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T 185-2004 卷烟 侧流烟气中焦油和烟碱的测定
YC/T 185-2004 Cigarettes—Determination of nicotine and nicotine-free dry particulate matter in sidestream smok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4年10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长沙卷烟厂技术中心
- 起草人:
- 谭新良、金勇、范红梅、谭海风、钱晓春
- 出版信息:
- 页数:20页 | 字数:3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160
X87
备案号:14403-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
YC/T185-2004
卷烟侧流烟气中焦油和烟碱的测定
Cigarettes-Determinationofnicotineandnicotine-freedry
particulatematterinsidestreamsmoke
2004-10-19发布2005-03-01实施
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
YC/T185-2004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了CORESTA第54号推荐方法《采用常规分析直线型吸烟机和鱼尾罩测定侧流
烟气中的焦油和烟碱))(英文版)。
本标准根据CORESTA第54号推荐方法重新起草。
考虑到我国国情,本标准与CORESTA第54号推荐方法相比存在少量技术性差异,有关技术性差
异已编人正文中并在它们所涉及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在附录D中给出了这些技术性
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
为便于使用,对于CORESTA第54号推荐方法还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CORESTA第54号推荐方法的前言;
—删除CORESTA第54号推荐方法的参考文献;
—将CORESTA第54号推荐方法的附件“抽吸方案”编人附录C供参考使用;
—增加了附录D“本标准与CORESTA第54号推荐方法的对照”。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4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沙卷烟厂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新良、金勇、范红梅、谭海风、钱晓春。
YC/T185-2004
卷烟侧流烟气中焦油和烟碱的测定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侧流烟气中焦油和烟碱的测定方法。本标准规定采用GB/T1645。的抽吸参数(抽
吸容量、抽吸持续时间和抽吸频率)和烟蒂长度,但也适用于其他的抽吸参数。
本标准适用于卷烟侧流烟气中总粒相物的测定以及后续的烟碱和焦油的测定。本方法可能不能直
接用于其他侧流烟气成分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606.1卷烟第1部分:抽样
GB/T16447烟草及烟草制品调节和测试的大气环境(GB/T16447-2004,ISO3402:1999,IDT)
GB/T16450常规分析用吸烟机定义和标准条件(GB/T16450-2004,ISO3308:2000,MOD)
GB/T19609卷烟用常规分析用吸烟机测定总粒相物和焦油(GB/T19609-2004,工SO4387:
2000,MOD)
YC/T28.5卷烟物理性能的测定第5部分:吸阻
YC/T34烟草及烟草制品总植物碱的测定光度法(YC/T34-1996,egvISO2881:1992)
YC/T36卷烟总粒相物中总植物碱的测定光度法
YC/T156卷烟总粒相物中烟碱的测定气相色谱法(YC/T156-2001,idtISO10315:2000)
YC/T157卷烟总粒相物中水分的测定气相色谱法(YC/T157--2001,idtISO10362-1:
1999)
YC/T165烟草水分的测定卡尔费休法(YC/T165-2003.ISO6488-1:1997,MOD)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侧流烟气总粒相物totalsidestreamparticulatematter
侧流烟气初始冷凝物,捕集于侧流烟气捕集器上以及冷凝干鱼尾罩内壁上的侧流烟气,以毫克
表示
3.2
1R9流烟气焦油nicotine-freedrysidestreamparticulatematter
侧流烟气去烟碱干粒相物,不含烟碱的干侧流烟气冷凝物,由捕集在侧流烟气捕集器上的总粒相物
减去其中的水分和烟碱再加上按8.7估算的冷凝在鱼尾罩内壁上的焦油,以毫克表示。
3.3
侧流烟气烟碱sidestreamnicotine
冷凝在鱼尾罩内壁卜、捕集在侧流烟气捕集器上和收集在吸收瓶中的烟碱之和,以毫克表示。
原理
抽取样品,调节烟支
YC/T185-2004
4.2米用常规分析吸烟机,按GB/T16450抽吸卷烟,但不米用有关烟支周围环境风速控制的规定。
每通道安装鱼尾罩、侧流烟气捕集器(内装一张44mm玻璃纤维滤片)和吸收瓶各一只(参见附录A
图A.2)。
4.3收集侧流烟气冷凝在鱼尾罩内壁上和捕集在侧流烟气捕集器上的总粒相物以及在吸收瓶中的气
相烟碱。
4.4采用重量法测定捕集在侧流烟气捕集器上的侧流烟气总粒相物,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收集在侧流
烟气捕集器中的水分和烟碱以及在鱼尾罩内壁上、吸收瓶中的烟碱,采用紫外吸收芜谱法估算鱼尾罩内
壁上的焦油。
4.5未使用气相色谱法的实验室,应按YC/T36测定总植物碱,按YC/T165测定水分。这样得到的
烟碱和水分数据也可以使用,但在结果的表示中应予以说明。
5仪器
常用的实验室仪器及下述各项:
5.1常规分析用吸烟机,符合GB/T16450的要求,但不采用有关烟支周围环境风速控制的规定改
装后可装配鱼尾罩,每个通道在鱼尾罩下方安装一块水平板。该水平板可遮住鱼尾罩整个下端开口部
分,最小长度为120mm,最小宽度为50mm(参见附录A图A.2),
5.2鱼尾罩:用玻璃制造(设计和尺寸参见附录A图A.1)
5.3吸收瓶,125mL(设计和尺寸参见附录A图A.2)a
5.4真空泵和流量控制装置,可使通过鱼尾罩和侧流烟气捕集装置的流量保持为3工_/mine
5.5气体流量计,精度。.2L/min
5.6初级流量计,精度0.1I./min,用于在抽烟之前测定流经鱼尾罩的空气流量。
5.7测定抽吸持续时间和抽吸频率的仪器。
5.8分析天平,测量范围内精确至。.1mg,
5.9调节箱,可保持GB/T16447规定的条件
5.10长度测量仪,精确至。.5mmo
5.11吸阻仪,满足YC/T28.5的要求
5.12密封装置,由与捕集器相同材料制成的捕集器端帽。
5.13实验室振荡机,能以200r/min的速度进行振荡。
5.14气相色谱仪:配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和热导池检测器。
5.15紫外光谱仪。
5.16手套,棉质或无滑石粉手套。
6试荆
使用分析纯级试剂。
6.1异丙醇:水分含量不高于1.0mg/ml
6.2测定烟碱的内标物:十七碳烷或其他适当的内标物(最低纯度9900)0
6.3测定水分的内标物:乙醇或甲醇(最低纯度99%),
6.4萃取剂:含有适当浓度内标物的异丙醇,测定烟碱的内标物浓度一般为((0.2-0.5)mg/mL,测定
水分的内标物浓度一般为((3.75-5.00)mL/L。若萃取剂贮存时温度未经控制,使用前应将其温度平
衡至((22士2)℃。
6.5烟碱标准物:按YC/T34验证的已知纯度的烟碱,于((0-4)'C避光保存。
6.6水分标准物: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6.7用干测宁侧流烟气中烟碱和众分的标准浓液
YC/T185-2004
6.7.1用于测定侧流烟气滤片中烟碱的标准溶液:将烟碱((6.5)溶解于萃取剂(6.4)中,制备至少有四
个不同烟碱浓度的标准系列,其浓度范围应覆盖预计在样品溶液中测定到的烟碱浓度,一般为((0.2-
0.8)mg/mL,
6.7.2用于测定鱼尾罩和吸收瓶中烟碱的标准溶液:测定鱼尾罩和吸收瓶中烟碱应另配标准溶液,制
备至少有五个不同烟碱浓度的标准系列,其浓度范围应覆盖预计在鱼尾罩和吸收瓶中测定到的烟碱浓
度,一般为(0.01一。20)mg/mL,
6.7.3水分标准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6.6)于萃取剂(6.4)中,制备至少有五个不同水分浓度的标准
系列,其浓度范围应覆盖预计在样品溶液中测定到的水分浓度,一般为((0.2^0.8)mg/mL,其中一个
标准溶液不加水(溶剂空白)
6.7.4配制标准溶液与制备样品溶液所用的萃取剂应为同一批,建议水分标准溶液至少每周配制
一次。
7取样
按GB/T5606.1抽取实验室样品。
8测定步骤
8.1样品的准备
8.1.1抽吸卷烟的准备
随机从实验室样品的每个包装中抽取尽量相等数量的卷烟,剔除有明显缺陷的烟支,抽取卷烟的总
数应至少为抽吸烟支数的2.5倍。然后用相同方法再抽取50支卷烟用于物理参数的测试。
8.1.2调节样品和标记烟支的烟蒂长度
按GB/T19609中指定的方法调节烟支和滤片水分,并确定和标记抽吸卷烟的烟蒂长度。调节和
测试大气应符合GB/T16447的规定。
8.1.3烟支的挑选
根据分析研究的目的要求,若需对烟支进行质量或吸阻(或其他参数)的挑选,则挑选不应作为减少
抽吸烟支数的理由。
8.1.4吸烟前的预测试
测试报告可能需要下述数据:
a)调节过卷烟的平均质量,50支卷烟的平均值,以克表示;
b)调节过卷烟的平均吸阻,按照YC/T28.5测定。
8.2吸烟准备
8.2.1抽吸
8.2.1.1对于常规测定,每个牌号抽吸24支卷烟。
8.2.1.2常规测试不必采用抽吸方案。非常规测试应根据测试目的要求不同,可以选择合适的抽吸方
案进行抽吸(参见附录C),
8.2.2吸烟机的准备
按GB/T19609进行吸烟机的准备
8.2.3烟气捕集器的准备
8.2.3.1按GB/T19609进行烟气捕集器的准备,称取装好滤片的侧流烟气捕集器的质量。
8.2.3.2由于烟气捕集器和溶剂吸收水分,应测定空白样品水分。按照准备捕集侧流烟气用捕集器的
方法准备另外的捕集器用于水分空白测定。
8.2.4安装侧流烟气捕集装置
8.2.4.1将鱼尾罩安装在可调节高度的固定架上。该固定架能控制鱼尾罩上升到高位置(吸烟准备位
YC/T185-2004
置)、下降到低位置(侧流烟气捕集位置)。高位置应足够高方便插人烟支和取下烟蒂。在低位置时,应
用合适的尺子测量,并调节鱼尾罩距吸烟机上的水平板6mm.
8.2.4.2按照附录八图A.2安装侧流烟气捕集装置,将侧流烟气捕集器通过合适的连接器或小段真
空管连接在鱼尾罩上端。移取40ml萃取剂于吸收瓶中,将吸收瓶通过尽可能短的软管与侧流烟气捕
集器连接。软管应采用聚氯乙烯管或聚乙烯管,不用橡胶管或硅化橡胶管。再将吸收瓶出口与相应的
真空系统相连。
8.2.5鱼尾罩气体流量的设定
打开真空泵,将初级流量计连接于侧流烟气捕集器人口处,通过流量控制装置尽快调节流量至((3士
0.1)1./min。如果用皂沫流量计作为初级流量计,侧流烟气滤片可能在流量调节过程中吸收水分,应在
吸烟开始前重新称取侧流烟气捕集器的质量。关闭真空泵。将侧流烟气捕集器与鱼尾罩重新连接好。
8.2.6插入烟支
8.2.6.1把卷烟插人主流烟气捕集器。插人时,应避免漏气或使烟支变形。有明显缺陷或插人时损伤
的烟支均应弃去,并由调节好的备用烟支替代。
8.2.6.2确保卷烟位置正确。调整卷烟使燃烧锥到达烟蒂标记处时启动抽吸终止装置。如果用烧断
纯棉线的方法终止抽吸,则棉线应在烟蒂标记处刚好接触到烟支而不改变其位置。
8.2.6.3调整卷烟,使卷烟水平地位于鱼尾罩的中央,而鱼尾罩尽可能多地盖住卷烟。烟支燃烧端与
鱼尾罩前壁距离不少于5mm。如果烟支超长,则应在抽吸过程中沿着卷烟纵轴移动鱼尾罩。烟支中
心轴线应距鱼尾罩下缘至少15mm,
8.3抽吸卷烟
8.3.1打开真空泵,将抽吸口数计数器清零,从第一口开始计数,点燃烟支后马上将鱼尾罩下降至低位
置。当卷烟燃至烟蒂标记处时,快速移开鱼尾罩,从烟支上取下燃烧锥并记录口数。
8.3.2为保证侧流烟气捕集完全,保持真空泵继续抽吸至少30so
8.3.3避免人为移动烟灰,以免干扰卷烟燃烧,应让烟灰自然落到烟灰盘上
8.3.4立即插人新的卷烟,重复抽吸过程,直至将预定数量的卷烟(一般为三支)抽吸完毕。立即按8.4
测定总粒相物。
8.4侧流烟气捕集器的处理
8.4.1戴上手套((5.16),取下侧流烟气捕集器,按GB/T19609测定总粒相物。检查每个滤片背后是
否有因穿滤或破损造成的黄斑,若有应弃去。如果总粒相物质量超过玻璃纤维滤片承载量,则应减少抽
吸烟支的数量,同时在计算时予以调整。
8.4.2用镊子打开烟气捕集器,把滤片折成四分之一大小,使有粒相物的一面朝内。把滤片移至干燥
的三角瓶中。另取四分之一张滤片擦拭烟气捕集器的内表面,放人三角瓶中,使有粒相物的一面朝上。
8.4.3每个三角瓶中加20m工萃取剂,立即加盖在震荡机上轻轻震荡至少20min,确保不要将滤片
振碎。可以调整震荡时问以保证总粒相物中的烟碱和水分萃取完全
8.4.4按同样方法处理测定水分的空白烟气捕集器。
8.4.5三角瓶中的溶液按YC/T156测定烟碱,按YC/T157测定水分,按8.7估算鱼尾罩中的焦油。
8.4.6也可同时进行主流烟气测定,但测定值仅用于检定抽吸过程,不作测定指标。
8.5鱼尾罩的淋洗以及鱼尾罩上焦油和烟碱的测定
8.5.1用萃取剂淋洗鱼尾罩,收集洗液于50mL容量瓶中,定容。
8.5.2淋洗液按YC/T156测定烟碱,按8,7估算鱼尾罩中的焦油
8.5.3抽吸完毕后应尽快淋洗,如冷凝在鱼尾罩内壁上的总粒相物不能轻易洗脱,可用玻璃棒小心
擦洗。
8.6吸收瓶溶液烟碱的测定
将吸收瓶溶液移人50m工一容量瓶。用少量异丙醇清洗吸收瓶以及吸收瓶与侧流烟气捕集器之间
4
YC/T185-2004
的连接管,洗液全部转人容量瓶中。所得溶液按YC/T156测定烟碱。烟碱含量的计算按初始体积为
40ml。
8.7鱼尾录中侧流烟气焦油的估算
8.7.1估算原理
在310nm波长处,烟碱和水基本不被吸收。测定适当稀释后的鱼尾罩淋洗液和侧流烟气玻璃纤
维滤片萃取溶液在此波长处的紫外吸光度,通过吸光度的比值,初始体积和稀释倍数,来估算冷凝在鱼
尾罩壁上的焦油。
8.7.2侧流烟气滤片萃取溶液和鱼尾罩淋洗液的紫外光谱分析
8.7.2.1打开紫外光谱仪预热60min,设定波长为310nm,用异丙醇校零,测定该波长下侧流烟气滤
片萃取溶液和鱼尾罩淋洗液的吸光度。
8.7.2.2必要时用异丙醇稀释侧流烟气滤片萃取溶液和鱼尾罩淋洗液至一定范围,使测定时吸光度不
超过。.75AU。记录吸光度和稀释倍数,计算鱼尾罩中侧流烟气焦油(见9.5)。对于不同卷烟附录B
给出了相应的稀释比例和换算因子。
7.2.3鱼尾罩淋洗液和侧流烟气滤片萃取溶液应在抽完烟后36h内测完。
9结果计算
9.1侧流烟气捕集器中的总粒相物Tp,以每支卷烟的毫克数表示,按式(1)计算:
Tp=(m:一。+)/q·······································……(1)
式中:
MO—抽吸前侧流烟气捕集器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m,一一抽吸后侧流烟气捕集器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4一一每通道上抽吸的烟支数,通常为三支。
9.2侧流烟气水分Wp,即侧流烟气捕集器中的水分,以每支卷烟的毫克数表示,按YC/T157测定。
9.3侧流烟气烟碱N,以每支卷烟的毫克数表示,按式(2)计算:
N=N。十N。+N,····································……(2)
式中:
Np—侧流烟气捕集器中的烟碱质量,单位为毫克(mg);
Nc-一一鱼尾罩中的烟碱质量,单位为毫克(mg);
N.—吸收瓶中的烟碱质量,单位为毫克(mg),
9.4侧流烟气捕集器中的焦油Gp,以每支卷烟的毫克数表示,按式((3)计算:
G:二Tp一Np一Wp····································……(3)
9.5鱼尾罩中的焦油G。,以每支卷烟的毫克数表示,按式((4)计算:
G。=GpXa2Xd2X50/(a,Xd,X20)························……(4)
式中:
a一一侧流烟气滤片萃取液稀释后的吸光度;
a,—鱼尾罩淋洗液稀释后的吸光度;
d,—侧流烟气滤片萃取溶液的稀释倍数;
d。一一鱼尾罩淋洗液的稀释倍数;
50-一鱼尾罩淋洗液的初始体积;
20-狈I流烟气滤片萃取溶液的初始体积。
9.6侧流烟气总焦油c,以每支卷烟的毫克数表示,按式(s>计算:
c=G。+G。··········································……(5、
YC/T185-2004
10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说明使用的方法和得到的结果,还应包括本标准未规定的或选择性的条件,以及可能影
响结果的环境条件。测试报告应包括样品的唯一性资料。一般应有下述a)-d)的内容:
a)卷烟的唯一性资料
应给出样品的唯一性资料,对于商品卷烟,应包括:
—制造商名称;
—产品名称;
—烟支规格。
b)采样信息
—采样日期;
—采样地点;
—采样基数。
c)测试说明
一一依据本标准;
—测试日期;
—吸烟机型号;
—烟蒂长度。
d)测试结果
所有项目均以算术平均值为最终结果。试验结果的表述取决于测试目的和试验精度,数据修约前
应计算并表述出置信区间。具体应包括:
—烟支平均质量;
—烟支平均吸阻;
—接装纸平均长度,精确至。.1mm;
—抽吸口数,精确至0.1puff;
—侧流烟气总粒相物质量,精确至。.1mg;
—侧流烟气总粒相物中水分,精确至。.1mg;
—侧流烟气烟气烟碱量,精确至。.1mg;
侧流烟气焦油量,精确至0.1mg.
11重复性和再现性
11.12001年用七种卷烟样品进行了有15个实验室参加的国际合作研究,其中含有测试样品CM3,得
到了该方法的重复性值((r)和再现性值(R)o
11.2在正常情况下正确使用该方法时,对相应的卷烟样品而言,同一操作者采用相同的仪器设备在最
短的时间间隔内可导致两个结果上的差异,此差异会出现超过重复性值((r)的情况,平均每20次不超过
一次。
11.3在正常情况下正确使用该方法时,对相应的卷烟样品而言,两个实验室所得到的结果超过再现性
值(R)的情况,平均每20次不超过一次。
11.4十种卷烟的教抿分析结果表1给出。
YC/T185-2004
表1
侧流烟气总焦油//(mg/支)侧流烟气总烟碱/(mg/支)
卷烟样品
平均值rR平均值rR
A13.972.664.644.1070.5781.066
B27.143.744.895.5090.5881.072
C20.403.155.272.8790.4080.673
D22.042.964.395.7860.7450.826
E27.253.886.155.0610.7350.768
F21.583.845.114.9960.6661.229
CM327.043.84与445.0220.6811.042
计算r和R时,一次测定结果指单次抽吸三支卷烟所得的结果。每种卷烟需由同一实验室测定
一:.5
YC/T185-2004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参考图例
单位为毫米
注:玻璃厚度为zmm
图A.鱼尾罩尺寸
YC/T185-2004
1鱼尾罩;
2一一侧流烟气捕集器;
3一吸收瓶名
4流量计;
5一一流量调节控制阀;
6-一接真空泵;
7一一主流烟气捕集器,接吸烟机;
8一水平板,接烟灰板,最小尺寸120mmX50mm;
9—吸收瓶中玻璃管,距瓶底smm
图A.2侧流烟气收集系统
YC/T185-2004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估算鱼尾罩焦油所用的换算因子
估算鱼尾罩焦油时,测定侧流烟气滤片萃取液和鱼尾罩淋洗液的紫外吸光度应不超过。.75AUe
在稀释时建议采用以下稀释比例(见表B.1),同时应预先计算侧流烟气滤片总粒相物的质量,根据侧流
烟气滤片总粒相物的质量的范围采用相应的稀释比例和换算因子。在表B.1中换算因子1.25由下述
情形得出:
a)鱼尾罩淋洗液的最初体积为50ml,侧流烟气滤片萃取液的体积为20ml.(50/2。二2.50);
b)侧流烟气滤片萃取液相对于鱼尾罩淋洗液稀释了一倍(2.50/2一1.25),
表B.1
鱼尾罩淋洗液的侧流烟气滤片萃取液的
侧流烟气滤片稀释稀释
换算因子
总粒相物/mg样品体积/溶剂体积/样品体积溶剂体积/
rt;lml.ml.mL
0-11.25未稀释8.08.0
1.1一101.09380.96.10.915.1
10.1^-25.00.55560.97.10.415.6
25.1^-35.00.46880.87.20.315.7
>35.00.50000.57.50.215.8
换算因子的计算如下例:
样品侧流烟气总粒相物在((I.1-10)mg范围
鱼尾罩滤片
3支/50m1=二支/0.9ml,3支/20mL二二支/0.9ml,
二=0.05400000支x=0.1350000支
0.5400000支/7.0ml-O.00771428支/ml,0.1350000支/16.0mL0.00843750支/ml
换算因子
0.00843750(支/ml,)/O.007714289(支/mL)=1.0938
YC/T185-2004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抽吸方案
C.1在大多数情况下,准许用机器吸烟的结果对不同牌号的卷烟进行比较。比较应按照预先确定的
抽吸方案进行,抽吸方案应考虑:
—吸烟机的容纳量和变异性、通道数;
—侧流烟气收集系统的承载量:决定在每一通道上抽吸的烟支数;
—要求的精度:吸烟结果总有一定的变异性,每一抽吸试验中不同牌号的卷烟的分布应能减少
未控制或控制差的参数的影响(机械的、人为的)。一般来讲,试样量愈大,精度愈高。
C.2试料烟t数N是由多种参数综合决定的,特别是:
要求的精度;
抽吸过程需要的时间与吸烟机的容纳量相关。
C.3按照前述范围(见8.1.1),考虑到上述因素,N的确切数值由表征这些因素的各参数通过计算
确定。
若t代表被比较的卷烟牌号数,:代表需要的抽吸试验次数,。代表吸烟机的通道数,q代表吸人同
一侧流烟气收集系统的卷烟支数,则各种参数的关系见式(C,1):
tXN一sXcXq····································……(C.1)
C.4下面提出的抽吸方案说明了以上要点,它们对应于下述情况:
例1:两种牌号的卷烟在一个单通道吸烟机上比较,侧流烟气收集系统能收集三支卷烟的冷凝物。
例2:三种牌号的卷烟在一个单通道吸烟机上比较,侧流烟气收集系统能收集三支卷烟的冷凝物
例3:两种牌号的卷烟在一个四通道吸烟机上比较,侧流烟气收集系统能收集三支卷烟的冷凝物。
例4:五种牌号的卷烟在一个20通道吸烟机上比较,侧流烟气收集系统能收集三支卷烟的冷凝物。
C.4.1例1两种牌号的卷烟在一个单通道吸烟机上比较:
—牌号数t=2(A,B)
—测试样品的烟支数N=24
—每通道的烟支数q=3
通道数=1
抽吸试验次数=16(1,2",16)
2又24=16X1又3
被抽吸的卷烟支数为每牌号24支,所以抽吸过程的时间不太长每次抽吸试验只进行一个牌号,
随后重复下述顺序四次((k代表。,4,8和12)来安排抽吸试验,见表C.1:
表C.1
-—~一丽;而一}牌号
A
l+k
2+kB
3+kB
4十kA
C.4.2例2三种牌号的卷烟在一个单通道吸烟机上比较:
—牌号数t=3(A,B,C
—测试样品的烟支数N=24
—每通道的烟支数q=3
YC/T185-2004
通道数=1
一抽吸试验次数一24(1,224)
3又24=24义1只3
每次抽吸试验只进行一个牌号,随后按一顺序安排试验,例如采取矩阵形式:
BAC
CBA
A(飞B
抽吸试验123456/8,
叫—
牌号BACCBAACB
C.4.3例3两种牌号的卷烟在一个四通道吸烟机上比较:
-一牌号数t=2(A,B)
-一测试样品的烟支数N=24
-一每通道的烟支数q=3
一一通道数。=4(a,b,c,d)
一一抽吸试验次数:=4(1,2,3,4)
2X24=4X4X3
用下述矩阵将两种牌号的卷烟配置在吸烟机通道上,这种矩阵是用于四个卷烟牌号的,但可将C
视为A,D视为B,从而可以很容易地将其变为两种卷烟牌号的情况(一般来说,,组矩阵可用于q的约
数的情况)。
ABCD
DCAB
BADC
CDBA
抽吸试验通道abcd
一~~~~~~~,,,~~~~~~~~~—一
1ABAB
2BAAB
3BABA
4ABBA
在每次抽吸试验中,两个通道配置一个牌号的卷烟,例如在第二次抽吸试验中:
A牌号卷烟在b和c通道中抽吸
B牌号卷烟在a和d通道中抽吸
每个牌号的卷烟在四个通道中各抽吸两次。
C.4.4例4五种牌号的卷烟在一个20通道吸烟机仁比较:
—牌号数t=5(A,B,C,D,E)
—测试样品的烟支数N=24
一每通道的烟支数,=3
-一通道数=〔20(a,6,t)
-一抽吸试验次数、=70(1,210)
5义24=2X20只3
YC/T185-2004
用下述矩阵将五种牌号的卷烟配置在吸烟机通道上:
DBEAC
ADBCE
BACED
CEDBA
ECADB
抽吸试验通道abcdefghijkLmnopqrst
1DBEACCEDABECBADBDACE
2ADBCEACEBDCEADBABDEC
在每次抽吸试验中,每个牌号的卷烟在四个通道中各抽吸四次。例如在第一次抽吸试验中:
-A牌号卷烟在d,i,n,r通道中抽吸;
-B牌号卷烟在b,j,m,p通道中抽吸;
—C牌号卷烟在e,f,l,s通道中抽吸;
-D牌号卷烟在a,h,o,q通道中抽吸;
-E牌号卷烟在c,g,k,t通道中抽吸。
每个牌号的卷烟在八个通道中抽吸。
YC/T185-2004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CORESTA第54号推荐方法的对照
表D,1给出了本标准与CORESTA第54号推荐方法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一览表
表D.1本标准与CORESTA第54号推荐方法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本标准的章条编号技术性差异原因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6450;GB门6447
引用我国制定的相应标准,适合我国国情,
2GB/T5606.1;GB/T19609;YC/T28.5;
便于对标准的理解和执行。
YC/T156;YC/T157;YC/T165;YC/T36
仪器设备相应满足我国标准要求,便于对标
5.1仪器:满足GB/T16450的要求
准的理解和执行
按照我国已有的标准取样,维持标准的连贯
7取样:按照GB/T5606.1抽取实验室样品
性,便于操作执行。
抽吸卷烟的准备:规定了抽吸卷烟的选取适合我国国情,便于标准操作的统一性和标
8.1.1
方法。准的执行。
调节样品和标记烟支的烟蒂长度:按
引用我国制定的相应标准,适合我国国情,
8.1.2GB/T19609的方法调节样品并标记烟支的
便于对标准的理解和执行。
烟蒂长度。
吸烟前的测试参数删除了烟支长度、直径适合我国国情,烟支长度和直径已在烟支规
8.1.4
和水分的测定。格中显示
适合我国国情.便于标准操作的统一性和标
8.2.1抽吸:常规测试不必采用抽吸方案
准的执行
吸烟机和烟气捕集器的准备:按GB/T19609引用我国制定的相应标准,适合我国国情,
8.2.2,8.2.3
进行吸烟机和烟气捕集器的准备。便于对标准的理解和执行
测试报告:对卷烟的唯一性资料;采样信息;
10适合我国国情,便于标准的操作和执行。
测试说明和测试结果进行了修改和删除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36760-2018 工具酶术语和分类 2018-09-17
- GB/T 36755-2018 BST DNA聚合酶 2018-09-17
- GB/T 36758-2018 含氯消毒剂卫生要求 2018-09-17
- GB/T 36759-2018 葡萄酒生产追溯实施指南 2018-09-17
- GB/T 36751-2018 野莴苣检疫鉴定方法 2018-09-17
- GB/T 36754-2018 铺散矢车菊检疫鉴定方法 2018-09-17
- GB/T 36757-2018 M-MLV反转录酶 2018-09-17
- GB/T 36756-2018 工具酶活性测定通用要求 2018-09-17
- GB/T 36752-2018 藜草花叶病毒检疫鉴定方法 2018-09-17
- GB/T 36753-2018 翅蒺藜检疫鉴定方法 2018-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