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198-2019 水力发电站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DB21/T 3198-2019 Stormwater Pumping Station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Inspe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120.40
K09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198—2019
水力发电站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testingofhydropowerstation
2019-11-30发布2019-12-30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1/T3198—2019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检测场所及项目....................................................................3
4.1检测场所......................................................................3
4.2检测项目......................................................................3
5检测周期..........................................................................3
6检测程序..........................................................................3
7检测内容及方法....................................................................4
7.1一般规定......................................................................4
7.1.1防雷分类..................................................................4
7.1.2防静电设施检测内容及方法..................................................5
7.1.3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检测内容及方法........................................5
7.2分场所检测内容及方法..........................................................5
7.2.1坝上挡水、泄水等建(构)筑物..............................................5
7.2.2主厂房、副厂房............................................................6
7.2.3变压器场、开关站..........................................................6
7.2.4其它建筑物或设施..........................................................7
8检测作业要求......................................................................7
8.1一般要求......................................................................7
8.2电气检测作业要求..............................................................7
8.3高处检测作业要求..............................................................8
9检测数据记录、整理及报告..........................................................9
9.1检测数据记录..................................................................9
9.2检测数据整理..................................................................9
9.3检测报告......................................................................9
附录A(资料性附录)危险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确认表...................................11
附录B(规范性附录)检测报告格式...................................................13
附录C(资料性附录)检测作业事故应急处置...........................................31
附录D(规范性附录)外部防雷装置检测项目及方法.....................................32
附录E(规范性附录)电涌保护器(SPD)检测项目及方法................................34
参考文献......................................................................35
I
DB21/T3198—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本溪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由辽宁省气象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溪市防雷中心、辽宁中本天象检测有限公司、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长富、张洪刚、石艾平、刘克中、于会明、樊金鹏、陈茂林、程志强、尹宝
河、李岩、梁世龙、武天明、郭建华、卢炳才、曲波。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意见和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的方式进行反馈,我
们将认真答复并及时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单位通信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常德
街69号辽宁省气象局,电话:024-83862064;起草单位通信地址: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胜光街辽宁中本
天象检测有限公司,电话:024-44832888。
II
DB21/T3198—2019
水力发电站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力发电站防雷装置的检测场所及项目、检测周期、检测程序、检测内容及方法、检
测作业要求、检测数据记录整理及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水力发电站防雷装置、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18802.1低压电涌保护器(SPD)第1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18802.21低压电涌保护器第21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性能要求和试验
方法
GB/T2143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T5006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
GB/T5006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DL/T475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
JGJ80高处作业安全规范
NB/T35050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除本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规定的术语和定义外,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水力发电站hydropowerstation
将水能转换成电能的各种建筑物和设备的综合体,简称水电站。一般包括由挡水、泄水建筑物形成
的水库和水电站引水系统、发电厂房、机电设备等。
3.2
水电站分类classificationofhydropowerstations
按水电站装机容量的大小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300MW及以上的称为大
型水电站、50MW~300MW的称为中型水电站、小于50MW的称为小型水电站;按集中水头的手段和水电站
的工程布置可分为坝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和混合式水电站。
3.3
1
DB21/T3198—2019
坝式水电站damtypehydropowerstation
用坝集中河段落差形成发电水头的水电站。可根据水电站厂房所处位置的不同,分为河床式、坝后
式和岸边式三类。
注:河床式水电站一般建筑在河床宽阔、小落差、大流量的平原河道上,厂房与堤坝共同起着挡水作用;坝后式水
电站由堤坝挡水,汇集水流形成落差,厂房则设在坝下游处,由较短的引水管道引水发电;岸边式水电站的厂
房设在大坝下游岸边,水流通过隧洞或埋管流入厂房发电。
3.4
引水式水电站diversiontypehydropowerstation
用引水道来集中河段落差形成发电水头的水电站,引水管路可以是明渠或压力管道。
3.5
混合式水电站hybridhydropowerstation
由坝和引水道两种建筑物共同形成发电水头的水电站
3.6
装机容量installedcapacity
一座水电站全部水轮发电机组额定功率总和。
3.7
挡水建筑物waterretainingstructure
用以拦截河流,集中落差,形成水库的拦河坝、闸或河床式水电站的厂房等水工建筑物。
3.8
泄水建筑物drainagestructure
用以宣泄洪水,供下游用水,放空水库的建筑物,如开敞式河岸溢洪道、溢流坝、泄洪洞及放水底
孔等。
3.9
厂区枢纽建筑物planthubbuilding
水电站主厂房、副厂房、主变压器场和高压开关站及厂区交通等,组成水电站厂区枢纽建筑物,一
般称厂区枢纽。
3.10
防雷装置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
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它连接导体等构成的,用以防御雷电灾害的设施或者
系统。
3.11
防雷装置检测inspectionoflightingprotectionsystem
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查、测量及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的全过程。
3.12
大型接地装置largegroundingdevice
110kV(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的接地装置,装机容量在200MW以上火电站的接地装置,或者
等效面积在5000m2以上的接地装置。
3.13
接地装置的特性参数parametersofgroundingdevice
接地装置的电气完整性、接地阻抗、场区地表电位梯度分布、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等参数或指
标。除了电气完整性,其他参数为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
3.14
接地装置的电气完整性electricintegrityofgroundingdevice
2
DB21/T3198—2019
接地装置中应该接地的各种电气设备之间,以及接地装置的各部分之间的电气连接性,即直流电阻
值,也称为电气导通性。
3.15
现场监护人on-siteguardian
负责检查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检查现场是否达到安全检测条件的人员,发现异常情况有权及时采
取措施或停止检测。
4检测场所及项目
4.1检测场所
检测场所主要包括:
a)挡水建筑物;
b)泄水建筑物;
c)主厂房;
d)副厂房;
e)主变压器场;
f)高压开关站;
g)生产附属建筑;
h)办公建筑;
i)其它辅助设施等。
4.2检测项目
检测项目主要包括:
a)建(构)筑物的防雷分类;
b)接闪器;
c)引下线;
d)接地装置;
e)电涌保护器;
f)等电位连接;
g)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
5检测周期
5.1水电站内储存易燃油、易燃易爆物品场所的防雷装置检测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其它各类建(构)
筑物(或设施)防雷装置检测应每年进行一次。
5.2水电站场区地表电位梯度分布、跨步电位差、接触电位差等参数,正常情况下宜3~5年测试一
次。对于土壤腐蚀性较强的区域,应缩短测试周期。
5.3遇有防雷装置改造或其它必要时,应进行针对性检测。
6检测程序
检测工作宜按图1规定的程序进行。
3
DB21/T3198—2019
检测机构受检单位
开始
受理检测任务确定检测任务事项
任务受理与
派发
安排检测人员、划分检测
组、分解任务
查阅资料、现场勘察现场配合
对危险因素识别,制定检
测方案、计划
检测前准备
确定检测时间,检测组接根据不符合项报告进行
启动复检程序
受检测任务整改
准备检测装备、安全防护
装备、原始记录等
检测前:入厂手续办理,
与受检单位现场联系工作、安全交底,安全培
训,现场配合
岗前安全教育
安排检测工作
现场检测(主测、读表、填写记录)
按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检
测
检测数据记录、整理与确对原始记录中检测项目、
认签字数据进行确认并签字
数据分析与计算,绘制检
测点分布图
数据分析与检测报告编制
报告编制
否
报告质量审核
是
报告签发
出具检测报告签收检测报告
报告签发
检测结果否
资料归档
是否符合要求
是
结束资料存档
图1检测工作程序框图
7检测内容及方法
7.1一般规定
7.1.1防雷分类
4
DB21/T3198—2019
7.1.1.1水电站内各类建(构)筑物检测前应先确定其防雷类别,防雷类别划分方法按GB50057中的
有关规定确定。
7.1.1.2在内部设有信息系统或电气设备的建(构)筑物,当达不到第三类并且不处于其它建(构)
筑物或物体的保护范围时,宜将其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7.1.2防静电设施检测内容及方法
水电站内各场所涉及的所有易燃油、可燃油、易燃易爆物管道及容器的金属外壳需进行接地或等电
位连接。检测项目及要求如下:
a)易燃油、可燃油、易燃易爆物管道应在其始端、末端、分支处,以及每隔50m处设防静电接地。
测试其接地电阻及接地点间距。
b)净距小于100mm的平行或交叉管道,应每隔20m用金属线跨接。用等电位连接测试仪测试跨接
连接处过渡电阻,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03Ω,用钳型回路电阻测试仪测试跨接线的回路电阻,
回路电阻不应大于3Ω。
c)用等电位连接测试仪测试阀门、法兰、弯头等管道连接处过渡电阻,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03
Ω。
d)用等电位连接测试仪测试金属罐罐顶与罐体之间,以及阀与罐体之间的过渡电阻,过渡电阻不
应大于0.03Ω。
7.1.3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检测内容及方法
7.1.3.1接地装置接地阻抗值应符合GB/T50065的有关规定。
7.1.3.2水电站大型接地装置的接地阻抗、场区地表电位梯度分布、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等特性
参数检测内容及方法应符合DL/T475的有关规定。
7.1.3.3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宜采用异频电流法测试。仪器测试电流频率宜在40Hz~60Hz范围,标
准正弦波形,电流幅值通常不宜小于5A。对于测试现场干扰大时应增大仪器的测试电流。
7.1.3.4接地装置电气完整性测试仪器分辨率应不大于1mΩ,准确度不低于1.0级,测试电流不小于
1A。对于测试现场干扰大时宜选择测试电流大于5A的仪器。
7.2分场所检测内容及方法
7.2.1坝上挡水、泄水等建(构)筑物
7.2.1.1测试建(构)筑物的长、宽、高,按本标准第7.1.1条划分防雷类别。
7.2.1.2检测挡水、泄水建(构)筑物外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检测项目及方法见附录D。
7.2.1.3检测水工楼、水文楼、值班室等附属建筑物外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检测项目及方法见
附录D。
7.2.1.4选定一个与主地网连接良好的设备引下线或接地测试点为参考点,用等电位连接测试仪(电
气导通测试仪)测试以下部分与参考点之间的直流电阻,直流电阻值宜≤50mΩ。
——金属护栏(围栏)、金属梯、金属构架、灯杆;
——门机、启闭机、电梯等金属外壳;
——船闸、升船机等过坝设施的金属部件;
——电力电缆接线盒、终端盒的外壳、电缆的屏蔽铠装外皮、穿线的钢管等;非铠装或金属护套电
缆的1~2根屏蔽芯线;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内,以及地上各种电缆金属支架等;
——闸门控制柜、配电柜;
——激光室内配电柜(箱)、控制柜(箱)、泵等电气设备;
5
DB21/T3198—2019
——值班室内配电柜(箱)、监控设备、通信设备等电气设备;
——其它电气设备或设施。
7.2.1.5检查低压电源线路是否安装电涌保护器(SPD),电源SPD检测内容及方法见附录E.1。
7.2.1.6检查监控、通信线路是否安装信号电涌保护器(SPD),信号SPD检测内容及方法见附录E.2。
7.2.1.7接地装置检测内容及方法见附录D。当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
7.2.2主厂房、副厂房
7.2.2.1测试地上厂房的长、宽、高,按本标准第7.1.1条划分防雷类别。
7.2.2.2检测厂房外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检测项目及方法见附录D。
7.2.2.3选定一个与主地网连接良好的设备引下线或接地测试点为参考点,用等电位连接测试仪(电
气导通测试仪)测试以下部分与参考点之间的直流电阻,直流电阻值宜≤50mΩ。
——桥机、电动葫芦等起重设备的轨道或金属外壳;
——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静止变频启动装置和配电装置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
——励磁系统、调速系统及电动机等设备的外壳或金属支架;
——油罐、人体静电释放器;
——控制和保护用的控制柜、端子箱、保护屏、仪表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
——计算机监控、直流、通信、火灾报警、工业电视、监测等系统设备的外壳;
——通风空调系统的设备外壳;
——电力电缆接线盒、终端盒的外壳、电缆的屏蔽铠装外皮、穿线的钢管等;非铠装或金属护套电
缆的1~2根屏蔽芯线;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内,以及地上各种电缆金属支架等;
——其它电气设备。
7.2.2.4检查低压电源线路是否安装电涌保护器(SPD),电源SPD检测内容及方法见附录E.1。
7.2.2.5检查监控、通信线路是否安装信号电涌保护器(SPD),信号SPD检测内容及方法见附录E.2。
7.2.2.6接地装置检测内容及方法见附录D。当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
7.2.3变压器场、开关站
7.2.3.1变压器、开关站处在建筑物内部的,应测试建筑物的长、宽、高,按本标准第7.1.1条划分
防雷类别。外部防雷装置检测项目及方法见附录D。
7.2.3.2变压器、开关站处在露天的,检测变压器场、开关站高压线路的防直击雷装置。防直击雷装
置检测项目及方法见附录D。
7.2.3.3选定一个与主地网连接良好的设备引下线或接地测试点为参考点,用等电位连接测试仪(电
气导通测试仪)测试以下部分与参考点之间的直流电阻,直流电阻值宜≤50mΩ。
——各变压器金属外壳、附属设备外壳;
——A、B、C相避雷器接地线;
——A、B、C相刀闸、接地刀闸、开关(箱)柜、机构箱、端子箱等;
——构架、分线箱、汇控箱、电源箱等;
——互感器、消弧线圈、组合电器等;
——接闪杆、门型架等;
——各电源线、信号线金属线槽(管),线缆金属外皮等;
——其它电气设备。
7.2.3.4测试各独立接闪杆(塔)、设有接闪杆或接闪线的构架、各终端塔的接地电阻。接地电阻不
应大于10Ω。
7.2.3.5测试独立接闪杆(塔)与道路或人员出处口空气中间隔距离,距离不宜小于3m。
6
DB21/T3198—2019
7.2.3.6接地装置检测内容及方法见附录D。
7.2.4其它建筑物或设施
7.2.4.1测试建筑物的长、宽、高,按本标准第7.1.1条划分防雷类别。
7.2.4.2检测建筑物外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检测项目及方法见附录D。
7.2.4.3检查低压电源线路是否安装电涌保护器(SPD),电源SPD检测内容及方法见附录E.1。
7.2.4.4检查监控、通信线路是否安装信号电涌保护器(SPD),信号SPD检测内容及方法见附录E.2。
7.2.4.5接地装置检测内容及方法见附录D。外部防雷接地电阻值应符合GB/T21431的规定,电子信
息系统设备接地电阻值应符合GB50343的规定。
7.2.4.6电力设备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
——标称电压220V及以下的蓄电池柜或支架;
——在干燥场所内,交流额定电压127V及以下、直流额定电压110V及以下的电力设备外壳,但爆
炸危险场所除外。
8检测作业要求
8.1一般要求
8.1.1检测前应查阅防雷装置相关设计资料或上次检测资料,必要时应现场勘察检测环境、设备和设
施布局等,与受检单位技术人员共同对危险源进行辨识,进行风险评价,并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制定检
测方案。危险因素识别与控制确认表见附录A。
8.1.2检测人员应穿戴长袖防静电工作服、安全帽、绝缘防砸劳保鞋、防滑手套等劳保用品。
8.1.3检测前应由受检单位对检测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必须取得受检单位作业票或许可,掌握并遵守
受检单位各项安全管理规定。
8.1.4检测前检测负责人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对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控制措施进行讲解并逐一确认,
让检测人员能够识别检测区域内的各种安全性标志。安全标志识别见GB2894。
8.1.5按照检测方案配置检测人员、准备检测仪器装备,检测前对所有检测仪器进行检查和状态确认,
遵守仪器操作规程,并记录检测仪器的型号、编号、使用时间、检测场所等,当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后能
追溯和验证之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8.1.6检测作业应由不少于两人承担,并有受检单位人员配合。
8.1.7检测人员应身体健康并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无不适合从事检测作业的疾病,每年进行一次全
面体检,符合作业要求。
8.1.8凡发现检测人员有饮酒、精神不振时,禁止进行检测作业。
8.1.9检测车辆应严格按照受检单位规定行驶、停放。
8.1.10噪声大的场所应根据噪声等级配备耳塞。
8.1.11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接地装置的工频特性参数测试应尽量在干燥季节和土壤未冻结时进行,不
应在雷、雨、雪中或雨、雪后立即测试,宜在连续晴天3天后测量。
8.1.12遇有雷暴、沙尘暴、浓雾、雨、雪、6级及以上强风等恶劣天气,应立即停止露天检测作业,
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检测人员迅速撤离现场。
8.1.13检测作业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应立即停止检测作业;若检测过程中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应
急处置措施。检测作业事故应急处置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的要求。
8.2电气检测作业要求
7
DB21/T3198—2019
8.2.1本标准中电气检测作业是指对配电设施、电源SPD、电气设备的防雷装置检测作业以及对接地
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检测作业。
8.2.2作业前受检单位负责人员对检测现场进行安全交底,双方明确检测作业范围、现场设备带电情
况。
8.2.3检测配电室(房)、配电柜、变电所内防雷装置时应识别电压等级,不得盲目测试。
8.2.4检测人员应在受检单位负责人员允许下进入现场,作业前应先用验电设备检查被检测设施、验
证设备是否带电,在确认不带电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检测作业。
8.2.5在检测配电箱(柜)中的电源SPD时,应先了解线路的走向,检查接线端子固定是否可靠,以
免在对模块式SPD插拔时接线端子松动、接头脱落造成短路,造成人身触电等事故的发生。
8.2.6电源SPD前端单独设有断路器或熔断器的可以在线测试。测试前应先断开断路器或熔断器并用
验电设备测试确定不带电后方可测试,测试完毕后应将前端断路器或熔断器恢复原状。
8.2.7不得在SPD带电的情况下进行检测。如需停电作业,应在断开的电源开关处挂上“有人工作,
禁止合闸”标示牌并有监护人监护。
8.2.8在变压器场、高压开关站检测时不得使用金属梯子,不得使用金属导体的杆、棒,不得扔、甩
测试线缆等,测试线缆应沿地面设置不得悬挂,测试过程中不得拉伸测试线缆。
8.2.9一旦发生人员触电应立即断开电源,未断开电源前不得用手或导电物体施救。
8.3高处检测作业要求
8.3.1凡在离坠落基准面2m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地点进行的检测作业均视为高处检测作业。
8.3.2检测作业前应对高处作业场所进行现场勘察,作业时佩戴双钩五点式安全带,安全带不应有破
损并在有效期内。
8.3.3高处作业地点下方应设置隔离区,并设置“闲人免进”、“禁止通行”等明显的警告标志,防
止落物伤人。隔离区按以下原则划分:
H为作业位置至其底部的垂直距离,R为半径。
当2m≤h≤5m时,R=2m
当5m<h≤15m时,R=3m
当15m<h≤30m时,R=4m
当h>30m时,R=5m
8.3.4检测现场应设置一名现场监护人,监护人监督在高处检测作业期间不得有他人进入隔离区域。
8.3.5高处检测作业人员随身携带的检测仪器、工具要有挂绳固定并放入腰包内,防止坠落;测试线
缆应可靠系在腰上并且留出适当的长度便于测试。准备完毕后由另外一人进行检查确认,并确认对讲机
呼应是否畅通。
8.3.6使用梯子时,梯脚底部坚实,不得垫高使用,立梯坡度以60°为宜,踏板上下间距以30cm为
宜,不得有缺档;若使用折梯,上部夹角以35°~45°为宜,铰链必须牢固,并应有可靠的拉撑措施,
攀登时要有一人扶稳梯子。
8.3.7攀登过程中每上一步应逐档检查爬梯的牢固性,上下爬梯必须抓牢,并不准两手同时抓一个部
位,应使用双钩安全带交替的挂在牢固的构件上,不应同时将双钩安全带挂在同一个构件上,安全带应
高挂低用。当需要2人及以上人员高处检测作业时,不得同时攀登。
8.3.8攀登过程中检测人员要保持缓慢平稳的节奏,不应急促。地面作业人员要在警戒线外配合高处
检测作业人员布放测试线缆,实时观察高处检测作业人员的状态,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8.3.9攀登过程中休息或在高处检测作业时应将安全带固定可靠,需要在作业平台移动时要确认脚下
牢固可靠。
8
DB21/T3198—2019
8.3.10检测完毕后要通过对讲机通知地面作业人员,地面作业人员要在坠落半径外配合攀爬人员的速
度回收测试线缆。向下攀爬人员要保持缓慢平稳的节奏。
8.3.11严禁上下抛、扔随身携带的物品、测试线缆以及建(构)筑物上的杂物等。
8.3.12如在登高检测作业过程中突遇雷雨、大风、受检设施异常等特殊情况,应立即停止攀登、移动、
检测,并将安全带固定可靠,有必要时采取应急措施。
8.3.13气温低于0℃应停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CSA 359-2022 移动互联网+智能家居系统 基于蓝牙Mesh的设备技术要求 2022-03-31
 - T/CASME 776-2023 基于5G信息交互技术的心脏康复系统服务规范 2023-10-16
 - T/GDC 9-2019 游戏控制器 2019-06-30
 - T/ZZB 2750-2022 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 2022-06-15
 - T/CASME 245-2022 电子智能移动广告技术规程 2022-12-26
 - T/CCSA 418-2022 数据库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 2022-11-24
 - T/CSEE 0250.3-2021 电力通信光缆设计选型规范 第 3 部分:光纤复合架空相线 2021-09-17
 - T/CVIA 19-2012 32英寸LED背光液晶电视屏结构与电气接口技术规范(V2.0) 2012-01-01
 - T/CVIA 84-2021 Mini LED 背光液晶电视技术要求 2021-07-30
 - T/CVIA 33-2014 智能电视应用商店技术规范 201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