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8/T 72-2023 早产勃氏甜龙竹笋栽培技术规程
DB5308/T 72-2023 Th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early-maturing Burstalk sweet bamboo shoot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普洱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
- 起草人:
- 杨华景、杨利华、李宁华、童清、刘悦、赵一鹤、史富强、万岭梅、郭奕宏、李云琴、张延玫、李万里、万如雯、段海龙、何俊、李春苑、吴杰、徐凯、周强、舒成伟、刀黎荣、周青。
- 出版信息:
-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05
5308
普洱市地方标准
DB5308/T72—2023
早产勃氏甜龙竹笋栽培技术规程
2023-08-29发布2023-09-29实施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8/T7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普洱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普洱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林业和草原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华景、杨利华、李宁华、童清、刘悦、赵一鹤、史富强、万岭梅、郭奕宏、
李云琴、张延玫、李万里、万如雯、段海龙、何俊、李春苑、吴杰、徐凯、周强、舒成伟、刀黎荣、周
青。
I
DB5308/T72—2023
II
DB5308/T72—2023
早产勃氏甜龙竹笋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早产勃氏甜龙竹笋(PrematureDendrocalamusbrandisii)栽培的术语和定义、造
林技术、幼林管护、丰产期管理和竹笋采收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普洱市早产勃氏甜龙竹笋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LY/T1834早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LY/T2624笋用丛生竹培育技术规程
DB53/062主要造林树种苗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勃氏甜龙竹Dendrocalamusbrandisii
禾本科(Graminales)牡竹属(DendrocalamusNees)乔木状大型丛生竹,是优质的笋、材两用竹,
竹笋具有产量高、风味佳、营养丰富等优点,常规栽培发笋期6月~10月。
3.2
早产勃氏甜龙竹笋PrematureDendrocalamusbrandisiiBambooshoots
早产勃氏甜龙竹笋是通过留养母竹、晒目培土、覆盖增温等技术措施,实现提早发笋,2月份开始
产出的优质竹笋。
3.3
晒目Look
将竹丛的表土扒开,让竹篼和笋目外露,接受阳光照晒。
3.4
培笋Bambooshoots
1
DB5308/T72—2023
结合施肥将周围土壤向竹丛中央培土重新覆盖笋目。
4造林技术
4.1林地选择
4.1.1气候条件
年平均温度≧16℃,有效积温≧5500℃,无霜期≧300d,年均降水量900mm~2000mm。环境空
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
4.1.2立地条件
海拔≦1900m,坡度≦10°的低山地区、河流两岸、“四旁”地段以及带宽达到4m~6m的台地,
具有良好的交通、灌溉等基础条件。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4.1.3土壤条件
土层厚度≧80cm,肥沃、湿润、疏松、排水良好,pH值4.0~6.5的赤红壤土和红壤土。土壤环境
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
4.2整地
采用穴状整地,清除种植穴周围1m范围内的树蔸、灌木和杂草。
4.3造林密度
按4m×5m或4m×6m的株行距进行栽植,初植密度417丛/hm2~500丛/hm2。
4.4挖定植穴
开挖规格为50cm×50cm×40cm,晒穴20d~30d。
4.5施肥回穴
回填表土至穴深的1/3,每穴施入商品有机肥3kg~5kg和过磷酸钙200g,充分混合后回填。
4.6种苗
选用1a~2a生的埋节苗、扦插苗或者1a~2a生分兜苗。埋节苗、扦插苗每丛2苗~3苗,地径
﹥1.5cm,1a~2a生分兜苗竹苗地径﹥8cm,苗木充分木质化、根系发达,具有完好的芽眼和竹兜根
眼,竹兜根眼色泽正常,无病虫害的种苗。具体要求应符合DB53/062的规定。
4.7栽植时间
宜在2月~5月栽种。
4.8定植方法
在种植穴中开挖植苗穴,将种苗扶正覆土分层踏实浇透水。
5幼林管护
2
DB5308/T72—2023
5.1补植
及时进行补植。
5.2管护
5.2.1疏竹
造林当年以留笋养竹为主,保留所有新竹。第二年开始疏笋疏竹,割除早期和末期萌发的个体较小、
生长不良的竹笋及竹株,保留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竹笋及竹株。同时防止人畜破坏损害竹笋和幼竹。
5.2.2除草
竹林郁闭前适时除草,刈割后杂草覆盖于林地。
5.2.3培笋
秋季在竹丛杆基部培土10cm。
5.2.4施肥
施肥按以下技术要求管理:
a)栽种第1a待苗木成活稳定后,雨季每丛施商品有机肥1kg和过磷酸钙300g。
b)第2a春季每丛追施尿素200g~300g,7月每丛施复合肥(N:P:K=15:15:15)300g~500g,
入冬前施商品有机肥5kg~10kg。
c)竹林郁闭后按照成林施肥标准追施肥料。
5.3套种
栽种2a内,有条件的竹林可套种辣椒、大豆、花生、玉米等作物以耕代抚。
6丰产期管理
6.1留养母竹
6.1.1选留壮笋
造林3a后,每年7月~9月每丛选择3枚~5枚地径8cm以上的直立新笋留养母竹,保留新竹量为
1250株/hm2~2500株/hm2。
6.1.2母竹年龄结构
1a生母竹占1/2,2a生、3a生母竹各占1/4。
6.1.3保留母竹密度
保留母竹量2500株/hm2~5000株/hm2。
6.1.4母竹钩梢
9月~11月,保留2.5m~3.5m的竹秆,除去竹梢。
6.2竹园管理
3
DB5308/T72—2023
6.2.1清理老竹、残竹
每年10月清理3a生及3a以上老竹及残竹。平茬砍伐,伐桩不高于10cm,同时清除伐桩上的竹节
芽眼和缠绕在笋目上的须根。
6.2.2晒目培土
每年11月将竹丛表土扒开,让竹篼和笋目外露,阳光照晒15d~20d,结合施肥进行培土,重新覆
盖笋目,覆土需高出竹蔸10cm。
6.2.3施肥
6.2.3.1时间和数量
成林施肥时间、施肥量等见附录A。
6.2.3.2施肥方法
施肥按以下方法进行:
a)穴施:在距离竹秆基部30cm~40cm处挖深20cm施肥穴,施入肥料拌匀覆土。
b)环施:在距离竹秆基部30cm~40cm环状挖沟,深20cm~30cm,宽20cm~25cm,施入
肥料拌匀覆土。
c)沟施:在距离竹秆基部30cm~40cm处挖沟,深20cm~30cm,宽20cm~25cm,施入肥
料拌匀覆土。
6.2.4增温保湿
施肥培土后覆盖地膜、锯末、菌包、杂草等增温保湿。
6.2.5灌溉
12月至翌年雨季来临前,根据墒情适时灌溉。
6.2.6中耕除草
结合晒目、施肥等进行人工或机械除草,清理老笋蔸基部萌发的纤细小笋。
6.2.7翻耕
每隔2a~3a,于11月进行翻耕,深度20cm~30cm。
7竹笋采收
7.1采笋要求
鲜笋宜在竹笋即将出土,笋尖对生叶张开,笋末端的小叶呈分叉状时达到采收要求。
7.2采笋时间
达到7.1要求,及时采笋。
7.3采笋方法
4
DB5308/T72—2023
扒开笋周围土壤露出笋体,用割笋刀具沿笋蔸上部切下竹笋,保留笋蔸上2个~3个饱满笋目,切
面应平整光滑,切后回土填穴。
8主要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煤污病、竹丛枝病、竹秆锈病、膏药病等。主要虫害有地下害虫(金龟子、蝼蛄、蛴螬、
地老虎、白蚁等)、锥大象甲、笋泉蝇、黄脊竹蝗、竹织叶野螟、刚竹毒蛾、竹茎扁蚜、黑竹缘蝽、竹
茎蝇、竹笋秀夜蛾等。化学防治农药选择应符合NY/T393的规定。主要病虫害防治见附录B。
5
DB5308/T72—2023
附录A
(资料性)
早产勃氏甜龙竹笋栽培成林施肥方法
表A.1给出了早产勃氏甜龙竹笋栽培成林施肥方法
表A.1早产勃氏甜龙竹笋栽培成林施肥方法
单位为kg/丛
商品有机肥复合肥(N:P2O5:K2O=15:10:15)
初植密度
11月~2月4月~7月6月
4m×5m30~3520~252~5
4m×6m30~4020~302~5
6
DB5308/T72—2023
附录B
(资料性)
早产勃氏甜龙竹笋栽培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表B.1给出了早产勃氏甜龙竹笋栽培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表B.1早产勃氏甜龙竹笋栽培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主要病害
病状及发生规律病原种类防治措施
种类
竹煤病由蚜虫或介壳
虫的为害而引起。引1.防治煤污病应以消灭蚜虫和介壳虫为主,发生
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及小枝上。开始时,叶
起竹子煤病的是真菌
片正面有黑色煤污状斑点,形状不规则,后扩展初期用40%吡虫啉1000倍液~1500倍液,用1%~
中的多种煤污病菌,
煤污病使整个叶表面布满黑色煤污层,影响叶片的光合2%的石灰水防治蚜虫
其中以
作用。病叶常易脱落,致使竹林生长衰弱。病菌
Meliolaspp.、2.适当的砍伐使竹林通风透光较好,可减少发病
可以通过风、雨水及昆虫传播。
Dimerinasp.、的机会。
Capnodiumsp.为主。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A 741-2007 警服材料 机织树脂黑炭衬布 2007-12-17
- GB/T 21285-2007 轮胎气门嘴及其零部件的标识方法 2007-12-13
- GB/T 21286-2007 充气轮胎修补 2007-12-13
- GB/T 3780.2-2007 炭黑 第2部分:吸油值的测定 2007-12-13
- GA 363-2007 警服材料 防滑腰里 2007-12-17
- GB/T 3001-2007 耐火材料 常温抗折强度试验方法 2007-12-14
- GA 352-2007 警服材料 胸绒 2007-12-17
- GB/T 21287-2007 电子工业用气体 三氟化氮 2007-12-14
- GB/T 3780.18-2007 炭黑 第18部分:在天然橡胶(NR)中的鉴定方法 2007-12-13
- GB/T 21303-2007 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 200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