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2383-2015 城市轨道交通 直线电机车辆
GB/T 32383-2015 Linear motor vehicles for urban mass transit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5年12月
-
2020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龚明、周建乐、张敬明、朱士友、庞绍煌、吴冬华、阎笑鸣、吕劲松、许义景、柳拥军、罗世辉、张雄飞、徐世东、文龙贤、胡伟、梁师嵩、张红江、李翠岚
- 出版信息:
- 页数:18页 | 字数:3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03.220.30
S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32383—2015
城市轨道交通直线电机车辆
Linearmotorvehiclesforurbanmasstransit
2015-12-31发布2016-06-01实施
GB/T32383—2015
目次
刖BI
1范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使用条件3
5车辆类型4
6一般规定4
7车辆型式与列车编组5
8车体及内装设备6
9转向架8
10制动系统8
11空气调节及采暖装置9
12电传动系统9
13辅助供电系统10
14列车控制及通信网络11
15通讯与乘客信息显示系统12
16安全设施12
17电磁兼容性12
18试验与验收13
19标识13
20运输与质量保证期限14
参考文献15
GB/T32383—2015
■ir■■i
刖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株洲南车时代电
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
限公司、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龚明、周建乐、张敬明、朱十友、庞绍煌、吴冬华、阎笑鸣、吕劲松、许义景、
柳拥军、罗世辉、张雄飞、徐世东、文龙贤、胡伟、梁师嵩、张红江、李翠岚。
T
GB/T32383—2015
城市轨道交通直线电机车辆
1范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直线电机车辆的使用条件、车辆类型、一般规定、车辆型式与列车编组、
车体及内装设备、转向架、制动系统、空气调节及采暖装置、电传动系统、辅助供电系统、列车控制及通信
网络、通讯与乘客信息显示系统、安全设施、电磁兼容性、试验与验收、标识、运输与质量保证期等。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钢轮-钢轨支承的直线电机车辆(以下简称为车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5599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
GB5914.2机车司机室前、侧窗及其他窗的配置
GB/T10411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
GB/T11944中空玻璃
GB14892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噪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4894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组装后的检查与试验规则
GB18045铁道车辆用安全玻璃
GB/T21563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
GB/T2433&3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3-1部分:机车车辆列车和整车
GB/T2433&4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3-2部分:机车车辆设备
GB/T25119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子装置
GB/T25122.1—2010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用电力变流器第1部分:特性和试验方法
GB/T28029.1牵引电气设备列车总线第1部分:列车通信网络
GB/T30489城市轨道车辆客室侧门
CJ/T311城市轨道交通直线感应牵引电机技术条件
CJ/T35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贯通道技术条件
CJ/T354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采暖及通风装置技术条件
CJ/T416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防火要求
TB/T449机车车辆车轮轮缘踏面外形
TB/T1451机车、动车前窗玻璃
TB/T1484(所有部分)机车车辆电缆
TB/T1804铁道客车空调机组
TB/T2704铁道客车电取暖器
TB/T2879.3铁路机车车辆涂料及涂装第3部分: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条件
TB/T2879.5铁路机车车辆涂料及涂装第5部分:客车和牵引动力车的防护和涂装技术
条件
1
GB/T32383—2015
TB/T3139机车车辆内装材料及室内空气有害物质限量
ISO3095铁路应用一声学一轨道车辆车外噪音测试(Railwayalications—Acoustics一Meas
urementofnoiseemittedbyrailboundvehicles)
UIC565-3关于运送残疾人(坐在轮椅上)的客车设备的说明(Indicationsforthelayoutof
coachessuitableforconveyingdisabledpassengersintheirwheelchairs)
UIC615-0动力车-转向架和走行装置一般规定(Tractiveunits—Bogiesandrunninggear一Gen
eralprovisions)
UIC615-1牵引装置-转向架与走行部-零部件的一般使用条款(Tractiveunits一Bogiesand
runninggear—Generalconditionsalicabletocomponentparts)
UIC615-4移动动力装置-转向架和走行装置-转向架构架结构强度试验(Motivepowerunits—
Bogiesandrunninggear—Bogieframestructurestrengthtests)
UIC651机车、有轨电车、多节编组列车和带司机室拖车中司机室布置(Layoutofdriver'scabsin
locomotives,railcars,multipleunittrainsanddrivingtrailers)
EN50500关于人体辐射的铁路环境中电子和电气装置产生的磁场等级测量程序(Measurement
proceduresofmagneticfieldlevelsgeneratedbyelectronicandelectricalaaratusintherailwayenvi
ronmentwithrespecttohumanexposure)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直线电机车辆linearmotorvehicle
由直线感应牵引电机驱动的、车轮-钢轨支承的、在线路上可编入列车运行的单节车.
3.2
直线感应牵引电机linearinductiontractionmotor
处在平面内采用三相电源的牵引电动机,初级安装在车辆上,次级固定在轨道上’
3.3
感应板(次级)reactionplate/reactionrail(secondary)
直线感应牵引电机安装在轨枕或道床上,由导电板、导磁板和支座组成的部分,也称次级。
3.4
气隙airgap
直线感应牵引电机的初级铁芯齿表面与感应板表面之间的距离,也称为机械气隙。
3.5
第一系悬挂装置primarysuspensionmechanism
转向架构架与轮对之间的弹簧装置。
3.6
第二系悬挂装置secondarysuspensionmechanism
车体与转向架构架之间的弹簧装置。
3.7
两系悬挂装置double-stagesuspension
车体至轮对之间,既在转向架构架与轮对间设有弹簧减振,又在车体与转向架构架之间设有弹簧减
振的装置的减振结构。即同时包含第一系悬挂装置和第二系悬挂装置。
2
GB/T32383—2015
3.8
迫导向径向机构forced-steeringradialmechanism
车辆上设置的依靠车辆通过Ittl线时车体相对于转向架的转动来推动轮对摇头运动,使轮对在曲线
上处于径向位置机构。
3.9
自导向径向机构self-steeringradialmechanism
车辆上设置的机构,利用左右轮的纵向蠕滑力差,促使前后轮对在曲线上趋于径向。一般利用前后
轮对的同一侧轴箱间加装导向机构,将前后轮对的摇头运动耦合起来;或采用柔性定位方式实现。
4使用条件
4.1环境条件
4.1.1正常丁作海拔不应超过1200m。
4.1.2环境温度为一25°C~40°C。
4.1.3最湿月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为90%(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C)。
4.1.4车辆设备应能承受风、沙、雨、雪的侵袭及车辆清洗时清洗剂的作用。
4.1.5各城市所处地区不同而存在气候条件的差异,用户应与制造商在合同中另外规定使用环境
条件。
4.2线路条件
4.2.1线路轨距应为1435mm0
4.2.2最小平面曲线半径应为:
正线:100m;
辅助线:80m;
车场线:60m0
4.2.3最小竖曲线半径应为2000mo
4.2.4最大坡度应为:
正线:60%。;
——辅助线:70%。;
——有特殊要求另行规定。
4.2.5轨道最大超高不应超过150mmo
4.3供电条件
4.3.1供电方式应为:
接触网;
接触轨。
4.3.2供电电压应为:
——DC1500V(波动范1000V〜1800V);
——DC750V(波动范500V-900V)0
4.3.3供电系统中牵引变电所、接触网及供电保护装置应符合GB/T10411的规定。
3
GB/T32383—2015
5车辆类型
车辆宜采用以下两种主要类型,技术规格见表1。
表1车辆主要技术规格
序号名称Lb型车L。型车
1车体基本长度"/mm1680015500
2车体基本宽度/mm28002600
3车辆最大高度/mm36503550
4车内净高/mm>2100
5地板面高/mm930850
6轴重/t
推荐标准
- YC/T 373-2010 丙纤丝束及丙纤滤棒 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2010-12-01
- GA/T 893-2010 安防生物特征识别应用术语 2010-12-02
- GA/T 894.2-2010 安防指纹识别应用系统 第2部分:指纹图像记录格式 2010-12-02
- YC/T 374-2010 卷烟条与盒包装纸印刷品 耐光色牢度符合性的测定 氙弧灯法 2010-12-01
- YC/T 375-2010 烟用添加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2010-12-01
- YC/T 370-2010 烤烟中非烟物质控制技术规程 2010-12-01
- GA/T 894.6-2010 安防指纹识别应用系统 第6部分:指纹识别算法评测方法 2010-12-02
- YC/T 376-2010 烟用添加剂 β-萘酚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2010-12-01
- YC/T 371-2010 烟草田间农药合理使用规程 2010-12-01
- GA/T 894.3-2010 安防指纹识别应用系统 第3部分:指纹图像质量 201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