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909-2024 大直径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技术规程

DB21/T 3909-2024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atic Loading Test of Large Diameter Foundation Piles with Self-Balancing Method

辽宁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1/T 3909-2024
标准类型
辽宁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1-30
实施日期
2024-03-01
发布单位/组织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建东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北方测盟科技有限公司、沈阳中冶检测工程有限公司、沈阳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省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中冶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大连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辽宁政测科技集团方正质检有限公司、营口市城乡建设与公用事业中心、锦州衡基检测有限公司、浙江欧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南京赛宝液压设备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冶地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东北电力有限公司抚顺热电分公司、中建东设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3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1.040.93

CCSP22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909—2024

大直径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elf-balancedstaticloadingtestoflarge

diameterfoundationpile

2024-01-30发布2024-03-01实施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联合发布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1

辽宁省地方标准

大直径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elf-balancedstaticloadingtestoflarge

diameterfoundationpile

DB21/T3909—2024

主编单位: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批准部门: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施行日期:2024年3月1日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4沈阳

2

前言

根据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文件《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1年辽宁省地方标准立项计

划的通知》(辽市监发[2021]19号)的要求,由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会同有

关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

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现场检测、测试数据的分析与判定等五部分内容

及有关附录。

本规程由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

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本规程过程中如有意见,请寄送至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有限

责任公司(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南大街84号;邮政编码:110005;E-mail:

syytgs@126.com)。

本规程主编单位: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中建东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北方测盟科技有限公司

沈阳中冶检测工程有限公司

沈阳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省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中冶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大连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辽宁政测科技集团方正质检有限公司

营口市城乡建设与公用事业中心

锦州衡基检测有限公司

浙江欧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南京赛宝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冶地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国家电投集团东北电力有限公司抚顺热电分公司

中建东设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刘忠昌苏艳军顾银锋舒昭然(以下按姓氏

笔画为序)

于国太王双双王林林王秋实王晓滢

王峰王磊朱光宇任维军刘升传

刘军苏军苏金强张传波张力佳

张忠仁张恒兵陈立柱林国友赵翔宇

赵德发钟光强徐香军崔箫坡葛宝玉

谭洪戴悦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龚维明郝志鹏王敏权邢玉东于永彬

杨元奎苏维鼎

3

目录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2

3基本规定...........................................................................................4

3.1一般规定...........................................................................................4

3.2检测方案...........................................................................................4

3.3检测程序...........................................................................................4

3.4检测报告...........................................................................................5

4现场检测...........................................................................................7

4.1仪器设备...........................................................................................7

4.2设备安装...........................................................................................8

4.3现场测试...........................................................................................9

5数据分析与判定.......................................................................11

附录A荷载箱埋设位置确定....................................................................15

附录B桩身内力测试................................................................................16

附录C工程桩后注浆处理要求及工艺....................................................19

附录D荷载箱的技术要求........................................................................20

本标准用词说明.........................................................................................21

引用标准名录.............................................................................................22

附:条文说明.....................................................................................23

1

Content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andSymbols...............................................................................2

2.1Terms.................................................................................................2

2.2Symbols.............................................................................................2

3FundamentalStipulations.......................................................................4

3.1GeneralStipulations.........................................................................4

3.2TestingScheme................................................................................4

3.3TestingProcedure.............................................................................5

3.4TestingReport..................................................................................6

4FielInspection...................................................................................7

4.1InstrumentandEquipment..............................................................7

4.2InstallationofEquipment................................................................8

4.3FieldTest........................................................................................10

5AnalysisandJudgmentofTestingData...........................................12

AppendixAPositioningofLoadCell..................................................16

AppendixBInternalForceMeasurementofPileShaft......................17

AppendixCGroutingRequirementandTechnologyafterTest.........20

AppendixDTechnicalRequirementsofLoadCell.............................21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eCode......................................................21

ListofQuotedStandards..........................................................................22

Attached:ExplanationofProvisions....................................................23

2

1总则

1.0.1为规范辽宁省行政区域内大直径基桩(以下简称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使检测工作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操作规范、评价准确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各种岩土工程条件中的大直径基桩的竖向承载力检测与评价,特别适用于传统静

载试验条件受限时的承载力检验,也可用于斜桩静载荷试验和地基载荷试验。

1.0.3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辽宁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自平衡法静载试验self-balancedstaticloadingtest

在桩身中预埋荷载箱,利用桩身自重、桩侧阻力及桩端阻力互相提供反力检测桩身承载力的试验

方法。

2.1.2大直径桩largediameterpile

桩身直径大于等于800mm的基桩。

2.1.3平衡点balancedposition

基桩上段桩的桩身自重(或自重与附加重量)及极限桩侧摩阻力之和与下段桩极限桩侧摩阻力及

极限端阻力之和基本相等的位置。

2.1.4荷载箱loadcell

自平衡静载试验中预置于桩身内的加载装置。

2.1.5基准梁referencebeam

用于固定变形测量设备的刚性梁。

2.1.6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ultimateverticalbearingcapacityofasinglepile

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到达破坏状态前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所对应的最大荷载。

2.1.7等效转换方法equivalentconversionmethod

将自平衡静载试验的荷载箱向上、向下的荷载-位移曲线等效转换为相应传统静载试验的荷载-位移

曲线的方法。

2.2符号

2.2.1抗力和材料性能

Qu——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极限承载力;

Quu——上段桩竖向抗压、抗拔极限承载力;

Qud——下段桩竖向抗压、抗拔极限承载力;

Ep——桩身材料等效弹性模量。

2.2.2作用与作用效应

W——荷载箱上段桩自重与附加重量之和;

Q——桩顶等效荷载;

s——桩顶等效位移。

2.2.3几何参数

Ap——桩身截面面积;

AD——桩端截面积;

Ahd——荷载箱底板面积;

L上——上段桩长;

2

D——桩端直径;

dhd——荷载箱底板直径。

2.2.4计算系数

γ——抗压侧阻力转换系数:对应于不同土质桩荷载箱以上部分向下方向侧

阻力极限值(相当于抗拔)换算成相同位置处桩向上方向侧阻力极限

值(相当于抗压)的折减系数;

C——基桩的侧阻分布系数;

k——扩底桩尺寸系数。

3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适用于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检测和工程桩的验收检测。

3.1.2最大加载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为设计提供依据的桩,按设计要求确定最大加载值,应加载至桩侧与桩端的岩土阻力达到极限

状态,可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2~1.5倍;

2工程桩验收检测最大加载值应满足设计对承载力的检测与评价要求,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最大

加载值为设计特征值的2倍;

3当设置多层荷载箱时上段桩荷载箱最大加载值取预估极限摩阻力的1.2倍。

3.1.3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的检测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不应少于同一条件下桩基分项工程总桩数的

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根。

3.1.4自平衡静载试验检测前,应先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大直径灌注桩宜优先采用声波透射法。

3.1.5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桩位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宜选择在有代表性的地质条件

处布置。

3.1.6工程桩承载力检测应评价受检桩单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当检测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

应分析原因或进行扩大检测。

3.1.7工程桩承载力验收检测后,应在荷载箱位置处进行注浆处理,注浆处理后工程桩方可正常使用。

3.1.8检测使用的计量器具均应在检定(校准、验证)有效期内,性能符合相应检测方法技术要求,

所用的检测仪器设备实行唯一性编号。检测前应对仪器设备检查调试。

3.2检测方案

3.2.1检测单位应根据设计、勘察、施工等资料编制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宜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地质条件、桩基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等;

2试验目的、试验要求及试验依据、检测数量和受检桩选取原则;

3荷载箱的规格、数量、埋设位置和预估最大加载值;

4检测桩的施工要求、所需的机械或人工配合、检测进度计划等;

5检测安全和质量保证措施等。

3.3检测程序

3.3.1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检测程序,应按图3.3.1进行。

4

图3.3.1检测工作程序框图

3.3.2检测开始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受检桩桩身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80%,或按该强度计算的桩身承载力应大于荷

载箱单向最大加载值的1.5倍;

2检测前桩侧土体的休止时间不应小于表3.3.2规定的时间。

表3.3.2休止时间

土的类别休止时间(d)

砂土7

粉土10

非饱和15

黏性土

饱和25

注:1当采用泥浆护壁灌注桩时,宜适当延长休止时间;

2当采用后注浆施工工艺时,除符合本条第1款的规定外,注浆后休止期不宜小于20d;当水泥浆中掺入早剂

时,注浆后休止期不宜小于15d。

3.4检测报告

3.4.1检测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1工程名称、地点、委托方、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和检测单位,基础、结构形式、层

数、设计要求、检测目的、检测依据、检测数量、检测日期;

2地质条件描述、土的力学指标和相应的地质柱状图;

3受检桩的桩型、尺寸、桩号、桩身强度、桩顶标高、荷载箱参数、荷载箱位置、成桩工艺、施

工日期、检测点平面布置图;

4加载、卸载方法,检测仪器设备,承载力判定依据;

5

5受检桩的检测数据,试验与计算分析曲线图表和试验数据汇总结果;

6当进行分层侧阻力和端阻力测试时,应包括传感器类型、安装位置、轴力计算方法、各级荷载

下桩身轴力变化曲线、各土层的桩侧极限侧阻力和桩端阻力;

7与检测内容相应的检测结论。

6

4现场检测

4.1仪器设备

4.1.1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系统由以下组成(图4.1.1):

1荷载箱、高压油管、加载泵、油压测量仪表组成的加载系统;

2位移传递装置、位移传感器、位移基准装置组成的位移量测系统;

3釆集压力和位移数据并据此对加载进行控制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

1—加压系统;2—加载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3—基准桩;4—基准梁;

5—位移传感器;6—高压油管;7—主筋;8—上位移杆(丝);9—护套管;

10—下位移杆(丝);11—导向筋;12—液压千斤顶;13—L型加强筋

图4.1.1试验系统示意图

4.1.2检测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及设备应具备检测工作所必需的防尘、防潮、防震等功能,并应能在适

用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

4.1.3荷载箱应按基桩类型、检测要求及基桩施工工艺定制。荷载箱的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程附录E

的规定。

4.1.4采用连接于荷载箱油路的压力传感器或压力表测定油压,压力传感器或压力表精度均不应低于

0.5级,量程不应小于60MPa,压力表、油泵、油管在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额定工作压力的

80%。

4.1.5受检桩位移宜采用电子百分表测量,测量误差不应大于0.1%FS,分辨率不应低于0.01mm。每

根检测桩布置不少于3组,每组不应少于2个位移传感器对称布置,分别用于测定荷载箱处的向上、

向下位移和桩顶位移。

7

4.2设备安装

4.2.1荷载箱埋设位置应符合附录A规定。

4.2.2位移管(声测管)连接用套筒围焊,确保护管不渗浆,与钢筋笼固定成整体。

4.2.3荷载箱与钢筋笼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荷载箱应平放于桩横截面同心处,荷载箱位移方向与桩身轴线夹角不应大于1°;

2灌注桩的试验荷载箱安装宜按下图(图4.2.3)进行;

1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