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0000.2-2001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
GB/T 20000.2-2001 Guides for standardization—Part 2:Adop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ISO/IEC Guide 21:1999,MOD)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1年04月
-
2009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标准研究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 起草人:
- 征虎、白殿一、陆锡林、魏绵、刘慎斋
- 出版信息:
- 页数:19页 | 字数:3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前言
标准化工作指南分为如下几部分
第部分标准化及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
第部分采用国际准的规则
第部分引用文件的规则
第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方面内容的编写
第部分产品准中涉及环境方面内容的编写
本部分为的第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指南采用国际准为区域或国家标准英文版
本部分根据指南重新起草在附录中列出了本部分章条编号与
指南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考虑到我国国情在采用指南时本部分做了一些修改有关技术性差异已编
入正文中并在它们所涉及的条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识在附录中给出了这些技术性差异
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
为便于使用对于指南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指南一词改为本部分
改为或
删除指南的前言修改了指南的引言
是准化工作导则指南和编写规则等系列国家标准之一下面列出了这些国家
准的预计结构及其对应的国际标准导则指南以及将代替的国家标准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导则第部分代替
第部分准的制定方法导则第部分代替
第部分技术工作程序导则第部分代替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部分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指南代替
第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指南
第部分引用文件的规则指南代替
第部分准中涉及安全方面内容的编写指南
第部分产品准中涉及环境方面内容的编写指南
准编写规则
第部分术语代替
第部分符号代替
第部分信息分类编码代替
第部分化学分析方法代替
本部分的附录附录附录附录附录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准化原理与方法直属工作组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研究中心中国电子技术准化研究所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逄征虎白殿一陆锡林魏绵刘慎斋
引言
国际准通常是反映全球工业界研究人员消费者和法规制定部门经验的结晶包含了各国的
共同需求因此采用国际标准是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的重要基础之一这一点已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贸
易中的技术壁垒协定协定中被明确认可为了发展对外贸易尽量采用和使用国际
准并且尽快废止与国际准有冲突的国家标准和其他标准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国家安全保护
人身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以及基本气候地理或技术问题的原因在任何情况下完全采用国际标准
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承认这些是区域或国家标准与相应的国际标准存在差异的正当理
由因此在积极采用国际准的同时需要根据上述正当理由考虑我国国情但需注意不要任意扩大正
当理由的范围
为了提高在采用国际标准上与各国和各地区的一致性的本部分采用了
指南的主要规定对于国家标准与国际准一致性程度和差异采用国际上的统一方法进行
识将避免模糊混乱有助于与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贸易与交流
为了对国家标准与相应的国际标准进行比较迅速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它们的一致性程度
进行识十分重要由于采用国际准时情况各异过分详细地划分一致性程度是不合理的把一致
性程度划分为三类见至已足够使用
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可使透明度得到保证这是促进国际贸易的基本条件因为即使两个准化团
体在采用国际标准时各自仅做了一些他们认为很小的修改这些修改也可能会叠加在一起从而导致
两个采用同一国际准的国家标准相互不可接受而等同采用国际准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即使出于正当理由也宜尽一切努力把采用国际准的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的差异减到最
小当两者存在差异时清楚地识这些差异并说明产生这些差异的理由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识
这些差异那么由于采用国际准的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准表述不同或文本结构不同技术性差异
很难被识别出来清楚地出的差异随时能提醒起草者考虑这些差异是否仍有存在的必要而没有
识的差异即使证明其已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也可能因被忽视而仍保留在标准中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
范围
的本部分规定了
国家准与相应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判定方法见第章
采用国际准的方法见第章
迅速识别技术性差异和编辑性修改的识方法见第章
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家准编号方法见第章
国家准与相应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识方法见第章
本部分不涉及在生产贸易法律或其他领域使用国际标准的要求也不涉及在技术法规中采用
国际标准
本部分不仅适用于国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还适用于国家标准采用其他国际规范性文件和资料
性文件例如技术报告
本部分也可供国家标准采用区域标准或其他国家的国家准时参考也可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和企业准采用国际标准区域准或其他国家的国家标准时参考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通过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
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
本部分
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第部分基本术语
术语和定义
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的本部分
采用
国家准对国际标准以相应国际准为基础制定并发布国家规范性文件或认可某国际标准具
有与国家规范性文件相同的地位同时明与相应国际标准之间的差异
注在英文中术语有时包含的意思
注采用国际标准作为国家标准的条件见
编辑性修改
国家准对国际标准在不变更标准技术内容条件下允许的修改
注允许的编辑性修改内容见
该标准将被修订并重新编号为参见前言
技术性差异
国家准与国际标准国家准与相应国际准在技术内容上的不同
结构
标准的章条段表图和附录的列顺序
反之亦然原则
国际标准可以接受的内容在国家标准中也可以接受之国家标准可以接受的内容在国际标准
中也可以接受因此符合国家标准就意味着符合国际标准
一致性程度
总则
当国家准与相应的国际标准等同见或仅对国际准做了某些修改见可以认为该
国家准采用了国际标准
等同
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准的一致性程度是等同时应符合下列条件
国家准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方面完全相同或者
国家准与国际准在技术内容上相同但可以包含下述小的编辑性修改
用小数点符号代替小数点符号
对印刷错误的改正或页码变化
从多语种出版的国际准的版本中删除其中一种或几种语言文本
把国际准的技术勘误或修正案并入文本中
为了与现有的系列准一致而改变标准名称
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
增加资料性内容例如资料性附录这样的附录不应变更增加或删除国际标准的规
定典型的资料性内容包括对标准使用者的建议培训指南或推荐的表格或报告
删除国际标准中资料性概述要素包括封面目次前言和引言
如果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制为了提供参考增加单位换算的内容
之亦然原则适用
注文件版式的改变例如有关页码字体和字号等的改变尤其在使用计算机编辑的情况下均不影响一致性
程度
修改
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准的一致性程度是修改时应符合下列条件
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允许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应清楚地明并给出解释国家准在
结构上与国际准对应只有在不影响对国家标准和国际准的内容及结构进行比较的情况下才允
许对文本结构进行修改
一个国家标准应尽可能仅采用一个国际标准个别情况下在一个国家标准中采用几个国际标准
可能是适宜的但这只有在使用列表形式对所做的修改做出识和解释并很容易与相应国际标准做
比较时才是可行的修改还可包括等同条件下的编辑性修改见
之亦然原则不适用
修改可包括如下情况
国家标准的内容少于相应的国际标准
例如国家标准不如国际标准的要求严格仅采用国际准中供选用的部分内容
国家准的内容多于相应的国际标准
例如国家标准国际准的要求更加严格增加了内容或种类包括附加试验
国家标准更改了国际标准的一部分内容
国家准与国际准的部分内容相同但都含有与对方不同的要求
国家标准增加了另一种供选择的方案
国家准中增加了一个与相应的国际准条同等地位的条作为对该国际标准条的
另一种选择
表述和解释技术性差异的示例参见附录
注国家标准可能包括相应国际标准的全部内容还包括不属于该国际标准的一部分附加技术内容在这种情
况下即使没有对所包含的国际准做任何修改其一致性程度也只能是修改或是非等效至于是修
改还是非等效这取决于技术性差异是否被清楚地识和解释
非等效
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上不同同时它们之间的差异也没有被清楚地
识非等效还包括在国家标准中只保留了少量或不重要的国际准条的情况
非等效程度不属于采用国际标准
采用国际标准的方法
总则
采用国际准时应尽可能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出于正当理由对国际标准进行修改时应把与
国际准的差异减到最小当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差异时应清楚地识这些差异并说明产生这
些差异的理由
在采用国际准时应按的规定编写我国标准等同采用国际准时国家准的
文本结构应与被采用的国际准一致
国家标准应在前言中陈述与相应国际准的一致性程度国际准编号和国际标准名称的中
文译名并在括号内明所采用的国际准的语言文本国家标准前言还应包括如下与采用国际标准
有关的内容
采用国际标准方法的陈述
编辑性修改的详细内容
技术性差异和文本结构改变及其解释或者指明将这些内容安在附录中
增加的资料性内容的说明或者指明将这些内容安在附录中
注国家标准前言中介绍性内容的示例参见附录
当采用国际标准时应把该国际准已出版的全部修正案和技术勘误包括在国家标准内国
家标准前言中应包括国际标准的修正案和技术勘误以及识方法的解释修正案和技术勘误的适宜
的识方法见
对于采用国际标准以后出版的修正案和技术勘误也宜尽快采用
随着标准电子版本的发展可能出现本部分未包括的新的采用国际标准的方法或与现有方
法相结合的新方法在使用新方法情况下本部分中关于一致性程度的选择和识的条仍然适用
翻译法
如果国家准采用相应国际准的译文这种方法称作翻译法采用翻译法的国家标准应包
括前言根据情况可包括引言一般不保留国际准的前言只有在十分需要的情况下才可保留并置
于前言之后冠名该国际标准的组织名称前言例如前言国际准引言的适用内容应转
化为国家标准的引言不保留国际标准的引言采用翻译法的国家准如果需要增加资料性附录应
将这些附录置于国际准的附录之后并按条文中提及这些附录的先后次序编附录的顺序每个附
录的编号由附录和随后表明顺序的大写拉丁字母组成字母从开始例如附录附
录等每个附录中章图表和数学公式的编号应重新从开始编号前应加上附录编号中表明
国家性质和附录顺序的字母字母后跟下脚点例如附录中的章用
等表示图用图图等表示
使用中文出版的国家准如声明与某国际标准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36746-2018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服务等级评定 2018-09-17
- GB/T 36741-2018 少儿语言培训服务规范 2018-09-17
- GB/T 36745-2018 台风涡旋测风数据判别规范 2018-09-17
- GB/T 36735-2018 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服务规范 2018-09-17
- GB/T 36743-2018 森林火险气象等级 2018-09-17
- GB/T 36747-2018 干燥环境土遗址保护加固设计规范 2018-09-17
- GB/T 36748-2018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 2018-09-17
- GB/T 36738-2018 工业旅游景区服务指南 2018-09-17
- GB/T 36739-2018 歌舞娱乐场所服务规范 2018-09-17
- GB/T 36742-2018 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保障规范 2018-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