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047-2017 普通干线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DB34/T 3047-2017 Standardized Guide for Construction of General Highway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1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3047-2017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12-30
实施日期
2018-01-30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安徽省普通干线公路的工地建设、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安全设施、项目管理和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等施工标准化的工作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二级及以上新建、改建及扩建公路的施工标准化建设,其他等级的公路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公路管理局、安徽省公路工程检测中心。
起草人:
朱新实、孙东根、丁昭辉、刘强、奚勇、徐明波、刘兵、刘洪涛、沙卫福、本标准给出了安徽省普通干线公路的工地建设、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安全设施、项目管理和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等施工标准化的工作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二级及以上新建、改建及扩建公路的施工标准化建设,其他等级的公路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张立敏、沈训龙、尹宗学、颜祖兴、黄景华、韦正华、杨彦峰、齐磊
出版信息:
页数:1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200

P66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047—2017

安徽省普通干线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GuideStandardizationforConstructionofOrdinaryNationalandProvincialTrunk

HighwayinAnhuiProvince

2017-12-30发布2018-01-30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3047—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公路管理局、安徽省公路工程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新实、孙东根、丁昭辉、刘强、奚勇、徐明波、刘兵、刘洪涛、沙卫福、张

立敏、沈训龙、尹宗学、颜祖兴、黄景华、韦正华、杨彦峰、齐磊。

I

DB34/T3047—2017

安徽省普通干线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徽省普通干线公路的工地建设、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交通

安全设施、项目管理和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等施工标准化的工作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二级及以上新建、改建及扩建公路的施工标准化建设,其他

等级的公路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国家干线公路nationaltrunkhighway

干线公路是指在公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公路。

国家干线公路(国道)是指在国家公路网中,具有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并经确定为国

家级干线的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

3.2

省干线公路ordinaryprovincialtrunkhighway

在省公路网中,具有全省性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并经确定为省级干线的公路,包括高速公路

和普通省道。

3.3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ordinarynationalandprovincialtrunkhighway

国家及省干线公路中除高速公路以外的普通国道和省道。

3.4

预应力智能张拉smartprestressedtension

利用智能控制技术完成预应力张拉施工。

1

DB34/T3047—2017

3.5

预应力智能压浆smartprestressedgrouting

利用智能控制技术,完成的预应力管道压浆施工。

3.6

预应力循环压浆smartcycleprestressedgrouting

利用智能控制技术使浆液在预应力管道中循环流动的压浆工艺。

3.7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tunnelgeologicalprediction

通过超前钻探、超前导坑物探等手段和方法来探明隧道掌子面岩体的状态、特征,以预测前方可能

发生地质变化情况的方法。

3.8

首件工程认可制

首件工程在工程项目施工中,首次施工的分项工程,用于研究施工工艺的合理性,以及人员、设备、

操作方法和施工工艺耦合的科学性的试验工程。

首件工程认可制是指被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监理单位认可的首件工程,同时将该件工程的操作方

法、工艺流程等固定化、标准化,并被允许在本项目工程建设中全面推广实施的制度。

3.9

单元预警法unitearlywarningmethod

根据作业内容、作业地点的不同,将公路工程管理对象划分为若干单元。通过对单元范围内的安全

隐患源的排查分析,给作业人员提出相应的安全风险超前警示。

4总则

4.1工地建设应按照安全、环保、实用的要求,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少占农田。

4.2积极推动绿色公路建设,控制资源占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建设项

目结束后,临时用地清理后应恢复原貌或进行复耕、绿化。

4.3项目管理机构、驻地建设、拌合站建设等应根据项目规模,结合项目特点等因地制宜进行建设。

对规模较小的项目,可借用现有的或附近的设备、设施,项目管理机构可与相邻建设项目合署办公。

4.4工地标准化建设的相关费用筹集及保障应按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发布的有关文件执行。

4.5应用本标准时,尚应符合国家颁布的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的规定。

5工地建设

5.1驻地建设

5.1.1一般规定

2

DB34/T3047—2017

5.1.2驻地建设选址

应避开塌方、泥石流、悬崖、水淹、滑坡、落石等不良地质区域和环境敏感区,与高压电线、爆破

区保持安全距离,并满足交通、水电、通信条件,同时宜靠近施工现场。

5.1.3驻地建设总体布局

应合理科学,功能齐全,在满足本标准的基础上可适当融入本单位的特色。

5.1.4驻地建设

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生产、生活污水及垃圾应集中收集处理。

5.1.5办公区与生活区

5.1.5.1建设单位、监理驻地办、施工单位的办公用房面积应满足办公需要,应符合表1要求。

表1各单位驻地用房面积标准

建筑面积

各室名称备注

(m2)

办公用房≥6人均面积

会议室40~60具有多媒体功能

档案室20~40

宿舍≥6人均面积

注:平原微丘区项目宜取上限,山岭重丘区项目可取下限。

5.1.5.2驻地用房建设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安全、实用、美观、隔热、通风、防潮。办公区和生

活区内均应合理配置消防安全器材。

5.1.5.3办公用房、工地试验室应图表上墙,会议室应含有项目(标段)概况与路线图、组织机构图、

工程总体目标、质量管理体系框图、安全管理体系框图、工程形象进度表等。

5.1.5.4各单位办公应具有计算机网络通信条件,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投资、设计变更和试验

检测等应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有条件的则建立公路项目建设管理信息系统。

5.1.6工地试验室

5.1.6.1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根据《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在施工现场设立

工地试验室。

5.1.6.2一级公路建设单位宜设立第三方检测工地试验室,可由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综合甲级资质的母

体机构授权设立。母体机构对工地试验室的试验检测行为及结果承担责任。

5.1.6.3应根据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配置必要的功能室和试验检测设备。各功能室面积及仪器设备

配置应满足试验检测工作需要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

表2试验室各功能室面积及仪器设备配备标准

建筑面积

序号功能室名称仪器设备备注

(m2)

1土工室20应根据《安徽省公路水运工程

3

DB34/T3047—2017

2集料室15工地试验室建设与管理规定》

3水泥室20(皖交质监局〕〔2012〕6号)配备温、湿度控制设备

4水泥混凝土室25的附件1中所要求的基本检测配备温度控制设备

5力学室35能力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配备温度控制设备

6标养室25配备温、湿度控制设备

7沥青室20配备温度控制设备

8沥青混合料室25配备温度控制设备

9化学分析室15配备温度控制设备

10现场检测室20

5.1.6.4工地试验室应向项目质量监督机构登记备案,并取得建设单位颁发的《工地试验室使用合格

证书》后,方可正式开展试验检测工作。

5.2场站建设

5.2.1一般规定

5.2.1.1场站内地面应做硬化处理,运输道路路面、设备安装部位及进出拌和站便道等重载区的场地

应采用C20以上标号的混凝土进行硬化,厚度应为20cm以上,轻载区根据载荷情况可降低硬化标准,

非载区可根据总体布局宜进行硬化或绿化。

5.2.1.2场站建设应采用封闭式管理;应布设排水设施,场地四周排水沟采用砂浆抹面。

5.2.1.3应设置防尘及排污设施,满足环保要求。

5.2.1.4应推行集约化管理、工厂化生产,实现混凝土集中拌制,钢筋集中加工,水泥混凝土构件集

中预制。水泥混凝土构件养生应采用自动喷淋设备,冬季采用蒸汽养生。

5.2.1.5水泥混凝土小型预制构件可根据工程规模实行多合同段集中预制。

5.2.1.6火工品库、危险品库、油库等存放及管理应符合《爆破安全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

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危险品管理条例》和《油库安全管理规程》等有关规定。严禁在火工品库房内

住宿和进行有碍安全的活动;严禁把其他易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带入仓库;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库区。

5.2.2拌和站

5.2.2.1拌和站应合理划分拌和作业区、材料堆放区和污水排放处理区等。

5.2.2.2材料堆放区应按规定对砂石料的质量检验状态进行标识,标识包括材料名称、产地、规格、

数量、进料时间、检验状态、试验报告号、检验批次等。

5.2.2.3拌和站场地面积、搅拌机组配置及产能应满足生产、施工需要和工程进度要求,但至少应符

合表3规定。

表3拌和站建设标准

场地面积

拌和站类型每个拌和站搅拌机组最低配置

(m2)

1台以上拌和站(50m3/h,每台至少有2个100t水泥罐、4个集料

水泥混凝土拌和站5000

仓)

1台拌和站(不低于3000型,至少3个沥青罐、2个矿粉罐、冷集料

沥青混合料拌和站35000

仓5个)

水稳拌和站150001台拌和站(500t/h,每台至少2个100t水泥罐、4个集料仓)

4

DB34/T3047—2017

注:场地面积可根据工程规模及拌和站地形地貌等情况,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适当调整。

5.2.2.4不同种类材料应分隔堆放,隔墙厚度应不小于30cm,高度应不低于2.5m。袋装水泥、掺

和料应入库房储存。库房内地面应进行硬化、防潮处理,袋装水泥应架空,离墙(地)均不小于30cm。

袋装水泥应按品种、标号、生产日期分别堆放,并树立标识,做到先到先用,防止混掺使用。

5.2.2.5沥青混合料用集料堆放地应搭设顶棚,宜采用轻型钢结构,四周悬挂防尘网,高度应满足机

械设备操作空间(不宜小于7m)。

5.2.2.6拌和站应设置机动车辆冲洗池(如图1)或自动冲洗设备,冲洗后污水应经沉淀池沉淀后方

可排放。在生产过程中,应及时洒水降尘;每天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扫堆料场地,防止集料二次污染,

并打扫站内卫生,以保持站内清洁。

图1车辆冲洗池

5.2.2.7拌和站各功能区应在明显位置设置防火设施,每功能区至少设置1个消防池并配备相应的灭

火器,灭火器数量和规格类型应满足消防规定。

5.2.2.8拌和站应配备相匹配的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备用发电机的供电线应通过双掷开关按用电规

范接入施工供电系统,并挂设“禁止合闸”警示牌,除值班电工外,禁止其他人操作此开关。

5.2.3钢筋加工场

5.2.3.1宜配备钢筋数控加工设备。

5.2.3.2场地面积应根据钢筋(材)加工量的大小、工期等要求设置,至少应满足表4要求。

表4钢筋加工场规模及面积标准

加工总量场地面积

规模

(t)(m2)

大t>100003500

中6000≤t≤100002000

小3000<t<60001500

注:如场地受限,可适当调整场地面积大小或分散布置;钢筋(材)加工量为3000t以下规模的可酌情考虑。

5.2.3.3场内顶部应设顶棚,高度应满足加工设备操作空间要求。

5.2.3.4加工制作区应悬挂钢筋加工大样图,标明尺寸。

5

DB34/T3047—2017

5.2.3.5使用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的场所应设置无关人员禁止入内、危险品等警告标志。

5.2.3.6钢筋骨架吊装时宜采取措施防止变形。

5.2.4预制场

5.2.4.1预制分小型构件预制场和预制梁场,应合理划分临时办公区、构件加工区、制梁区、存梁区

和废料处理区等,明确功能,标识清晰。

5.2.4.2钢筋、钢绞线、型钢、波纹管等材料应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类存放

于仓库或防雨棚内,并挂牌标识。支座、锚具等应存放于室内。地面应做硬化处理,并垫高30cm以

上,严禁与潮湿地面接触,不应与酸、盐、油类等物堆放一起。现场使用临时摆放的材料也应支垫和覆

盖,分类摆放。

5.2.4.3预制梁场规模和设备配备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梁板预制场规模和相关设备配备表

内容要求

台座数量应与预制工期、数量相匹配

吊装设备满足起吊吨位需要的吊装设备,宜采用龙门吊

预应力混凝土一般按照不少于台座数量的1/7匹配;钢筋混凝土一般不少于台

模板数量

座数量的1/5,最低不少于2套

每片梁板设喷管不应少于3条(一般顶部1根,两侧面各1根);每根喷管

自动喷淋养生设施

长度应大于梁体长度,喷头间距小于0.5m;小箱梁体内再增设1条

钢筋定位架横隔板钢筋定位架、钢筋骨架定位架、横隔板底模支撑架

5.2.4.4底模应采用通长钢板,厚度不小于5mm,并确保钢板平整、光滑,防止粘结造成底模“蜂窝”、

“麻面”。

5.2.4.5存梁区台座混凝土标号应不小于C20,台座尺寸应满足受力要求。支垫材质应采用强度满足

要求的非刚性材料,且不损坏梁底。

5.2.4.6梁板吊装作业时应进行封闭管理,设置安全警告标牌,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

5.2.4.7梁、板构件应按其安装部位、安装顺序编号存放,并标注浇筑及张拉、压浆时间。小型预制

构件应标注预制时间。

5.2.4.8张拉作业中应设置可移动式的钢板防护设施,钢板厚度应满足张拉作业安全需要。

5.2.4.9梁板存放应符合设计文件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设计文件无规定时,空心板叠层不应超过3

层,小箱梁和T梁叠层不应超过2层。预制梁板存放时,应采取足够的支撑等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稳

定。

5.3临时用电及临时便道(桥)

5.3.1临时用电

5.3.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应编制用电组织设

计;5台以下和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下者,应制定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

5.3.1.2临时用电工程应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3.1.3临时用电工程应定期检查,对安全隐患应及时处理,并应履行复查验收手续。

5.3.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五线制低压电力系统,

应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并做到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及“一机一箱一闸一漏”。施工现场临时

6

DB34/T3047—2017

用电应符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及《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等要求。

5.3.1.5配电柜或配电线路停电维修时,应挂接地线,并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

停送电应由专人负责。

5.3.1.6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定期维修、检查时,应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并

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5.3.2临时便道(桥)

5.3.2.1临时施工便道(桥)建设应结合地方道路规划,充分利用既有道路和桥梁进行专项设计。应

避让文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应经常进行养护,保持畅通。

5.3.2.2临时便道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a)临时便道的路基宽度应不小于4.5m,当路面为单车道时应设置错车道,错车道的有效长度不

小于20m,路面总宽度不小于5.5m;

b)临时便道在急弯、陡坡处应视地形情况适当加宽;

c)便道路基应碾压密实,临时便道应根据专项设计来施工。在特大桥、隧道洞口、拌和站和预制

场等大型作业区进出便道200m范围内,路面宜采用不小于20cm厚的C20水泥混凝土硬化;

d)临时便道应设置必要的排水系统及标志标牌。

5.3.2.3临时便桥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a)便桥结构应进行专项设计,应满足施工荷载和防洪要求,人行便桥桥面净宽不小于2.5m,人

车混行便桥桥面净宽不小于4.5m;

b)便桥应设置防护栏、栏杆等设施,以及限载限速警示反光标志。

5.4施工标志标牌

5.4.1一般规定

5.4.1.1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结合作业条件、施工环境等因素,在施工现场设置公示牌、施工状态

牌、禁止、警告、指令和警示等标志标牌,其中安全标志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5.4.1.2施工标志标牌应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

等相关标准要求设置。

5.4.2标志标牌设置

5.4.2.1标志标牌应当完整清晰,质地坚固耐久,有触电危险的作业场所应使用绝缘材料。

5.4.2.2在施工现场出入口、沿线交叉口、作业场站等事故易发的危险部位应设置足够、有效、明显

的安全标志,具体见表6。

表6施工现场安全标志设置表

标志类型

工程、机械部位

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警示标志

注意安全

施工现场当心落物(有高应系安全带(有高进入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出入口施工危险、闲人免进

出入口处空或吊装作业的空作业的场所)应戴安全帽

场所)

7

DB34/T3047—2017

结合标准化工地和平安工地设置“五牌一图”,即工程告示牌、安全文明施工告

主出入口示牌、安全生产措施告示牌、危险源告示牌、消防保卫告示牌和施工现场总平面

图示牌。

应戴安全帽

当心触电、当心机

施工机具旁作业范围内禁止站人应戴防护镜(有电/

械伤人

焊作业的场所)

施工起重机木工机械处禁止戴手套、禁止烟火注意安全应戴安全帽/

械等机械、电气设备维修

禁止启动、禁止合闸注意安全应戴安全帽/

设备处

龙门架、脚手架等处禁止攀登、禁止停留当心落物应戴安全帽/

配电房、电气设备开注意锁门

禁止烟火、禁放易燃物应戴安全帽/

关处当心触电

当心落物(有高

安全通道

出入通道口禁止停留空或吊装作业的应戴安全帽

出入通道仅限人通行

场所)

口、

限速、限宽、

梯道口车行通道禁止停留注意安全/

限高

梯道口禁止停留注意安全应戴安全帽仅限人攀登

表6(续)

标志类型

工程、机械部位

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警示标志

注意安全前方施工注意

普通交叉口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沿线交叉当心行人车辆安全

口除设置普通交叉口所需标志外,还应设置交通路标、交通警告、警示、诱导标志等

边通车边施工路段

临时性道路交通标志,必要时应配备交通指挥人员或设置交通信号灯。

注意安全

孔洞口、桥孔洞口禁止入内//

当心坑洞

隧出入口

桥头、隧道出入口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注意安全应戴安全帽/

当心坍塌夜间照明或示

基坑边沿基坑边沿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当心坠落警灯

及临空临

注意安全应戴安全帽夜间照明或示

边临空临边禁止靠边、禁止抛物

当心坠落应系安全带警灯

应戴安全帽

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禁注意安全应系安全带等

作业场站//

止烟火当心触电等(有高空或吊装

作业的场所)

爆炸物及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禁

炸药库、油库、油罐

危险品存止烟火、禁止带火种、禁当心爆炸/安全通道

放放易燃物

5.4.2.3安全标志设置醒目,排序合理,排列整齐。

8

DB34/T3047—2017

5.4.3标志标牌管理

各参建单位应建立施工现场安全标志管理制度,定期组织检查、维修和保养安全标志,对于损坏或

影响使用功能的标志应及时修复或更新。

6路基工程

6.1一般路基

6.1.1一般规定

6.1.1.1施工时尽量保护附近植被原貌,同时防止噪声和粉尘污染,对施工废弃物应妥善处理。

6.1.1.2土方路基开挖时,不应超挖。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边坡稳定。开挖至边坡线,应预

留一定宽度,并保证边坡不被扰动。

6.1.1.3路基开挖至设计高程后,保证路床底压实度不低于90%。对于一级公路,应超挖一层并回填,

压实度不低于94%。

6.1.1.4应重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水处理。地表水及雨水径流应预先挖设棑水沟及出水口,如短期

内不能及时完成填筑施工的小桥涵,应埋设临时管涵或盲沟,并在边坡坡脚处做好临时排水沟及防护措

施,整个施工期间应保证排水通畅。

6.1.1.5路基开挖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施工截水沟,完成临时排水设施,确保施工面不积水。

6.1.1.6高路堑段的两侧坡顶截水沟应在路堑开挖前完成,截水沟沟底应设置纵向盲沟,盲沟深度由

设计文件确定;渗水量大的路段应针对性地设置边沟。

6.1.2填方路基

6.1.2.1程序框图

填方路基施工流程见图2。

施工准备

基地处理材料试验

试验确定松铺厚度、碾压

遍数等参数

装运土石方

分层摊铺

整平

返工处理

碾压

压实度检验

合格

否9

检验填方标高

下一道工序

DB34/T3047—2017

图2填方路基施工流程图

6.1.2.2重点关注的施工环节

如下:

a)地基表层处理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处理;路堤基底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0%;

b)分段填筑时,段与段之间的搭接部位两侧各20m范围的压实控制,比同层位规定压实度值提

高1%;

c)高填方路堤应优先采用强度高、水稳定性好的材料。对填土高度大于8m的路基,应采用强

夯、增加碎石层等方法提高地基承载力;

d)上料区、摊铺区、碾压区应按要求设置标识牌。上料区应画网格(如图3),标牌应注明施工

段落起讫桩号、层次、压实度规定值、技术负责人及现场监理工程师姓名等。

图3上料区画方格

e)石灰土路基路拌施工时,灰剂量应满足设计要求,拌和应均匀,拌和松铺厚度、夹层及含水率

应严格控制;应采用振动碾压设备压实,并严格控制压实厚度(如图4);

10

DB34/T3047—2017

图4碾压作业

f)土石混填路基施工应配备大功率推土机及重型压实机具。避免出现粗细颗粒离析,路堤表面不

应有明显孔洞,大粒径石料不松动;严格控制填筑厚度、压实遍数,用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

指标检测压实质量;

g)土石混合料填筑时,如材料来自不同的料场,岩性或土石比例相差较大,应按料源分层或分段

填筑;

h)中硬、坚硬石料填筑的路堤应进行边坡码砌,码砌边坡石料强度、尺寸及码砌厚度应符合设计

要求;边坡码砌紧贴、密实,无明显孔洞、松动,砌块间承接面向内倾斜;

i)当填石路基平面长或宽不小于80m,且碾压深度2m内无涵洞或其它构造物时,应采用冲击

碾压补强。砂性土及含水率高的粘性土不宜冲击碾压增强;

j)半填半挖路基应清除地表土,按设计要求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内倾坡度应不小于

4%,防止出现纵向开裂;

k)半填半挖路基的填挖交界处土工合成材料宜铺设在路床范围内,铺设长度为填挖交界处两侧各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