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136-2020 《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

DB14/T 2136-2020 "Risk Level Control and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Guide for Special Equipment"

山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4/T 2136-2020
标准类型
山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9-01
实施日期
2020-12-01
发布单位/组织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山西省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提供了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要求,以及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管控、信息管理 和持续改进的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和实施。 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特种设备: a) 未取得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或者超出许可范围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的特种设备; b) 国家法律法规及安全技术规范已经明确要求实施监督检验,但未进行监督检验的特种设备; c) 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过程中的特种设备; d) 已经办理停用手续并告知登记机关的特种设备。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山西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研究院
起草人:
陈新、王嘉祥、赵广立、郑树峰、海曼、李斌、王旭辉、李晶、王鑫、姜勇、 毕昌秀、荆恩芳、李晓东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100

J09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2136—2020

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

2020-09-01发布2020-12-01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T2136—2020

目  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风险辨识.........................................................................................................................................................4

6风险评价.........................................................................................................................................................5

7风险管控.........................................................................................................................................................6

8信息管理.........................................................................................................................................................7

9持续改进.........................................................................................................................................................8

附录A(资料性附录)风险点登记台账、风险分级管控清单...................................................................9

附录B(资料性附录)安全检查表法(SCL)...........................................................................................10

附录C(资料性附录)工作危害分析法(JHA).......................................................................................11

附录D(资料性附录)事件树分析法(ETA)、事故树分析法(FTA)...................................................12

附录E(资料性附录)风险矩阵法(LS).................................................................................................14

附录F(资料性附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15

I

DB14/T2136—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研究院。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山西省锅炉压力容器监督检验研究院、山西阳光三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新、王嘉祥、赵广立、郑树峰、海曼、李斌、王旭辉、李晶、王鑫、姜勇、

毕昌秀、荆恩芳、李晓东。

II

DB14/T2136—2020

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

1范围

本标准提供了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要求,以及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管控、信息管理

和持续改进的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和实施。

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特种设备:

a)未取得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或者超出许可范围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的特种设备;

b)国家法律法规及安全技术规范已经明确要求实施监督检验,但未进行监督检验的特种设备;

c)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过程中的特种设备;

d)已经办理停用手续并告知登记机关的特种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871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TSG08-2017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风险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失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

3.2

风险点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

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3.3

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健康损失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3.4

1

DB14/T2136—2020

风险管控

在风险方面,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3.5

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是指国务院批准的特种设备目录确定的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

(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

3.6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是指具有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权的单位或者具有完全民事行

为能力的自然人,一般是特种设备的产权单位,或是产权单位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关系确立的特种

设备实际使用管理者,具体应按照TSG08-2017的规定进行判定。

3.7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实际最高管理者,对其单位所使用的特种设

备安全、节能负总责。

3.8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是指使用单位最高管理层中主管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的人员。

3.9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是指具体负责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的人员。

3.10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是指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

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

4基本要求

4.1总则

4.1.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实施指南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体

系,坚持“属地负责、分级管理,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特种设备使用

单位是风险分级管控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应对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实行自评、自控及差异化、

动态化管理。

2

DB14/T2136—2020

4.1.2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包括:

a)辨识风险:识别特种设备风险的存在形式,分析事件事故的起因;

b)评价划级:定性、定量评价特种设备事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确定风险等级;

c)制定措施:制定特种设备风险控制措施;

d)分级管控:依据特种设备风险等级及使用单位管理层级,划分风险管控等级,明确管控责任,

落实管控措施;

e)变更评审:特种设备标准规范、设备本体、作业活动、人员、使用条件等发生变更时,应重新

进行安全风险评价,更新相关信息;

f)持续改进:周期性进行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运行评估,纠正体系运行过程的问题,保障

体系持续改进。

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使用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在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

序时,对图1中的程序进行增加或调整。

辨识评价制定分级

风险划级措施管控

持续改进发生变更

变更评审

图1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

4.2机构与职责

4.2.1使用单位应成立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组,明确以下职责:

a)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风险分级管控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特种设备分级管控工

作,并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b)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在主要负责人的授权下负责组织开展本单位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

工作;

c)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岗位职责进行安全风

险评价;

d)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熟知安全风险,落实岗位管控措施。

4.2.2使用单位可聘请、委托服务机构或技术专家指导开展安全风险评价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4.2.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员、作业人员应层层落实特种设备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形成自上而下的分级管控体系。

4.3制度管理

4.3.1使用单位应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频次、准则、程序;明确管

控分级、责任划分的要求。

4.3.2使用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指导开展安全风险评价与分级管控工

作。编制风险点登记台账、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等有关记录文件(参见附录A),确定风险辨识、评价方

法及风险等级判定标准。

4.3.3使用单位应将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纳入单位、岗位综合绩效进行考核。

3

DB14/T2136—2020

4.4人员培训

4.4.1使用单位应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专题培训,制定培训计划,明确人员培训的责任部门、

目标、内容、对象、时间,细化保障措施。

4.4.2专题培训应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风险辨识和评价方法,并能正确、灵活运用;

专题培训还应重点培训全体员工风险管控责任意识,使其掌握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

4.4.3风险分级管控培训应纳入本单位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并进行培训效果评价。

4.5资料收集

使用单位应依据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相关技术文件、管理文件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主要包括:

a)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安全技术规范;

b)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验收、检验检测等技术文件;

c)特种设备使用说明书;

d)特种设备周边环境、区域位置图;

e)特种设备运行、检修、试验及故障记录;

f)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应急预案;

g)事故案例;

h)相关风险管理资料。

5风险辨识

5.1风险点划分与排查

5.1.1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参照目录、全面排查、分类明确、范围清晰、易于识别、便于管理的原则,

以在用的单台(套)特种设备及其作业活动为辨识单元进行风险点的划分与排查。

5.1.2按照特种设备目录,可将风险点划分为:

a)锅炉,如承压蒸汽锅炉、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

b)压力容器,如固定式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氧舱;

c)压力管道,如长输管道、公用管道、工业管道;

d)电梯,如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液压驱动电梯、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其他类型电梯;

e)起重机械,如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门座式起重机、升降机、

缆索式起重机、桅杆式起重机、机械式停车设备;

f)客运索道,如客运架空索道、客运缆车、客运拖牵索道;

g)大型游乐设施,如观览车类、滑行车类、架空游览车类、陀螺类、飞行塔类、转马类、自控飞

机类、赛车类、小火车类、碰碰车类、滑道类、水上游乐设施、无动力游乐设施;

h)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如机动工业车辆、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

5.1.3按照特种设备作业活动,可将风险点划分为:

a)设备操作:开停车、运行监控、偏差调节、工艺操作等;

b)异常状况处理:临时操作(如停电、停水、停气等)、紧急停车、故障处置等;

c)配套设施操作:电动系统、液压系统、冷却系统、通风系统、输送系统的启动、运行、停止等;

d)相关作业:检修作业、维保作业、自行检测、监督检查、应急演练等;

e)特殊作业: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等,化学品生产单

位的相关特殊作业安全要求应按照GB30871的规定执行。

4

DB14/T2136—2020

5.1.4使用单位应根据法律、法规、标准及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组织对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全过程进

行风险点的排查,建立包括特种设备清单和作业活动清单的风险点登记台账,为下一步危险源辨识做好

准备。

5.2危险源辨识

5.2.1辨识方法

5.2.1.1使用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法律、法规、标准及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根据特种

设备种类、状况和辨识的具体对象来选择合适的辨识方法。

5.2.1.2对于特种设备本体及配套设施安全风险,可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参见附录B)进行危

险源辨识;对于特种设备作业活动安全风险,可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参见附录C)进行危险

源辨识;也可以采用事件树分析法(ETA)、事故树分析法(FTA)(参见附录D)或相关规范、标准中

的其他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5.2.1.3使用单位可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辨识特种设备危险源,以相互印证。

5.2.2辨识内容

5.2.2.1危险源辨识应覆盖本单位全部的特种设备和相关作业活动,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