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2794-2023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监测评价规范
LY/T 2794-2023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of mangrove wetland ecosystem
基本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价工作。
发布历史
-
2017年06月
-
2023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深圳大学
- 起草人:
- 李伟、崔丽娟、赵欣胜、高常军、贺东北、吴后建、谭芳林、雷茵茹、翟夏杰、郭菊兰、邬国锋、刘世好、罗为检、余涛、孙培峰、苗垠、郭子良、张曼胤、王大安、李晶、王金枝、朱怡诺、窦志国、平云梅
- 出版信息:
- 页数:15页 | 字数:3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CCSB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2794—2023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监测评价规范
Specificationformonitoringandassessmentofmangrovewetlandecosystem
2023-06-19发布2023-11-01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
LY/T2794—2023
目次
前言
…………………………Ⅲ
范围
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术语和定义
3………………2
一般要求
4…………………2
监测对象
4.1……………2
断面布设
4.2……………2
监测点位选择
4.3………………………2
监测频率
4.4……………2
监测应用
4.5……………3
监测指标及方法
5…………………………3
总体状况
5.1……………3
水文水质监测
5.2………………………3
沉积物土壤监测
5.3/……………………4
生物监测
5.4……………5
气象监测
5.5……………7
大气环境监测
5.6………………………8
干扰因素监测
5.7………………………8
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
6…………9
评价指标体系
6.1………………………9
赋值标准
6.2……………10
计算方法
6.3……………11
等级划分
6.4……………12
Ⅰ
LY/T279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GB/T1.1—2020《1:》
起草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
本文件由全国湿地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SAC/TC468)。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广东省林
:、、
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深圳大学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伟崔丽娟赵欣胜高常军贺东北吴后建谭芳林雷茵茹翟夏杰
:、、、、、、、、、
郭菊兰邬国锋刘世好罗为检余涛孙培峰苗垠郭子良张曼胤王大安李晶王金枝朱怡诺
、、、、、、、、、、、、、
窦志国平云梅
、。
Ⅲ
LY/T2794—2023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监测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监测评价的一般要求监测指标及方法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及方法技术要求
。
本文件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价工作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
本文件
。
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
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GB7489
水质色度的测定
GB11903
环境空气降尘的测定重量法
GB/T15265、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
GB/T18204.24
重要湿地监测指标体系
GB/T27648
气相色谱法本底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在线观测方法
GB/T31705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一部分总则
HJ442.1: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三部分近岸海域水质监测
HJ442.3: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四部分近岸海域沉积物监测
HJ442.4: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六部分近岸海域生物监测
HJ442.6:
环境空气和的测定重量法
HJ618PM10PM2.5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燃烧氧化滴定法
HJ658-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鸟类
HJ710.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内陆水域鱼类
HJ710.7
红树林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HY/T081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第部分风暴潮
HY/T0273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LY/T1681
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
LY/T2090
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技术规范
LY/T2898
土壤检测第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
NY/T1121.1616: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部分气压观测
QX/T495: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部分空气温度和湿度观测
QX/T506: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部分风向和风速观测
QX/T5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部分降水观测
QX/T528: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部分辐射观测
QX/T551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部分日照观测
QX/T5612:
1
LY/T2794—2023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部分地温观测
QX/T5713:
水文调查规范
SL196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
红树林mangrove
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植物群落
、,,。
注包括真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
:。
32
.
真红树植物truemangrove
专一性地生长在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及两种草本植物卤蕨和尖叶卤蕨
()。
33
.
半红树植物semi-mangrove
能生长于潮间带有时成为优势种同时也能在陆地环境生长的两栖木本植物
,,。
34
.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mangrovewetlandecosystem
红树林与其周边生长环境及其生物共同构成的统一体
。
4一般要求
41监测对象
.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内的真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昆虫鱼类两
、、、、、、、
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微生物等以及水大气沉积物等
、、、,、、。
42断面布设
.
在每一红树林监测区根据红树林分布区域面积设条条以上断面断面从红树林向海的分布
,3~6,
前沿向红树林陆地边缘布设穿越高中低个潮带
,、、3。
43监测点位选择
.
监测点位布设符合下列要求
:
在综合考虑区域内红树林分布水环境基质类型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监测点位应涵盖整个
a)、、,
监测和评价区域充分反映调查区域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
,;
应包含所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类型
b);
宜设置固定点位和样方以便进行长期监测应在断面内的向海林带中间林带和向陆林带各
c),。、
设置一个的固定样方可根据红树林的密度扩大或缩小样地面积
10m×10m,。
44监测频率
.
监测频率符合下列要求
:
红树林生态系统总体状况沉积物土壤植被特征干扰因素等监测每年应至少开展次
a)、/、、,1
调查
;
生物群落和水文水质等监测宜每年按照不同季节开展次调查
b),4;
2
LY/T2794—2023
气象和大气环境指标应进行实时连续监测
c);
开展年际间同一季节的调查时间应尽可能固定不变调查时间偏差不超过水文水质指标
d),15d;
应在大潮日开展调查其他指标宜在小潮日开展调查
,。
45监测应用
.
进行生态质量评价的红树林湿地应开展与评价内容对应的监测指标调查监测其他红树林湿地可
,;
按照和确定监测指标
GB/T27648、HY/T081、LY/T2090LY/T2898。
5监测指标及方法
51总体状况
.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总体状况指标见表
1。
表1总体状况
指标单位方法备注
边界遥感解译法勘界定标或无人机测绘技术
—、—
基于遥感的测量或资料查询按照
面积2GIS,
hm确定的方法—
LY/T2898
平均海拔高度基于的测量或资料查询
mDEMGIS—
起源资料查询法天然或人工
—
潮汐类型资料查询法半日潮型全日潮型和混合潮型
—、
沉积物类型按照确定的底泥沉降实验法泥质砂质砾质及石质等类型
—HJ442.4、、
52水文水质监测
.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水文水质监测指标和监测方法见表水样的布点取样和保存方法按照
2。、
和确定
HJ442.1HJ442.3。
表2水文水质监测指标及监测方法
指标类别监测指标单位监测方法监测频率备注
最大
、
平均高潮位m
水文指标自记验潮仪和水位标尺年次
最小14HJ442.3、SL196
、
平均低潮位m
温度温度计或者便携式监测仪年次
℃14—
色度按照和的方法年次
—GB11903HJ442.314—
水质指标
溶解氧按照和的方法年次
物理性质(DO)mg/LGB7489HJ442.314—
总悬浮性固体便携式监测仪测定按照确
,HJ442.3年次
mg/L定的方法14—
(TSS)
3
LY/T2794—2023
表2水文水质监测指标及监测方法续
()
指标类别监测指标单位监测方法监测频率备注
便携式计测定年次
pH—pH14—
总盐度盐度计测定法按照的方法年次
mg/L,HJ442.314—
总氮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
光光度法或者流动注射盐酸萘乙二
总氮以-
(N胺分光光度法测定
计硝态氮;
),硝态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氨年次
-氨mg/L;14—
(NO3)、态氮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或者
态氮+
(NH4)流动注射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按
-;
照确定的方法
HJ442.3
总磷以计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按照的
(P)、,HJ442.3年次
有效磷mg/L方法14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21210-2007 单速三相笼型感应电动机起动性能 2007-12-03
- GB/T 21207-2007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入网工业设备描述的基本原则 2007-12-03
- GB/T 21205-2007 旋转电机整修规范 2007-12-03
- GB/T 21209-2007 变频器供电笼型感应电动机设计和性能导则 2007-12-03
- GB/T 21219-2007 磁性材料 分类 2007-12-03
- GB/T 21216-2007 绝缘液体 测量电导和电容确定介质损耗 因数的试验方法 2007-12-03
- GB/T 21208-2007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固定式消防泵驱动器的控制器 2007-12-03
- GB/T 21206-2007 线路柱式绝缘子特性 2007-12-03
- GB/T 21217.1-2007 电气用波纹纸板和薄纸板 第1部分:定义、命名及一般要求 2007-12-03
- GB/T 21211-2007 等效负载和叠加试验技术 间接法确定旋转电机温升 2007-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