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T 188-2004 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

CJ/T 188-2004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utility meters data transmission

行业标准-城建 中文简体 废止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CJ/T 188-2018 | 页数:2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CJ/T 188-2004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城建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04-02-12
实施日期
2004-06-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归口单位
建设部城镇建设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城市建设研究院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户用计量仪表(以下简称仪表),包括水表、燃气表、热量表等仪表数据传输的基本原则、接口形式及物理性能、数据链路、数据标识及数据安全性和数据表达格式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仪表主站与从站间,一主一从或一主多从数据交换的集中抄表系统。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城市建设研究院、惠州华阳数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利尔达单片机技术有限公司、广州柏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丹东思凯电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宁波市自来水总公司水表厂、无锡水表有限责任公司、南京东远科技有限公司、江西鹰潭市三川有限公司、唐山汇中仪表有限公司、天津给水设备配套公司、昆明市自来水设备制造安装公司
起草人:
吕士健、李国祥、程宇、平红光、谭文胜、白雪鹏、陈伟平、陈国建、王利明、罗友正、张力新、郭嘉瑞、赵保方
出版信息:
页数:24页 | 字数:3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犆犑/犜188—2004

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

犜犲犮犺狀犻犮犪犾狉犲狇狌犻狉犲犿犲狀狋狊狅犳狌狋犻犾犻狋狔犿犲狋犲狉狊犱犪狋犪狋狉犪狀狊犿犻狊狊犻狅狀

����

20040212发布2004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

犆犑/犜188—2004

目次

前言!!!!!!!!!!!!!!!!!!!!!!!!!!!!!!!!!!!!!!!!Ⅰ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1

4数据传输基本要求!!!!!!!!!!!!!!!!!!!!!!!!!!!!!!!!!2

5物理层!!!!!!!!!!!!!!!!!!!!!!!!!!!!!!!!!!!!!!2

6数据链路层!!!!!!!!!!!!!!!!!!!!!!!!!!!!!!!!!!!!2

7数据安全性!!!!!!!!!!!!!!!!!!!!!!!!!!!!!!!!!!!!6

8应用层!!!!!!!!!!!!!!!!!!!!!!!!!!!!!!!!!!!!!!6

附录A(规范性附录)集抄系统的构成和要求!!!!!!!!!!!!!!!!!!!!!!13

附录B(资料性附录)MBUS接口!!!!!!!!!!!!!!!!!!!!!!!!!!15

附录C(资料性附录)RS485标准串行电气接口!!!!!!!!!!!!!!!!!!!!17

附录D(资料性附录)无线收发接口!!!!!!!!!!!!!!!!!!!!!!!!!!18

附录E(资料性附录)光电收发接口!!!!!!!!!!!!!!!!!!!!!!!!!!19

犆犑/犜188—2004

前言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的行业标准。

本标准制定中参考了我国水表、燃气表、热量表总线制集中抄表技术的研制、生产、使用情况。

本标准参照采用了欧洲标准EN1434.3。

本标准有5个附录。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城镇建设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城市建设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城市建设研究院、惠州华阳数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利尔达单片机技术有限

公司、广州柏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丹东思凯电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宁波市自来水总公司水表厂、无锡

水表有限责任公司、南京东远科技有限公司、江西鹰潭市三川有限公司、唐山汇中仪表有限公司、天津给

水设备配套公司、昆明市自来水设备制造安装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士健、李国祥、程宇、平红光、谭文胜、白雪鹏、陈伟平、陈国建、王利明、

罗友正、张力新、郭嘉瑞、赵保方。

犆犑/犜188—2004

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户用计量仪表(以下简称仪表),包括水表、燃气表、热量表等仪表数据传输的基本原

则、接口形式及物理性能、数据链路、数据标识及数据安全性和数据表达格式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仪表主站与从站间,一主一从或一主多从数据交换的集中抄表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778.1—1996冷水水表第1部分:规范

GB470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要求

GB/T6968—1997膜式燃气表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5277信息处理64bit分组密码算法的工作方式

GB/T17901.1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密钥管理

CJ128—2000热量表

CJ/T133—2000IC卡冷水水表

DL/T698低压电力载波抄表系统

3术语

3.1

集中抄表系统犪狌狋狅犿犪狋犻犮犿犲狋犲狉狉犲犪犱犻狀犵狊狔狊狋犲犿

由主站通过传输媒体将多个户用仪表的数据集中抄读的系统,简称集抄系统(AMR)。该系统主要

由从站、物理信道、主站等设备组成。

3.2

主站犿犪狊狋犲狉狊狋犪狋犻狅狀

具有选择一个、一组或全体从站,并发动与从站进行一次信息交换的设备。可以是手持单元、计算

机或其他数据终端。

3.3

从站狊犾犪狏犲狊狋犪狋犻狅狀

具有全网唯一识别地址,从主站接受信息并与主站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本标准指户用仪表。

3.4

总线犫狌狊

连接主站,且并联多个从站进行通讯的系统的物理连接方式。

3.5

物理层狆犺狔狊犻犮犪犾犾犪狔犲狉

规定了主站与从站之间的物理接口、接口的物理和电气特性,负责物理媒体上信息的接收和发送。

犆犑/犜188—2004

3.6

数据链路层犱犪狋犪犾犻狀犽犾犪狔犲狉

规定主站与从站之间信息交换帧的组成,信息交换的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的网络协议层,他建立在

物理层之上。

3.7

手持单元犺犪狀犱犺犲犾犱犱犲狏犻犮犲

能与数据终端设备或户用仪表进行数据交换的便携式设备。

4数据传输基本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集抄系统应具备在同一传输媒体内识别不同类型的户用仪表和双向通讯的能力。

4.1.2构成集抄系统从站的仪表应具备通讯接口,接口应符合本标准相关条款的要求。

4.1.3构成集抄系统从站的仪表应采用内置电池,电池正常使用时间,热量表应不低于5年、水表与燃

气表不应低于6年。

4.1.4户用仪表应有电池电压状态、阀门状态(仅对具有阀门控制功能的仪表)的输出参数。

4.1.5集抄系统的构成和要求见附录A。

4.2水表要求

4.2.1水表的准确度应符合GB/T778.1—1996第5章的规定。

4.2.2水表的输出参数应包括实时时间、结算日期累积量、当前日期累积量。

4.2.3水表显示的单位应符合GB/T778.1—1996第4.2.1.2条的规定。

4.3燃气表要求

4.3.1燃气表的准确度应符合GB/T6968—1997第6章的规定。

4.3.2燃气表的输出参数应包括实时时间、结算日期累积量、当前日期累积量。

4.3.3燃气表显示的单位应符合GB/T6968—1997第5章的规定。

4.4热量表要求

4.4.1热量表的准确度应符合CJ128—2000第5.3.2条的规定。

4.4.2热量表的输出参数应符合CJ128—2000第5.2.1条的规定。

4.4.3热量表显示的单位应符合CJ128—2000第5.2.2条的规定。

5物理层

5.1接口形式

5.1.1仪表的通讯接口应符合表1的规定。

5.1.2应优先采用表1的接口形式。当采用其他接口时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表1仪表的通讯接口

方式编号接口形式要求

1MeterBUS物理接口(简写MBUS)见附录B

2RS485接口见附录C

3无线收发接口见附录D

4光电收发接口见附录E

6数据链路层

6.1本协议采用主从结构的半双工通讯方式。

犆犑/犜188—2004

6.2字节格式为每字节含8位二进制码,传输时加上一个起始位(0)、一个偶校验位(E)和一个停止位

(1),共11位。其字节传输序列如图1。D0是字节的最低位,D7是字节的最高位。先传低位,后传

高位。

图1字节传输序列

6.3帧格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帧格式

名称代码

帧起始符68H

仪表类型T

A0

A1

A2

地址域A3

A4

A5

A6

控制码C

数据长度域L

数据域DATA

校验码CS

结束符16H

6.3.1仪表类型及其代码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仪表类型及其代码

仪表类型代码(T)仪表

10H冷水水表

11H生活热水水表

10H~19H:水表

12H直饮水水表

13H中水水表

20H热量表(计热量)

20H~29H:热量表

21H热量表(计冷量)

30H~39H:燃气表30H燃气表

40H~49H:其他仪表40H如:电度表

犆犑/犜188—2004

6.3.2地址域(A0~A6)由七个字节组成,每个字节为2位BCD码格式。地址长度为14位十进制数,

低地址在前,高地址在后。其中A5、A6为厂商代码。

当地址为AAAAAAAAAAAAAAH时,为广播地址。广播地址只能应用于点对点的通讯中。

6.3.3控制码(C)的格式按图2所示。

图2控制码格式

D7:0———由主站发出的控制帧;

1———由从站发出的应答帧。

D6:0———通讯正常;

1———通讯异常。

D5~D0:000000:保留;

000001:读数据;

000100:写数据;

001001:读密钥版本号;

000011:读地址(表号);

010101:写地址(表号);

010110:写机电同步数(置表底数);

1×××××:厂商自定义。

6.3.4数据长度(L)为数据域的字节数,用十六进制表示。读数据时L小于或等于64H,写数据时L

小于或等于32H,L等于零表示无数据域。

6.3.5数据域(DATA)包括数据标识、序列号和数据,其结构随控制码的功能改变。

6.3.6校验码(CS)为一个字节,从帧起始符开始到校验码之前的所有各字节进行二进制算术累加,不

计超过FFH的溢出值。

6.4传输要求

6.4.1前导字节:在发送帧信息之前,应先发送2~4个字节FEH。

传输次序:所有多字节数据域均先传送低位字节,后传送高位字节。

6.4.2

6.4.3传输响应:每次通讯先由主站发出命令帧,被选择的从站根据命令帧的要求做出响应。传输响

应的时序见图3和图4。

二进制位传送时间:Tbit=1/波特率(s);

字节传送时间:Tbyte=11Tbit;

延迟时间:Td=1Tbyte;

帧传输时间:Tframe=帧字节数×Tbyte;

最长响应时间:Tr=500ms+30×Tbyte;

线路空闲时间:Tli=30ms;

实际帧传输时间:Tfba=实际帧字节长度×Tbyte;

字节间的停顿时间:Tb≤1Tbyte;

重复通讯次数:I≤3。

6.4.4差错控制:接收方检测到校验和、偶校验位或格式出错,均应放弃该信息帧,不予响应。

犆犑/犜188—2004

6.4.5传输速率:标准速率为300bps,600bps,1200bps,2400bps,4800bps,9600bps。

在同一个主站内,必须从标准速率中只选用一种确定的通讯速率。

图3主站请求成功图

图4主站请求失败图

7数据安全性

7.1当系统需要加密和解密时,应符合本章的规定。

7.2数据加密

7.2.1对数据域(DATA),除了另有说明外,在发送前,必须按照GB/T15277的要求,采用电子密本

(ECB)方式,进行加密运算后再发送,加密算法采用秘密密钥的64bit分组的标准密码算法。

7.2.2加密运算时,数据域内的数据分成8个字节为单位的数据块,最后的数据块可能为1~8个字

犆犑/犜188—2004

节。当最后的数据块长度是8个字节时,则在其后加上“80H00H00H00H00H00H00H

00H”;当最后的数据块长度不足8个字节,则在其后加上“80H”,如仍没有达到8个字节长度,则在其

后加入“00H”,直到长度达到8个字节。

7.2.3对数据域内的每一个数据块按照设定密钥(密钥长度为8个字节)分别进行加密,所有加密后的

数据块按照原有顺序连接在一起。

7.3数据解密

对数据域(DATA),除了另有说明外,在接收后,按7.1相对应的方法进行解密运算。

7.4密钥管理及处理

7.4.1密钥管理应符合GB/T17901.1的要求。

7.4.2系统应采用统一密钥,对每一个从站的密钥,以仪表类型(T)、地址域(A0~A6)的顺序与系统

密钥从低位到高位(其中仪表类型(T)对应密钥最低位,地址A0对应密钥次低位)进行异或运算产生仪

表密钥。

8应用层

8.1读操作时,主站发送的序号SER,在每次通讯前,按模256加1运算后产生。

8.1.1主站请求帧的功能为请求读操作。

控制码:CTR_0;

数据长度:;

L=03H

数据标识:DI0,DI1;

序列号:SER;

帧格式:

定制服务

    关联标准

    DL/T 698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