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2872-2023 生命周期评价准则 羊绒制品
DB15/T 2872-2023 Life Cycle Assessment Guidelines Cashmere Product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59.060.01
CCSW09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2872—2023
生命周期评价准则羊绒制品
Lifecycleassessmentforcashmereproducts
2023-01-28发布2023-02-28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287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阿拉善盟畜牧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纤维质量监测
中心、国家毛绒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阿拉善左旗嘉利绒毛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鹿、李胜利、张崇志、张春华、桑丹、珊丹、苏雪、乌仁套迪、王莉、戴玲
杰、李晓梅、张治军、邴新帅、崔爽青、张振华、李萌萌、刘秀梅、何荣、高瑞玲、赫晓娜、章嘉诚。
I
DB15/T2872—2023
生命周期评价准则羊绒制品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羊绒制品生命周期评价原则、评价框架和方法及报告的一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羊绒制品生命周期评价研究与应用,用于评价羊绒制品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4040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GB/T24044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
GB/T32161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羊绒制品cashmereproducts
从绒山羊养殖端获取羊绒后,经分选、水洗、分梳、染色、纺纱、织造后制成的符合国家质量安全
相关标准的各种纺织及混纺制品。
羊绒制品生命周期评价lifecycleassessmentofcashmereproducts(LCA)
对羊绒制品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输入、输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lifecycleinventoryanalysis(LCI)
生命周期评价中对所研究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输入和输出进行汇编和量化的阶段。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lifecycleimpactassessment(LCIA)
生命周期评价中理解和评价产品系统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潜在环境影响的大小和重要性的阶
段。
1
DB15/T2872—2023
单元过程unitprocess
进行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时为量化输入和输出数据而确定的最基本部分。
4评价基本原则
生命周期的观点
羊绒制品生命周期评价考虑整个生命周期,即从羊绒的获取、产品生产和包装、产品的使用及废弃
物处置。通过系统评价,可以识别并可能避免羊绒制品整个生命周期各阶段或各环节的潜在环境影响。
以环境为焦点
羊绒制品生命周期评价关注系统中的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通常不考虑经济和社会因素及其影响。
相对的方法和功能单位
羊绒制品生命周期评价是围绕功能单位构建的一个相对的方法。功能单位定义了研究的对象。所有
的后续分析以及LCI中的输入输出和LCIA结果都与功能单位相对应。
反复的方法
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反复的技术。生命周期评价的每个阶段都使用其他阶段的结果。在每个阶段中
以及各阶段之间应用这种反复的方法将使研究工作以及报告结果具有全面性和一致性。
透明性
由于生命周期评价固有的复杂性,透明性是实施生命周期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以确保对结
果做出恰当的解释。
全面性
羊绒制品生命周期评价考虑了自然环境、人类健康和资源的所有属性或因素。通过对一项研究中所
有属性和因素进行全视角的考虑,就能识别并评价需要权衡的问题。
科学方法的优先性
羊绒制品生命周期评价中的决策更适宜以自然科学为基础。
5评价框架和方法
总体要求
开展羊绒制品生命周期评价时,应遵循GB/T24040和GB/T24044中的要求。
目的和范围的确定
5.2.1评价目的
5.2.1.1建立羊绒制品绿色设计或评价的参考标准
2
DB15/T2872—2023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评估羊绒制品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影响,并制定相应羊绒制品的参考标准。
5.2.1.2识别羊绒制品的改善潜力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识别羊绒制品在环境协调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判别对其进行改善的可能
性与潜力。
5.2.1.3用于设计方案比选
在概念设计时利用简化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各个备选方案进行预评估,只考虑最关键的功能单
位和过程,实现方案初选。
5.2.1.4用于工艺方案决策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进行羊绒制品生产过程的工艺方案优化和决策,例如基于环境性能改善
的工艺方案等。
5.2.2评价范围
应根据评价目的确定羊绒制品评价范围,确保两者相适应。羊绒制品生命周期评价的范围应包括功
能单位、系统边界、影响类型、数据要求等。
5.2.3功能单位、基准流
产品系统之间的比较建立在相同功能基础上,通过相同的功能单位进行量化,功能单位是基于从数
学角度为输入和输出数据的归一化;基准流是提供确定功能所需的产品量,评价中的所有输入和输出均
与其有量的关系。
羊绒产品中间产品的功能和基准流定义为“生产1吨产品或1百米产品”,羊绒产品终端消费品的功
能和基准流定义为“生产1件或1条产品”。
5.2.4系统边界
应根据供应链关系划定系统边界,绘制出产品的系统边界图,详细说明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哪些
部分和哪些过程涵盖在评价范围内。羊绒制品生命周期评价(LCA)系统边界分4个阶段:原辅料获取、生
产、运输、使用,见图1。
图1羊绒制品生命周期评价(LCA)系统边界图
3
DB15/T2872—2023
5.2.5数据质量要求
数据质量要求规定了研究所需数据的特征,数据质量应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
——完整性:充足的样本、合适的周期;
——可信度:数据根据测量、校验得到;
——时间相关:与评价目标时间差别小于3年;
——地理相关:来自研究区域的数据;
——技术相关:从研究的企业工艺过程和材料得到数据。
生命周期评价清单分析
5.3.1概述
应编制羊绒制品系统边界内的所有原材料/能源输入、输出清单,作为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的依据。
如果数据清单有特殊情况、异常点或其它问题,应在报告中进行明确说明。
5.3.2数据收集
5.3.2.1基本要求
应将原材料采购和预加工、生产加工和储存、运输、使用的数据纳入数据清单。
5.3.2.2数据采集
通过直接测量、调研或问卷调查、从企业直接获得数据等方式,应包括消耗的原料、能源、水资源
等的过程输入;排至空气、水、土壤的排放物以及作为固体废弃物的排放物的输出。
5.3.2.3背景数据采集
背景数据不是直接测量或计算而得到的数据。背景数据可为行业平均数据。所使用数据的来源应有
清楚的文件记载并应载入羊绒制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
5.3.2.4数据取舍原则
羊绒产品生命周期各单元过程应按照附表A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数据。与附录A中所列各项消耗和排
放有差异时,应按照实际情况填写,并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
附录A列出的单元过程数据清单的取舍原则如下:
所有能耗均列出;
——所有主要原料消耗均列出;
——重量小于产品重量1%的辅料消耗可忽略,但总忽略的重量不应超过产品重量的5%;
——已有法规、标准、文件要求监测的大气、水体、土壤的各种排放均列出,如环保法规、行业
环境标准、环境监测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
——小于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1%的一般性固体废弃物可忽略;
——道路与厂房的基础设施、各工序的设备、厂房内人员及生活设施的消耗和排放,均忽略。
5.3.2.5生命周期各阶段数据采集
生命周期各阶段数据采集包括:
——原材料获取和预加工阶段、生产和储存阶段、运输阶段、使用阶段;
4
DB15/T2872—2023
——原材料获取和预加工阶段,该阶段始于从牧场获取羊绒,结束于进入产品生产设施,可能包
括:羊绒的运输、预加工等;
——生产和储存阶段,该阶段始于羊绒进入工厂生产、产品储存,结束于羊绒制品离开工厂;
——运输阶段,该阶段为羊绒制品从生产工厂向消费者的转移过程,包括运输车辆的燃料使用
等。应考虑的运输参数包括运输方式、车辆类型、燃料消耗量、装货速率、回空数量和运输
距离;
——使用阶段,该阶段为经销商、消费者储存、用户丢弃产品包装或废弃制品,结束于产品作为
废物返回自然界或进入另一产品的生命周期。示例包括收集和运输寿命终止产品和包装,分
类、转换成回收材料、堆肥、填埋、焚化等。
5.3.3数据计算
数据收集后,应对所收集数据的有效性进行检查,确保数据符合质量要求。将收集的数据与单元过
程进行关联,同时与功能单位的基本流进行关联。
合并来自相同数据类型(比如土壤排放)、相同物质(如CO2)、不同单元过程的数据,以得到整个产
品系统的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以及空气排放、水体排放和土壤排放数据。
5.3.4数据分配
通常羊绒制品生产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或多道工序,因此,需要给出具体的分配原则和分配程序,将
资源输入和环境排放数据分配到各个产品或过程中。数据分配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尽量避免或减少出现分配,可将原来收集数据时划分的单元过程再进一步分解,以便将那些
与系统功能无关的单元排除在外或者扩展产品系统边界,把原来排除在系统之外的一些单元
过程包括进来;
——基于物理关系的分配,如产品质量、数量、体积、热值等。基于其他关系的分配,如产品产
值或利润等;
——羊绒制品的生命周期评价包括洗绒、制条、纺纱、织造、染整、缝制等过程,需要进行分
配,本标准可按产品的经济价值进行分配。
羊绒制品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5.4.1概述
数据收集后,应对所收集数据的有效性进行检查,确保数据符合质量要求。将收集的数据与单元过
程进行关联,同时与功能单位的基本流进行关联。
合并来自相同数据类型(比如土壤排放)、相同物质(如CO2)、不同单元过程的数据,以得到整个产
品系统的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以及空气排放、水体排放和土壤排放数据。
5.4.2必备要素
5.4.2.1选取影响类型
根据羊绒制品生产系统的特点,羊绒制品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的影响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
况:
——资源消耗、生态环境影响和人体健康危害三类,其中,资源消耗可包括水资源消耗、矿物和
化石能源消耗;
——生态环境影响类型可从气候变化、酸化、富营养化陆地、富营养化水体、光化学臭氧生成潜
势、臭氧层破坏、水体生态毒性、土地利用变化中选取;
5
DB15/T2872—2023
——人体健康危害可包括人体毒性影响、人体健康影响。
5.4.2.2生命周期清单因子归类
根据清单因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将对某影响类型有贡献的因子归到一起。例如,将对气候变化有贡
献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全氟碳等清单因子归到气候变化影响类型里。
5.4.2.3分类评价
应给出不同影响类型的特征化模型,并给出模型的出处。分类评价的结果采用GB/T32161中的物质
当量表示。
5.4.3可选要素
5.4.3.1归一化
5.4.3.1.1归一化是根据基准信息对类型参数结果的大小进行计算,目的是更好认识所研究产品系统
中每一个参数结果的相对大小。它是一个可选要素,它有助于检查不一致性;提供和交流关于参数相对
重要性的信息;为其他阶段例如分组、加权、生命周期解释等做准备。
5.4.3.1.2在归一化汇总时要通过选定一个基准值作除数对参数结果进行转化,例如:特定范围内(例
如:全球、区域、国家和地区)的输入和输出总量;特定范围内人均(或类似值均值)的输入和输出总量;
基准线情景方案,例如特定的备选产品系统的输入和输出。
对基准系统的选择宜参考环境机制和基准值在时间和空间范围上的一致性。
5.4.3.2分组
分组是把影响因素划到在目的和范围确定阶段预先规定的一个或若干组影响类型中去,包括分类
和排序。分组是一种可选要素,包括以下两个不同步骤:根据性质对影响因素进行分类(例如属于输入
还是输出,是全球性、区域性还是局部的);根据预定的等级规则对影响因素进行排序(例如属于高、中、
低级)。排序基于价值选择,由于不同的个人、组织和人群可能具有倾向性,它们对于同样的参数结果
或归一化的参数结果可能得出不同的排序结果。
5.4.3.3加权
加权是使用基于价值选择所得到的数值因子对不同影响类型的参数结果进行转化的过程,其中可
包括已加权的参数结果的合并。加权是一种可选要素,包括以下两个可能的步骤之一:用选定的加权因
子对参数结果或归一化的结果进行转化;对各影响类型转换后的参数结果或归一化的结果进行合并。
加权是基于价值选择而不是基于科学。由于不同的个人、组织和人群可能具有不同的倾向性,他们
对于同样的参数结果或归一化的参数结果可能得到不同的加权结果。在一项生命周期评价研究中可能
要使用若干不同的加权因子和加权方法,并进行敏感性分析来评价不同的价值选择和加权方法对生命
周期影响评价结果的影响。
羊绒制品生命周期评价解释
5.5.1总则
解释阶段应包括下述步骤:“评价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的稳健性”、“识别热点问题”以及“结论、
限制和建议”。
5.5.2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的稳健性评价
6
DB15/T2872—2023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的稳健性评价用于评价系统边界、数据来源、分配选择和生命周期影响类型等方
法对结果的影响程度。宜用于评价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稳健性的工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完整性检查,评价数据清单以确保其相对于确定的目标、范围、系统边界和质量准则完整。
包括过程范围的完整性(即包含了所考虑的各供应链阶段的所有过程)和输入/输出范围(即包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26798-2011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011-07-29
- GB/T 26802.6-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通用规范 第6部分:验收大纲 2011-07-29
- GB/T 26799-2011 点胶机 通用技术条件 2011-07-29
- GB/T 26802.5-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通用规范 第5部分:场地安全要求 2011-07-29
- GB/T 26802.3-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通用规范 第3部分:设备用图形符号 2011-07-29
- GB/T 26802.1-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通用规范 第1部分:通用要求 2011-07-29
- GB/T 26801-2011 封闭管道中流体流量的测量 一次装置和二次装置之间压力信号传送的连接法 2011-07-29
- GB/T 26803.2-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总线 第2部分:系统外部总线 串行接口通用技术条件 2011-07-29
- GB/T 26802.4-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通用规范 第4部分:文字符号 2011-07-29
- GB/T 26803.1-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总线 第1部分:总论 2011-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