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106-2018 重大建设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

DB34/T 3106-2018 Climate feasibility assess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key construction project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3106-2018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4-16
实施日期
2018-05-16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重大建设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工作流程、项目情况调查与现场气象观测、论证内容 与方法和报告书的编制。 本标准适用于重大建设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安徽省气候中心、安庆市气象局
起草人:
陶寅、鲁俊、谢五三、张恬、邱阳阳、鞠晓雨、余谟全、朱浩、刘岩、汪明光、 卢燕宇。
出版信息:
页数:1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07.060

A47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106—2018

重大建设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limaticfeasibilitydemonstrationofmajorconstruction

projects

文稿版次选择

2018-04-16发布2018-05-16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3106—2018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安徽省气候中心、安庆市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寅、鲁俊、谢五三、张恬、邱阳阳、鞠晓雨、余谟全、朱浩、刘岩、汪明光、

卢燕宇。

I

DB34/T3106—2018

重大建设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重大建设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工作流程、项目情况调查与现场气象观测、论证内容

与方法和报告书的编制。

本标准适用于重大建设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710-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GB/T34412地面标准气候值统计方法

GB/T34987-2017威布尔分析

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548-201033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勘测规范

QX/T45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

QX/T65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21部分:缺测记录的处理和不完整记录的统计

QX/T118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

QX/T242城市总体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QX/T242、GB50014、GB/T18710、GB50548和GB5000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QX/T242、GB50014、GB/T18710、GB50548和GB50009中

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重大建设项目majorconstructionprojects

由国家或者省投资、融资,对本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

3.2

气候可行性论证climaticfeasibilitydemonstration

对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气候适宜性、风险性及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的分

析、评估活动。

[QX/T242-2014,定义3.4]

1

DB34/T3106—2018

3.3

参证气象站referencemeteorologicalstation

气象分析计算所参照或引用的具有长年代气象数据的气象观测站。

3.4

重现期recurrenceinterval

在一定长的统计期间内,等于或大于某统计对象出现一次的平均间隔时间。

[GB50014-2006,定义2.1.18]

3.5

风切变指数windshearexponent

通常用于描述风速剖面线形状的幂定律指数。

[GB/T18710-2002,定义3.17]

3.6

湍流强度turbulenceintensity

风速的标准偏差与平均风速的比率。用同一组测量数据和规定的周期进行计算。

[GB/T18710-2002,定义3.18]

3.7

威布尔分布Weibulldistribution

经常用于风速的概率分布函数,分布函数取决于两个参数,控制分布宽度的形状参数和控制平均风

速分布的尺度参数。

[GB/T18710-2002,定义3.10]

3.8

设计风速designwindspeed

工程设计标准所要求的设计频率的风速。

[GB50548-2010,定义2.1.33]

3.9

基本风压turbulenceintensity

风荷载的基准压力,一般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高度处10min平均的风速观测数据,经概

率统计得出50年一遇最大值确定的风速,再考虑相应的空气密度,按贝努利(Bernoulli)公式确定

的风压。

[GB50009-2012,定义2.1.22]

3.10

阵风系数turbulenceintensity

2

DB34/T3106—2018

风速的标准偏差与平均风速的比率。用同一组测量数据和规定的周期进行计算。

[GB/T18710-2002,定义3.18]

3.11

标准冰厚standardicethickness

将不同密度、不同形状的覆冰厚度统一换算为密度为0.9g/cm3的均匀裹覆在导线周围的覆冰厚

度。

[GB50548-2010,定义2.1.35]

3.12

设计冰厚designicethickness

将标准冰厚经过导线高度、线径、地形、档距、线路走向订正和重现期换算等分析计算以后得到的

覆冰厚度。

[GB50548-2010,定义2.1.36]

3.13

暴雨强度turbulenceintensity

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工程上常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的降雨体积来计,其计量单位以L/s•hm2

表示。

[GB50014-2006,定义2.1.17]

3.14

基本雪压turbulenceintensity

雪荷载的基准压力,一般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积雪自重的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年一遇

最大值确定。

[GB50009-2012,定义2.1.21]

4工作流程

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流程参见附录A。

5项目情况调查与现场气象观测

5.1项目情况调查

对项目情况的调查内容包括:

——项目建设内容、性质、规模及平面布局情况;

——项目场址周围的地形地貌特征;

——项目场址及附近3个以上气象台站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

——项目场址周边的气象灾害及灾情记录;

——项目对气候资料的需求情况。

3

DB34/T3106—2018

5.2现场气象观测

5.2.1基本要求

5.2.1.1参证气象站资料无法满足项目需求时,应在项目场址设立临时气象观测站进行现场气象观测。

5.2.1.2应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建设前期开展现场气象观测,观测时间宜一年以上。

5.2.1.3观测内容、方法、流程和仪器应符合QX/T45的规定。

5.2.2资料处理

5.2.2.1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应符合QX/T118的规定。

5.2.2.2观测资料中缺漏、可疑或错误的记录的插补和订正应符合QX/T65的规定。

5.2.2.3观测资料序列重建宜利用参证气象站的同期观测资料,采用差值线性内插法、时联法、比值

线性内插法和分量回归法等方法进行推算。

5.2.2.4无法通过现场观测来获取项目所在地的某一气象要素时,宜利用气候学方法建立经验统计模

型或数值模式进行推算。

6论证内容与方法

6.1基本气候背景分析

6.1.1资料要求

6.1.1.1收集30年以上的气候资料,包括气温、降水、气压、湿度、风向、风速、日照、蒸发、能见

度和各类天气现象日数。

6.1.1.2收集的气候资料应按GB/T34412的规定进行统计。

6.1.2分析内容

6.1.2.1气候概况

描述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形地貌、所属气候区、四季气候特征等。

6.1.2.2气温状况

统计分析当地各月、季、年平均温度、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等。

6.1.2.3降水状况

统计分析当地的日最大、月、季、年降水量。

6.1.2.4气压状况

统计分析当地各月、季、年平均气压。

6.1.2.5湿度状况

统计分析当地月、季、年平均相对湿度、最大相对湿度。

6.1.2.6风状况

统计分析当地月、季、年平均风速,绘制月、季、年风向玫瑰图。

4

DB34/T3106—2018

6.1.2.7日照状况

统计分析当地月、季、年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

6.1.2.8蒸发状况

统计分析当地月、季、年蒸发量。

6.1.2.9能见度状况

统计分析当地月、季、年平均能见度、最小能见度。

6.1.2.10各类天气现象日数

统计分析当地月、季、年平均雷暴日数、雾日数、冰雹日数、积雪日数、雨凇日数等。

6.2气候适宜性分析

6.2.1利用参证气象站资料和现场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对项目有利的气象条件。

6.2.2参证气象站和现场气象观测资料的精度无法满足项目要求时,宜利用数值模式模拟分析。

6.2.3根据气候适宜性分析结果,提出项目最优化布局方案。

6.3气象风险性分析

6.3.1分析内容

对影响项目建设的主要气象灾害进行分析评估。

6.3.2灾害种类

气象灾害的种类包括:

——暴雨(雪);

——连阴雨;

——干旱;

——台风;

——龙卷风;

——大风;

——寒潮;

——低温;

——高温;

——雷电;

——冰雹;

——霜冻;

——结(积)冰;

——大雾;

——其他气象灾害。

6.3.3灾害选取

宜根据论证项目的性质,选取与项目密切相关的气象灾害。不同项目类型需评估的气象灾害参见附

录B。

5

DB34/T3106—2018

6.3.4灾情收集

6.3.4.1灾情时间包括从参证气象站建站至项目被论证的当年为止。

6.3.4.2灾情内容包括灾害出现时间、地点、强度、持续时间以及造成的人畜伤亡数和直接经济损失。

6.3.5风险评估

评估内容应包括:

——气象灾害的平均发生频率及年际变化情况;

——气象灾害对项目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期的安全及生产可能造成的影响;

——提出趋利避害的对策与建议。

6.4工程气象参数计算

6.4.1资料要求

6.4.1.1应优先使用参证气象站建站至项目被论证的当年为止的资料序列。

6.4.1.2参证气象站的资料代表性较差时,可利用临时气象观测站与参证气象站同期观测数据间的差

异,用统计方法对参证气象站的资料修正。

6.4.2参数选取

宜根据论证项目的性质和需求选取工程气象参数。不同项目类型需计算的工程气象参数参见附录B。

6.4.3计算方法

6.4.3.1风能参数

6.4.3.1.1空气密度按GB/T18710-2002附录B1的规定计算。

6.4.3.1.2风切变指数按GB/T18710-2002附录B3的规定计算。

6.4.3.1.3湍流强度按GB/T18710-2002附录B4的规定计算。

6.4.3.1.4威布尔分布参数按GB/T34987-2017第5章的规定计算。

6.4.3.2设计基准值

6.4.3.2.1设计风速按GB50548-2010附录P的规定计算。核电站及相关工程的设计风速应另进行专

题分析评估。

6.4.3.2.2基本风压按GB50009-2012附录E.2的规定计算。

6.4.3.2.3阵风系数按GB50009-2012中8.6的规定计算。

6.4.3.2.4基本雪压按GB50009-2012附录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