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试验
65 农业
77 冶金
  • T/GDAQI 190-2025 浦北绿茶 现行
    译:T/GDAQI 190-2025 Pubei green tea
    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浦北绿茶的加工、销售。 本文件规定了浦北绿茶的产品分类、等级及实物标准样、鲜叶原料要求、加工要求、产品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贮存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C15激素、计划生育、抗肿瘤药与免疫抑制药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28 | 实施时间: 2025-09-12
  • T/GDAQI 191-2025 浦北绿茶加工技术规程 现行
    译:T/GDAQI 191-2025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ocessing of Pubei green tea
    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浦北绿茶的加工。 本文件规定了浦北绿茶的技术要求、加工工艺流程、加工工艺技术要点、质量管理、标志与标签、包装、运输及贮存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C15激素、计划生育、抗肿瘤药与免疫抑制药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28 | 实施时间: 2025-09-12
  • T/SCTSS 23-2025 雨城云雾茶加工技术规程 现行
    译:T/SCTSS 23-2025 Rain City Cloudy Tea 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雨城云雾茶的术语和定义、原料、加工场所条件、加工技术、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雨城区雨城云雾茶的生产加工。 雨城云雾茶加工工艺由“杀青、揉捻、整形、提毫、烘焙”五个核心工艺共 14 道工序组成。加工制作手法独特,以着重推揉、手心搓揉和高温提毫为特色。 加工工艺流程:鲜叶摊放杀青初揉炒二青二揉炒三青三揉整形提毫初烘复烘提香整理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26 | 实施时间: 2025-09-06
  • T/SCTSS 22-2025 雨城云雾茶 现行
    译:T/SCTSS 22-2025 Rain City Cloudy Tea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雨城云雾茶的术语和定义、等级与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文件适用于雅安市雨城云雾茶。 雨城云雾茶 以雅安市辖行政区域内四川中小叶群体种(俗称老川茶)或从四川中小叶群体种中选育出的茶树品种春季单芽及一芽一叶初展为主的芽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整形、提毫、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具有外形紧秀成朵、绿润显毫、嫩香高长、滋味鲜醇、回味甘甜品质特征的绿茶。 雨城云雾茶仙品 以四川中小叶群体种茶树(俗称老川茶)鲜嫩芽叶为原料,按照雨城云雾茶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产品。 雨城云雾茶尚品 以四川中小叶群体种资源选育出的茶树品种鲜嫩芽叶为原料,按照雨城云雾茶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25 | 实施时间: 2025-09-05
  • T/ZTIA 0009-2025 太白滴翠红茶加工技术规程 现行
    译:T/ZTIA 0009-2025 The process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ai Bai Di Cui Hong Tea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太白滴翠红茶加工的术语和定义、鲜叶要求、基本加工条件、加工工艺。 本标准适用于宁波市鄞州区太白滴翠红茶的加工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19 | 实施时间: 2025-08-20
  • T/ZTIA 0007-2025 宁波红茶 现行
    译:T/ZTIA 0007-2025 Ningbo black tea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宁波红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品等级、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宁波市行政区域内加工的工夫红茶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19 | 实施时间: 2025-08-20
  • T/CNHC 8-2025 昌宁茶冲泡品鉴茶具标准 即将实施
    译:T/CNHC 8-2025
    适用范围:此标准规定了昌宁茶冲泡品鉴茶具的选择、使用等要求。推荐紫砂或瓷器材质,明确了盖碗、品茗杯等的容量;要求每次使用后清洁消毒,每月深度清洁;冲泡水温 85 - 95℃,水质符合特定标准,分杯和直接品鉴的茶水比不同;还涉及安全卫生、质量控制等内容,确保冲泡品鉴的一致性与安全性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18 | 实施时间: 2025-11-18
  • T/CNHC 4-2025 昌宁县低质低效茶园改造技术规程 即将实施
    译:T/CNHC 4-2025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w-quality and low-yield tea gardens in Changning County
    适用范围:此标准规定了低效低质茶园的改造规范,包括产地环境改造,如土壤改良、水资源管理等;提升种质资源,选用优良品种,保护古树茶,更新种质;规范种苗繁育、栽培管理,加强病虫害和自然灾害防治,适用于昌宁县及其他低产茶园改造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18 | 实施时间: 2025-11-18
  • T/CNHC 6-2025 昌宁县生态茶园管理技术规范 即将实施
    译:T/CNHC 6-2025 Ecological tea garden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Changning County
    适用范围:该标准规定了昌宁生态茶园的管理要求,包括茶树管理,如台地茶园的树冠培养、水分管理等;土壤管理涉及监测与改良;病虫害防控采用农业、物理等方法;还包括极端自然灾害防控,适用于指导当地生态茶园管理,促进生态系统稳定可持续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18 | 实施时间: 2025-11-18
  • T/CNHC 9-2025 昌宁红茶冲泡与品鉴方法 即将实施
    译:T/CNHC 9-2025
    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昌宁红茶的冲泡与品鉴,界定了相关术语,环境需光线柔和、整洁无异味。冲泡流程为八步,投茶 5 - 6g,水温 80 - 90℃,茶水比 1:50,浸泡时间随次数延长;品鉴按赏干茶至看叶底流程,从外形、香气、汤色等方面评价,确保冲泡与品鉴的规范性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18 | 实施时间: 2025-11-18
  • T/CNHC 7-2025 昌宁县茶叶初制所建设规范 即将实施
    译:T/CNHC 7-2025
    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标准化示范茶所建设,规定了选址要求,需远离污染源、交通便利等;厂区布局分为贮青区等,各区域有具体建设要求;设施设备需满足不同茶类生产,材质符合标准;还涉及加工现场、人员管理及质量管理要求,确保初制所规范建设与运行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18 | 实施时间: 2025-11-18
  • T/CNHC 5-2025 昌宁县生态茶园建设规程 即将实施
    译:T/CNHC 5-2025 Ecological tea garden construction regulations in Changning County
    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昌宁生态茶园建设,规定园地环境需符合要求,远离污染源;园地选择有土壤、交通等条件;区块划分、道路与水利建设有规范;生态位配置需形成立体生态系统;茶树种植涉及品种选配、移栽时间和方法等,确保生态茶园合理建设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18 | 实施时间: 2025-11-18
  • T/CNHC 3-2025 昌宁县生态茶园栽培引种、试验示范及推广规范 即将实施
    译:T/CNHC 3-2025 The cultivation, introduction,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and promotion specifications for ecological tea gardens in Changning County
    适用范围:此标准规定了适制昌宁茶的茶树品种,如昌宁大叶种等,描述了各品种的来源、形态特征及特性;规范了种苗繁育,包括扦插育苗和工厂化育苗;明确了种苗质量检验方法、规则及包装运输要求,适用于茶树品种选择、苗木繁育及种苗质量检验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18 | 实施时间: 2025-11-18
  • T/HCPA 019-2025 青少儿茶道素养等级认定规范 现行
    译:T/HCPA 019-2025 Specification for Youth and Children's Tea Ceremony Literacy Level Certification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5周岁及以上至18周岁以下青少儿的茶道素养等级认定。 《青少儿茶道素养等级认定规范》(T/HCPA 019-2025)的主要技术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一、等级分层与能力递进 五级体系:一级/初级至五级/高级,逐级提升。 能力覆盖: 初级(一、二级):绿茶/红茶基础、茶器认知、仪容仪表规范、玻璃杯/盖碗冲泡。 中级(三、四级):黑茶/白茶知识、茶礼茶仪、紫砂壶冲泡、点茶仪轨。 高级(五级):黄茶/青茶全流程、茶百戏、三汤点茶法、斗茶实践及非遗传承。 二、量化考核标准 课时要求: 每级需完成?24~120课时(1课时=20~40分钟),高级累计达120课时。 年龄限制: 一级≥5岁,五级≥9岁,每级需持前一级证书半年至一年。 考核方式: 理论考试(占分60%)+?实操考核(占分40%),双达标制。 实操时间逐级增加(初级≤10分钟高级≤30分钟)。 三、特殊申报机制 证书直升:持认可证书可跨1级申报。 竞赛破格:获金奖可跳2级(如三级直升五级)。 混合测评:允许“原等级+跳级”同步申请。 四、师资与场所规范 教师资质:需持高级茶艺师证+青少儿茶道讲师证,≥3年教学经验。 场地安全:培训/测评场所需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配备完整茶器设备。 线上适配:理论考试支持线上系统测评。 核心价值 通过阶梯式知识体系(覆盖六大茶类、点茶技艺、非遗文化)和严格量化标准,为5~18岁青少年提供科学、可操作的茶道素养成长路径,兼顾文化传承与现代教育需求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08 | 实施时间: 2025-08-15
  • T/HCPA 018-2025 点茶器术语和技术要求规范 现行
    译:T/HCPA 018-2025 Terminology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 for Diancha Utensils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点茶使用器具的术语定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点茶。 《点茶器术语和技术要求规范》(T/HCPA 018-2025),其技术内容可总结为以下四点: 一、术语体系标准化 定义19类点茶器具(如茶盏、茶筅、汤瓶等),统一中英文名称及功能描述。 明确审评专用器具:如评茶盏(玻璃束口盏,125mm×75mm/360ml)、评茶碟(白瓷,70mm×18mm)、100穗圆筅等。 修订关键术语:如“茶筅立”功能强调矫正茶筅形状,“茶罗”筛网目数下限从180目放宽至100目。 二、器具组合分级配置 新增四类组合标准,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基础版(8件):茶盏、茶筅、汤瓶、茶匙、茶合、水盂、茶巾、茶席。 标准版(10件+):基础版+茶筅立、盏托、茶勺等。 专业版(16件+):标准版+茶臼、茶碾、茶罗等古法研磨工具。 审评版:专用评茶器具(评茶盏、评茶碟、分样盘、称量工具等)。 三、技术指标量化 尺寸公差: 茶盏:口径12.513cm,容量300360ml。 茶筅:圆筅分80/100/120本立规格(穗根数6880支)。 茶巾:长方形6068cm×3034cm(原版3040cm×1530cm)。 材质安全: 陶瓷制品:铅≤3.0mg/L、镉≤0.30mg/L(GB 4806.4)。 玻璃制品:铅≤0.75mg/L、镉≤0.25mg/L(GB 4806.5)。 竹制茶筅:残留农药限量(如噻菌灵≤1.2mg/kg)。 四、文化传承与安全规范 造型要求:仿宋制式(如束口盏折水线、汤瓶瓜棱腹),色彩以黑、青、白等素雅色调为主。 摆放逻辑:遵循传统礼制(如汤瓶嘴不对客,器物由低到高排列)。 包装环保:采用未漂白再生纸、可降解聚氨酯泡沫(9g/dm3),禁止过度包装。 核心价值 通过量化古籍记载的器具形制与礼制,融合现代食品安全标准(铅镉迁移量、残留物限值),为点茶技艺的传承、教学、产业化和国际推广提供可落地的技术基准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08 | 实施时间: 2025-08-15
  • T/HCPA 021-2025 点茶感官审评方法 现行
    译:T/HCPA 021-2025 Methodology for Sensory Evaluation of Diancha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点茶感官审评的术语和定义、审评条件、审评方法及审评结果与判定。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点茶的感官审评。 《点茶感官审评方法》(T/HCPA 021-2025)的主要技术内容可总结为以下四点: 一、分类审评体系 区分两种点茶工艺: 茶粉点茶:审评“外形、香气、沫饽、汤色、滋味”五因子(权重10%/20%/25%/15%/30%)。 茶汤点茶:分两阶段审评,先评茶叶“九因子”(GB/T 23776),再评点茶“四因子”(香气/沫饽/汤色/滋味,权重20%/25%/15%/30%)。 沫饽专项指标: 细化“起沫难易、颜色、体积、细密度(原版称细腻度)、持久性”5要素,其中“细密度”和“咬盏”效果为核心扣分项。 二、标准化操作流程 设备精准化: 统一评茶盏规格:玻璃束口盏(125mm×75mm/360ml)。 规范评茶碟尺寸:白瓷圆形碟(直径70mm较原版缩小10mm)。 称量精度提升:天平感量0.01g(原版0.1g)。 制备方法: 茶粉点茶:1g粉分三注水(5ml调膏+50ml直线击拂+45ml旋转击拂)。 茶汤点茶:100ml预制备茶汤+直线/旋转击拂。 三、科学评分机制 双重判定法(茶汤点茶专用): 第1次:外形与内质平均值(式2)。 第2次:综合第1次结果与点茶四因子,加权计算(式3)。 七档评分制: 从“+3(明显优于标准)”到“-3(明显劣于标准)”分级,任何单项得-3即判不合格。 权重优化: 茶粉点茶中“滋味”权重升至30%(原版25%),“沫饽”保持25%最高权重。 四、质控与合规要求 环境:审评室强制符合GB/T 18797(温湿度/光照/噪音控制)。 人员:需持双证(点茶制作技能证+评茶员资格证),禁用化妆品/异味食物。 水质:100℃饮用水(GB 5749),全程同水源。 核心突破 首创“分型审评”模型,通过茶粉茶汤双路径评价体系、沫饽细密度量化指标及动态加权公式,解决传统点茶评价主观性强的问题,为赛事、生产、非遗传承提供可复制的科学评判基准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08 | 实施时间: 2025-08-15
  • T/HCPA 020-2025 点茶术语规范 现行
    译:T/HCPA 020-2025 Specification of Terminology for Diancha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点茶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点茶的制作、表演、研究和教学。 《点茶术语规范》(T/HCPA 020-2025)的主要技术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四部分: 一、术语体系结构化 基础定义: 原料:明确茶粉(≥100目)、抹茶(GB/T 34778)、茶汤三类。 水质:规范“清、轻、甘、洌、活”五要素(如“洌”指无污染的深泉寒水)。 精神内核:提炼“致清导和”为核心,涵盖清洁、清雅、和合等维度。 器具标准化: 新增评茶盏规格(玻璃束口盏,125mm×75mm/360ml)。 修订茶筅形制(圆筅/弧形筅/片筅)、茶匙功能(量取+击拂+品尝)。 补充“茶瓯”(分大/小规格)、“茶缸点茶”等场景化器具。 二、流程与技艺分类 点茶流程: 三敬礼(拜筅敬茶祖敬茶论敬茶友)。 洁器温器(润筅/熁盏/赏盏等8步骤)。 操作核心(注水调膏击拂细分“击生沫饽,拂消大泡”)。 技艺矩阵: 原料:茶粉点茶 vs 茶汤点茶。 器具:箸/匙/筅三法,茶盏瓯/汤鐅缸四容器。 姿势:坐/站/跪/端盏四姿态。 注水法:七汤(古法)、三汤(简化)、边注边点(现代)。 三、斗茶评分体系 四维指标: 色:纯白至褐白6级(纯白最优)。 香:真香劣异5级(真香为天然茶香)。 味:甘/香/重/滑粗味/劣异8级(醇正+平和为佳)。 呈现:咬盏(沫饽持久)、粥面(凝结态)等11种状态,明确“水痕露底”为扣分项。 四、文化空间规范 茶席布局: 三才式:地线(茶巾)、人线(汤瓶+茶盏)、天线(茶合+茶箸)。 四象方位:青龙(汤瓶)、白虎(茶筅)、朱雀(茶合)、玄武(茶巾)、黄龙(茶盏居中)。 特殊技艺: 定义“茶百戏”为点茶艺术创作分支。 核心价值 通过量化古籍记载的技艺(如七汤点茶)、融合现代审评标准(色香味形),构建兼顾文化传承与实践操作的点茶术语体系,为技艺标准化、赛事评判及国际传播提供语言基础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08 | 实施时间: 2025-08-15
  • T/GSWS 019-2025 文冠果叶发酵茶 现行
    译:T/GSWS 019-2025 Cultivated fruit leaves fermented tea
    适用范围:4技术要求 4.1 原料要求 4.2 感官要求 4.3 理化指标 4.4 污染物限量 4.5 农药残留限量 4.6 净含量 5食品添加剂 5.1 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5.2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 2760有关规定。 6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05 | 实施时间: 2025-09-05
  • T/XMSSAL 0016-2025 供厦食品 红茶 现行
    译:T/XMSSAL 0016-2025 Food for Xiamen—Black Tea
    适用范围:本文件代替T/XMSSAL 016—2020《供厦食品红茶》。 本文件与T/XMSSAL 016—202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4.4.2条中原“应符合GB 2763对茶叶的规定”修改为“应符合GB 2763、GB 2763.1对茶叶 的规定”: ——将三氯杀螨醇、乙酰甲胺磷、水胺硫磷的限量要求及相应检验方法从表3调整到表B.1。 ——修改表2、表3、表B.1部分项目的检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01 | 实施时间: 2025-08-01
  • T/XMSSAL 0015-2025 供厦食品 乌龙茶 现行
    译:T/XMSSAL 0015-2025 Food for Xiamen—Oolong tea
    适用范围:本文件代替T/XMSSAL 015-2020《供厦食品 乌龙茶》,与T/XMSSAL 015-2020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b) 修改了农药残留限量的部分项目; c) 修改了农药残留项目的部分限量; d) 修改了农药残留限量的部分检测方法; e) 删除净含量要求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01 | 实施时间: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