(Ⅳ级)4个等级,分别用
“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5.3.3风险控制措施
使用单位根据风险评价与风险分级结果,可参照附录C给出的措施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若
现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采取一种或多种消除或者降低风险的相应管控措施,直至风险可
以接受,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附表C内容。
风险分级管控实施
5.4.1风险分级管控
5.4.1.1使用单位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与风险判定准则(参考DB14/T2136)对单台套压力容器进行
风险评价分级后,按照表1规定的对应原则,对相应压力容器实施分级管控。
表1风险分级及管控对照表
风险等级色标管控要求
单位(企业)级重点管控,压力容器安全总监(安全管理负责人)负责控制管理和具体
重大风险
红色落实;按照法律、法规、标准及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当风险已降至
(Ⅰ级)
可接受或可容许程度后,方可使用。
单位(企业)级管控,压力容器安全总监(安全管理负责人)负责控制管理,各专业职
较大风险能部门及安全员(安全管理员)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
橙色
(Ⅱ级)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
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至可接受或可容许程度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部门(车间)级管控,压力容器安全员(安全管理员)负责控制管理,所属部门或车间
一般风险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
黄色
(Ⅲ级)措施。在可能造成严重伤害后果的场合或公众聚集场所,应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
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
工段(班组)级管控,基层工段、班组负责控制管理,作业人员及相关人员具体落实;
低风险
蓝色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
(Ⅳ级)
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
5.4.1.2风险辨识和评价后,汇总形成《压力容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格式见附录B),逐级评审、
修订、审核、发布、培训,实现信息有效传递。
6
DB14/T3096.2—2024
5.4.2风险告知
5.4.2.1使用单位应结合风险评价的结果,将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告知相关人员,并进行风险分析结
果记录和管控措施的培训,使其掌握本岗位所涉及的风险点和危险源,包含压力容器的风险等级、危险
源的风险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等信息。
5.4.2.2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告知制度,公司级风险点告知牌设立于公司显著位置,告知内容
应包括风险点名称、位置、等级、管控措施、责任人等;车间级风险点告知牌设立于本车间显著位置;
班组级风险点告知牌设立于本岗位显著位置。
6隐患排查治理
隐患排查计划
6.1.1使用单位应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排查的事项、内容、责任人和频次。
6.1.2隐患排查计划应做到定期排查与日常排查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
点排查相结合。
隐患排查实施
6.2.1隐患排查应做到责任到人,全面覆盖。对于依据本单位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确定为重大
风险(红色)和较大风险(橙色)等级的,使用单位应重点进行排查。
6.2.2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方法包括使用管理隐患排查和设备安全隐患排查。使用管理隐患排查是对使
用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制度及使用管理水平方面的排查,频次为至少每年一次。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是对压
力容器的主要部件、安全保护装置以及运行环境、运行状况、运行过程等方面的排查,频次由使用单位
确定。
6.2.3出现下列任意一种情况,使用单位应进行设备安全隐患排查:
a)设备使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
b)发生事故或险情的;
c)公众聚集场所遇到重大节日、大型活动等情况的;
d)其他应当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的情形。
6.2.4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制定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及压力容器的类别、品种、用途、数量等情况,
确定使用管理隐患排查和设备安全隐患排查的具体内容,并填写隐患排查记录。
隐患分类、分级
6.3.1隐患分类
6.3.1.1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使用现场类隐患。
6.3.1.2基础管理类隐患是指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及程序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排查类型清
单参见附录D表D.1《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6.3.1.3使用现场类隐患包括设备设施、场所环境、人员行为等方面存在的不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规范、标准、相关规程制度等要求的问题或缺陷,排查类型清单参见附录D表D.2《使用现场类隐患专
项排查清单》。
6.3.2隐患分级
7
DB14/T3096.2—2024
根据DB14/T2165,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直接判定为重大隐患:
a)使用非法生产、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国家明令淘汰的压力容器和已经报废的压力容器的;
b)改造、重大修理未经监督检验的;
c)压力容器或者其主要部件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包括安全部件、安全装置缺少或失灵;
d)发生召回的(含企业主动召回、政府相关部门强制召回);
e)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未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隐患,继续使用的;
f)使用经责令整改而未予整改的压力容器;
g)发生事故未报告而继续使用的。
排查类型及周期
6.4.1日常排查
是指班组(岗位)人员每班进行的日常性巡查、检查工作。
6.4.2专项排查
使用单位组织的定期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季节性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隐患排查、事故类比隐患
排查等。
a)压力容器使用单位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的自行专项检查,每年进行一次的全面专项检查。
b)职能部门每季度至少一次对生产现场进行各自相关的专业检查。
c)季节性隐患排查应根据季节性特点及本单位的生产实际,至少每季度开展一次。
d)当获知其他使用单位发生压力容器事故时,及时进行类比事故隐患专项排查。
隐患治理
6.5.1一般隐患治理
隐患应立即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经压力容器安全员(安全管理员)进行确认;难以立即排除的应
及时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
6.5.2重大隐患治理
6.5.2.1经判定或评估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及时组织评估,
并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当包括事故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事故隐
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
6.5.2.2对于检验机构、维护保养单位等告知的重大安全隐患线索,应及时进行排查治理。
6.5.2.3使用单位应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a)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b)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c)治理的费用和物资;
d)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e)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f)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8
DB14/T3096.2—2024
6.5.2.4对于重大隐患,由压力容器安全总监(安全管理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
验收,并填写《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格式可参考“附录E”)。
6.5.2.5使用单位在隐患治理前或治理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疏散
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用相关设备。
6.5.2.6对仅依靠本单位力量难以消除的隐患和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隐患,使用单
位应按规定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向当地人民政府提出申请,配
合疏散可能危及的周边人员。
验收评估
6.6.1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隐患治理结果确认工作机制。隐患治理完成后,根据隐患等级组织相
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评估。
a)一般隐患治理完成后,使用单位应组织本单位技术人员或专家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并出具验
收意见。
b)重大隐患治理完成后,使用单位可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或者委托专业技术服务机构
对重大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意见。对于按规定上报的重大隐患,使用单位在
完成隐患治理并经评估符合条件后,还应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提出
恢复使用的书面申请,经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使用。
6.6.2使用单位应如实记录验收评估的过程及结果,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闭环管理。
7信息管理
使用单位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
建档资料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点台账、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隐患排查项目清单、隐患排查治理台账等内容。涉及重大风险、重大隐患时,其辨
识、评价、整改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改进记录和验收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根据安全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双重预防体系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并与当地监
管部门的相关监管信息系统对接。
8持续改进
使用单位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发生非
常规作业活动(如新安装的压力容器、压力容器改造及重大修理等),应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
价。根据以下情况对双重预防体系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分析,更新相关信息:
a)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及规范性文件变化或更新;
b)企业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机制发生变化;
c)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d)补充辨识出新的危险源、风险点;
e)风险等级发生变化后,需要对风险管控措施进行调整;
f)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9
DB14/T3096.2—2024
附录A
(资料性)
风险点登记台账--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风险点登记台账参见表A.1。
表A.1压力容器风险点登记台账
使用单位名称:№:
序号特种设备名称类别设备代码(单位内编号)规格介质位置备注
650m3液氨球罐III类21501408252007040001(液650m³液氨1#合成
1
氨球罐1)
排污罐II类215014082520070401866m³天然气清管站
2
(排污罐1)
1000m³氧气球罐III类215014082520070400321000m³氧气制氧厂
3
(氧气球罐1)
氯气缓冲罐III类21701408252007040058Φ1600×氯气V-4100
4
(氯气缓冲罐1)2400
蒸汽分汽包I类21701408252007040058Φ1600×低压蒸汽V-4105
5
(汽包1)5000
压力容器作业活动风险点登记台账参见表A.2。
表A.2压力容器作业活动风险点登记台账
使用单位名称:NO:
序号作业活动名称作业内容描述相关特种设备及种类型号数量作业地点活动频率备注
设备预防性维修。目视
氯气缓冲罐,单位内编号氯气
1检修作业检查,确认设备外观无V-41001次
缓冲罐1,III类,2台
损伤、紧固件无松动
氯气缓冲罐,单位内编号氯气
2年度检查年度检查V-41001次
缓冲罐1,III类,2台
氯气缓冲罐,单位内编号氯气
3定期检验定期检验V-41001次
缓冲罐1,III类,2台
650m3液氨球罐,单位内编号
4应急演练液氨球罐泄漏应急演练1#合成1次
液氨球罐1,III类,1台
10
DB14/T3096.2—2024
B
B
附录B
(资料性)
压力容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压力容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表B.1。
表B.1固定式压力容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使用单位名称:风险点:填写时间:
序评价色备
检查项目检查要求可能导致的事故特征及后果管控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
号级别标注
1.持证人员持证;
2.作业证在有效期内;故障,造成人身伤害、财产建立安全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管单位单位压力容器安全总监
1人员持证情况红
Ⅰ损失、环境污染
3.作业内容与证书项目相理制度(企业)级(企业)(安全管理负责人)
符。
人员安全培训情按规定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故障,造成人身伤害、财产建立安全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培单位单位压力容器安全总监
2红
Ⅰ损失、环境污染
况培训覆盖相关人员训制度(企业)级(企业)(安全管理负责人)
本体、接口(阀
无裂纹、过热、变形、泄漏、1.现场设置有可燃气体工段工段
门、管路)部位爆炸、泄漏、断裂,造成人身伤
3IV蓝作业人员及相关人员
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报警仪及监控系统;2.定期检验。
焊缝机械接触损伤等
推荐标准
- DB11/T 3013-2018 畜禽肉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2018-04-12
- DB11/T 3018-2018 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规范 2018-04-16
- DB11/T 3010-2018 冷链物流 冷库技术规范 2018-04-12
- DB11/T 3014-2018 果蔬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2018-04-12
- DB11/T 3015-2018 水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2018-04-12
- DB11/T 3020-2018 京津冀高速公路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技术规范 2018-04-16
- DB11/T 3016-2018 低温食品储运温控技术要求 2018-04-12
- DB11/T 3012-2018 冷链物流 温湿度要求与测量方法 2018-04-12
- DB11/T 3017-2018 低温食品冷链物流履历追溯管理规范 2018-04-12
- DB11/T 3011-2018 冷链物流 运输车辆设备要求 2018-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