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2544-2016 桥式与门式起重机金属结构声发射检测及结果评定方法
GB/T 32544-2016 Acoustic emission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steel structures of bridge and gantry cran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6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国家起重运输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起草人:
- 沈功田、吴占稳、贾华龙、刘爱国、尹献德、王旭辉、郭宁潮、牛卫飞、张君娇、叶超、倪大进、赵章焰、刘宏臣、门智峰、刘书彦、田军、臧树恒、廖爱军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2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53.020.20
J80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淮
GB/T32544—2016
桥式与门式起重机金属结构声
发射检测及结果评定方法
Acousticemissionexaminationandevaluationmethods
ofsteelstructuresofbridgeandgantrycranes
2016-02-24发布2016-09-01实施
幅畿勰畫曹1警彎畫发布
GB/T32544—2016
目次
前言in
i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人员资格2
6检测系统2
7检测程序3
8检测结果评定5
9声发射源的复检7
10检测报告7
附录A(规范性附录)声发射检测系统性能要求8
附录B(资料性附录)声发射传感器布置示意图10
附录C(资料性附录)声发射检验报告格式11
GB/T32544—2016
-1・J—1—
刖g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7)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国家起重运输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保定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河北省特种
设备监督检验院、天津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南京市特种设备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武汉理
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功田、吴占稳、贾华龙、刘爱国、尹献德、王旭辉、郭宁潮、牛卫飞、张君娇、
叶超、倪大进、赵章焰、刘宏臣、门智峰、刘书彦、m军、臧树恒、廖爱军。
in
GB/T32544—2016
桥式与门式起重机金属结构声
发射检测及结果评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金属结构的声发射检测及结果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GB/T20776中规定的在用桥式和门式起重机(以下简称起重机)。新制造起重机和
其他类型起重机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323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
GB/T5905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
GB/T12604.4无损检测术语声发射检测
GB/T19800无损检测声发射检测换能器的一级校准
GB/T19801无损检测声发射检测声发射传感器的二级校准
GB/T20776起重机械分类
JB/T6061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
JB/T6062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
JB/T10559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
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声发射源acousticemissionsource
材料中能量快速释放而产生瞬态弹性波的物理源点或部位。
3.2
声发射定位源acousticemissionlocationsource
通过分析声发射数据确定的被检件上声发射源的位置。
注:常见的儿种源定位方法包括区域定位、计算定位和连续信号定位。
3.3
活性activity
声发射源的事件数随加载过程或时间变化的程度。
3.4
强度intensity
声发射源的事件所释放的平均弹性能。
1
GB/T32544—2016
3.5
活性缺陷activedefect
因载荷作用而产生瞬态弹性波释放的缺陷。
3.6
最大工作载荷maximumoperatingload
在进行声发射检测前的6个月内,起重机承受的最大操作载荷。
4总则
4.1声发射检测的主要目的是检测起重机的金属结构件母材、焊缝表面和内部缺陷产生的声发射源,
并确定声发射源的部位及评定其等级。
4.2起重机的声发射检测应在加载过程中进行,加载过程一般包括加载、保载、卸载过程。在被检结构
表面布置声发射传感器,接收来自活动缺陷产生的声波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通过检测系统进行信号采
集、处理、显示、记录和分析,最终给出声发射源的特性参数、位置及等级。
4.3应根据检测出的声发射源综合等级划分结果决定是否采用其他无损检测方法复验。
4.4从事起重机声发射检测的单位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通用检测工艺规程,其内容应至少包括如下
要素:
a)适用范围;
b)引用标准、法规;
c)检测人员资格;
d)检测仪器设备:传感器、前置放大器、系统主机、电缆线、数据采集和分析软件等;
e)被检设备的信息:设备名称、型式、额定起重量等;
f)检测区域及传感器布置阵列的确定;
g)背景噪声及传感器灵敏度测量;
)信号衰减测量;
i)检测过程和数据分析;
j)检测结果的评定;
k)检测记录、报告和资料存档;
l)检验、编制和审核人员;
m)编制日期。
5人员资格
5.1从事声发射检测的人员应掌握一定的声发射检测知识,具有现场检测经验,并掌握一定的起重机
械及金属材料专业知识。
5.2声发射检测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或获得授权。
6检测系统
声发射检测系统应包括传感器、前置放大器、系统主机和检测分析软件等,其性能应符合附录A的
规定。声发射传感器、前置放大器和系统主机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校准。声发射传感器的校准按
GB/T19800或GB/T19801的规定,其他部件的校准按仪器制造商规定的方法进行。
2
GB/T32544—2016
7检测程序
7.1检测前的准备
7.1.1资料审查
资料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制造文件:产品设计、制造和检验文件及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等;
b)使用记录: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维护保养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
c)检验资料:历次检验报告;
d)其他资料:修理和改造的文件等。
7.1.2现场勘察
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噪声源,如电磁干扰、振动、摩擦等,应尽可能排除发现的噪声源。
7.1.3作业指导书或工艺卡的编制
对于每台被检设备或每个被检件,应根据使用的声发射检测系统和现场实际情况,按照通用检测工
艺规程编制起重机声发射检测作业指导书或工艺卡,确定声发射检测的区域,同时对被检件进行测绘,
画出被检件结构示意图。
7.1.4检测条件确定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检测条件,建立声发射检测人员和加载人员的联络方式。
7.1.5传感器阵列的确定
根据被检件结构型式、几何尺寸以及检测目的,确定传感器布置的阵列。如无特殊要求,相邻传感
器之间的间距应尽量接近。传感器应直接耦合在被检件的
推荐标准
- GB/T 26422-2010 印楝种子质量分级 2011-01-14
- GB/T 26423-2010 森林资源术语 2011-01-14
- GB/T 26417-2010 镨钕合金及其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 稀土配分量的测定 2011-01-14
- GB/T 26416.5-2010 镝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氧量的测定 脉冲-红外吸收法 2011-01-14
- GB/T 26425-2010 饲料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检测 2011-01-14
- GB/T 26426-2010 饲料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 2011-01-14
- GB/T 26424-2010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2011-01-14
- GB/T 26420-2010 林业检疫性害虫除害处理技术规程 2011-01-14
- GB/T 26421-2010 印楝苗木质量分级 2011-01-14
- GB/T 26416.4-2010 镝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铁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容量法 20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