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T 159-2006 铝塑复合压力管(对接焊)
CJ/T 159-2006 Polyethylene/Aluminum/ Polyethylene composite pressure pipe(butt-welded by aluminum pipe)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输送最大允许工作压力下的流体(包括工业及民用冷热水、采暖系统、地下灌溉系统、压缩空气、燃气等)的铝塑管。
发布历史
- 
                            2002年06月
- 
                            2006年11月
- 
                            2015年11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
- 起草人:
- 李顺新、孙佳文、朱剑锋、郭兵、涂向群、陈伟、刘峰
- 出版信息:
- 页数:36页 | 字数:6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代替
铝塑复合压力管对接焊
发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
目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分类与标记
材料
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附录规范性附录预测静液压强度参照曲线
附录规范性附录冷热水循环试验方法
附录规范性附录循环压力冲击试验方法
附录规范性附录真空试验方法
附录规范性附录管道系统对管件的附加要求
附录资料性附录关于管用聚乙烯材料和铝塑管力学性能特征的说明
前言
本标准主要依据铝塑复合压力管第部分铝管对接焊式铝塑管进行
修订
本标准代替铝塑复合压力管对接焊
本标准与铝塑复合压力管第部分铝管对接焊式铝塑管主要技术差异
如下
增加了五型铝塑管
增加了五型铝塑管用材料的要求
增加了双热熔管件
本标准的附录附录附录附录附录为规范性附录附录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给水排水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负责修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顺新孙佳文朱剑锋郭兵涂向群陈伟刘峰
铝塑复合压力管对接焊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对接焊铝管作为嵌入金属层增强通过热熔粘合剂与内外层聚乙烯塑料复合而成
的铝塑复合压力管简称铝塑管或铝塑复合管的定义分类与标记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
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输送最大允许工作压力下的流体包括工业及民用冷热水采暖系统地下灌溉系统
压缩空气燃气等的铝塑管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部分按接收质量限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
部分结晶聚合物熔点试验方法光学法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
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
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炭黑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
给水用聚乙烯管材
流体输送用塑料管材液压瞬时爆破和耐压试验方法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道系统第部分管材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
塑料管道系统用外推法对热塑性塑料管材长期静液压强度的测定
交联聚乙烯管材与管件交联度的试验方法
流体输送用聚烯烃管材耐裂纹扩展的测定切口管材裂纹慢速增长的试验方法
切口试验
铝塑复合压力管第部分铝管搭接焊式铝塑管
铝塑复合压力管第部分铝管对接焊式铝塑管
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术语和定义
管材及管道系统
复合管
一种由多层热塑性塑料和或一层嵌入金属层组成的多层管经过热熔粘合剂复合达到需要的性
能塑料层厚度至少是管壁厚度的
内层
铝塑管直接接触输送流体的层面
外层
铝塑管暴露于外部环境的层面
嵌入金属层
铝塑管中采用焊接方法成型的金属管层该层金属通过热熔粘合剂和内外层塑料相粘结以保证铝
塑管短期和长期强度有效防止氧渗透
胶粘层
位于铝塑管金属层和塑料层之间的亲和层使铝塑管的金属和塑料能紧密结合成一体
铝塑管
一种嵌入金属层为焊接铝合金管内外层为共挤聚乙烯塑料各层间通过热熔粘合剂形成胶粘层的
复合管
铝管对接焊式铝塑管
一种嵌入金属层为对接焊铝合金或铝管的铝塑管见图
塑料内层
内胶粘层
对接焊铝管层
焊缝
外胶粘层
塑料外层
图对接焊式铝塑管
一型铝塑管
外层为聚乙烯塑料内层为交联聚乙烯塑料嵌入金属层为对接焊铝合金的复合管适合较高的工
作温度和流体压力条件下使用
二型铝塑管
内外层均为交联聚乙烯塑料嵌入金属层为对接焊铝合金的复合管适合较高的工作温度和流体压
力下使用比一型管具有更好的抗外部恶劣环境的性能
三型铝塑管
内外层均为聚乙烯塑料嵌入金属层为对接焊铝的复合管适合较低的工作温度和流体压力下使
用具有可热熔连接的性能
四型铝塑管
内外层均为聚乙烯塑料嵌入金属层为对接焊铝合金的复合管适合较低的工作温度和流体压力下
使用具有可热熔连接的性能可用于输送燃气等气体
五型铝塑管
内外层均为耐热聚乙烯塑料嵌入金属层为对接焊铝合金的复合管适合较高的工作温度和流体压
力下使用具有可热熔连接的性能
允许工作压力
在长期工作温度下允许连续使用的最大压力单位为
管道系统
至少以一件管件两段管材装配成的管道组件
材料性能
应力
内压在管壁内单位面积产生的指向环向周向的应力单位为
长期静液压强度
一个与应力有相同量纲的量单位为它表示在温度和时间预测的平均强度
预期的长期静液压强度的置信下限
一个与应力有相同量纲的量单位为它表示在温度和时间预测的静液压强度的
置信下限
总体使用设计系数
一个数值大于的总系数它考虑了未在预测下限中体现出的使用条件和管道系统中配件等组成
部分的性质
设计应力
在规定应用条件下的允许应力管材材料的允许应力或塑料管件材料的允许应力单位
为
符号
总体使用设计系数
铝塑管公称外径
铝塑管参考内径
铝管层最小壁厚
铝塑管壁厚
铝塑管内层塑料最小壁厚
铝塑管外层塑料最小壁厚
管环径向拉力
爆破压力
允许工作压力
长期工作温度
应力
设计应力
管材材料的允许应力
塑料管件材料的允许应力
预测的长期静液压强度的置信下限
长期静液压强度
缩略语
交联聚乙烯
中密度耐热聚乙烯
中密度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
一型对接焊铝塑复合管
二型对接焊铝塑复合管
三型对接焊铝塑复合管
四型对接焊铝塑复合管
五型对接焊铝塑复合管
管系列
接收数
拒收数
分类与标记
产品分类
铝塑管按输送流体分类其品种见表
表铝塑管品种分类
长期工作温度允许工作压
流体类别用途代号铝塑管代号
冷水
水
冷热水
天然气
燃气液化石油气
人工煤气
注在输送易在管内产生相变的流体时在管道系统中因相变产生的膨胀力不应超过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或者在
管道系统中采取防止相变的措施
输送燃气时应符合燃气安装的安全规定
在输送人工煤气时应注意到冷凝剂中芳香烃对管材的不利影响工程中应考虑这一因素
铝塑管按复合组分材料分类其型式如下
聚乙烯铝合金交联聚乙烯一型铝塑管
交联聚乙烯铝合金交联聚乙烯二型铝塑管
聚乙烯铝聚乙烯三型铝塑管
聚乙烯铝合金聚乙烯四型铝塑管
耐热聚乙烯铝合金耐热聚乙烯五型铝塑管
铝塑管按外径分类其规格为
注根据需要供需双方可协商确定其他规格尺寸
产品标记
CJT159
标准代号:/
LRQ
用途代号:冷水、冷热水、燃气
用铝层焊接特征代号:铝管对接焊式D
H
聚乙烯密度特征代号:高密度聚乙烯、
中密度聚乙烯M
mm
外径尺寸()
铝塑管类型:1、2、3、4、5型
XPAPPAPRPAP
铝塑管代号:、、
示例一种外层为塑料内层为塑料嵌入金属层为对接焊铝管的五型管外径作冷热水输
送用铝塑管标记为
材料
聚乙烯树脂
生产管材所用的和材料其性能应符合表要求
表铝塑管用聚乙烯树脂的基本性能要求
序号项目要求测试方法材料类别
密度中法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拉伸屈服强度
长期静液压强度年预测
概率类管材用
耐慢性裂纹增长不破坏
氧化诱导时间
热稳定性
不小于类管材用
耐气体组分环应力
对材料可不作要求
生产管材所用的材料应为乙烯辛烯共聚物该材料应含有必需的抗氧化剂所有添加
剂应均匀分散
将五型铝塑管所用的材料制成塑料管材按试验方法和的要求
在至少四个不同温度下作长期静液压试验试验数据按的方法得到不同温度不同时间
的值并作出材料蠕变破坏曲线将得到的蠕变破坏曲线与本标准附录中给出的预测静
液压强度参照曲线相比较试验结果的值在全部时间及温度范围内均不应低于附录里参照曲线
上的对应值
原材料供应商应提供经合法的检测机构证明该材料长期静液压试验合格的证明文件
添加剂
外层聚乙烯塑料应该加有足量的防紫外线老化剂抗氧化剂和产品需要的着色剂对于使用于室外
的铝塑管外层塑料应添加按的规定方法检测含量为的炭黑内层塑料
应添加抗氧化剂不宜添加着色剂
混配料和母料
内外层塑料宜采用混配料亦可采用基料添加母料法生产
铝材
铝塑管用铝材按进行测试采用铝合金材料其抗拉强度不应小于断裂伸长率
不应小于采用纯铝材料其抗拉强度不应小于断裂伸长率不应小于
热熔粘合剂
热熔粘合剂应是乙烯共聚物按中法测试其密度不应低于按
方法测试用于型铝塑管的热熔粘合剂其熔点不应低于用于型铝
塑管的热熔粘合剂的熔点不应低于
回用料
允许使用不含热熔粘合剂和铝的本厂回用料并应仅用于铝塑管的外层
要求
外观
铝塑管内外表面应清洁光滑不应有气泡明显的划伤凹陷杂质外表面颜色不均等缺陷
铝塑管内层塑料与铝层间不应有因脱胶而产生的痕迹线
颜色
铝塑管外层一般为白色其他颜色可根据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还应满足相关规定
室外用铝塑管外层应采用黑色但管道应标有表示用途颜色的色标
尺寸
铝塑管公称外径应符合表要求
铝塑管内外塑料层厚度及铝管层壁厚应符合表要求
圆度应符合表要求
表铝塑管尺寸要求单位为毫米
公称外公称外参考内圆度管壁厚内层塑料厚外层塑料铝管层壁厚
径径公差径盘管直管公称值公差公称值公差最小壁厚公称值公差
铝塑管可以盘卷式或直管式供货直管的长度一般为小于或等于的管材可做盘管
盘管长度一般为盘管长度一般为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管材长
度不允许有负偏差
管环径向拉力性能
管环径向最大拉力不应小于表规定值
表铝塑管管环径向拉力及爆破强度
管环径向拉力
公称外径爆破压力
复合强度性能
管环最小平均剥离力试验
管环最小平均剥离力应符合表要求且任意一件试样的最小剥离力不应小于表规定值的二分
之一
表管环最小平均剥离力
公称外径
最小平均剥离力
扩径试验
管环扩径后其内层和外层与嵌入金属层之间不应出现脱胶内外层管壁不应出现损坏
气密性和通气性能
对盘卷式铝塑管进行气密试验时管壁应无泄漏通气试验时铝塑管管道内应通畅
爆破性能
铝塑管按表给出的值进行爆破试验时管材不应发生破裂
静液压强度性能
静液压强度试验
铝塑管进行静液压强度试验时应符合表要求
表铝塑管静液压强度试验
铝塑管代号公称外径试验温度试验压力试验时间要求
应无破裂局部
球形膨胀渗漏
静液压强度试验
铝塑管进行静液压力强度试验时应符合表要求
表铝塑管静液压强度试验
铝塑管代号公称外径试验温度试验压力试验时间要求
应无破裂局部
球形膨胀渗漏
交联度性能
交联铝塑管交联层塑料进行交联度测定时出厂时其交联度对于硅烷交联不应小于对于辐
射交联不应小于对于过氧化物交联不应小于
耐气体组分性能
燃气用铝塑管进行耐气体组分试验时应符合表的要求
表燃气用铝塑管耐气体组分性能
试验介质最大平均质量变化率最大平均管环径向拉伸力的变化率
矿物油
叔丁基硫醇
防冻剂甲醇或乙烯甘醇
甲苯
卫生性能
饮水用铝塑管按的规定方法试验时应符合的规定涉及其他饮用流体用的铝塑
管还应符合相关卫生性能要求
系统适用性
冷热水用铝塑管与机械连接式管件连接成管道系统后应通过冷热水循环循环压力冲击真空拉
拔四项系统适用性试验冷热水用铝塑管与热熔型管件连接成管道系统后应通过系统静液压试验冷热
水循环试验及循环压力冲击试验三项系统适用性试验
耐冷热水循环性能
管道系统按表的规定条件进行冷热水循环试验时试验中管材管件及连接处应无破裂泄漏
表冷热水循环试验条件
最高试验温度最低试验温度试验压力循环次数每次循环时间
最高试验温度不超过
每次循环冷热各
循环压力冲击性能
管道系统按表的规定条件进行循环压力冲击试验试验中管材管件及连接处应无破裂泄漏
表循环压力冲击试验条件
最高试验压力最低试验压力试验温度循环次数循环频率次
真空性能
管道系统进行真空试验时应符合表的要求
表真空试验条件
试验温度试验压力试验时间压力变化
耐拉拔性能
短期拉拔试验
按表的规定条件进行短期拉拔试验管材与管件连接处应无任何泄漏相对轴向移动
持久拉拔试验
按表的规定条件进行持久拉拔试验管材与管件连接处应无任何泄漏相对轴向移动
表耐拉拔性能
公称外径短期拉拔性能持久拉拔性能
拉拔力试验时间拉拔力试验时间
系统静液压性能
按表的规定条件进行系统静液压试验管材与管件连接处应无破裂局部球形膨胀渗漏
表铝塑管系统静液压试验
铝塑管代号公称外径试验温度试验压力试验时间试样数量要求
应无破裂局部
球形膨胀渗漏
试验方法
外观
铝塑管外表面质量采用目测检验
铝塑管内表面质量采用目测检验取试样长纵向裁开检查
铝塑管颜色采用目测检验
尺寸
铝塑管平均外径和壁厚按方法测量
铝塑管内外塑料层及铝管层最小厚度的测量方法如下
随机选取铝塑管样品截取管环试样应保持管环试样的圆度小于
用带刻度尺的放大镜或显微镜分度精度量取圆周六等分点的厚度其中有一点在
铝管焊缝处分别测量塑料内外层及铝管层厚度取其中最小值
铝塑管的圆度通过测量试样同一截面的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用计算其差值的方法确定
铝塑管长度用刻度为的卷尺测量
管环径向拉力试验
按中进行试验
复合强度试验
管环最小平均剥离力试验
按中进行试验
扩径试验
按中进行试验
气密性和通气试验
按中进行试验
爆破试验
按进行试验
静液压强度试验
静液压强度试验
按进行试验参数见表
静液压强度试验
按进行试验参数见表
交联度测定
按测定试样薄片刮去外表皮并不含热熔粘合剂尺寸约为
耐气体组分试验
按中的进行试验
卫生性能试验
按进行试验
系统适用性试验
冷热水循环试验
按附录方法进行试验
循环压力冲击试验
按附录方法进行试验
真空试验
按附录方法进行试验
拉拔试验
从合格的管材管件中随机抽取试样组成一个封闭的至少有两段管材两个管件长度不
大于的组件
将组件一端固定在试验机上一端通入压力为的压缩空气调整至
不泄漏状态并施加表规定的拉拔力值
保持拉拔力和内压力值到规定时间检查管材与管件连接处有无泄漏有无相对轴向移动
系统静液压试验
系统静液压试验用试样由管材和管件组合而成其中应包括至少两种以上管件试验方法按
的规定型封头试验介质管内外均为水试验条件中的温度时间及静液压试验压力按
表的规定
检验规则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和定型检验
组批
同一原料配方和工艺连续生产的同一规格产品每作为一个检查批如不足以上述
生产方式天产量作为一个检查批不足天产量也作为一个检查批
抽样
按规定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水平接收质量限
抽样方案见表
表接收质量限为的抽样方案
接收质量限
批量样本大小
接收数拒收数
出厂检验
铝塑管出厂前均应由生产企业的质量部门进行出厂检验出具合格证后方能出厂出厂检验项
目要求和方法见表项目按规定抽样判定其合格质量水平检查水平的转移规则按
的规定进行由企业质检部门确定其余出厂检验项目按试验方法规定抽样
表铝塑管出厂检验项目
本部分章条
出厂检验项目接收质量限
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外观
尺寸
管环径向拉力试验
按判定
复合强度试验
气密性和通气试验按判定
静液压强度试验
按判定
交联度测定
适用于具有交联聚乙烯层的铝塑管
每卷铝塑管均应进行条出厂检验出现一件试样或一次检验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出厂检验项目出现一件试样或一次检验不合格时应从批量中加倍取试
样进行该项检验如再出现一件或一次检测不合格则判定该出厂检验项目不合格
所有出厂检验项目合格判定本生产批为合格批
型式检验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产品正常生产时每隔两年进行一次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型式检验项目要求和方法见表
表铝塑管型式检验项目
本部分章条用途代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型型型型
出厂检验项目表表
爆破试验
静液压强度试验
耐气体组分试验
卫生性能试验
可根据流体特征需要供需双方确定的项目
型式检验试样在出厂检验合格的检查批中抽样型式检验项目中所有试样合格则项目合格如
有一件试样不合格则允许两次抽样即抽取同数量试样进行测试如仍有一件试样或一次检测不合格
则该试验项目不合格
所有型式检验项目合格为型式检验合格型式检验不合格应停止产品出厂直到型式检验合格
为止
检验项目可抽取一种规格进行
定型检验
冷热水用铝塑管新产品鉴定或铝塑管选配新型管件应进行定型检验定型检验项目要求和方
法见表
表铝塑管定型检验项目
本部分章条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型式检验项目表表
冷热水循环试验
循环压力冲击试验
真空试验
拉拔试验
系统静液压试验
定型检验时所选用的管件应是符合相应产品标准及本部分附录规定的产品
按表的规定对管材进行尺寸分组可选取每一尺寸组中任一规格进行定型检验
表尺寸组
尺寸组公称外径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产品标志
铝塑管应有牢固的标记标记不得造成管材出现裂痕或其他形式的损伤
铝塑管外层应有以下标志
本标准条规定的产品标记
生产企业名称或代号商标
铝塑管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
长度标识盘卷供应时
卫生标记
标志应持久易识别间距不超过
包装
铝塑管出厂时管端应封堵
盘卷铝塑管盘内径不应小于铝塑管外径的倍且不应小于铝塑管可用纸箱木箱
或其他适宜的包装方法
如使用包装箱应有如下标志
产品名称
生产企业名称地址
品种规格颜色
产品数量箱体尺寸毛重
商标
装箱日期
注意事项
包装箱内应有产品合格证和产品使用说明书等文件
运输
铝塑管运输时不应划伤抛摔撞击挤压曝晒雨淋油污和化学污染
贮存
铝塑管应贮存于远离热源油污和化学污染处不应阳光曝晒雨淋宜存放在通风良好环境温度
的室内堆放高度不宜超过
附录
规范性附录
预测静液压强度参照曲线
的预测静液压强度参照曲线见图
图中范围内的参照曲线来自下列方程
式中
破坏时间
温度
管材静液压应力环应力
20
20℃
1030℃
40℃
50℃
60℃
a70℃
P
M80℃
/590℃
)95℃
力4
应
℃
环3110
(
力
应2
压
液
静
1
123456
0101010101010
破坏时间/h11050年
图预测静液压强度参考曲线
附录
规范性附录
冷热水循环试验方法
原理
在管道系统内按规定循环次数和频率周期交变地通入一定压力的不同温度的冷热水检查管件和
管件连接处的渗漏情况
装置
试验装置包括冷热水交替循环装置水流调节装置水压调节装置水温测量装置以及管道预应力
和固定支撑等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提供的冷水水温能达到本部分所规定的最低温度的范围
提供的热水水温能达到本部分所规定的最高温度的范围
冷热水交替能在内完成
试验组合系统中的水温变化能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水压能保持在本部分规定值的
范围内冷热水转换时可能出现的水锤除外
试样制备
管道系统试样一件柔性管冷热水循环试验按图所示并根据制造厂商推荐的方法进行装配
同时对支路和进行固定如所用管材不能弯曲成图所示的形状则支路可按图所示进
行装配和固定刚性管冷热水循环试验按图所示并根据制造厂商推荐的方法进行装配同时对支
路和进行固定
单位为毫米
A
支路(固定部分)
3000±5支路B
(预拉伸的管材)(自由膨胀部分)
300±5300±5300±5
支路C
附件和管件活动支撑管材固定支撑
图柔性管冷热水循环试验安装示意图
单位为毫米
20dn
n
d
3
n
d
6
注除非另有说明管材的自由长度为为管材的公称外径根据生产厂家的说明管材长度可更
短该长度对应管材最小弯曲半径
图部分可替换试验安装示意图
单位为毫米
支路(固定部分)
A
3000±5
支路B
(自由膨胀部分)
300±5300±5300±5
支路C
附件和管件活动支撑管材固定支撑
图刚性管冷热水循环试验安装示意图
试验管道系统的预处理
将安装好的试验组合系统支路先不固定在的条件放置至少
将系统升温至后对图所示部分进行固定
将系统降温至放置至少
将试验管道系统充满冷水驱尽空气
试验程序
将管道系统与试验设备相连接
起动试验设备并将水温和水压控制在本部分规定的范围内
打开连接阀门开始循环试验先冷水后热水依次进行
在前五个循环
调节平衡阀控制循环水的流速使每个循环试验入口与出口的水温差不大于
拧紧和调整连接处防止任何渗漏
按本部分完成规定次数的循环检查所有连接处看是否有渗漏如发生渗漏记录发生的时
间类型及位置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含如下内容
试验目的和要求
产品名称和标记
产品生产企业名称
试样数量编号尺寸
试验结果
试验日期
附录
规范性附录
循环压力冲击试验方法
原理
在管道系统内按规定循环次数和频率周期交变地通入不同压力值的流体检查管材和管件连接处
的渗漏情况
装置
恒温水槽
交变液压系统
一个有空气压缩机蓄能装置压力控制阀压力转换器等组成的交变压力系统如图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51/T 3081-2023 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规范 2023-06-19
- DB51/T 3075-2023 人力资源市场场所和服务规范 2023-06-19
- DB51/T 2031-2023 花椒生产技术规程 2023-06-19
- DB51/T 3083-2023 三九贴、三伏贴穴位敷贴服务规范 2023-06-19
- DB51/T 3077-2023 花椒采摘机器人设计规范 2023-06-19
- DB51/T 3082-2023 放心舒心消费服务规范 第7部分:民宿行业 2023-06-19
- DB51/T 3078-2023 牵引网高次谐波与谐振治理技术规范 2023-06-19
- DB51/T 3084-2023 川芎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2023-06-19
- DB51/T 3080-2023 研学旅行实践承办机构服务与管理规范 2023-06-19
- DB51/T 3079-2023 220kV及以下智能变电站用玄武岩纤维预制舱生产技术规范 2023-0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