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3139-2008 磁滞同步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 13139-2008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Hysteresis synchronous motor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3139-2008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06-13
实施日期
2009-03-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微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磁滞同步电动机的产品分类和型号、运行条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磁滞同步电动机和带齿轮减速器的磁滞同步电动机。 本标准应与磁滞同步电动机产品专用技术条件一起使用。各类磁滞同步电动机(以下简称电机)的具体技术指标以及附加或特殊要求均在产品专用技术条件中规定。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西安微电机研究所、南京华凯微电机有限公司、无锡德信微特电机有限公司、无锡市剑清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起草人:
张晓宇、赵东虹、滕江燕、顾丰乐、马秀茹
出版信息:
页数:17页 | 字数:3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29.16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3139—2008

代替GB/T13139—1991

磁滞同步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cificationforHysteresissynchronousmotors

2008-06-13发布2009-03-01实施

发布

GB/T13139—2008

前言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分类1

4运行条件1

5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2

6检验规则10

7交付准备13

8用户服务13

附录A(资料性附录)产品型号14

A.1型号命名14

A.2机座号14

A.3产品名称代号14

A.4性能参数代号14

A.5派生代号14

GB/T13139—2008

-1.Z-—1—

刖弓

本标准代替GB/T13139—199K磁滞同步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原GB/T13139—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并为了

与相关标准协调一致,在条款编排上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

——增加了安全方面的内容,并引用GB18211-2000«微电机安全通用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微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微电机研究所、南京华凯微电机有限公司、无锡德信微特电机有限公司、无锡

市剑清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晓宇、赵东虹、滕江燕、顾丰乐、马秀茹。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3139—1991O

T

GB/T13139—2008

磁滞同步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磁滞同步电动机的产品分类和型号、运行条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

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磁滞同步电动机和带齿轮减速器的磁滞同步电动机。

本标准应与磁滞同步电动机产品专用技术条件一起使用。各类磁滞同步电动机(以下简称电机)的

具体技术指标以及附加或特殊要求均在产品专用技术条件中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82&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idtISO2859-1:1999)

GB/T7345控制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T7346控制微电机基本外形结构型式

GB/T10405控制微电机型号命名方法

GB18211微电机安全通用要求

JB/T8162—1999控制微电机包装技术条件

JB/T9615.1-2000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线绕组匝间绝缘试验方法

JB/T9615.2—2000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线绕组匝间绝缘试验限值

3分类

3.1型号命名

电机型号命名应符合GB/T10405规定或参照附录A(资料性附录),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3.2机座号

电机的机座号应符合GB/T7346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运行条件

4.1电源频率和电压等级

电机的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等级在表1中选取或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表1

频率/Hz电压/V

50(60)12、36、110、220、380

400、500、100026、36、115、200

4.2使用环境条件

电机的使用环境条件应在表2中选取或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GB/T13139—2008

表2

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气压/振动冲击峰值加速度/稳态加速度/

等级°C%kPam/s2m/s2

la-10->4074.8———

1—25—>4074.8(10〜55)Hz—

150

2-40-丿5590〜9555双振幅1.5mm—

(10〜500)Hz双振幅1.5mm或

3—55—丿8525300150

峰值加速度100m/s2

4.3电路图

电气原理如图1所示。

a)三相b)两相

e)单相0双速

注:按此图接线,从电机轴仲端看,逆时针方向为电机旋转正方向。

图1

5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5.1接线端或引出线

5.1.1出线方式

电机出线可采用引出线或接线板,引出线长度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5.1.2标记

引出线标记用不同颜色表示,接线板标记用数字表示,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绕组型式接线板数字引出线颜色

三相绕组1、2、3红、黑、蓝

两相绕组1、2;3、4红、黑;蓝、白

“单相”绕组三相:1、2、3红、黑、蓝

(三相或两相绕组电容分相)两相:1、2;3、4红、黑;蓝、白

双速绕组1、2、3;4、5、6红、黑、蓝;白、绿、黄

2

GB/T13139—2008

5.1.3接线端或引出线强度

5.1.3.1技术要求

电机接线端或引出线强度应符合GB/T7345的规定。

5.1.3.2试验方法

电机接线端或引出线强度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5.2外观和装配质量

5.2.1外观

5.2.1.1技术要求

电机外观质量应符合GB/T7345的规定。

5.2.1.2试验方法

目检电机外观质量应符合5.2.1.1的要求。

5.2.2外形及安装尺寸

5.2.2.1技术要求

电机的外形及安装尺寸应符合GB/T7346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要求。

其中55机座号以下的以K3型为基本型;55及以上机座号以K4型为基本型。55机座号及以下以

光轴伸为基本轴伸;55机座号以上以单扁平轴伸为基本轴伸。

5.2.2.2试验方法

按电机的外形及安装尺寸要求选用量具种类及精度等级,将电机放置在常温条件下,使其达到稳定

非工作温度后,逐项进行测量,结果应符合5.2.2.1的要求。

注:在不影响测量精度情况下,允许常温下即时测量。

5.2.3轴向间隙

5.2.3.1技术要求

电机的轴向间隙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振动和冲击试验后允许略有增大,具体数值由

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5.2.3.2试验方法

轴向间隙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其大小应符合5.2.3.1的要求。轴向施力的大小由

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5.2.4轴伸径向圆跳动

5.2.4.1技术要求

电机的轴伸外圆表面对中心线的跳动应不大于0.02mm;带齿轮减速器的电机应符合产品专用技

术条件规定。

5.2.4.2试验方法

轴伸径向圆跳动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其大小应符合5.2.4.1的要求。

5.2.5径向间隙

5.2.5.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的径向间隙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振动和冲击试验后允许略有增大,

具体数值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5.2.5.2试验方法

径向间隙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其大小应符合5.2.5.1的要求。径向施力大小由产

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5.2.6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

5.2.6.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要求。

3

GB/T13139—2008

5.2.6.2试验方法

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其大小应符合5.2.6.1的要求。

5.2.7安装配合端面的垂直度

5.2.7.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安装配合端面的垂直度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要求。

5.2.7.2试验方法

安装配合端面的同轴度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其大小应符合5.2.7.1的要求。

5.3空载起动电压

5.3.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在额定频率和空载条件下,转子在任意位置开始连续旋转,所需要的最小电压应

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5.3.2试验方法

在额定频率和空载条件下,电机空载起动电压应按GB/T734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其值应符合

5.3.1的要求。

5.4直流电阻

5.4.1技术要求

电机绕组的直流电阻及其允差、三相绕组电阻的平衡允差,均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5.4.2试验方法

当电机达不通电稳定温度后,用电桥分别测量各绕组的直流电阻,其结果应符合5.4.1的要求。

5.5绝缘介电强度

5.5.1技术要求

电机应能承受表4规定的试验电压,允许绕组漏电流峰值不大于3.5mA。

5.5.2试验方法

按GB/T7345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其结果应符合5.5.1的要求。批量生产A组检验时,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