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750.13-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放射性指标
GB/T 5750.13-2006 Standard examination methods for drinking water—Radiological parameter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6年12月
-
2023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 起草人:
- 金银龙、魏宗源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2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060
C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750.13—2006
部分代替GB/T5750—1985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放射性指标
Standardexaminationmethodsfordrinkingwater—
Radiologicalparameters
2006-12-29发布2007-07-01实
发布
GB/T5750.13—2006
■1/■■1
刖a
GB/T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分为以下部分:
总贝[J;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水质分析质量控制;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无机非金属指标;
金属指标;
——有机物综合指标;
——有机物指标;
——农药指标;
消毒副产物指标;
——消毒剂指标;
——微生物指标;
——放射性指标。
本标准代替GB/T5750—19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第二篇中的总a放射性、总p放射性。
本标准与GB/T5750—1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依据GB/T20001.4—200K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调整了结构。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银龙、魏宗源。
本标准于1985年8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T
GB/T5750.13—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放射性指标
1总a放射性
1.1低本底总(X检测法
1.1.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种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a放射性核素的总a放射性体积活度的方法。
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a放射件核素(不包括在本法规定条件下属于挥发性核
素)的总a放射性体积活度。
如果生活饮用水中含有226Ra,从固体残渣灼烧到样品源测量完毕期间产生的a放射性子体-
^Rn对测定结果有干扰。通过缩短灼烧后固体残渣及制成样品源的放置时间可以减少干扰;通过定期
测量固体残渣a放射性活度随放置时间增长而增长的情况可以扣除这一干扰。
经过扩展,本法也可用于测定含盐水和矿化水的总a放射性体积活度,但灵敏度有所下降。
本法的探测限取决于水样所含无机盐量、计数测量系统的计数效率、本底计数率、计数时间等多种
因素。在典型条件下,本法的探测限为1.6X10"Bq/L
1.1.2原理
将水样酸化,蒸发浓缩,转化为硫酸盐,于35OC灼烧。残渣转移至样品盘中制成样品源,在低本底
a、卩测量系统的a道测量a计数。
对于生活饮用水中总a放射性体积活度的检测,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第一,用电镀源测定测量系
统的仪器计数效率,再用实验测定有效厚度的厚样法;第二,通过待测样品源与含有已知量标准物质的
标准源在相同条件下制样测量的比较测量法;第三,用已知质量活度的标准物质粉末制备成一系列不同
质量厚度的标准源、测量给出标准源的计数效率与标准源质量厚度的关系、绘制a计数效率Illi线的标准
曲线法。检测单位根据自身条件,任选其一即可。
1.1.3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本法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分析试剂和蒸憎水(或同等纯度的水)。所
有试剂的放射性本底计数与仪器的本底计数比较,不应有显著差异。
1.1.3.1硝酸(如=1.42g/mL)
1.1.3.2硝酸溶液(1+1)。
1.1.3.3硫酸(00=1.84g/mL)。
1.1.3.4丙酮。
1.1.3.5标准源
1.1.3.5.1电镀源
电镀源活性区面积与样品源面积相同,表面a粒子发射率为2~20粒子数/s(2tt方向)。此源用于
测定测量装置的计数效率和监督测量装置稳定性。
1.1.3.5.2天然铀标准溶液
用可溯源到国家标准的商品天然铀标准溶液稀释,或按下述方法配制:取一定量光谱纯八氧化三铀
置于蒸发皿中,放入高温炉(1.1.4.5),在500°C下灼烧20min,在干燥器中冷至室温。准确称取0.461g
八氧化三铀放入250mL烧杯,用少量硝酸(1.1.3.2)加热溶解,冷却后,将溶液转入1000mL容量瓶,
用少量水洗涤称量瓶及烧杯3次,洗涤液并入1000mL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标准溶液的
1
GB/T5750.13—2006
a放射性体积活度为10.0Bq/mL。
1.1.3.5.3241Am或天然铀标准物质粉末
ulAm或天然铀标准物质粉末应是国家标准部门推荐使用的,标准物质的基质应与水蒸发残渣具
有相同或相近的化学成分及物理状态,标准物质的放射性质量活度应经准确标定并给岀了不确定度。
1.1.4仪器、设备
1.1.4.1低本底a、(3测量系统。
1.1.4.2样品盘:样品盘应是有盘沿的不锈钢盘,厚度不小于250mg/cm2样品盘的直径应与探测器
灵敏区直径及仪器内置托架相匹配。
1.1.4.3不锈钢压样器,应与样品盘(1.1.4.2)相匹配。
1.1.4.4分析天平,感量0.1mg
1.1.4.5高温炉,0〜500C可调,能在350°C±10°C下控温加热。
1.1.4.6电热板,1000W,可调温。
1.1.4.7红外线干燥灯,250W。
1.1.4.8瓷蒸发皿,125mL。
1.1.4.9聚乙烯扁桶,10L,带密封盖。
1.1.5水样的采集与储存
采集样品的代表性、取样方法及水样的保存方法,应符合GB/T12997〜12999的规定。
按每1L水样加20mL±lmL硝酸(1.1.3.1)的比例,将相应量硝酸加入聚乙烯扁桶(1.1.4.9)
中,再采集水样。记录水样采集日期。水样宜低温下储存,并尽快分析。
1.1.6操作方法
1.1.6.1水样蒸发
1.1.6.1.1取一定量的水,例如能产生固体残渣量10Amg~30Amg(A为样品源面积,cn?)的确定
体积水样,分次加入2000mL烧杯,使水样体积不超过烧杯容积的一半,在可调温电热板(1.1.4.6)±
加热,于微沸条件下蒸发浓缩,直至全部水样浓缩至大约100mL
注:待分析水样的无机盐含量可通过预实验测定。如果水中无机盐含量很低,为满足产生10Amg残渣量须蒸干
水样体积过大,实际操作有困难,可适当减少分析水样体积,但所产生残渣量不得少于5.4mg。
1.1.6.1.2将浓缩液转移至250mL烧杯中,用少量硝酸(1.1.3.2)分次洗涤2000mL烧杯,合并洗
涤液于250mL烧杯中,将样品置于电热板上继续在微沸条件下蒸发浓缩,直至约50mL,冷却。
1.1.6.1.3将浓缩液转入已预先在350€下恒重的瓷蒸发皿(1.1.4.8),用少量水分次仔细洗涤烧杯,
洗涤液并入瓷蒸发皿。
1.1.6.2硫酸盐化
将1mL硫酸(1.1.3.3)沿器壁缓慢加入瓷蒸发皿,与浓缩液充分混合后,置于红外灯下小心加热、
蒸干(防止溅出!)。待硫酸冒烟后,将蒸发皿移至电热板上继续加热蒸干(应控制电热板温度不高于
35CTC),直至将烟雾赶尽。
注:若根据预实验测定结果固体残渣量超过1g,应相应增加硫酸用量。
1.1.6.3灼烧
将蒸发皿连同残渣放入高温炉(1.1.4.5),在350°C±10r下灼烧1h,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
温。记录从高温炉取出样品的日期和时间。
准确称量蒸发皿连同固体残渣的质量,用差减法计算灼烧后固体残渣质量(mg)。
1.1.6.4样品源制备
用不锈钢样品勺将灼烧后称量过的固体残渣刮下,在瓷蒸发皿内用玻璃棒研细、混匀。取74mg〜
9Amg残渣放入已称量的样品盘(1.1.4.2),借助压样器(1.1.4.3)和丙酮(1.1.3.4)将固体粉末铺设均匀、
平整。在红外灯下烘干,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准确称量。按1.1.6.5的方法,在低本底a、|3测量系统
2
GB/T5750.13—2006
(1.1.4.1)的a道进行a计数测量。
1.1.6.5测量
1.1.6.5.1厚样法
1.1.6.5.1.1仪器计数效率测定
在低本底a、0测量系统(1.1.4.1)的a道,测量已知表面发射率的a电镀源(1.1.3.5.1)的计数率,按
式(1)计算仪器计数效率:
&=仝~^(1)
式中:
测量系统a道在2兀方向的计数效率;
心——a电镀源的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秒(计数/s);
必一一测量系统的a本底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秒(计数/s);
仏——电镀源在2兀方向的a粒子表面发射率,单位为粒子数每秒(粒子数/s)。
1.1.6.5.1.2有效厚度测定
根据灼烧后至少产生3OAmg固体残渣量来确定取待分析水样体积(L),使之分次加入2000mL烧杯
(水样体积不得超过烧杯容积的一半)。准确吸取5mL铀标准溶液(1.1.3.5.2),注入同一烧杯,按1.1.6.1〜
1.1.6.4操作。
分别称取0.5A,lA,2A,3A,4A,5A,7A,10A,20A,30Amg(A为样品源活性区面积,cn?)的固体
残渣粉末制备成一系列质量厚度不等的测量源,在低本底a、(3测量系统(1.1.4.1)的a道及与1.1.6.5.1.1
相同的几何条件下,分别测量这一系列源的a净计数率。以a净计数率对测量源的质量厚度(mg/cm2)
作图,绘制a自吸收曲线。分别延长自吸收曲线的斜线段和水平线段,其交会点所对应的测量源的质量
厚度即为由同一水样制备的样品源的有效厚度mg/cm2)0
由于样品源的有效厚度与组成它的物质的性质有关,因此当水样性质发牛变化时,其样品源的有效
厚度应重新测定。
若使用上述实验方法测定§值有困难,可直接引用经验值,即5=4mg/cm2
1.1.6.5.1.3样品源测量
将被测水样残渣制成的样品源在与1.1.6.5.1.1相同的几何条件下进行a计数测量,测量时间按
测量精度的要求确定(1.1.6.5.1.6)。在每测量2~3个样品源后,应插入本底测量,以确认计数系统本
底计数率稳定。记录测量的起、止日期和时间。
1.1.6.5.1.4本底测量
用一清洁
推荐标准
- DB13/T 2057-2014 公路建设工程清单计价规则 2014-09-02
- DB13/T 2052-2014 山药芦头种苗质量标准 2014-07-07
- DB13/T 2045-2014 低产劣质李园改造栽培技术规程 2014-07-07
- DB13/T 2055-2014 学校安全管理规范 2014-07-07
- DB13/T 2051-2014 幼羔体外胚胎生产技术规程 2014-07-07
- DB13/T 2056-2014 尾矿库降雨气象服务规范 2014-07-07
- DB13/T 2047-2014 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萝卜栽培技术规程 2014-07-07
- DB13/T 2054-2014 夏玉米亩产800kg~850kg栽培技术规程 2014-07-07
- DB13/T 2053-2014 山药零余子种苗质量标准 2014-07-07
- DB13/T 2049-2014 淘汰母牛育肥技术规程 2014-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