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877-2023 粮食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数据规范

DB13/T 5877-2023 Seed germplasm resource information sharing data specification for food crops

河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69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3/T 5877-2023
标准类型
河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10-25
实施日期
2023-11-25
发布单位/组织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69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99

CCSB07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877—2023

粮食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数据规范

2023-10-25发布2023-11-25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877—2023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4

2规范性引用文件....................................................................4

3术语和定义........................................................................4

4数据规范制定原则和方法............................................................4

5基本信息..........................................................................5

6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6

7种质资源数据集....................................................................6

附录A(规范性)水稻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9

附录B(规范性)野生稻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25

附录C(规范性)小麦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38

附录D(规范性)小麦野生近源植物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50

附录E(规范性)玉米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57

附录F(规范性)大豆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70

附录G(规范性)大麦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82

附录H(规范性)高粱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90

附录I(规范性)谷子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101

附录J(规范性)黍稷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110

附录K(规范性)燕麦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118

附录L(规范性)荞麦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128

附录M(规范性)甘薯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138

附录N(规范性)马铃薯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154

附录O(规范性)籽粒苋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166

附录P(规范性)小豆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174

附录Q(规范性)豌豆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185

附录R(规范性)豇豆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194

附录S(规范性)绿豆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204

附录T(规范性)普通菜豆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215

附录U(规范性)蚕豆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225

附录V(规范性)饭豆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234

附录W(规范性)木豆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244

I

DB13/T5877—2023

附录X(规范性)小扁豆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253

附录Y(规范性)鹰嘴豆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260

附录Z(规范性)羽扇豆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268

附录AA(规范性)山黛豆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277

附录BB(规范性)黑吉豆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287

附录CC(规范性)种质资源基本信息描述符数据集..............................298

附录DD(规范性)种质资源信息描述符数据集..................................301

附录EE(规范性)种质资源信息描述符值域数据集..............................491

II

DB13/T587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耿立格、王新栋、侯亮、孙娟、郄彦敏、刘素英、王丽娜、牛雪婧。

III

DB13/T5877—2023

粮食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数据规范

1范围

本文规定了水稻、野生稻、小麦、小麦野生近缘植物、玉米、大豆、大麦、高粱、谷子、黍稷、

燕麦、荞麦、甘薯、马铃薯、籽粒苋、小豆、豌豆、豇豆、绿豆、普通菜豆、蚕豆、饭豆、木豆、小

扁豆、鹰嘴豆、羽扇豆、山黛豆、黑吉豆,28种粮食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共享的数据描述术语和定义、

数据规范制定原则和方法、数据集分类等技术要求。

本文适用于粮食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研究以及育种相关的政府部门、机构和企业进行粮食作物

种质资源信息共享。

本文中涉及的共享数据指非涉密数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2619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经度

GB/T12404单位隶属关系代码

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GB/T3143-1991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T7411-2008农作物种子贮藏

GB4404.1-2008(XG1-2020)粮食作物种子(部分)

ISO3166CodesfortheRepresentationofNameofCountries

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丛书(粮食作物部分)

自然科技资源共性描述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粮食作物种质资源

粮食作物种质资源,是指谷类作物、薯类作物及豆类作物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栽培种、

野生种和濒危稀有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遗传材料。

粮食作物基本信息

粮食作物种质资源基本情况描述信息,包括全国统一编号、河北库编号、种质名称、学名、原

产地等信息。

粮食作物种质资源信息

粮食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包括:种质类型、选育方法、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品质等。

4数据规范制定原则和方法

原则

a)立足粮食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研究和育种需求为主,兼顾生产需要。

b)数据规范中的描述符与描述规范相一致。

4

DB13/T5877—2023

方法和要求

a)本文中的代号与描述规范中的代号一致。

b)描述符的字段名最长12位,即不超过6个汉字。

c)字段类型分为字符型(C)、数值型(N)、和日期型(D)。日期型字符的格式为YYYYMMDD,

式中Y为年,M是月,D为日。

d)描述地理位置的经度和纬度采用数值型(N)。经度的格式为DDDFF,纬度的格式为DDFF,式

中D是度,F为分。东经和北纬以正数表示,如“12136”,“3921”;西经和南纬用负数表示,如-

102121,-2126。

5基本信息

全国统一编号

种质的唯一标志号,粮食作物种质的全国统一编号是由“Z”加作物种类英文首写字母加6位顺

序号组成。如小麦,国内普通小麦种质资源的编号由“ZM”加6位顺序号组成,国外引进普通小麦种

质资源的编号由“MY”加6位顺序号组成。

河北省种质库编号

粮食作物种质在河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中的编号,由“H”加13位顺序号组成。

引种号

粮食作物种质从国外引入时赋予的编号。

采集号

粮食作物种质在野外采集时赋予的编号。

种质名称

粮食作物种质的中文名称。

种质外文名

国外引进粮食作物种质的外文名称或国内种质对外交换用的汉语拼音名称。

科名

粮食作物种质的科名。

属名

粮食作物种质的属名。

学名

普通粮食作物种质的学名。

原产国

粮食作物种质原产国家名称、地区名称或国际组织名称。

原产省

国内粮食作物种质原产省份名称;国外引进种质原产国家一级行政区的名称。

原产地

国内粮食作物种质的原产县、乡、村名称。

海拔

5

DB13/T5877—2023

粮食作物种质原产地的海拔高度,单位为m。

经度

粮食作物种质原产地的经度,单位为(°)和(′)。格式为DDDFF,其中DDD为度,FF为分。

纬度

粮食作物种质原产地的纬度,单位为(°)和(′)。格式为DDFF,其中DD为度,FF为分。

来源地

国外引进粮食作物种质的来源国家名称、地区名称或国际组织名称;国内种质的来源省、县名

称。

保存单位

粮食作物种质提交河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前的原保存单位名称。

保存单位编号

粮食作物种质原保存单位赋予的种质编号。

系谱

粮食作物选育品种(系)的亲缘关系。

选育单位

选育粮食作物品种(系)的单位名称或个人。

育成年份

粮食作物品种(系)培育成功的年份。

图像

粮食作物种质的图像文件名,图像格式为“日期”加“作物”加“试验编号”加“.jpg”,图

像大小为2.52MB以上,图像分辨率为1000万像素以上。

观测地点

粮食作物种质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观测地点的名称。

观测年份

粮食作物种质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观测年份,格式为“YYYY”。具体见附录C。

6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

28种粮食作物基本信息相同外,其他数据信息均不同,包括种质类型、选育方法、形态特征和

生物学特性、品质特性、抗逆性、抗病虫性与其他特征特性。不同作物数据描述规范信息分别见附

录A至附录AB。

7种质资源数据集

粮食作物种质资源数据集分为种质资源基本信息描述符数据集、种质资源信息描述符数据集、

种质资源信息描述符值域数据集三类,具体见附录A至附录AB。

种质资源基本信息描述符数据集

粮食作物种质资源基本信息描述符组成的数据集,包括全国统一编号、河北库编号、种质名称、

学名、原产地等24项描述符信息。

6

DB13/T5877—2023

种质资源信息描述符数据集

粮食作物种质资源信息描述符数据集,包含种质类型、选育方法、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品

质特性、抗逆性、抗病虫性、其他特征特性等6大类,是粮食作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的数据标准。

种质资源信息描述符值域数据集

粮食作物种质资源信息描述符值域数据集,包含了28种粮食作物的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值域,

如数量性状从小到大,颜色由深到浅,抗性由强到弱等;质量性状按照评价标准划分等级。

作物代码

作物代码为农作物种类一级代码、二级代码、三级代码,其中一级代码与二级代码均为两位数,

三级代码为三位数。

表1粮食作物代码表

序号作物代码作物序号作物代码作物

11111101水稻151121101籽粒苋

21111103野生稻161117109小豆

31113103小麦171117111豌豆

41113105小麦野生近缘植物181117113豇豆

51115101玉米191117105绿豆

61117101大豆201117115普通菜豆

71113107大麦211117107蚕豆

81115103高粱221117119饭豆

91115105谷子231117121木豆

101115107黍稷241117133小扁豆

111113111燕麦251117135鹰嘴豆

121115111荞麦261117138羽扇豆

131119101甘薯271117139山黛豆

141119103马铃薯281117140黑吉豆

描述符代码

描述符代码是对粮食作物描述符的编码,描述符“河北省种质库编号”采用4位顺序编号

“9011”。其他描述符代码均为3位顺序编号。如“全国统一编号”的描述符代码为“101”。

描述符值代码

粮食作物种质资源的描述符具有多个值作为选项时,对描述符值编码,采用4位顺序编号,如

选育方法描述符有6个值:

01-系统育种;

02-杂交育种;

03-诱变育种;

04-倍性育种;

7

DB13/T5877—2023

05-分子育种;

06-其他。

8

DB13/T5877—2023

附录A

(规范性)

水稻种质资源信息描述规范

A.1种质类型

水稻种质类型分为8类。

1-野生资源

2-地方品种

3-选育品种

4-品系

5-杂交稻资源

6-遗传材料

7-突变体

8-其他

A.2选育方法

水稻品种(系)的育种方法。包括系统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倍性育种、分子育种、其

他。

A.3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A.3.1亚种类型

分籼稻和粳稻2个亚种。

1-籼稻

2-粳稻

A.3.2水旱性

分水稻和陆(旱)稻。

1-水稻

2-陆(旱)稻

A.3.3粘糯性

胚乳的粘性和糯性。

1-粘稻

2-糯稻

A.3.4光温性

对光温的敏感性差异。

1-早稻

2-中稻

3-晚稻

A.3.5熟期性

水稻气候生态型在熟期特性上的综合表现。

1-早熟

2-中熟

3-晚熟

A.3.6播种期

鉴定水稻种质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时的种子播种日期,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

A.3.7始穗期

9

DB13/T5877—2023

全区有10%的稻穗抽穗时的日期。每个穗的抽穗标准为当穗部露出叶鞘外3cm时,以“年月日”

表示,格式“YYYYMMDD”。

A.3.8抽穗期

全区有50%的稻穗抽穗时的日期,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

A.3.9齐穗期

全区有80%的稻穗抽穗时的日期,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

A.3.10成熟期

全区有90%以上的实粒黄熟时的日期,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

A.3.11全生育期

从出芽日至成熟日所需的天数,以d表示。

A.3.12株高

水稻成熟后,水稻植株体自地面至最高的穗顶部(不包括芒)之间的距离,单位为cm。

A.3.13茎秆长

水稻植株体自地面至穗颈节的长度,单位为cm。

A.3.14穗长

水稻成熟后,稻穗的穗颈节至穗顶(不包括芒)之间的距离,单位为cm。

A.3.15穗粒数

每个穗上的总颖花数,即为实粒、空瘪粒和落粒的总数,单位为粒。

A.3.16有效穗数

每株有效穗的总合。凡抽穗且穗粒数5粒以上者均为有效穗。

A.3.17穗抽出度

从剑叶叶枕至穗颈节之间的距离长短。

1-抽出良好

3-抽出较好

5-正好抽出

7-部分抽出

9-紧包

A.3.18穗型

稻穗枝梗的分散和密集程度。

1-密集

2-中间型

3-散开

A.3.19二次枝梗

稻穗上二次枝梗着生小穗的情况。

1-无

5-少

7-多

9-聚集

A.3.20穗立形状

10

DB13/T5877—2023

穗轴的直立程度。根据从剑叶叶枕到穗尖的连接线与茎秆的延长线所形成的夹角大小来评价。

1-直立

5-半直立

7-弯曲

9-下垂

A.3.21结实率

在每穗平均总颖花数中,平均实粒数所占的比例,以%表示。

A.3.22千粒重

1000粒较饱满(以水洗沉淀为准)稻谷粒的重量,单位为g。

A.3.23谷粒长度

从谷粒最下面的护颖基部至最长的内颖或外颖顶部(颖尖)之间的长度,单位为mm。

A.3.24谷粒宽度

内外颖两侧最宽部分的距离,单位mm。

A.3.25谷粒厚度

内外颖中间最厚部分的距离,单位为mm。

A.3.26谷粒形状

以谷粒长度与宽度的比率来评价。

1-短圆形

3-阔卵形

5-椭圆形

7-中长形

9-细长形

A.3.27糙米长度

糙米(去壳籽粒)的长度,单位为mm。

A.3.28糙米宽度

糙米最宽处的宽度,单位为mm。

A.3.29糙米厚度

糙米最厚处的厚度,单位为mm。

A.3.30糙米形状

以糙米形状来评价。

1-近圆形

2-椭圆形

3-半纺锤形

4-纺锤形

5-锐尖纺锤形

A.3.31种皮色

糙米的种皮颜色。

1-白色

2-红色

3-褐色

11

DB13/T5877—2023

4-紫色

5-黑色

A.3.32芽鞘色

芽鞘的颜色。

1-无色

2-浅紫色

3-深紫色

A.3.33叶鞘色

叶鞘的颜色。

1-黄色

2-绿色

3-紫色

A.3.34叶片色

叶片的颜色。

1-浅黄色

2-黄色斑点

3-绿白相间

4-浅绿色

5-绿色

6-深绿色

7-边缘紫色

8-紫色斑点

9-紫色

A.3.35叶片茸毛

叶片表面上茸毛的分布情况。

1-无

5-疏

7-中

9-密

A.3.36叶片卷曲度

叶片的卷曲程度。

1-不卷或卷度很小

2-正卷

3-反卷

4-螺旋状

A.3.37剑叶长度

剑叶叶枕处至叶尖之间的距离,单位为cm。

A.3.38剑叶宽度

剑叶叶片最宽处的距离,单位为cm。

A.3.39剑叶角度

剑叶叶片与茎秆延长线所形成的夹角的大小。

1-直立

5-中间型

12

DB13/T5877—2023

7-平展

9-披垂

A.3.40倒二叶长度

倒二叶(倒数第二叶)叶枕处至叶尖之间的距离,单位为cm。

A.3.41倒二叶宽度

倒二叶(倒数第二叶)叶片最宽处的距离,单位为cm。

A.3.42倒二叶角度

倒二叶(倒数第二叶)的叶尖与叶枕的连线同主茎所成的夹角大小。

1-直立

5-平展

9-下垂

A.3.43叶耳颜色

叶耳的颜色。

1-无色

2-黄色

3-绿色

4-紫色

A.3.44叶舌颜色

叶舌的颜色。

1-无叶舌

2-白色

3-紫色线条

4-紫色

A.3.45叶舌形状

叶舌顶端的形状。

1-无叶舌

2-尖至渐尖

3-二裂

4-平截

A.3.46叶枕颜色

叶枕的表面颜色。

1-绿色

2-紫色

A.3.47叶节颜色

叶节的颜色。

1-无(白)色

2-绿色

3-紫色

A.3.48主茎叶片数

主茎一生的叶片总数。

A.3.49茎秆角度

13

DB13/T5877—2023

茎秆与地面垂直线间的角度大小。

1-直立

2-中间型

3-散开

4-披散

5-匍匐

A.3.50茎秆粗细

茎秆的直径,单位为mm。

A.3.51茎秆节的颜色

茎秆节的颜色。

1-浅绿色

2-紫色

A.3.52茎秆节间色

茎秆节间的颜色。

1-黄色

2-绿色

3-红色

4-紫色线条

5-紫色

A.3.53茎秆茎节包露

茎秆茎节的包裹或现露状态。

1-包

2-露

A.3.54分蘖力

水稻单株的分蘖能力。

1-强

5-中

9-弱

A.3.55倒伏性

茎秆的倒伏程度。

1-直

3-中间型

5-斜

7-倒

9-伏

A.3.56柱头色

柱头的颜色。

1-白色

2-黄色

3-浅绿色

4-紫色

A.3.57柱头单外露率

14

DB13/T5877—2023

开花后柱头完全或部分伸出颖壳之外,称为柱头外露。柱头外露可分为两种情况,即单外露和

双外露。单外露:颖花两个柱头之一伸出颖壳之外;双外露:颖花两个柱头均伸出颖壳之外。柱头

单外露率指单个柱头外露的颖花数占已开颖花总数的比率,以%表示。

A.3.58柱头双外露率

两个柱头均伸出颖壳之外的颖花数占已开颖花总数的比率,以%表示。

A.3.59柱头总外露率

单、双柱头外露的颖花数之和占已开颖花总数的比率,以%表示。

A.3.60花药形状

花药的形状。

1-细小棒状

2-水渍状

3-饱满

A.3.61花药颜色

花药的颜色。

1-白色或乳白色

2-淡黄色

3-黄色

A.3.62花药长度

花药的长度,单位为mm。

A.3.63开颖角度

颖花内外颖完全分开时的夹角大小。

1-小

5-中

9-大

A.3.64开颖时间

颖花从内外颖开始分开至完全关闭所需的时间,单位为min。

A.3.65花时范围

盛花期每日第一朵颖花开放至最后一朵颖花关闭的时间,单位为h。

A.3.66花时高峰

当天所开花中20%~80%颖花盛开的时间。

1-早

5-中

9-迟

A.3.67芒长

在外稃尖上长出的芒的长短。

1-无

3-短

5-中

7-长

9-极长

15

DB13/T5877—2023

A.3.68芒色

在外稃尖上长出的芒的颜色。

1-白色

2-秆黄色

3-黄色

4-红色

5-褐色

6-紫色

7-黑色

A.3.69芒分布

在外稃尖上长出的芒的分布。

1-无

3-稀

5-少

7-中

9-多

A.3.70护颖色

护颖的颜色。

1-黄色

2-红色

3-紫色

A.3.71护颖长短

护颖长度的长短。

1-短

2-中

3-长

4-极长

5-不对称

A.3.72护颖形状

成熟谷粒护颖的形状。

1-无

2-线形或披针形

3-锥形或有刺毛

4-小三角形

A.3.73颖尖色

颖尖的颜色。

1-秆黄色

2-红色

3-褐色

4-紫色

5-黑色

A.3.74颖色

谷粒外颖和内颖的颜色。

1-黄色

16

DB13/T5877—2023

2-银灰色

3-褐色

4-赤褐色

5-紫黑色

A.3.75颖毛

颖表面上长出的毛分布。

1-无

2-少

3-中

4-多

5-极多

A.3.76落粒性

稻谷完全成熟后,落粒的难易程度。

1-极低

2-低

3-中

4-高

5-极高

A.3.77不育类型

指不育的类型。

1-细胞质

2-细胞核

3-质核互作

4-光温敏

A.3.78不育株率

不育系套袋后不结实的植株占整个套袋植株数之百分比,以%表示。

A.3.79花药开裂程度

开花期花药的开裂程度。

1-不裂

2-少裂

3-中裂

4-开裂

A.3.80花粉不育度

花粉的不育程度。

1-不完全败育

2-高度败育

3-完全败育

A.3.81花粉败育类型

根据花粉的有无和形态分类。

1-无花粉型

2-典败型

3-圆败型

4-混合型

17

DB13/T5877—2023

5-部分染败型

6-染败型

A.3.82不育系的可恢力

不育系与典型恢复系配制的杂种F1的自交结实能力,以结实率大小来评价。

1-弱

3-较弱

5-较强

7-强

9-极强

A.3.83保持系的保持力

维持不育系不育特性的能力,以保持系与不育系杂交获得的第二代不育系自交结实率来评价。

1-弱

3-较弱

5-较强

7-强

9-极强

A.3.84恢复系的恢复力

恢复系与不育系测交获得的杂种一代自交结实能力,以自交结实率来评价。

1-弱

3-较弱

5-较强

7-强

9-极强

A.3.85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

不育系接受外来花粉而异交的结实小。

1-低

3-较低

5-较高

7-高

9-极高

A.3.86亲和性

与典型籼、粳品种间杂交的亲和程度,以与测验种测交后的F1自交结实率来评价。

1-差

5-中

7-良

9-优

A.3.87亲和谱

具有一定亲和性种质资源的可亲和种质类型和范围。

1-极窄

5-较窄

7-中等

9-宽广

A.4品质特性

18

DB13/T5877—2023

A.4.1糙米率

净稻谷脱壳后的糙米占总谷粒重的百分比,以%表示。

A.4.2精米率

碾成的精米占稻谷总重量的百分比,以%表示。

A.4.3整精米率

整精米占谷粒重的百分比,以%表示。

A.4.4精米粒长

整精米粒两端间的最长距离,单位为mm。

A.4.5精米粒宽

整精米粒的最宽处的距离,单位为mm。

A.4.6精米长宽比

整精米粒的长度和宽度的比值。

A.4.7垩白粒率

有垩白的米粒占整个米样粒数的百分率,以%表示。

A.4.8垩白大小

垩白米粒中垩白面积占该整粒米面积的百分率,以%表示。

A.4.9垩白度

垩白米的垩白面积总和占试样米粒面积总和的百分比,以%表示。

A.4.10透明度

整精米粒的透明程度。用稻米的相对透光率表示。

A.4.11香味

稻米香味的有无。

1-香

2-非香

A.4.12糊化温度

稻米淀粉在加热条件下失去结晶性,发生不可逆膨胀形成淀粉糊时的温度。通常用碱消值法间

接测定。碱消值是指碱液对精米粒的侵蚀程度,可间接表示稻米糊化温度的高低。碱消值越大,则

糊化温度越低。

A.4.13胶稠度

精米粉碱糊化后的米胶冷却后的流长长度,单位为mm。

A.4.14直链淀粉含量

精米中直链淀粉占精米干重的百分率,以%表示。

A.4.15粗淀粉含量

精米中粗淀粉占精米干重的百分率,以%表示。

A.4.16粗蛋白含量

糙米或精米中粗蛋白占糙米或精米干重的百分率,以%表示。

19

DB13/T5877—2023

A.4.17赖氨酸含量

糙米或精米中赖氨酸含量占糙米或精米干重的百分率,以%表示。

A.4.18粗脂肪含量

糙米或精米中粗脂肪含量占糙米或精米干重的百分率,以%表示。

A.5抗逆性

A.5.1苗期抗旱性

水稻苗期忍耐或抵抗干旱的能力,以抗旱性综合系数来评价。

1-极强

3-强

5-中

7-弱

9-极弱

A.5.2全生育期抗旱性

水稻全生育期忍耐或抵抗干旱的能力,以抗旱指数来评价。

1-极强

3-强

5-中

7-弱

9-极弱

A.5.3发芽期耐盐性

水稻发芽期忍耐或抵抗盐胁迫的能力,以相对盐害率来评价。

1-极强

2-强

3-中

4-弱

5-极弱

A.5.4苗期耐盐性

水稻苗期忍耐或抵抗盐胁迫的能力,以平均死叶率或盐害指数来评价。

1-极强

2-强

3-中

4-弱

5-极弱

A.5.5发芽期耐碱性

水稻发芽期忍耐或抵抗碱胁迫的能力,以碱胁迫后的发芽率来评价。

1-极强

2-强

3-中

4-弱

5-极弱

A.5.6发芽期耐冷性

水稻发芽期忍耐或抵抗低温的能力,以低温下发芽率来评价。

1-强

20

DB13/T5877—2023

5-中

9-弱

A.5.7芽期耐冷性

水稻芽期忍耐或抵抗低温的能力,以芽期低温胁迫后的幼苗死亡率来评价。

1-极强

2-强

3-中

4-弱

5-极弱

A.5.8苗期耐冷性

水稻苗期忍耐或抵抗低温的能力,以幼苗赤枯度来评价。

1-极强

2-强

3-中

4-弱

5-极弱

A.5.9孕穗期耐冷性

水稻孕穗期忍耐或抵抗低温的能力,以空壳率来评价。

1-极强

2-强

3-中

4-弱

5-极弱

A.5.10耐热性

水稻植株忍耐或抵抗高温的能力,以开花期高温胁迫后的空壳率来评价。

1-极强

2-强

3-中

4-弱

5-极弱

A.6抗病虫性

A.6.1苗瘟抗性

水稻苗期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grisea(Hebert)Barrnov.comb.(anamorphPyricularia

oryzaeCav.)]的抗性强弱。

1-高抗(HR)

2-抗(R)

3-中抗(MR)

4-中感1(MS1)

5-中感2(MS2)

6--感1(S1)

7-感2(S2)

8-高感1(HS1)

9-高感2(HS2)

A.6.2叶瘟抗性

21

DB13/T5877—2023

水稻分蘖期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grisea(Hebert)Barrnov.comb.(anamorph

PyriculariaoryzaeCav.)]的抗性强弱。

1-高抗(HR)

2-抗(R)

3-中抗(MR)

4-中感1(MS1)

5-中感2(MS2)

6-感1(S1)

7-感2(S2)

8-高感1(HS1)

9-高感2(HS2)

A.6.3穗颈瘟抗性

水稻抽穗期至成熟期穗颈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grisea(Hebert)Barrnov.comb.

(anamorphPyriculariaoryzaeCav.)]的抗性强弱。

1-高抗(HR)

2-抗(R)

3-中抗(MR)

5-中感(MS)

7-感(S)

9-高感(HS)

A.6.4穗节瘟抗性

水稻抽穗期至成熟期穗节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grisea(Hebert)Barrnov.comb.

(anamorphPyriculariaoryzaeCav.)]的抗性强弱。

1-高抗(HR)

2-抗(R)

3-中抗(MR)

5-中感(MS)

7-感(S)

9-高感(HS)

A.6.5白叶枯病抗性

水稻对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oryzae(UyedaetIshiyama)Dowson]的抗性强弱。

0-免疫(IM)

1-高抗(HR)

3-抗(R)

5-中抗(MR)

7-感(S)

9-高感(HS)

A.6.6纹枯病抗性

水稻对稻纹枯病菌[Thanatephorussasakii(Shirai)TuandKimbrough]的抗性强弱。

0-免疫(IM)

1-抗(R)

3-中抗(MR)

5-中感(MS)

7-感(S)

9-高感(HS)

A.6.7细菌性条斑病抗性

22

DB13/T5877—2023

水稻对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oryzicolaFangetal)的抗性强弱。

0-免疫(IM)

1-高抗(HR)

3-抗(R)

5-中感(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