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2315-1990 感官分析方法 排序法
GB/T 12315-1990 Sensory analysis—Methodology—Ranking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0年04月
-
2008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与中国农科院分析测试中心
- 起草人:
- 华健、周苏玉、李伟格
- 出版信息:
- 页数:17页 | 字数:3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
$#%
!"#$%&’’()*
!
%$$"&$’(#
!"#$%&’(&
!
!!
&’()*+-(-.)/)0’12*3*.*5-(6/(
,,4,4
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可复制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
$((#7#%7$#$((#7$"7#$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2315—90
感官分析方法排序法
Sensoryanalysis—Methodology—Ranking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8587-1988《感官分析——方法学——排序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多种样品作差别或偏爱检验的感官分析排序法。
本标准适用于确定由于不同的原料、加工、处理、包装和贮藏等各环节而造成的产品感官特性差
异。在对样品作更精细的感官分析之前可首先采用这种方法。
本标准规定的方法也适用于消费者的偏爱检验以及评价员的选择与培。
2引用标准
GB10220感官分析方法总论
GB10221.1-10221.4感官分析术语
GB3358统计学名词及符号
3符号
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可复制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在本标准中所用符号,其含义如下:
J评价员人数i
P——参加排序的样品数;
Aj(I=1,2,•••,P)参加排的样品!
Ja=1,2,-,P)——样品理论上的平均秩次;
Rd'(I=1,2,-,P)——参加排序的样品的秩和;
F,FFriedman检验的统计量?
L,U——Page检验的统计量,
V(/,a)(/=2,3,…,P)——多重比较的临界值!
q(/,a)(/=2,3,…,P)——确定多重比较临界值的一个因子;
fe——J个评价员出现相同秩次的总次数;
LSD——最小显著差数,
n;(I=1.2,-*)——第J次出现相同秩次时的样品数5
a——显著性水平;
N(0,l)——标准正态分布!
Ho——统计检验的原假设;
乩——统计检验的备择假设;
4方法提要
以随机的顺序同时将一系列被检样品提供给评价员。
评价员将样品按某单一特性的强度或整个印象排定顺序。如果使用参照样品,应混同在其他被检
样品中,不应单独标示出来。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04-10批准1990-12-01实施
GB12315—90
对检验的结果作统计分析。
5检验的一般条件
5.1评价员
5.1.1条件
评价员应具备的条件见GB102200
参加检验的所有评价员应具有同等的资格水平和检验能力。例如都是专家或都是优选评价员或都
是初级评价员。
5.1.2评价员数
需要2个以上专家或5个以上优选评价员或10个以上初级评价员。
5.2外部条件
5.2.1检验室
检验室的设计和条件可参照GB10220的有关条款。详细的内容将在专门的标准中规定。
5.2.2器具
器具由检验负责人按样品的性质、数量等条件选定。使用的器具不应以任何方式影响检验的结
果。应优先选用符合检验需要的标准化器具。
5.3被检样品
5.3.1抽样
应按被检产品的抽样标准抽样。如果没有这样的标准或抽样标准不完全适用时,则由有关各方协
商议定抽样方法。
5.3.2样品的准备
应根据检验目的确定下列内容:
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可复制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a.排序的样品数。排序的样品数应视检验的困难程度而定,一般不超过8个;
b.样品制备的方法和分发的方式5
C.样品的量。送交每个评价员检验的样品量应相等,并足以完成所要求的检验次数;
d.样品的温度。同一次检验中所有样品的温度都应一样!
e.对某些特性的掩蔽。例如使用彩色灯除去颜色效应等;
f.样品容器的编码。每次检验的编码不应相同。推荐使用3位数的随机数编码5
g.容器的选择。应使用相同的容器。
6检验步骤
6.1检验前的统一认识
检验前向评价员说明检验的目的,并组织对检验方法、判定准则的讨论。以使每个评价员对检验
的准则有统一的理解。若有必要可对评价员认识的一致性预先检验。组织的讨论不应影响检验结果。
6.2分发样品
6.2.1以随机的顺序向评价员分发样品,向评价员分发样品时,不能使评价员从样品提供的方式中
对样品的性质作出结论。
可用不同的编码向各位评价员提供同种样品。
6.2.2可以使用对照样品。对照样品放入系列样品中不单独标示。
6.3检验技术
评价员得到全部被检样品后按规定的准则将样品排成一定顺序。检验要点为:
a-指标强度是从强到弱还是从弱到强由检验负责人规定。
b.评价员一般不应将不同的样品排为同一秩次。若实在无法区别两种样品应在回答表中注明。
C.评价员将样品先初步排定一下顺序然后再作进一步的调整。
GB12315—90
d.排序只能按一种特性进行。如果要求对不同的特性排序,则应按不同的特性安排不同的顺
序。
e.应针对具体的产品对评价员作不同的要求(例如:“在评价气味之前先要摇晃”)。进行感
官刺激的评价时,可以让评价员在不同的评价之间使用水、淡茶或无味面包等以恢复原感觉能力。
・应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检验。
6.4评价记录
对不同样品的评价与排的秩次记录在回答表格中。回答表格的式样见附录D。可根据检验的目的
和检验的样品对记录的内容作详细的规定。
7结果的表达与解释
7.1结果的汇集
将评价员对每次检验的每一特性的评价汇集在如表1所示的表格内。当有相等的秩次,相同秩次
的样品之间用符号“="标出。表1是5个评价员对力、B、C、D四种样品的排序结果。
表1评价员的排序结果
秩次
评价员
1234
1ABCD
2BCDA
3ABCD
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可复制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4ADBC
5BCAD
7.2统计样品秩和
与秩和。
表2样品的秩次与秩和
样品
评价员秩和
ABCD
1123410
241.51.5310
3133310
4134210
5312410
每种样品的秩和R1010.513.51650
3
GB12315—90
7.3统计解释
使用Friedman检验和Page检验对被检样品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别作出判定。
7.3.1Friedman检验
7.3.1.1确定样品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别
a・计算统计量F,见式(1):
12(昭+7?22+...+Rp2)-3J(P+1)
F=JPf^P+1)
式中:J——评价员数!
P——样品(或产品)数5
R卜R2…Rp种样品的秩和。
b.统计结论
按(1)式计算后,若F值大于或等于附录A表A1中的对应于P、/、a的临界值,则可以判定
样品之间有显著性差别。若小于相应临界值则可以判定样品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别。
当评价员数丿较大或当样品数P大于5时,F近似服从自由度为P-1的*分布。自由度为P-1
的力2值见附录A表A20
7.3.1.2秩次相同的情况
当评价员实在分不出某两种样品之间的差别时,可以允许将这两种样品排定同一秩次,这时用F
代替F,见式(2):
F
F'=
1-{E/C/F(B-1)〕}
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可复制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式中E值如下得出:
令《1、匕…叫为出现相同秩次时的样品数。贝!1E=(«1-«1)+
根据表2,"1=2“2=3,所以
E=(23-2)+(33-3)=30
由于丿=5,P=4,按式(2)则有:
F
F'=”=1.1F
1-{30/C5X4(42-
用F'值与附录A表A1或A2中的临界值比较,从而得出统计结论。
7.3.2Page检验
有时样品有自然的顺序。例如样品成分的比例、温度、不同的贮藏时间等可测因素造成的自然顺
序。为了检验该因素的效应,可以使用Page检验。该检验也是一种秩和检验,在样品有自然顺序的
情况下Page检验比Friedman检验更有效。
如果「1、r2、…、rp是以确定的顺序排列的P种样品的理论上的平均秩次,那么若两种样品之
间没有差别则:
原假设可写成:
Ho:rJ=r2'『P
备择假设是:
H"rj<r2<••-<rp其中至少有一个不等式是成立的。
b.为了检验该假设,计算统计量,见式(3):
$
GB12315—90
L=7?i+2&+…+PRf
C.得出统计结论
若厶值大于或等于附录A表A3中相应的临界值,则可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
若评价员数/或样品数P超出附录A表A3中的范围,则可用统计量厶'作检验,见式(4):
J,=12厶-3JP(P+1)2
(4)
P(P1)v//(P-1)
L'统计量近似服从标准正态分布N(0.1)o
当厶'>1.65(在a=0.05的情况)
L'>2.33(在a=0.01的情况)
则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即判定样品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7.3.3统计分组
当Friedman检验或Page检验确定了样品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别时则需要进一步确定哪些样品之间
有显著性差别。
7.3.3.1多重比较和分组
具体作法:
a-根据各样品的秩和Ra,从小到大将样品初步排序:
...Hp
b.计算临界值(/,a),见式(5):
JP(P1)
y(/,a)=g(/,a)
12
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可复制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式中:g(/,a)值可查附录A表A4o
/=2,3,…,P
C.比较与分组
以下列的顺序检验这些秩和的差数:最大减最小,最大减次小,……,最大减次大,然后次大减
最小,次大减次小,••依次下去,一直到次小减最小<
/?Ap-凡1与y(P,a)比较
/?Ap-Rk2与y{P-1,a)比较
Ap-7?ap_]与y(2,a)比较
Rm-Rh]与y(P-l,a)比较
7?Ap一1-凡2与y(P-2,a)比较
Rh2-Rh\与y(2.a)比较
若相互比较的两个样品Nj与Hi的秩和之差7?aj-7?a,(;•>J)小于相应的y值,则表示这
两个样品以及秩和位于这两个样品之间的所有样品无显著差别,在这些样品之下可用一横线表示,
即:
Ai+1
横线内的样品不必再作相互比较。
若相互比较的两个样品力与的秩和之差大于或等于相应的V值,则表示这两个样品有显著性
差别,其下面不划横线。
不同横线上的样品表示不同的组。若有样品处于横线重迭处,应单独列为一组。
5
GB12315—90
7.3.3.2利用最小显著差数分组
假若Friedman检验或Page检验确定样品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进而使用7.3.3.1的方法又无
法确定样品之间的差别,则可用以下方法确定哪两种样品有差别,并进而分组。
具体作法:
a.计算最/卜显著差数LSD,见式(6)、式(7):
LSD=1.96X"(P+1)(«=0.05的情况)(6)
6
JP(P+1)
LSD=2.58X(a=0.01的情况)
6
b.比较与分组
计算两两样晶的秩和之差72^-7?Ai(/>«)并与最小显著差数比较。分组的方法与7.3.3.1
中的C条的作法类似,只是将临界值y(/,a)换成最小显著差数LSD。
关于结果的表达与解释应用实例见附录B。
关于结果的表达与解释流程见附录C。
8检验报告
检验后要写出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样品数;
b.是否使用对照物!
c・评价员数及其资格水平;
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可复制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检验环境;
e-有关样品的情况说明;
f-检验结果及其统计解释;
B-注明是根据本标准进行检验的;
h.如果有与本标准不同的作法应予以说明;
i・检验负责人的姓名;
i.检验的U期与时间。
&
GB12315—90
附录A
统计分布的临界值表
(补充件)
AlFriedman秩和检验近似临界值表
样品(或产品)的数HP
m)i贝
数目345345
T
显著水平a=0.05
推荐标准
- JB/T 7225-1994 暖风机 1994-07-18
- JT/T 471-2002 交通客运图形符号、标志及技术要求 2002-04-26
- QB/T 2477-2007 牙膏用二水磷酸氢钙 2007-12-03
- YD/T 1687.1-2007 光通信用高速半导体激光器组件技术条件 第1部分:2.5Gb/s致冷型直接调制半导体激光器组件 2007-09-29
- HB 4183-1988 尼龙系带捆扎抱 50~200N 1988-04-10
- SJ 20660-1998 地面对空警戒雷达通用规范 1998-03-11
- SJ 20698-1998 敌我识别和空中交通管制(IFF/ATC)地面询问应答机通用规范 1998-03-18
- SJ 20823-2002 信息技术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配置管理 2002-10-30
- SJ 2864-1988 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功率型固定电阻器 RXG7型线绕固定电阻器 评定水平E 1988-03-04
- QJ 900-1992 微型计算机通用技术条件 199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