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459-2023 水泥产品能效评价导则
DB41/T 2459-2023 Guidelines for Energy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Cement Product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7.010
CCSF10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459—2023
水泥产品能效评价导则
2023-08-07发布2023-11-06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2459—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能耗等级...........................................................................2
5技术要求...........................................................................2
6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3
7节能管理和措施.....................................................................5
8能效评价...........................................................................6
附录A(规范性)水泥产品能效评价评分方法.............................................8
I
DB41/T2459—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计量测试科学研究院、河南省节能和能源中心、河南省循环经济与节能协
会、河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天瑞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南阳大阳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文芳、邵珺、陈滢锜、高明伟、刘彩霞、李雪飞、程媛媛、丁振宇、张申、
贾卓雅、郑超超、梁二芳、杨林、任秋红、丁海玲、王艳艳、李贝贝、王瑞、孙晓林、王红勃。
II
DB41/T2459—2023
水泥产品能效评价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泥产品能耗等级、技术要求、统计范围、计算方法、节能管理措施和能效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通用硅酸盐水泥产品能耗的统计、计算和能效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384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
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12723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算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1372通用硅酸盐水泥熟料
GB/T27977水泥生产电能能效测试及计算方法
GB/T30727固体生物质燃料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33652水泥制造能耗测试技术规程
GB/T35461水泥生产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175、GB/T2589、GB/T12723、GB/T2137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在统计报告期内,用能单位生产水泥熟料消耗的各种能源,折算1t水泥熟料消耗的能源量。
3.2
熟料单位产品综合煤耗
在统计报告期内,用能单位生产水泥熟料消耗的煤、柴油等燃料量,折算成1t水泥熟料消耗的标
准煤量。
3.3
熟料单位产品综合电耗
在统计报告期内,用能单位生产水泥熟料消耗的电能,折算成1t水泥熟料消耗的电能。
3.4
水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在统计报告期内,用能单位生产水泥消耗的各种能源,折算成1t水泥消耗的能源量。
1
DB41/T2459—2023
3.5
水泥单位产品综合电耗
在统计报告期内,用能单位生产水泥消耗的电能,折算成1t水泥消耗的电能。
4能耗等级
4.1水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综合电耗等级见表1,其中1级能耗最低。
表1水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综合电耗等级
指标名称1级2级3级
水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kgce/t)≤79≤87≤92
水泥单位产品综合电耗/(kW·h/t)≤79≤84≤87
4.2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综合煤耗和综合电耗等级见表2,其中1级能耗最低。
表2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综合煤耗、综合电耗等级
指标名称1级2级3级
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kgce/t)≤99≤107≤115
熟料单位产品综合煤耗/(kgce/t)≤93≤100≤107
熟料单位产品综合电耗/(kW·h/t)≤47≤57≤59
4.3水泥制备工段电耗见表3,其中1级能耗最低。
表3水泥制备工段电耗等级
指标名称1级2级3级
水泥制备工段电耗/(kW·h/t)≤25≤29≤32
5技术要求
5.1生产水泥和水泥熟料产品的现有企业,其单位产品能耗指标应满足表1、表2、表3中3级要求。
5.2生产水泥和水泥熟料产品的新建、改建和扩建企业,其单位产品能耗应满足表1、表2、表3中1
级要求。
5.3当生产水泥和水泥熟料产品的企业厂区位置海拔高度大于1500m时,水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熟
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综合煤耗与综合电耗的3级指标应为表1、表2中3级数值与海拔修正系数的乘
积。海拔修正系数按式(1)计算:
𝑃
𝐾=1.179-0.211×H·································································(1)
𝑃0
式中:
𝐾——海拔修正系数;
1.179——回归修正系数;
0.211——回归修正系数;
𝑃H——水泥窑所处环境大气压,单位为帕(Pa);
𝑃0——海平面环境大气压,取值为101325,单位为帕(Pa)。
2
DB41/T2459—2023
5.4当水泥产品中熟料比例超过或低于75%,每增减1%,水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等级1级、2级、3
级指标值应相应增减1.10kgce/t、1.15kgce/t和1.20kgce/t。
5.5当企业采用协同处置或替代燃料时,其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综合煤耗与综合电耗各等级指标值计
算应扣除协同处置的能耗量和替代燃料量。
6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
6.1统计范围
6.1.1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统计范围
水泥熟料产品生产企业用能管理范围内,从原燃料进入生产厂区到水泥熟料产出的主要生产过程和
辅助生产过程消耗的各种能源.不包括用于基建、技改等项目建设期消耗的能源,如果采用协同处置或
替代燃料,应当单独统计其消耗的能源量和替代的燃料量。烧成系统废气用于余热电站时,应当统计余
热电站发电量及余热发电自用电量。固体燃料发热量应按GB/T213和GB/T30727的要求测定,液体燃料
发热量应按照GB/T384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测定,电能消耗量的统计应符合GB/T27977的要求。
水泥熟料生产企业能源消耗量不包括矿山消耗的能源量。
6.1.2水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统计范围
水泥产品生产企业用能管理范围内,从原燃料进入生产厂区到水泥熟料产出的主要生产过程和辅助
生产过程消耗的各种能源,不包括用于基建、技改等项目建设期消耗的能源,如果采用协同处置或替代
燃料,应当单独统计其消耗的能源量和替代的燃料量。烧成系统废气用于余热电站时,应当统计余热电
站发电量及余热发电自用电量。固体燃料发热量应按GB/T213和GB/T30727的要求测定,液体燃料发热
量应按照GB/T384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测定,电能消耗量的统计应符合GB/T27977的要求。
6.1.3水泥制备工段电耗统计范围
水泥产品生产企业用能管理范围内,从水泥熟料、石膏及混合材调配库底到水泥成品入水泥储存库
等符合GB/T33652的要求的水泥制备工段统计范围内消耗的电量。电能消耗量的统计应符合GB/T27977
的要求。
6.1.4能耗统计计量器具要求
水泥产品生产企业应按照GB17167和GB/T35461的要求配备能源计量器具。
6.2计算方法
6.2.1熟料单位产品综合煤耗
熟料单位产品综合煤耗按式(2)计算:
𝑛
∑𝑖=1(𝑚𝑖×𝑄idw)
𝑒sh=−𝐸he······························································(2)
𝑄BM×𝑃sh
式中:
𝑒sh——熟料单位产品综合煤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
𝑛——消耗的能源品种数;
𝑚𝑖——熟料产品综合能耗统计范围内的第i种燃料的消耗总量,单位为千克(kg);
3
DB41/T2459—2023
𝑄idw——熟料产品综合能耗统计范围内的第i种燃料的加权平均低位发热量,单位为千焦每千克
(kJ/kg);
𝑄BM——每千克标准煤发热量(按GB/T2589规定),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标准煤(kJ/kgce);
𝑃sh——统计报告期内符合GB/T21372的要求的水泥熟料总产量,单位为吨(t);
𝐸he——统计报告期内单位熟料余热发电折算的标准煤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按式
(3)计算:
0.1229×(𝑤he−𝑤0)
𝐸sh=·································································(3)
𝑃sh
式中:
0.1229——每千瓦时电力折合的标准煤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千瓦时[kgce/(kW•h)];
𝑤he——统计报告期内余热电站总发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𝑤0——统计报告期内余热电站自用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6.2.2熟料单位产品综合电耗
熟料产品综合电耗按式(4)计算:
𝑤sh
𝑊sh=············································································(4)
𝑃sh
式中:
𝑊sh——熟料单位产品综合电耗,单位为千瓦时每吨(kW•h/t);
𝑤sh——熟料产品综合电耗统计范围内的电能消耗总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6.2.3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按式(5)计算:
𝐸sh=𝑒sh+0.1229×𝑊sh······························································(5)
式中:
𝐸sh——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为每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
6.2.4水泥单位产品综合电耗
水泥单位产品综合电耗按式(6)计算:
𝑤s
𝑊s=··············································································(6)
𝑃s
式中:
𝑊s——水泥单位产品综合电耗,单位为千瓦时每吨(kW•h/t);
𝑃s——统计报告期内符合GB175的要求的水泥产品总产量,单位为吨(t);
𝑤s——水泥产品综合电耗统计范围内的电能消耗总量,单位为千瓦时(kW•h),按式(7)计算:
𝑤s=𝑤fm+𝑊sh×𝑃shx+𝑤m+𝑤g+𝑤fz·················································(7)
式中:
𝑤fm——统计报告期内水泥粉磨及包装过程耗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𝑃shx——统计报告期内企业生产水泥用熟料消耗量,单位为吨(t);
𝑤m——统计报告期内混合材预处理消耗的电能,单位为千瓦时(kW•h);
𝑤g——统计报告期内石膏预处理耗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𝑤fz——统计报告期内应分摊的辅助生产用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4
DB41/T2459—2023
当企业全部采用外购熟料生产水泥时,式(7)中𝑊sh按零计算;当企业外购部分熟料生产水泥时,
式(7)中𝑊sh应采用本企业熟料单位产品综合电耗数据。
6.2.5水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水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按式(8)计算:
𝑒h
𝐸s=𝑒sh×g++0.1229×𝑊s························································(8)
𝑃S
式中:
𝐸s——水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
g——统计期内水泥企业水泥熟料平均配比,%;
𝑒h——统计报告期内水泥制备系统(包括水泥混合材烘干)所消耗燃料折算标准煤量,单位为千
克标准煤(kgce)。
当企业全部采用外购熟料生产水泥(水泥粉磨站),式(8)中𝑒𝑠ℎ按零计算;当企业外购部分熟料生产
水泥时,式(8)中𝑒sh应采用本企业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数据。
6.2.6水泥制备工段电耗
水泥制备工段电耗按式(9)计算:
𝑤sg
𝑊sg=·············································································(9)
𝑃s
式中:
𝑊sg——水泥制备工段电耗,单位为千瓦时每吨(kW•h/t);
𝑤sg——水泥制备工段电耗统计范围内的电能消耗总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6.3多条生产线企业的产品能耗计算
企业用能单位有多条产品生产线时,应按生产线分别计算能耗,共用系统部分的能耗应按产品产量
比例分摊计算;多条生产线生产同一产品时,按照产品加权平均法计算产品能耗指标;企业最终产品按
各类产品加权平均计算(单生产线生产多种产品时,最终产品各项指标计算参照此款执行)。
7节能管理和措施
7.1节能基础管理
7.1.1企业应按照GB/T23331规定的要求建立能源管理体系。
7.1.2企业应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量和用电量进行考核,并把考核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基层部门,建立
能耗目标责任制度。
7.1.2.1企业应按要求建立能耗统计体系,建立能耗监测管理中心,能源消耗数据、能耗计算和考核
结果的文件档案应处于受控管理状态。
7.1.3企业应根据GB/T24851的要求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并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7.2节能技术管理
企业使用的电动机、风机、水泵、变压器、工业锅炉、电热锅炉等通用耗能设备,应符合GB/T12497、
GB/T13470、GB/T13469、GB/T13462、GB/T17954和GB/T19065等相关标准经济运行的要求,同时设
备能效等级应符合GB18613、GB19761、GB28381、GB19762、GB24790、GB20052、GB24500的要求。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26802.1-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通用规范 第1部分:通用要求 2011-07-29
- GB/T 26803.2-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总线 第2部分:系统外部总线 串行接口通用技术条件 2011-07-29
- GB/T 26799-2011 点胶机 通用技术条件 2011-07-29
- GB/T 26802.3-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通用规范 第3部分:设备用图形符号 2011-07-29
- GB/T 26802.4-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通用规范 第4部分:文字符号 2011-07-29
- GB/T 26800-2011 电导电极 2011-07-29
- GB/T 26798-2011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011-07-29
- GB/T 26802.5-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通用规范 第5部分:场地安全要求 2011-07-29
- GB/T 26803.1-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总线 第1部分:总论 2011-07-29
- GB/T 26801-2011 封闭管道中流体流量的测量 一次装置和二次装置之间压力信号传送的连接法 2011-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