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901-2005 食品添加剂 苯甲酸

GB 1901-2005 Food additive—Benzoic acid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 1886.183-2016 |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901-2005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5-06-30
实施日期
2005-12-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化工分会(SAC/TC63/SC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武汉有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起草人:
黄圣、朱前菊、孙凤娟、刘明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13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7.220.20

X42药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901-2005

代替GB1901-1994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

Foodadditive-Benzoicacid

2005-06-30发布2005-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1901-2005

H1i吕

本标准表1中的部分指标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修改采用《日本食品添加物公定书》第七版(1999)“苯甲酸”(以下简称日本标准)(日文版)。

本标准根据日本标准重新起草。

考虑到我国国情,在采用日本标准时,本标准做了一些修改。本标准与日本标准的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灼烧残渣项目(本标准的3.2),这是为了对生产环境有严格的要求,同时也为了提高产

品的质量;

—邻苯二甲酸指标将(50!ig/g修改为通过试验(本标准的3.2);

—邻苯二甲酸测定方法由。19试样加间苯二酚不显绿色荧光的试验方法代替日本标准的液相

色谱法(本标准的4.9),这是因为目前国内生产厂不具备液相色谱分析条件。

本标准代替GB1901-1994《食品添加剂苯甲酸》。

本标准与GB1901-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灼烧残渣项目(见3.2),试验方法为硫酸浸润试样,800℃灼烧2h(见4.12)

—将要求中“熔点范围”修改为熔点(1994版的3.2,本版的3.2),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化工分会((SAC/TC63/SC2)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有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圣、朱前菊、孙风娟、刘明。

本标准于1980年首次发布,1994年2月第一次修订。

GB1901-2005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苯甲酸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石油甲苯为原料,经催化氧化、精制提纯制得的食品添加剂苯甲酸。该产品主要用

作食品的防腐剂。

分子式:CH6OZ

结构式:仁卜COOH

相对分子质量:122.12(按200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0,egvISO780;1997)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602-2002,ISO6353-1:1982,NEQ)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603-2002,ISO6353-1:1982,

NEQ)

GB/T617化学试剂熔点范围测定通用方法

GB/T6678-2003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1992,neqISO3696:1987)

GB/T5009.76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

GB/T9737化学试剂易炭化物质测定通则

3要求

31外观:白色结晶体,微有安息香或苯甲醛气味。

23.食品添加剂苯甲酸应符合表1所示的技术要求。

表1技术要求

项目指标

苯甲酸(以干基计)的质量分数/写)99.5

熔点/℃121--123

易氧化物试验通过试验

易炭化物试验通过试验

,金月(以Pb计)的质f分致/%(0.001

砷(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