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449.1-2014 工业硫磺 第1部分:固体产品
GB/T 2449.1-2014 Sulphur for industrial use—Part 1:Solid product
基本信息
本部分适用于由石油炼厂气、天然气、焦炉气等回收制得的固体工业硫磺,也适用于由硫铁矿等制得的固体工业硫磺。
发布历史
-
2014年09月
-
2021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南化集团研究院、云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淮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山东华星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达州天然气净化有限公司、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实联化工(江苏)有限公司、江苏省质量协会、瓮福达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起草人:
- 邱爱玲、冯俊婷、他德洪、汤立忠、田爽、于艳秋、李文龙、林先景、狄伟、周明清
- 出版信息:
- 页数:24页 | 字数:4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1.060.10k_….、
O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2449.1—2014
代替GB/T2449—2006
工业硫磺第1部分:固体产品
Sulphurforindustrialuse—Part1:Solidproduct
2014-09-03发布2015-05-01实施
GB/T2449.1—2014
目次
前言m
i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要求1
3.1外观1
3.2技术指标1
4采样2
4.1采样方法2
4.2实验室样品处理2
4.3试样的制备2
5试验方法3
5.1通则3
5.2硫质量分数的测定3
5.3水分质量分数的测定4
5.4灰分质量分数的测定5
5.5酸度的测定6
5.6有机物质量分数的测定7
5.7神质量分数的测定11
5.8铁质量分数的测定16
5.9粉状硫磺筛余物质量分数的测定19
6检验规则19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20
8安全20
附录A(资料性附录)200时残渣质量分数的测定21
T
GB/T2449.1—2014
■ir■■i
刖弓
GB/T2449《T业硫磺》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固体产品;
——第2部分:液体产品。
本部分为GB/T2449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2449—2006《工业硫磺》。与GB/T2449—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对液体工业硫磺的要求(见第3章,2006年版的第3章);
——删除了液体工业硫磺的采样方法(见2006年版的4.2);
——修改了重量法测定硫质量分数的允许差的要求(见5.2.2.5,2006年版的5.1.2.5);
——修改了测定水分质量分数的分析步骤的内容(见5.3.3,2006年版的5.2.3);
-修改了种质量分数测定方法中的碑标准溶液的浓度、吸收液要求和工作曲线的含量范围(见
5.7.1.2.10,5.7.1.4.1,5.7.1.4.2和5.7.2.4.1,2006年版的5.6.1.2.10.5.6.1.4.2和5.624.2);
—修改了铁质量分数测定方法中的工作曲线的含量范围(见5.&1.4.1,2006年版的5.7.1.4.2);
——修改了检验规则的部分内容(见第6章,2006年版的第6章);
——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部分内容(见第7章,2006年版的第8章);
——删除了原标准的附录B和附录C(见2006年版的附录B和附录C)。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丁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硫和硫酸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7)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南化集团研究院、云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淮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山东华星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达州天然气净化有限公司、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实
联化工(江苏)有限公司、江苏省质量协会、瓮福达州化T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邱爱玲、冯俊婷、他德洪、汤立忠、田爽、于艳秋、李文龙、林先景、狄伟、周明清。
GB2449、GB2450.GB2451、GB2452.GB2453.GB2454.GB2455.GB2456.GB2457和GB2458
于1981年首次发布,GB7683、GB7684和GB7685于1987年首次发布,1992年第一次修订时将
GB2449—1981〜GB2458—1981及GB7683—1987-GB7685—1987合并为GB/T2449—1992《工业
硫磺及其试验方法》;2006年第二次修订为GB/T2449—2006((丁业硫磺》;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m
GB/T2449.1—2014
工业硫磺第1部分:固体产品
警告——本部分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部分操作具有危险性。本部分并未揭示所
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正确使用,并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1范围
GB/T2449的本部分规定了固体工业硫磺的要求、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
贮存和安全。
本部分适用于由石油炼厂气、天然气、焦炉气等回收制得的固体工业硫磺,也适用于由硫铁矿等制
得的固体T业硫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10化学试剂神测定通用方法
GB/T6003.1—2012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6678化T-产品采样总则
GB/T6679固体化T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要求
3.1外观
固体T业硫磺有块状、粉状、粒状和片状等,呈黄色或者淡黄色,无肉眼可见杂质。
3.2技术指标
固体T业硫磺的质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1
GB/T2449.1—2014
表1
技术指标
项目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硫(S)(以干基计),w/99.9599.5099.00
水分心/%2.02.02.0
灰分(以干基计),w/<0.030.100.20
酸度(以H2SO,,计)(以干基计),3,/%0.0030.0050.02
有机物(以C计)(以干基计),w/0.030.300.80
碑(As)(以干基计),w/<0.00010.010.05
铁(Fe)(以干基计),3,/%<0.0030.005—
粒径>150<003.0
筛余物
粒径为75pm〜150ptmW0.51.04.0
8筛余物指标仪用于粉状硫磺。
4采样
4.1采样方法
4.1.1包装产品的采样
按照GB/T6678中的规定确定采样单元数,生产企业可根据生产周期等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抽样
方案。从随机选定的每个采样单元中采样,不同形状的产品采样方式为:
——对于粒状、片状、粉状产品,用采样器插入2/3深处采样;
——对于块状产品,用手锤在不同部位敲取块径小于25mm的碎块。
采得样品充分混合均匀后缩分成2kg的实验室样品。
4.1.2散装产品的采样
产品按照GB/T6679中的规定确定采样单元(或点)数。从随机选定的每个采样单元(或点)上采
样,不同形状的产品采样方式为:
——对于粒状、片状产品,用采样器插入0.3m〜0.5m的深处采样;
——对于块状产品,用手锤在不同部位敲取块径小于25mm的碎块。
采得样品充分混合均匀后缩分成2kg的实验室样品。
4.2实验室样品处理
实验室样品等量分为试验样和保留样,分別装入样品瓶(袋)内密封。样品瓶(袋)上应贴上标签,标
明产品名称、等级、批号、采样日期、采样人等,其中保留样的保留时间应不少于30do
4.3试样的制备
将取得的约1kg试验样磨碎至通过孔径为2.00mm的试验筛(粉状硫磺不必研磨),以缩分法分成
两份,一份供测定水分的质量分数、200°C时残渣的质量分数(测定方法参见附录A)用。另一份继续磨
2
GB/T2449.1—2014
碎至通过孔径为600Mm的试验筛,用缩分法分成两份,一份供测定灰分的质量分数、有机物的质量分
数、铁的质量分数用;另一份继续磨碎至通过孔径为250的试验筛,供测定硫的质量分数(重量法)、
酸度和种的质量分数用。所用的试验筛均应符合GB/T6003.1—2012中R40/3系列的要求。
5试验方法
警告一二硫化碳有毒易燃,相关操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5.1通则
本部分中所用的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规定的三
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
GB/T601.GB/T602.GB/T603的规定制备。
5.2硫质量分数的测定
5.2.1差减法仲裁法
5.2.1.1原理
本方法通过扣除杂质(灰分、酸度、有机物和神)的质量分数总和的方法,计算得出工业硫磺中硫的
质量分数。
5.2.1.2结果计算
硫的质量分数按公式(1)计算:
WI=1—(w?;+W4+w5+W6)(1)
式中:
w3灰分的质量分数;
W4酸度;
w5有机物的质量分数;
w6神的质量分数。
5.2.2重量法
5.2.2.1原理
将试料用二硫化碳洗脱后称量,计算得出工业硫磺中硫的质量分数。本方法适用于优等品硫磺中
硫质量分数的测定。
5.2.2.2试剂
二硫化碳。
5.2.2.3仪器
5.2.2.3.1玻璃砂芯堀:3号,孑L径为16fzm〜30/am,容积30mL0
5.2.2.3.2抽滤瓶:500mLo
5.2.2.3.3真空泵。
3
GB/T2449.1—2014
5.2.2.3.4恒温干燥箱:可控制温度105°C~110°C。
5.2.2.4分析步骤
称取2g~3g试样(见4.3),精确至0.0001g,置于已于105°C〜110°C干燥至恒量的玻璃砂芯堆
竭(见5.2.2.3.1)中。
连接好抽气装置。在通风橱内,将盛有试料的玻璃砂芯堪竭安装在抽滤瓶(见5.2.2.3.2)上,用滴管
向竭内加入适量的二硫化碳,用玻璃棒搅拌使硫磺溶解,开启真空泵(见5.2.2.3.3)以适宜速率抽滤。
继续用二硫化碳洗涤溶解,至绝大部分硫磺溶解后,以二硫化碳洗涤用■竭壁及其底部,抽滤。
将盛有残渣的玻璃砂芯堆竭移入温度为105°C~110°C的恒温干燥箱(见5.2.2.3.4)中干燥45min,
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再用二硫化碳洗涤W5~8次,然后移入温度为105°C~110°C的恒
温干燥箱中干燥30min,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精确至0.0001g0按以上操作重复用
二硫化碳处理直至连续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03go
5.2.2.5结果计算
硫的质量分数,按公式(2)计算:
012—/n1
W1=1X100%—w4(2)
mX(1—w2)
式中:
m2——堪竭和丄甘堀中剩余物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心一一堪竭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W2水分的质量分数;
W4酸度o
収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0.05%。
5.3水分质量分数的测定
5.3.1原理
试料在恒温干燥箱中于80°C干燥后,称量其减少的质量即为失去水的质量。
5.3.2仪器
5.3.2.1称量瓶:70mmX35mmo
5.3.2.2恒温干燥箱:可控制温度80°C±2〔。
5.3.3分析步骤
称取约25g试样(见4.3),精确至0.01g,置于已于80°C±2匸干燥至恒量的称量瓶中,记录称量
瓶和试料的总质量,精确至0.0001go将盛有试料的称量瓶放入温度控制在80°C±2°C的恒温干燥箱
内干燥3h,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至0.0001go重复以上操作,宜至连续两次称量
相差不超过0.0020g。如果干燥总时间超过16h仍未恒量,则记录最后一次称量结果。
5.3.4结果计算
水分的质量分数w2,按公式(3)计算:
4
GB/T2449.1—2014
mi—m2“/
■w”=X100%(3)
m
式中:
从一一干燥前称量瓶和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皿2—一干燥后称量瓶和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水分的质量分数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
<0.10<0.05
>0.10〜W0.50<0.1
>0.50<0.2
5.4灰分质量分数的测定
5.4.1原理
在空气中缓慢燃烧试料,然后在高温电炉中于800°C-850°C下灼烧,冷却,称量。
5.4.2仪器
5.4.2.1石英皿(或瓷皿):容量50mL〜100mL。
5.4.2.2高温电炉:可控制温度800°C〜850°C。
5.4.3分析步骤
称取约25g试样(见4.3),精确至0.01g,置于已于800°C-850°C灼烧至恒量的石英皿(见5.4.2.1)
中,在通风橱内置于电热板上使硫磺缓慢燃烧。燃烧完毕后,将石英皿移入高温电炉(见5.4.2.2)内,在
800°C-850°C下灼烧40min。取出石英皿,稍冷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精确至0.0001g0
重复以上操作,直至连续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03go
5.4.4结果计算
灰分的质量分数,按公式(4)计算:
m”—m\.
W3=z»X(1-w2)><100(4)
式中:
in2石英皿和灰分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E——石英皿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w2水分的质量分数。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符合表3的规定。
5
GB/T2449.1—2014
表3
灰分的质量分数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
<0.03<0.003
>0.03—<0.07
推荐标准
- GB/T 25281-2010 道路作业人员安全标志服 2010-11-10
- GB/T 18400.7-2010 加工中心检验条件 第7部分:精加工试件精度检验 2010-11-10
- GB/T 25284-2010 12 kV~40.5 kV高压交流自动重合器 2010-11-10
- GB/T 25283-2010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 2010-11-10
- GB/T 25289-2010 20 kV油浸式配电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2010-11-10
- GB/T 19072-2010 风力发电机组 塔架 2010-11-10
- GB/T 25290-2010 Y3系列(IP55)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63~355) 2010-11-10
- GB/T 19520.17-2010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482.6 mm(19 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 第3-105部分:1U高度机箱的尺寸和设计要求 2010-11-10
- GB/T 18400.5-2010 加工中心检验条件 第5部分:工件夹持托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检验 2010-11-10
- GB/T 25288-2010 188W-188Re色层发生器 201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