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2941-2008 蜂蜜中林可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替米考星、泰乐菌素、交沙霉素、吉他霉素、竹桃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GB/T 22941-2008 Determination of lincomycin,erythromycin,spiramycin, tilmicosin,tylosin,josamycin,kitasamycin,oleandomycin residues in honey—LC-MS-MS method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2941-2008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12-31
实施日期
2009-05-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蜂蜜中林可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替米考星、泰乐菌素、交沙霉素、吉他霉素、竹桃霉素残留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蜂蜜中林可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替米考星、泰乐菌素、交沙霉素、吉他霉素、竹桃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均为2.0 μg/kg。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起草人:
曹彦忠、张艳梅、贾光群、张进杰、石玉秋、庞国芳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17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94⒈-2008

冖卸y

蜂、、

蜜中林可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

替米考星、、、

泰乐菌素交沙霉素

吉他、桃

霉素竹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DeterΠlinationof】

incomycin,erythromycin,spiramycin,tilInicosin,

ˉ

tylosin,josamycin,kitasamycin,oIeandomycinresiduesinhoneyˉ

LC-Ms-rˇΙsmeth。

d

20O8-1⒉31发布2009-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总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嫖垦发

GB/T2294⒈-2008

目刂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秦皇岛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曹、玉、。

主要起草人、、、杰石秋庞国芳

本标准彦忠张艳梅贾光群张进

GB/T2294⒈-2008

、、、

蜂蜜中林可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

替米考星、乐、沙、

泰菌素交霉素

吉、量测定

他霉素竹桃霉素残留的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蜂蜜中林可霉素、红、、星、、、、

霉素螺旋霉素替米考泰乐菌素交沙霉素吉他霉素竹桃

霉素残留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蜂蜜中林可素、红、、星、、沙、、桃

霉霉素螺旋霉素替米考泰乐菌素交霉素吉他霉素竹

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均为2.0uykg。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仵,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这些的最版。不日,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准。

使用文件新本凡是注期的引用文件标

GB/T6379.1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1部分:总则与定义

(GB/T6379.⒈-2004,ISo5725-1:1994,IDT)

GB/T6379.2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

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GB/T6379.22004,IsO5725乇:1994,IDT)

GW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⒛08,ISo3696:1987,MOD)

3原理

红、、

留的林可霉、霉素、星、、、

蜂蜜中残素螺旋霉素替米考泰乐菌素交沙霉素吉他霉素竹桃霉素用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缓液(pH=9)提取,过滤后,经OasisHLB固相萃取柱D或相当的固相

冲溶萃

取柱净化,用甲醇洗脱并蒸干,残渣用乙腈0.01mol/L乙酸铵溶液溶解,过0.2um滤膜后,样品溶液

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内标法定量。

4试剂和材料

4.1水:GB/T6682,一级。

4.2甲醇:色谱纯。

4.3乙腈:色谱纯。

4.4三甲基基甲(Tris):优纯。

羟氨烷级

4.5氯化钙(Cac12·2H20):优级纯。

4.6乙酸铵:优级纯。

l)OasisHI'B固相Watcrs公,给一,并

萃取柱是司产品的商品名称出这信息是为了方便本标准的使用者不是表

示对该产品的认可。如果其他等效产品具有相同的效果,则可使用这些等效产品。

GB/T22941-—2008

4.7盐酸:优级纯。

4.8淋洗液:甲醇溶液(2+3)。量取40mL甲醇(4.2)与60mL水混合。

4.90.01m°l/L乙酸铵溶液:称取0.77g乙酸铵(4,6)溶于1000mL水中。

4.100.2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os)缓冲溶液:称取12.0g三羟甲基氨基甲烷(4,4)和7.35g

氯化钙(4.5),放入1000mL烧杯中,加人800mL水溶解,用盐酸(4.7)调至pH值为9.0,再用水定容

至1000mL。

4.11定容液:乙腈o.01mol/L乙酸铵溶液(3+17)。量取15mL乙腈(4.3)和85mL乙酸铵溶液

(4.9)混合均匀。

4.12标准物质:林可霉素(CAS:7179499)、红霉素(CAS:5931972△)、螺旋霉素(CAS:8025鹉1胡)、

替米考星(CAS:10805O-540)、泰乐菌素(CAs:7461⒍552)、交沙霉素(CAS:16846-245)、吉他霉素

(CAS:13922⒈8)、竹桃霉素(CAS:7060彳44),纯度≥99%。

4.130.1mg/mL标.12),用0.1mg/mL的

准储备溶液:准确称取适量的各标准物质(在甲醇分别配成

标准储各溶液。该溶液在4℃保存。

4.141,0ug/mL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吸取各标准储各溶液(4.13)0.lmI'移至10mL容量瓶中,用甲

醇稀释至刻度。该溶液在4℃保存。

4.15内标物质:罗红霉素(CAS:8021483△)、克林霉素(CAS:2146239-5),纯度≥99%。

4.160.1mymL罗红霉、:准红

素克林霉素内标储各溶液确称取适量的罗霉素、林素

克霉标准物质

(4.15),用甲醇配成0.lmg/mL的内标储备溶液。该溶液在座℃保存。

4.171.0ug/mL混合内标工作溶液:分别吸取罗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内标储备溶液(4.16)0.1mL移

至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该溶液在4℃保存。

4.18基质标准工作溶液:吸取不同体积混合标准工作溶液(4.14)和20uL混合内标工作溶液(4.17),

用空白样品提取液配成2.0ng/mL、5.Ong/mL、10.0n酽mL、zO.0ng/mL、50.0ng/mL不同浓度的基

质标准工作溶液。当天配制。

4.190asisHLB固相萃取柱或相当者:⒛0mg,6mL。使用前依次用5mL甲醇(4.2)和10mL水活

化,保持柱体湿润。

4.20滤膜:0.2um。

5仪器

5.1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配有电喷雾离子源。

5.2分析天平:感量0.1mg和0.Olg。

5.3氮气浓缩仪。

5.4液体混匀器。

5,5贮液器:50mL。

5.6真空泵:最大负压80kPa。

5.7固相萃取装置。

5.8吹干管:10mL。

6试样的制备与保存

6.1试样的制备

对无结晶的实验室样品,将其搅拌均匀。对有结品的样品,在密闭情况下,置于不超过60℃的水浴

中温热,振荡,待样品全部融化后搅匀,冷却至室温。分出0.5kg作为试样。制备好的试样置于样品瓶

2

GB/T2294⒈-2008

中,密封,并做上标记。

6.2试样保存

将试样于常温下保存。

7测定步骤

7.1提取

称取2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150mL三角瓶中,加入20uL混合内标工作溶液(4.17),加人

25mLT⒒s缓冲溶液(4.10),于液体混匀器(5.4)上快速混匀1min,使试样完全溶解。

7.2净化

将塞有玻璃棉的玻璃贮液器(5.5)连到0asisHLB固相萃取柱(4.19)上,把样液倒人玻璃贮液器

中,调节流速小于3mL/min,待样液完全流出后,依次用5mL水和5mL淋洗液(4.8)洗柱,弃去全部

流出液。减压抽干20min,然后用5mL甲醇(4.2)洗脱,收集洗脱液于10mL吹干管(5.8)中。用氮气

浓缩仪(5.3)于50℃吹干。准确加人1.0mL定容液(4.11)溶解残渣,过0.2um滤膜后,供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仪测定。

按上述操作步骤,制备用于配制系列基质标准工作溶液的样品空白提取液。

7.3测定条件

7.3.1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a)色谱柱:AtlantisC1:,3um,150mm×2。lmm(内径)或相当者;

b)流速:0.2mL/min;

c)柱温:30℃;

d)进样量:20uL;

e)流动相:A:乙腈,B:0.1%甲酸溶液,C:甲醇。梯度洗脱条件见表l。

表1梯度洗脱条件

时间/minΛB/%

/%C/%

0.0090.05.05.0

5.05.0

9~005.05.0

9~1090.05.05.0

17.o5.0

7.3,2质谱参考条件

a)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

b)扫描方式:正离子扫描;

c)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

d)电喷雾电压:5500V;

e)雾化气压力:0.069MPa;

f)气帘气压力:0.069MPa;

g)辅助气流速:7L/min;

h)离子源温度:450℃;

i)定性离子、、2。

对定量离子对碰撞气能量和去簇电压见表

GB/T2294⒈-2008

2定、电压

表性离子对、定量离子对碰撞气能量和去簇

定性离子对定量离子对碰撞气能量/去簇电压/

化合物中文名称化合物英文名称

n/z)VV

(m/z)(乃

40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