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1564.3-2008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 第3部分:公用数据链路层协议
GB/T 21564.3-2008 Message formats and protocols for serial data interfaces in alarm transmission systems—Part 3:Common data link layer protocol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8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信电系、SAC/TC 100秘书处、湖北东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联视神盾安防技术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王汝琳、刘希清、唐胜男、金巍、周明锦、佟祝斌、杨国胜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2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320
A91
a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1564.3—2008
GB/T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
信息格式和协议
第3部分:公用数据链路层协议
formatsandforserialdatainterfaces
Messageprotocols
inalarmtransmission
systems--
Partdatalink
3:Commonlayerprotocol
60839—7AlarmPart7formatsand
(IEC3:2001systems3:Message
in
forserialdatainterfacesalarmtransmission
protocolssystems—
Commondatalink
layerprotocol,MOD)
2008-03-24发布
丰瞀髅鬻瓣警襻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况19
GB/T21564.3—2008
目次
翮吾…………………………Ⅲ
引言………………Ⅳ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概:述……···…………………...………………...……………...………………...……1
6数据链路数据块…….…………………...……………..1
7基本传输协议……………,
附录A(规范性附录)数据链路数据块类型……………7
21564.3—2008
GB/T
刖吾
GB/T
21564<(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分为五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公用应用层协议;
——第3部分:公用数据链路层协议;
——第4部分:公用传输层协议;
——第5部分:数据接口。
本部分为GB/T
21564的第3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0839—7—3:2001(英文版)。
为了便于使用,对本部分做了下列修改:
——对“再起动时限”增加了注解,便于理解和使用;
——对“主机从机初始化”增加了注解,主要提示其起到的示范作用;
——删除了原IEC前言,增加了引言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0)提出和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信电系、SAC/TC
100秘书处、湖北东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联视神盾安防技术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汝琳、刘希清、唐胜男、金巍、周明锦、佟祝斌、杨国胜。
Ⅲ
21564.3—2008
GB/T
引言
串行数据通信方式是各种通信模型中的主要表现形态。
的。故对目前正在广泛应用的宽带应用情况和无线传输方式未予详细表述,仅在部分环节给出注释和
提示。
尽管本部分给出的模型的通信速率较慢,但其数据传输控制原理与现今的各类宽带应用和无线应
用是一致的,所以本部分对于报警产品设计者、报警系统规划者和报警系统的使用者等都有很好的指导
作用和示范意义。
用于同步和异步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系统中,数据终端设备之间互连的串行接口协议,是一种非平衡式
的双工数字基带通信接口。该接口主要适用于传输速率低,传输距离近的场合。
由ISO/IEC
异步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系统中,数据终端设备之间互连的串行接口协议。但它是一种平衡式(差分
式)的半双工数字基带通信接口。该接口可以支持较远距离的通信,且可支持多通信机间的总线式分时
通信。
由ITu—T
口。它可用于基于电话系统的较远距离的点对点通信。
在本部分中,将报警通信的发起者定义为主机,报警通信的响应者定义为从机。它不同于报警系统
中的概念。在报警系统中,报警主机和报警从机主要从管理角度来阐述其存在的意义。作为本部分的
使用者务必适当分清二者的概念异同:在报警系统中,一台报警从机既可以作为报警主机的响应者而成
为报警传输系统的从机,同时它又可以连接下位的总线报警器和下一级报警从机,而成为报警传输系统
的主机。其他概念也有类似情况,敬请留意辨析,以免混淆。
作为报警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报警响应时间已在其他相关标准中明确定义。本部分不再
对此做出新的定义,但推荐使用者理解将报警事件发生到终端设备接收到并显示有关报警信息之间,或
者当地的值守人获得报警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作为报警响应时间的测试依据。由于报警传输系统的传
输时延是报警响应时间的重要组成环节之一,故本部分推荐本部分的使用者对报警传输系统的传输能
力给出适当的评估,以保证实现最终的系统指标。
WORKS和以太网等)方式等等。本部分以低速低抗干扰的数字基带通信的方式为硬件模型,以一个主
机与一个或多个从机之间的简单查询响应算法为基础说明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通信的协议。本协议
支持点对点、点对多点操作。不支持多点对多点之间的操作,但支持以主机为简单路由器的从机到从机
之间的信息传输。
Ⅳ
21564.3—2008
CB/t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
信息格式和协议
第3部分:公用数据链路层协议
1范围
GB/T
21564的本部分规定了当报警传输系统的传输网络没有提供标准协议时,其标准串行数据
接口所应采用的数据链路层信息结构、格式和传输过程,这样可以确保不同供应商设备之间的兼容性。
本部分适用于报警信息的传输和发往/来自入侵、火警、出人口控制和社会报警系统的其他信息的
传输,以及发往/来自其他类似系统的信息的传输。
本部分仅以一种串行数据通信为例,以一个主机与一个或多个从机之间的简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Y/T 5141-2002 石油钻机用离心涡轮液力变矩器 2002-05-28
- SY/T 0326-2002 钢制储罐内衬环氧玻璃钢技术标准 2002-05-28
- MT 76-2002 液压支架(柱)用乳化油、浓缩物及其高含水液压液 2002-04-08
- MT 146.1-2002 树脂锚杆 锚固剂 2002-04-08
- SY/T 5070-2002 钻修井用割刀 2002-05-28
- SY/T 5092-2002 钻井液用磺化褐煤SMC 2002-05-28
- SY/T 5200-2002 钻柱转换接头 2002-05-28
- SY/T 5252-2002 岩样的自然伽马能谱分析方法 2002-05-28
- SY/T 0452-2002 石油天然气金属管道焊接工艺评定 2002-05-28
- MT 146.2-2002 树脂锚杆 金属杆体及其附件 200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