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143-2023 应急避难场所 评估导则
DB11/T 2143-2023 Emergency Evacuation Site Evaluation Guidelin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120.25
CCSP15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2143—2023
应急避难场所评估导则
Emergencyshelter—Assessmentprinciples
2023-09-25发布2024-01-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2143—2023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估目的.............................................................................1
5评估方式.............................................................................1
6评估指标.............................................................................2
7评估程序.............................................................................3
8评估结果应用.........................................................................4
附录A(规范性)应急避难场所评估指标核查清单...........................................5
附录B(资料性)应急避难场所评估结论单................................................10
附录C(资料性)应急避难场所评估报告(模板)..........................................11
参考文献..............................................................................12
I
DB11/T214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北京科技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倩、李瑨、秦挺鑫、张浩、高令军、杨林、付侃、张超、屈莹、高玉坤、刘
佳、宋常达。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DB11/T2143—2023
引言
为全面掌握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现状,持续优化应急避难场所布局和推进应急避难设施建设,提升
城市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了统一规范的应急避难场所评估方式、指标和程序,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标
准,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是在充分借鉴并吸取国内外应急避难场所评估应用实践经验,结合北京市特点,并广泛征求
意见的基础之上制定而成。
III
DB11/T2143—2023
应急避难场所评估导则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应急避难场所的评估目的、评估方式、评估指标、评估程序和评估结果应用等方面内
容。
本文件适用于已投入使用的应急避难场所的常规评估工作。
本文件不适用于应急避难资源平急转换评估、应急避难场所应急启用转换前的可用性评估和使用
后的效果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1143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
GB55019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
GB55028特殊设施工程项目规范
GB55036消防设施通用规范
GB55037建筑防火通用规范
DB11/T334公共场所中文标识英文译写规范通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评估目的
对已投入使用的应急避难场所开展自行评估和委托评估,掌握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运行现状,并提出
改进建议,为应急避难场所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5评估方式
自行评估
5.1.1自行评估由场所运维单位或管理部门自行组织开展,每年不少于1次。
5.1.2重点对应急避难场所的设施配置、应急交通、管护使用等方面开展检查性评估。
1
DB11/T2143—2023
5.1.3自行评估应按照附录A中表A.2、A.3和A.5开展。
委托评估
5.2.1委托评估由场所运维单位或管理部门委托给具备应急管理领域评估经验的专业机构组织开展,
可分为单个场所评估和区域布局评估两种类型,每3至5年应开展不少于1次的委托评估。
5.2.2单个场所评估应对场址选择、设施配置、应急交通、有效避难面积、服务半径和管护使用等6
项内容开展系统评估,应按照附录A开展。
5.2.3区域布局评估应对城乡布局,室内型、室外型应急避难场所布局,紧急、短期、长期应急避难
场所布局和综合性、单一性应急避难场所布局等4项内容开展。
6评估指标
单个场所评估指标
6.1.1评估指标分为关键指标和一般指标。
6.1.2关键指标应作为判断场所退出的依据,一般指标应作为判断场所需要整改的依据。
6.1.3应结合场所类别,根据图1从下列6个维度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a)场址选择。包括自然灾害风险、事故灾难风险、设防要求等3个指标;
b)设施配置。包括应急集散设施、应急宿住设施、无障碍设施等20个指标;
c)应急交通。包括出入口数量1个指标;
d)有效避难面积。包括有效避难面积1个指标;
e)服务半径。包括服务半径1个指标;
f)管护使用。包括组织机构、制度建设、预案演练、物资储备管理、设备设施维护等5个指标。
应急避难场所评估
场址选择应急交通有效避难面积服务半径管护使用
自事有物设
然故设效服组制预资施
出
灾灾防避务织度案储设
入
害难要难半机建演备备
口
风风求面径构设练管维
险险积理护
设施配置
直
应应卫应医垃物应应应应应应餐文临公避
升无
急急生急疗圾资急急急急急急饮化时共难
机障
集宿盥排救储储通供供照消停服活教服场
起碍
散住洗污治运备讯水电明防车务动学务所
降设
设设设设设设设设设设设设设设设设设标
设施
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志
施
图1应急避难场所评估指标体系
区域布局评估指标
应结合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或防灾减灾规划要求,从下列4个维度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2
DB11/T2143—2023
a)城乡布局。包括本级行政区域内城镇地区、乡村地区应急避难场所数量、位置分布点以及可容
纳避难人数等3项指标;
b)室内型、室外型应急避难场所布局。包括本级行政区域内室内型应急避难场所、室外型应急避
难场所的数量、位置分布点以及可容纳避难人数等3项指标;
c)紧急、短期、长期应急避难场所布局。包括本级行政区域内紧急应急避难场所、短期应急避难
场所和长期应急避难场所的数量、位置分布点、可容纳避难人数和避难时长等4项指标;
d)综合性、单一性应急避难场所布局。包括本级行政区域内综合性应急避难场所和单一性应急避
难场所的数量、位置分布点、可容纳避难人数和应对灾害类型等4项指标。
7评估程序
制定方案
由评估人员研究制定详细的评估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目标任务;
b)评估依据;
c)指标体系;
d)评估方法;
e)人员分工;
f)进度安排;
g)保障措施;
h)报告编写。
实施评估
7.2.1资料审查
评估人员依据工作方案,按照附录A中的指标评估要求,对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完整性、符合性
审查,核对有关数据信息,逐项给出资料审查结果。
开展首次评估的应急避难场所资料审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场所规划资料;
b)场所建设资料;
c)场所设计资料;
d)场所验收资料;
e)运维管理资料;
f)场所空间影像资料。
对于非首次评估的应急避难场所除应审查a)~f)条外,还应对上一次的自行评估资料、评估结
论单以及评估整改资料等进行审查。
7.2.2现场勘查
由评估人员进行现场勘查,依据附录A中的指标要求测算或核验灾害事故风险避让距离、有效避难
面积、服务半径、可容纳人数等重要指标数据,判断现场情况是否符合评估要求,详细记录现场勘查数
据,逐项给出现场勘查评估结果。
分析评价
3
DB11/T2143—2023
7.3.1对于单个场所评估,应汇总单项指标评估结果,组织专家采取听取汇报方式对资料审查和现场
核查结果进行论证,并给出评估结论:
a)符合全部指标要求,场所继续运行;
b)不符合项为一般指标,场所需要整改;
c)不符合项包含关键指标,场所暂停运行。
7.3.2对于区域布局评估,应判断分析城镇地区和乡村地区应急避难场所布局是否匹配人口分布,紧
急、短期、长期应急避难场所布局是否匹配灾害事故风险分布,综合性应急避难场所是否能够满足本级
行政区所需避难总人数的60%,室内可容纳避难人数是否不低于室内外可容纳避难人数的20%。
编制报告
7.4.1自行评估完成后应由场所运维单位或管理单位填写单个场所评估结论单,评估结论单参见附录
B。
7.4.2委托评估完成后应由评估团队填写单个场所评估结论单,评估结论单参见附录B,并编制评估
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评估实施、存在问题、评估结论及相关附件资料,评估报告模板参见附
录C。
8评估结果应用
运维单位和管理部门应对照评估结论,对场所存在问题与不足之处采取改进措施。
管理部门应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更新应急避难场所信息。
4
DB11/T2143—2023
附录A
(规范性)
应急避难场所评估指标核查清单
A.1场址选择核查清单,各级各类应急避难场所均应按表A.1需开展核查。
表A.1场址选择核查清单
序号评估指标指标小类评估要求实施方式评估结果
资料审查符合/
1ë洪涝灾害风险避开洪涝易发地段,符合GB55028相关要求
/现场勘查不符合
资料审查符合/
2ë地震灾害风险避难建筑用地避开地震断裂带,避让距离大于500m
自然灾害/现场勘查不符合
风险资料审查符合/
3ë地质灾害风险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影响区
/现场勘查不符合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502/T 037-2025 湿地植被固碳增汇技术规程 2025-01-02
- DB1502/T 033-2025 草原碳汇核算指南 2025-01-02
- DB3401/T 325-2024 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指南 2024-12-23
- DB1502/T 032-2025 天然林碳汇核算指南 2025-01-02
- DB1502/T 038-2025 产品碳足迹核算及林草碳汇碳中和技术规程 2025-01-02
- DB3401/T 326-2024 精密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和补偿技术要求 2024-12-23
- DB3401/T 324-2024 招商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指南 2024-12-23
- DB1502/T 035-2025 森林固碳增汇经营技术规程 2025-01-02
- DB3401/T 327-2024 物业企业 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2024-12-23
- DB1502/T 036-2025 草原固碳增汇技术规程 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