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9760.1-2008 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 第1部分:CC-Link协议规范

GB/T 19760.1-2008 CC-Link(Control & Communication Link)specification—Part 1:CC-Link overview,protocol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3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9760.1-2008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12-15
实施日期
2009-06-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四分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GB/T 19760的本部分规定了CC-Link协议规范。
本部分适用于自动化控制领域。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CC-Link用户组织、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西南大学、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济南铁路局、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仪表自动化研究所
起草人:
梅恪、郑旭、覃强、龚明、欧阳劲松、刘云男、彭瑜、孙昕、包伟华、王锦标、刘枫、姜金锁、徐伟华、陈杰、吴王君、荣智林、宋国峰、陈启军
出版信息:
页数:130页 | 字数:249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

25.040

N10

a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部分代替GB/Z

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

CC—Link(Control&‘Communication

Part

1:CC—Link

overview,protocol

2009—06-0

2008-12-15发布1实施

牛瞀鹃鬻瓣警矬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及10

GB/T

目次

前言………-…·

1范围…………一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一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一

3.1术语和定义………………一

3.2缩略语………Ⅶ,●●●4

4概述…·………0

4.1网络结构……

5CC

I,ink系统概述…………一

5.1配置………一0:o

5.2CC

Link版本和功能………

5.3各类型站之间的通信……一

5.4规范………-……………一

6协议概述………·

6.1通信阶段……

6.2运行概述……·

6.3协议配置……·

7物理层……-··…·

7.1传输介质………………-·-…·

7.2基于EIARS_485的接口…·

8数据链路层…………--·…-…-·

8.1CC

I,ink数据链路协议实体·

9应用层………………-………·

9.1网络管理实体………………·

9.2循环传输实体………………·

9.3瞬时传输实体………………-

10报文传输功能[Verl.1l规范]

lo.1报文的循环传输规范……·

10.2报文的瞬时传输规范……·

10.3子命令列表………………·

10.4请求/响应数据格式………·

11Ver.2附加规范……………··

11.1规范………··

11.2协议概述…··

11.3数据链路层………………·-

11.4应用层……··0,0¨u地¨M坫"""盯盯媚蛐弼%眩蛇吣叫叭∞∞%

图1工厂自动化网络结构

GB/T19760.1—2008

图2CCI。ink系统配置………………·

图3可否与Ver.1.XX的主站通信…·

图4可否与Ver.2.XX的主站通信…·

图5链接扫描时间估算值-………··

图6通信阶段………··

图7初始循环传输过程…………··

图8刷新循环传输过程…………--

图9恢复循环传输过程……………··

图】0通信阶段流程…·…--………·-

图11协议配置………··

图12连接配置……………·…………·

图13通信过程实例……………

图14主站刷新操作…--

图15本地站刷新操作………………··

图16智能设备站刷新操作…………··

图17远程设备站刷新操作…………··

图18远程1/o站刷新操作………-…

图19数据链接建立操作……………-·

图20异常检测循环…

图21备用主站的操作………………··

图22基本帧格式……··

图23标志字段…--………………··

图24STl字段………--

图25ST2字段…-·……

图26主站测试轮询和测试数据……··

图27主站测试轮询数据……………··

图28从站测试响应数据--…………·

图29主站轮询和刷新数据——帧格式

图30主站轮询和刷新数据…………·

图31主站轮询数据…

图32从站响应(刷新)数据——帧格式

图33从站Ⅱ阻应(刷新)数据…………·

图34刷新循环结束数据……………--

图35时序图(1)…-·-………………‘

图36时序图(2)……-‘

图37型号代码第三字节……………··

图38软件版本…·…

图39参数发送时序(1)……………··

图40参数发送时序(2)--……--…··

图4l通信概述………··

图42传输步骤…·…-………………--

图43帧的基本格式…

图44目的地址………··o,o加¨坨坞坞M¨¨似玛∞∞龃n船船船孔弘撕弘卯胛盯船勰曲四如∞虬弛姐蛆蟠蛎蟠曲肌弛

11

19760.1—2008

GB/T

图45源地址…··

图46目的应用类型…………··

图47源应用类型……·…·……

图48目的节点标志…………··

图49源节点标志……………··

图50目的网络地址…………··

图51目的站…··

图52目的标识符……………··

图53源网络地址………·……·

图54源站……··

图55起始源站ID号………··

图56命令区域………………··

图57返回码…··

图58厂商代码……·…………·

图59命令格式……………….,

图60参数发送……………·…·

图6l参数发送格式…………··

图62参数块l………………一

图63参数块2……………·…·

图64系统信息获取…·………·

图65系统信息获取格式……一

图66系统数据……………·…·

图67存储器存取信息获取…··

图68存储器存取信息获取格式

···………………”

图69RUN

图70RUN格式……·………·

图71STOP………·…………·

图72STOP格式……………··

图73线路测试……………·…·

图74线路测试格式…………一

图75存储器读………………··

图76批读取格式……………··

图77随机读取格式…………~

图78存储器写………………··

图79批量写格式……………··

图80随机写格式……………·-

图81属性和存取代码定义·…·

图82瞬时数据分段…-……-…

图83分割帧信息包…………··

图84分割数和发送顺序……·-

图85状态传输顺序图1……··

图86状态传输顺序图2……··

图87状态传输顺序图3……·-

弛弛跎弛弘驺弘娼黯鹃踞弘弘阻踮踮即%的聃∞盯盯跎郎阻姐晒能∞盯瞄∞加"他码弛巧伯卯弛阳Ⅲ

GB/'[19760.1—2008

图88初始数据处理请求/结束标志…….

图89初始数据设置结束/请求标志…….

图90用于请求/响应数据的控制信号…-

图91循环传输用报文传输的报文格式….

图92块号………………….

图93子命令类型……….

图94请求数据的分割规定(主站)……….

图95响应数据的分割规定(从站)……….

图96分割块数据结束的确认…--·……….

图97请求/响应数据的控制处理………·

图98读处理……………--…-……………·

图99写处理……………·····……………·.

图l00远程设备站断开/'N复……………·

图10l远程设备站断开连接/恢复连接…·

图102监视超时处理……·

图103循环报文传输……·

图104报文传输…………·

图105报文传输命令格式·……………···

图106数据帧结构………·

图107协议配置…………一

图108帧的基本格式……一

图109ST]字段(自主站到从站)………一

图110ST2字段(自从站到主站)………-·

图111从站测试响应数据………………··

图112设备软件版本和协议版本设定…--趴引牝鹊鹃∞趴踮拍蹒盯鹊∞∞∞叭眈%舛∞∞叫眦%m

图¨3操作概述…………·

图114分割数据传输的步骤………-……·

图115分割成4部分的实例……………-

6

图11SQ号中发生连续错误(发送的SQ)

7

图11SQ号中发生连续错误(返回的SQ)

图118相同SQ号的接收………………··

图119起始SQ号………·………………-

图120本站发生错误(在主站中检测)…--

图12l参数发送……·……·

图122参数发送格式-·-…··

图123参数块1…………··

图124参数块2…··-………………’’’…。M¨¨""”协M他¨加扒

表1主站和本地站的功能0

表2智能设备站的功能··0

表3远程设备站的功能

表4远程I/O站的功能

表5各类型站之间的通信0,,

GB/T

·-········…·····

表6通信规范…………-……·-···8

表7最大传输距离………………·········…···········()

表8电缆规格…········-··…·········-16

表9最大传输距离……………·一··…·………17

CC………………18

表10Link数据链路协议服务

表11A1和A2列表………’···--·····…··········24

表12时序图中的数字列表··…33

表13传输帧间隔……………····…33

表14监视定时器列表…………········-···-··-····-····34

表15等待时间设置定时器列表···…35

表16定时器设置值列表………··…·-·-·………35

表17主站异常处理……………··--·--······36

表18从站异常处理……·一…37

表19网络管理服务列表……··……·……………37

表20参数信息…············…·········-38

表21网络状态信息……………···…………···……39

表22状态信息(本站)…………····…39

表23状态信息(其他站)………·一··…39

表24STl信息(自主站到从站)···············-·-·--40

表25STl信息(自从站到主站)····-·t--·-…·-·····41

表26ST2信息(自从站到主站)····-··-··-…···-··41

表27本站管理信息……………················--·····-42

表28其他站管理信息………一··…42

表29站信息……···········…··········40

表30模块信息…·······················43

表31软件版本…--····-··-····-······-44

表32网络信息………………·…·--·-··-··…--···--44

表33站信息一致性校验………················--·-··-·45

表34循环传输服务列表………···-····················46

表35主站循环数据发送服务…·-·-·-··················46

表36主站循环数据接收服务…·······················47

表37本地站循环数据发送服务··-···-·--····-···--47

表38本地站循环数据接收服务·

表39远程站循环数据发送服务·····················47

表40远程站循环数据接收服务-··········…··········48

表41输出数据定义……………····-··-··--············49

表42瞬时传输服务列表………·················-·-···50

表43瞬时报文发送服务………·--·-···-·······--50

表44瞬时报文接收服务………·--····--·--·····-···50

表45命令格式…·····-··-·--·-·55

表46命令列表…··-…56

表47内部存储器………………··…73

表48软元件对照表……………····-··-······-··-···--·74

【|

GB/T19760.1—2008

表49输入/输出定义………一

表50监视定时器规定………..

表5l不同传输速率的监视时问

表52数据实例………………~

表53子命令列表-……………-

表54对象列表………………··

表55通用服务列表…………一

表56DM对象………………··

表57SAC对象………………··

表58差错代码列表…-·………

表59参数实例(1)…-………·

表60请求数据格式…………··

表61响应数据格式…………··

表62参数实例(2)…………··

表63请求数据格式…………··

表64响应数据格式………·…·

表65请求数据格式…………·

表66响应数据格式…………·

表67规范……·

表68网络管理服务…………-

表69参数信息………………·

表70网络状态信息…………·

表71STl信息(自主站到从站)

表72ST2信息(自从站到主站)

表73ST3信息(自主站到从站)

表74ST3信息(自从站到主站)

表75本站管理信息…………

表76其他站管理信息………

表77软件版本………………‘

表78站信息一致性校验……

表79循环传输服务列表……∞跎跎弛跎舛舛%%盯盯鸲%够∞∞∞∞毗%%盯盯∞∞∞∞∞m加u

表80主站循环数据发送服务‘u

表8l-主站循环数据接收服务

表82本地站循环数据发送服务

表83本地站循环数据接收服务

表84远程站循环数据发送服务

表85远程站循环数据接收服务

表86首部信息…………

表87发生异常时的处理……u挖挖挖他坞¨

GB/T

刖舌

1

GB/T97604CC

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目前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CCLink协议规范;

——第2部分:CC—I。ink实现;

——第3部分:CC—Link行规;

——第4部分:CCLink/LT协议规范。

1

本部分为GB/T9760的第1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CC—Link协会标准BAP05026一I。《cc—Link规范概述和协议规范》,其技术内容

05026

与BAPL完全一致。

19760

GB/T19760--2008与GB/Z2005比较,在技术内容上未作调整,在结构上划分成4个部

19760

分,以适应不同用户单独使用的需求。本部分代替GB/Z2005{控制与通信总线CCI.ink规范》

中的“CC-I。ink协议规范”部分。

为了使用方便,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1.1

a)根据我国的实际使用情况,按照GB/T2000的规定,对原文本进行了编辑性的修改;

b)对原文引用其他国际标准中有被等同或修改采用为我国标准的,本部分用我国标准编号代替

对应的国际标准编号,其余未有等同或修改采用为我国标准的国际先进标准,在本部分中均被

直接引用;

c)对原文中个别编辑性错误进行了修正。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四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CCLink用户组织、北京交通大

学、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西南大学、天华化

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济南铁路局、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同济

大学、上海仪表自动化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梅恪、郑旭、覃强、龚明、欧阳劲松、刘云男、彭瑜、孙听、包伟华、王锦标、刘枫、

姜金锁、徐伟华、陈杰、吴王君、荣智林、宋国峰、陈启军。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7602005.

GB/Z

GB/T

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

第1部分:CC—Link协议规范

1范围

GB/T

19760的本部分规定了CC—Link协议规范。

本部分适用于自动化控制领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6B/T1976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2382—

GB/T5271.1—2000,eqvISO/IEC

5271.1信息技术词汇第1部分:基本术语(GB/T

1:1993)

5271.5—2008,ISO

GB/T5271.5信息技术词汇第5部分:数据表示(GB/T

IDT)

5271.8~2001,idtISO/IEC2382—8:

GB/T5271.8信息技术词汇第8部分:安全(GB/T

1998)

GB/T5271.9信息技术词汇第9部分:数据通信(GB/T2382—

9:1995)

GB/T7421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13239:2002,IDT)

(GB/T7421~2008,IS0/IEC

GB/T9387.1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第1部分:基本模型(GB/T

1998,idt7498—1:1994)

ISo/IEC

GB/T19760.2

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2部分:C@Link实现

19760.3

GB/T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3部分:CC—Link行规

GB/T19760.4

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4部分:CC—I,ink/LT协议规范

El&RS-485平衡数字多点系统中使用的发生器和接收器的电性能标准

SEMI

E54传感器/执行机构网络标准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

3.1术语和定义

3.1.1

位数据bitdata

表示1个位状态的信息——o(oFF)或者I(ON)。

3.1.2

广播轮询方式broadcastmethod

polling

该方式使用同一数据包对每个站进行轮询和数据通信,并将数据同时传输给所有站。

3.1.3

transmission

循环传输cyclic

通过CC—Link网络周期性地更新数据的通信方法。

19760.1—2008

GB/T

3.1.4

transmission

扩展循环传输extensioncyclic

一种循环通信,在该通信方式中通过把通信数据包分割成若干个块来增加传输的数据大小,从而使

每一个逻辑站进行循环通信的最大链接容量增加到128位和64字。

3.1.5

扩展循环设置extensioncyclic

setting

3.1.6

人机界面HumanMachineInterface

以人可以识别的显示方式和人能够输入的输入方式,在人和机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设备。

3.1.7

devicestation

智能设备站intelligent

与主站进行n:1的循环传输和瞬时传输的站。本部分中用缩略语ID(IntelligentDevice)来表示。

3.1.8

station

本地站local

表示。

3.1.9

station

主站master

控制整个CCLink网络的站。控制信息(参数)存储在主站中。每个网络中必须有一个主站。站

号固定为0。本部分中用缩略语M(Master)来表示。

3.1.10

transmission

报文传输message

传输非周期数据的方法,实际的报文数据通过循环传输或通过瞬时传输来实现。

3.1.11

节点node

与CC—Link网络连接的物理设备。

3.1.12

ofstations)

占用的逻辑站数numberoccupiedstations(109ic

网络中单个从站使用的逻辑站数,根据数据量可设置为1~4(占用1个逻辑站表示在CCI。ink缓

冲区中划分的一个用于与其他站通信的最小单位,在本部分中称为逻辑站)。远程I/O站只能设置为1。

本部分中有时用n表示占用的逻辑站数。

3.1.13

ofstations)

站数mumberstations(109ic

被连接到同一CCI.ink网络中的所有物理设备占用的逻辑站数量的总和。

3.1.14

ofnodes

节点数number

实际连接到一个CC~Link网络上的物理设备数。

3.1.15

RASfunctions

RAS功能

“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Reliability,AvailabiIity,andServiceability)的缩略语。

2

GB/T

该术语用以描述自动化设备易于使用。

3.1.16

device

远程设备站remotestation

可以同时使用位数据和字数据的站(例如:模拟量模块、指示器、数字量模块、电磁阀等)。本部分中

有时用缩略语RD(RemoteDevice)来表示。

3.1.17

远程i/o站remotestation

I/O

只能使用位数据的站。只占用一个逻辑站(例如:数字模块、电磁阀、传感器)。本部分中有时用缩

写RIO(RemoteI/O)来表示。

3.1.18

station

远程站remote

远程I/0站和远程设备站的通用站名。

3.1.19

远程寄存器Remoteregisters;RWr,RWw

3.1.20

XY

远程输入,远程输出remotedevice,remotedevice;RX,RY

使用循环传输把位数据传送到各个站。为方便起见,把存储该信息的区域用RX和RY表示。在

主站中,输人数据为RX,输出数据为RY。

3.1.21

专用链接寄存器specialbit;SB

据。为方便起见,把存储该信息的区域用SB来表示。

3.1.22

data

服务数据service

n层与n+1层之间传输的数据定义为rt层服务数据。

3.1.23

从站slavestation

除主站外的通用站名。

3.1.24

masterstation

备用主站standby

如果主站出错而被强制停止运行,则备用主站接管主站的控制权。备用主站具有同主站相同的功

能。在主站不出错的情况下,备用主站充当本地站。

3.1.25

站station

在CCLink中,站是指通过CCLink连接的节点,其站号范围为o~64。

3.1.26

站号stationnumber

在CC

3

19760.1—2008

GB/T

分配一个唯一的站号,使之不与其他站占用的逻辑站号发生重叠。

在同一CCI。ink网络中,一个物理站的站号规定为该设备占用的第1个逻辑站站号,例如某物理

站的站号为n,该站占用的逻辑站数为m,则其下一个物理站的站号为n+m。

3.1.27

word(SW)

特殊链接寄存器Special

用来存储主站、本地站和智能设备站的数据链接状态的特殊字数据。为方便起见,把存储该信息的

区域用SW来表示。

3.1.28

transmission

瞬时传输transient

在CC—Link网络中,仅当有通信请求时,才执行的通信方式。

3.1.29

data

字数据word

该信息由16位组成。

768~32

1个字能够表示“32767”(有符号十进制整数),“0~65

535”(无符号十进制整数)或

“0~FFFFH”(十六进制整数)。

3.2缩略语

APSAPplication应用号

Sequence

CTCommand命令类型

Type

DADestinationAddress目的地址

DATDestination目的应用类型

ApplicationType

DIDDestination

ID目的标识符

DMFDestination

Module

Flag目的节点标志

Destination

DNANetworkAddress目的网络地址

Destination

DSStation目的站

L1Lengthl数据长度1

Return

RSTSStaTuS返回码

RSVReSerVe保留

Source

SAAddress源地址

SATSource

ApplicationType源应用类型

ID

SIDSource源标识符

,SMFSourceModule

Flag源节点标志

SNASourceNetworkAddress源网络地址

SSSourceStation源站

SWWord专用字(寄存器)

Special

VDVenDor厂商代码

4概述

4.1网络结构

通常工厂自动化网络结构主要包括信息网络、控制网络和现场网络,CC-I,ink为现场网络,见图1。

197601—2008

GB/T

圈1工厂自动化嘲络结构

5CO-Link系统概述

51配置

CC

1。ink系统配置见图2

厂目

L臣口—T__[画]_T{互困

o—I#《**#l

卜吨回

L母

&制目络。

田2oc-LInk系统配置

5

GB/T19760.1—2008

5.2CC-Link版本和功能

5.2.1主站和本地站

CC

Link各版本中的主站功能、本地站功能的比较如表1所示。

为保持与旧版本的兼容性,Vet.2中的主站和本地站必须具备循环传输和扩展循环传输这两种基

本功能。

表1主站和本地站的功能

Ver.1001000

功能Ver.1Ver.1.11Ver.2

循环传输oooo

扩展循环传输。

瞬时传输△△△△

报文传输o△

放宽站问电缆距离限制ooo

注:o:基本功能;△;可选功能;一:无此功能。

5.2.2智能设备站

CC

I.ink各版本中智能设备站的功能比较如表2所示。

Vet.2中的智能设备站必须具备扩展循环传输功能。

表2智能设备站的功能

功能Ver.1ooVer.1.10ver1.11Vel"200

循环传输ooo△

扩展循环传输0

瞬时传输△△△△

报文传输0△

放宽站间电缆距离限制o0o

注:o:基本功能;△:可选功能;:无此功能。

5.2.3远程设备站

CC—I。ink各版本中远程设备站的功能比较如表3所示。

Ver.2远程设备站必须具备扩展循环传输功能。

表3远程设备站的功能

功能Ver.1.00Ver110Ver.11l00

Ver.2

循环传输ooo△

扩展循环传输。

瞬时传输

报文传输o△

放宽站问电缆距离限制oo0

注:o:基本功能;△:可选功能;:无此功能。

GB/T19760.1—2008

5.2.4远程i/o站

CC—I.ink各版本中远程I/O站的功能比较如表4所示。

在Ver.1.11和Ver.2版本中不包含远程I/O站。

表4远程ilo站的功能

功能Ver1.00Ver.1.10

循环传输oo

扩展循环传输

瞬时传输

报文传输

放宽站间电缆距离限制。

注:o:基本功能;:无此功能。

5.3各类型站之间的通信

CCLink

图4。

表5各类型站之间的通信

、\

、、\接收站(Ver2.XX站)(Ver.1.XX站)

发送站、\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