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T 122-2009 海洋倾倒区选划技术导则
HY/T 122-2009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selecting of ocean dumping area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进行的疏浚物、惰性无机地质材料等废弃物海洋倾倒区的选划工作;对于天然有机物、阴沟淤泥等废弃物海洋倾倒区选划也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船舶、平台、海上人造构筑物、鱼类废物或其他工业性鱼类加工产生的物质等海洋处置和弃置区域的选划工作。
发布历史
- 
                            2009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起草人:
- 房建孟、韩庚辰、袁丁、吴振南、彭立功、顾学俊、王长海、张丽旭
- 出版信息:
- 页数:24页 | 字数:39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
犐犆犛07.06013.020
犣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
犎犢犜1222009
海洋倾倒区选划技术导则
犜犲犮犺狀犻犮犪犾狌犻犱犲犾犻狀犲狊犳狅狉狊犲犾犲犮狋犻狀狅犳狅犮犲犪狀犱狌犿犻狀犪狉犲犪
犵犵狆犵
ㅤㅤㅤㅤ
20090323发布20090501实施
国家海洋局发布
/—
犎犢犜1222009
目次
前言Ⅲ
引言Ⅳ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规定3
4.1选划基本原则3
4.2预选倾倒区条件3
4.3选划工作程序3
4.4选划工作主要内容3
4.5倾倒区比选要求4
4.6废弃物类型判别4
4.7评价标准4
4.8选划工作内容要求4
5疏浚物分类和评价程序5
5.1采样5
疏浚物分类和评价ㅤㅤㅤㅤ
5.25
5.3疏浚物生物学检验5
5.4疏浚物毒性生物学检验5
5.5疏浚物海洋倾倒检验评价报告和格式5
6社会调查5
7海上现场调查5
7.1调查范围5
7.2海洋环境质量现状调查5
7.3海洋水文气象调查6
7.4海底地形地貌测量6
7.5渔业资源和海水养殖调查6
8废弃物海上倾倒试验6
8.1一般要求6
8.2废弃物“云团”跟踪观测法6
8.3标识质点漂移跟踪试验7
9数学模拟计算7
9.1方法原理7
9.2基本要求8
9.3流场和扩散场数学模型8
9.4回淤分析8
10倾倒区可行性评估8
10.1倾倒区设立必要性评估8
Ⅰ
/—
犎犢犜1222009
10.2倾倒区比选评估8
10.3倾倒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评价8
10.4倾倒区技术和经济评估9
11倾倒区选划报告的编写内容与格式9
附录(规范性附录)海洋倾倒区选划报告书格式与内容
A10
A.1总则10
A.2文本格式与规格10
A.3报告主体及章节提要10
表A.1海洋倾倒区选划报告内容11
附录(资料性附录)回淤分析计算方法
B15
B.1冲淤演变分析(方法一)15
B.2流场计算和海床冲淤经验公式组合分析计算法(方法二)15
B.3数学模型(方法三)16
ㅤㅤㅤㅤ
Ⅱ
/—
犎犢犜1222009
引言
为规范我国海洋倾倒区的选划与监测程序,国家海洋局于1997年发布实施了《海洋倾倒区选划与
监测指南》,作为海洋倾倒区选划、监测与管理的技术规范性文件,为废弃物海洋倾倒的科学化、合理化
和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
10多年来,涉及海洋倾废管理的国际公约和我国海洋法律法规以及与之有关的技术标准、分析方
法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海洋倾倒区选划与监测指南》已经不适应目前海洋倾倒区选划的技术和管理
工作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海洋倾倒区管理工作,合理利用海洋空间和海洋环境容量,做到经济、社会
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使倾倒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其他海洋利用功能的干扰减少到最低程度,
特制订《海洋倾倒区选划技术导则》作为海洋行业标准推广使用。
ㅤㅤㅤㅤ
Ⅳ
/—
犎犢犜1222009
海洋倾倒区选划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洋倾倒区选划的一般规定、疏浚物分类和评价程序、社会调查、海上现场调查、废弃
物海上倾倒试验、数学模拟计算和可行性评估。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
的其他海域进行的疏浚物、惰性无机地质材料等废弃物海洋倾倒区的选划工作;对于天然有机物、阴沟
淤泥等废弃物海洋倾倒区选划也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船舶、平台、海上人造构筑物、鱼类废物或其他工业性鱼类加工产生的物质等海洋
处置和弃置区域的选划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1997
—渔业水质标准
GB116071989
—海洋生物质量
GB184212001
ㅤㅤㅤㅤ
—海洋沉积物质量
GB186682002
/—海洋调查规范第部分:总则
GBT12763.120071
/—海洋调查规范第部分:海洋水文观测
GBT12763.220072
/—海洋调查规范第部分:海洋气象观测
GBT12763.320073
/—海洋调查规范第部分:海洋生态调查指南
GBT12763.920079
/—海洋调查规范第部分:海底地形地貌调查
GBT12763.10200710
—海洋监测规范第部分:总则
GB17378.120071
—海洋监测规范第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GB17378.220072
—海洋监测规范第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GB17378.320073
—海洋监测规范第部分:海水分析
GB17378.420074
—海洋监测规范第部分:沉积物分析
GB17378.520075
—海洋监测规范第部分:生物体分析
GB17378.620076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GBT194852004
国海环字[]号文《疏浚物海洋倾倒分类和评价程序》
2002398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倾倒犱狌犿犻狀
狆犵
从船舶、航空器、平台或其他海上人造构造物向海洋故意处置废物或其他物质以及将废物或其他物
质在海底及其底土中作任何储藏;向海洋弃置船舶、航空器、平台和其他海上人造构造物;向海洋处置海
底矿物资源的勘探开发及与相关的海上加工而产生的废物和其他物质。
1
/—
犎犢犜1222009
3.2
海洋倾倒区狅犮犲犪狀犱狌犿犻狀犪狉犲犪
狆犵
为各类海岸、海洋工程等建设项目所产生的废弃物倾倒而设立的日常性海上倾倒区域。
3.3
临时性海洋倾倒区狋犲犿狅狉犪狉狅犮犲犪狀犱狌犿犻狀犪狉犲犪
狆狔狆犵
为各类海岸和海洋工程等建设项目所产生的废弃物倾倒而设立的限期、限量临时性使用的倾倒
区域。
3.4
扩散型倾倒区犱犻狊犲狉狊犪犾狅犮犲犪狀犱狌犿犻狀狊犻狋犲
狆狆犵
地理位置和水动力条件有利于废弃物倾倒扩散的倾倒区。
3.5
沉降型倾倒区狊犲犱犻犿犲狀狋犪狋犻狅狀狅犮犲犪狀犱狌犿犻狀狊犻狋犲
狆犵
地理位置和水动力条件不利于废弃物倾倒扩散,废弃物多数沉降于倾倒区海域的海底及其附近,并
易在海底形成堆积的倾倒区。
3.6
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犿犪狉犻狀犲犲犮狅犾狅犻犮犪犾犲狀狏犻狉狅狀犿犲狀狋狊犲狀狊犻狋犻狏犲犪狉犲犪
犵
重要文化、历史意义以及有特定的科研价值或生物学意义的区域。
注:包括海洋保护区、海上风景区、产卵场、苗种繁衍场、索饵场、洄游通道、海水增养殖区、滨海湿地、珍稀濒危海洋
生物保护区、典型海洋生态系(如珊瑚礁、红树林、河口)等。
3.7
疏浚物犱狉犲犱犲犱犿犪狋犲狉犻犪犾狊
犵
ㅤㅤㅤㅤ
从水下挖掘出的沉积物,包括淤积的、河流冲刷形成的或自然沉积的沉淀物。
3.8
清洁疏浚物犮犾犲犪狀犻狀犱狉犲犱犲犱犿犪狋犲狉犻犪犾狊
犵犵
疏浚物中所有污染物的含量都不超过化学筛分水平的下限或疏浚物中的砷、铬、铜、铅、锌、有机碳、
硫化物、油类,其中的任何两种(或小于两种)的含量超过化学筛分水平的下限,但不超过上限加下限除
以的值,并其小于的粒度组分含量大于等于,小于的粒度组分含量小于等于,视
24m5%63m20%
μμ
为清洁疏浚物。
3.9
沾污疏浚物犮狅狀狋犪犿犻狀犪狋犲犱犱狉犲犱犲犱犿犪狋犲狉犻犪犾狊
犵
疏浚物中铬、汞、、、多氧联苯总量等任何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含量超过化学筛分水平的下
666DDT
限,但不超过化学筛分水平的上限或砷、铬、铜、铅、锌、有机碳、硫化物、油类任何一种的含量均不超过化
学筛分水平的下限,但其含量超过了清洁疏浚物的要求,视为沾污疏浚物。
3.10
污染疏浚物狅犾犾狌狋犲犱犱狉犲犱犲犱犿犪狋犲狉犻犪犾狊
狆犵
疏浚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污染物含量超过化学筛分水平的上限,视为污染疏浚物。
3.11
惰性无机地质材料犻狀犲狉狋犻狀狅狉犪狀犻犮犲狅犾狅犻犮犪犾犿犪狋犲狉犻犪犾狊
犵犵犵
矿物开采或工程建设产生的开采及建筑废弃物。主要成分为岩石、混凝土、瓦砾、砖石和泥土等。
3.12
云团犺犻犺犾犮狅狀犮犲狀狋狉犪狋犲犱犪犲狉狅狊狅犾狊犻犾狋
犵狔
废弃物投放入海后,在投放点形成高于周围海水悬浮物浓度的悬浮泥沙水体,并随海流、时间影响
向周边扩散和移动。
2
/—
犎犢犜1222009
4一般规定
4.1选划基本原则
选划海洋倾倒区和临时性海洋倾倒区应不影响海洋功能区主导功能的利用。考虑废弃物的特性和
倾倒区与其邻近海洋功能区的相对位置及相互影响、水动力条件、地质地貌、水质、底质、生态资源环境
等特征,确保海洋倾倒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损害是暂时的、可接受的和可以恢复的,不影响邻近海洋
功能区的功能正常发挥,减少海洋倾倒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4.2预选倾倒区条件
预选倾倒区应符合以下条件:
———初级生产力低下,生物资源匮乏和自然环境条件不利于其他海洋功能开发利用的海洋功能相
对低下的区域;
———远离或避开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
———位置适中,不超出废弃物运输船舶安全作业范围,尽可能降低废弃物倾倒营运费用;
———有一定水深和空间容量,满足废弃物倾倒船舶安全作业条件;
———适宜水动力条件,有较强的自净能力,有利于废弃物沉降、驻存(沉降型倾倒区)或稀释、扩散和
运移(扩散型倾倒区)。
4.3选划工作程序
4.3.1选划工作程序
承担倾倒区选划任务的单位应编制倾倒区选划工作方案。倾倒区选划单位根据工作方案和行政协
调会确定的拟选倾倒区开展论证工作,组织编制倾倒区选划论证报告。选划报告格式按照附录A
编制。
ㅤㅤㅤㅤ
4.3.2选划工作阶段
4.3.2.1准备工作阶段
收集资料,确定预选倾倒区,编制选划工作方案,制定现场调查实施方案,海洋功能区划中明确划定
的倾倒预留区应优先选择。
4.3.2.2正式工作阶段
组织开展组织开展内业和外业工作。内业工作包括资料收集、社会调查和专题研究,收集的资料包
括法律,法规,标准,预选倾倒区及其邻近海域的背景资料如:海洋资源分布、产卵场、洄游通道、海底地
形地貌等。外业工作指海上现场调查、废弃物海上倾倒试验等。
4.3.2.3报告编制阶段
在内业工作基础上,依据外业工作获得的数据,进行模拟计算,预测分析海洋废弃物倾倒对拟选海
洋倾倒区周围各种海洋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倾倒区进行可行性评估,明确拟选倾倒区是否可行,提出生
态修复建议、海洋环境跟踪监测方案和环保管理措施,编制倾倒区选划论证报告。
4.4选划工作主要内容
选划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废弃物的来源、海洋倾倒的必要性、倾倒方式与倾倒规模的调查;
b)废弃物理化性质的测试分析与类别判定;
)拟选倾倒区的地理位置、邻近海域自然环境特征、海洋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c
d)拟选倾倒区及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分析;
)海洋水文气象现状调查与分析;
e
)海底地形地貌测量;
f
)渔业资源和海水养殖区调查;
g
h)海上倾倒试验与标识质点漂移跟踪试验;
3
/—
犎犢犜1222009
)流场、浓度场、扩散场计算;
i
)回淤分析和数学模拟计算;
j
k)疏浚物生物学检验;
)海洋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
l
m)倾倒区管理建议等。
4.5倾倒区比选要求
倾倒区选划应进行比选分析,对倾倒量43以上倾倒区的选划应有二个(含)以上的预选
100×10m
区进行比选,列出比选主要条件和原则,得到最优倾倒区。
4.6废弃物类型判别
废弃物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疏浚物,包括清洁疏浚物、沾污疏浚物、污染疏浚物;
———惰性无机地质材料;
———阴沟淤泥;
———鱼类废物或其他工业性鱼类加工产生的物质;
———船舶、平台或其他海上人造构筑物;
———天然有机物;
———在远离大陆的岛屿或其他海上人工构造物上产生的、只能用倾倒的方法处置的、主要由钢、铁、
混凝土及其类似的无害物质构成的大型物体。
4.7评价标准
倾倒区选划评价应采用国家质量标准,按照—、—、—、
GB30971997GB116071989GB186682002
—。
GB184212001
ㅤㅤㅤㅤ
4.8选划工作内容要求
4.8.1清洁疏浚物
对清洁疏浚物按照倾倒量不同有以下四种选划工作内容要求:
———倾倒量在43以下的倾倒区,其邻近无重要的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和其他海洋利用功
5×10m
能区,有可利用的有效海洋环境历史资料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的,按)、)、)、
4.4a4.4b4.4c
)、)开展选划工作;
4.4l4.4m
———倾倒量在4343的倾倒区,有效海洋环境历史资料与海上水文资料、环境
5×10m~100×10m
现状调查能满足环境影响分析的,不必进行)和)规定的工作内容;倾倒区邻近无重要
4.4i4.4
j
生物资源产卵、繁殖、捕捞、洄游通道的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不必进行4.4g)和4.4k)规定的
工作内容;邻近海域无重要的其他海洋利用功能区,不必进行4.4h)规定的工作内容;
———倾倒量在4343倾倒区,邻近海域无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和其他海洋利
100×10m~500×10m
用功能区的,不必进行)和)规定的工作内容;无重要港池、锚地、航道、海底管道、电
4.4h4.4k
缆及其他构筑物的,不必进行4.4)规定的工作内容;
j
———倾倒量超过43的倾倒区,不必进行4.4k)规定的工作内容。
500×10m
4.8.2沾污疏浚物
沾污疏浚物倾倒区位置应选离海岸较远,邻近无生态敏感区和重要利用不相容功能区,水动力条件
较弱、扩散较缓慢的水域。选划工作内容按照4.4的规定进行。沾污废弃物倾倒应增加处理技术的管
理说明,包括废弃物的无害预处理、用无害清洁沉积物把废弃物掩埋(或覆盖)在海床上或海床里等,并
说明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4.8.3污染疏浚物
污染疏浚物倾倒区位置应在远离海岸的陆架区,避开海流主轴(黑潮、台湾暖流等),选择海洋动力
条件较弱、扩散缓慢的水域。选划工作内容除按照4.4的规定进行外,在实施海洋倾倒之前,应编制
4
/—
犎犢犜1222009
“污染疏浚物海洋倾倒风险评估报告”。
5疏浚物分类和评价程序
5.1采样
疏浚物:按照《疏浚物海洋倾倒分类和评价程序》附录规定的要求采样。惰性无机地质材料:按
A
照《疏浚物海洋倾倒分类和评价程序》附录规定的要求采样。
A
5.2疏浚物分类和评价
按照《疏浚物海洋倾倒分类和评价程序》规定的要求进行分类和评价。
5.3疏浚物生物学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63/T 2144-2023 川赤芍栽培技术规范 2023-06-01
- DB63/T 2149-2023 盐渍土地区桥涵基础施工技术指南 2023-06-01
- DB63/T 2143-2023 工业管道安全使用管理规范 2023-06-01
- DB63/T 2151-2023 农村公路管理运营技术规范 2023-06-01
- DB63/T 2142-2023 高速公路避险车道施工养护技术指南 2023-06-01
- DB63/T 2150-2023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 2023-06-01
- DB63/T 2147-2023 生态环境脆弱区公路改扩建工程景观规划与设计指南 2023-06-01
- DB63/T 2145-2023 藏木香栽培技术规范 2023-06-01
- DB63/T 2152-2023 公路建设项目代建管理规范 2023-06-01
- DB63/T 2146-2023 森林保险灾害损失认定 2023-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