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899-2023 水运工程大临建设指南

DB36/T 1899-2023

江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4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6/T 1899-2023
标准类型
江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12-11
实施日期
2024-06-01
发布单位/组织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省交通运输厅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江西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4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140

CCSP67

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1899—2023

水运工程大临建设指南

Standardizationguideforconstructionoflargetemporarybuildingsforwaterway

engineering

2023-12-11发布2024-06-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6/T1899—2023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体要求............................................................................1

5选址布局............................................................................2

6办公和生活区建设管理................................................................5

7钢筋加工厂建设管理..................................................................9

8拌和厂建设管理.....................................................................12

9预制厂建设管理.....................................................................15

10拆除与验收程序....................................................................17

附录A(资料性)不良地质判别表、初筛表................................................20

附录B(资料性)标识标牌参照表........................................................25

附录C(资料性)大临验收表............................................................31

I

DB36/T1899—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交通科学

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邱文东、江平、胡云卿、罗凯、张克武、方子锐、黄勇、梁冲、骆祖林、张志

祥、张恺、熊含威、陶志鹏、孙雪伟、高健文、廖启旺。

II

DB36/T1899—2023

引言

2018年2月1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了《品质工程攻关行动试点方案(2018-2020年)》,开展

为期3年的品质工程攻关行动,旨在解决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提炼、推广先进工程

技术管理经验,完善有关工程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两区三厂”

(生活区、办公区、钢筋加工厂、拌和厂及预制厂)建设安全标准化攻关任务,形成品质工程建设质量

安全管理制度或技术要求。

为推进江西省水运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规范江西省重点水运工程大临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工厂化、

集约化施工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程安全、质量、环保管理水平和行业文明施工形象,结合江

西省水运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分别从选址布局、办公和生活区、钢筋加工厂、拌和厂、预制厂的建设管

理入手,在一般要求、场地建设、硬件及设备要求、安全管理、文明建设管理等方面进行规定,推动大

临建设标准化管理,制定本文件。

III

DB36/T1899—2023

水运工程大临建设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江西省重点水运工程大临选址规划、建设管理及验收程序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经依法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重点水运工程大临建设,其他类型水运工程建设

项目可参考本文件相关要求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1252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31962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GB/T4011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GB5019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72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T50430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JGJ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JGJ300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临largetemporarybuildings

水运工程项目中的大型临时设施工程(生活区、办公区、钢筋加工厂、拌和厂和预制厂)关于选址、

建设及拆除等综合性的建设管理。

4总体要求

4.1大临建设应遵循“安全第一、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永临结合、经济适用、绿色环保”的原则。

4.2大临的建设总体方案应包括项目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准备、选址评估、规划方案(包

括总体平面布置图、各工点平面布置图)、安全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文明施工措施及应急预案、

结构验算、建设队伍资质等内容。应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

1

DB36/T1899—2023

新工艺、新设备以及创新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

少污染物排放。

4.3施工单位大临建设方案应由监理单位审批,建设单位备案;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两区建设方案,

应由项目办审批。

4.4应对施工组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

监督。

4.5应按规定选定专业机构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监测、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工作,编制施工期环境保护、

水土保持监理实施方案,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重大环境敏感区、并可能存

在重大环境影响的项目,应编制污染防治专项施工方案。

4.6应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定期对建设单位、设计、施工及监理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参

建人员的节能环保意识。

4.7应加强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建立健全绿色施工标准体系,完善绿色施工

评价标识制度。

4.8吊装作业、高处作业、拆除作业等重要结构、设备、设施的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见表1)应编

制专项施工方案,需组织专家进行审查。

表1重点部位或关键工序

序号重点部位或关键工序

1拌和楼基础、储料罐基础、储料仓大棚、隔墙

2拌和楼安装与拆除

3制梁、存梁台座

4钢筋加工厂

5门式起重机安装与拆除

6大临临时用电

4.9大临建设应坚持按照选址、规划、制定方案、审批及核备、建设等程序组织实施。大临建设临时

用地应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工程完工后应按规定进行复垦,并验收合格。

4.10大临建设应积极推进信息化管理,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投资、设计变更和试验检测等管理内

容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具备条件的项目应对重点工程建立远程监控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各单位应积

极配合建设单位信息化管理要求,积极探索和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

智能等技术在大临建设的全寿命周期的集成应用。

4.11大临拆除总体方案应包括:拆除结构工程概况、施工计划、施工准备、拆除方案(拆除顺序、注

意事项)、安全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应急预案、设计图纸、使用说明书及出

厂资料、拆除结构检测报告、维修检测记录、拆除单位资质和作业人员证件等内容。

4.12大临大型钢结构、大型设备建设与拆除宜遵循“谁安装、谁拆除”原则。

5选址布局

5.1选址

5.1.1一般规定

5.1.1.1选址应做到合法用地、合理避让、节约资源。

5.1.1.2存在1种及以上不良地质灾害的选址区域,选址工作应按照选址初筛、地质灾害评估两个阶

段实施。

2

DB36/T1899—2023

5.1.1.3选址初筛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实施,且至少有1名专业地质人员或岩土人员参与。

5.1.1.4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应由具有乙级及以上资质的单位承担。

5.1.2选址初筛

5.1.2.1基本要求如下:

a)选址应因地制宜,满足安全、实用及环保的要求,以工作方便为原则,具备便利的交通、通

信、通电、通水及信息化办公管理条件;

b)选址应选在地质良好的地段,应远离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如崩塌、滑坡、危岩体、泥石流、

岩溶、采空区、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危险地段;

c)选址应合理避开松散堆积体、膨胀土、软土、红黏土、沼泽土、盐渍土、松散填土等特殊性

岩土分布区域及落石、雷暴区等危险地段;

d)选址应规避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历史文物遗址保护区、军事保护区

及其他敏感地区,避开涉及债权问题或不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的场地,确保符合环境、

水体、文物保护等部门有关规定要求;

e)选址应远离河道、洪涝区,对于地势相对较低水域区域,应确保选址位于最高洪水位之上。

f)选址应充分考虑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的影响,满足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要求,提高极端气

候应对能力;

g)平原区选址应避开低洼地段和洪涝区,充分考虑浸水、冻害对基础结构的影响;丘陵及山区

选址应尽量选择地势相对较高、平坦、开阔地段;

h)选址应靠近工程施工现场,不受施工干扰且进出交通安全、便捷,宜设置在标段中部或靠近

关键工点附近,距离集中爆破区500m以外,严禁占用独立桥梁下部空间、河道、互通匝道;

i)“三厂”的选址应远离学校、医院、居民区等场所,若因特殊条件影响必须建在上述区域内,

应保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要求。

5.1.2.2工作步骤如下:

a)结合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初步选定1处至3处区域,对所选区域进行现场踏勘,调查场地的地

质、水文条件,初步判别用地属性,完成选址初筛;

b)拟选址区域应采用规范填表法进行初筛,根据不良地质判别表(详见附录A)调查选址地质情

况,并填写地质灾害评估调查表、不良地质灾害初筛表(详见附录A);

c)根据不良地质灾害初筛表,无不良地质灾害的选址区域,施工单位自评合格后上报监理单位

审批,通过后报送建设单位备案,并办理用地手续;

d)根据不良地质灾害初筛表,需要启动地质灾害评估的,施工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

进行评估。

5.1.3地质灾害评估

5.1.3.1地质灾害评估应按GB/T40112的规定及相关文件执行。

5.1.3.2地质灾害评估的灾害种类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及地

震多发区等。

5.1.3.3地质灾害评估应对大临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大临在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

性做出评价,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

5.1.3.4应根据地质灾害评估结果,确定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及建设场地适宜性,并采取正确的管理程

序,如表2所示。

3

DB36/T1899—2023

表2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分级表

风险等级建设场地适宜性管理程序

①在合理防护措施基础上,可确定选址位置;

小适宜②评估完成后上报监理单位对选址组织审查验收;

③通过后报送建设单位备案,并办理用地手续。

①在评估报告中给出地质灾害防护建议;

中基本适宜②评估完成后上报监理单位对选址组织审查验收;

③通过后报送建设单位备案,并办理用地手续。

适宜性差直接避让,重新选址

①报告应明确地质灾害结论、防护措施的可行性;

大②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评审;

适宜性差,但选址存在唯一性

③评估通过后上报监理单位审批,并报建设单位备案,通过后办理

用地手续。

5.2布局

5.2.1一般规定

5.2.1.1大临的规划应做到安全便利、因地制宜、生产有序、科学管理、永临结合,并与当地建筑特

色保持一致。

5.2.1.2大临的规划应根据工程内容和施工组织的要求确定,应综合考虑周边地形地貌、既有公路、

铁路、沿线便道便桥、电力设施等相关因素。

5.2.1.3设计单位应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据结构总平面布置和地勘资料合理规划大临总体布置。

5.2.1.4大临总体平面规划图中应包含给排水系统、临时用电、消防设施、安全通道、绿化等,具体

功能区划分如下:

a)“两区”应包含办公室、会议室、职工活动室、党员活动室、食堂、宿舍、晾衣区、卫浴间

及车辆停放区等相关内容,宜设置医疗室;

b)钢筋加工厂应包含原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半成品存放区及成品存放区等;

c)拌和厂应包含原材料存放区、拌和区、试验室、沉淀处理区及车辆停放区等;

d)预制厂应包含原材料存放区、预制区和存储区等。

5.2.2管理要求

5.2.2.1“两区”建设可自建或租用合适的房屋,且应安全适用。新建房屋应选择防火、保温、环保

材料,租用房屋应安全、坚固,其空间、面积、通风、采光和保温等条件应满足使用要求。

5.2.2.2施工班组的驻地应按照本文件相关要求纳入施工单位的管理范畴。

5.2.2.3大临宜采用信息化手段统筹规划,借助智能系统实施过程管理,达到工厂化建设标准要求:

a)合理分区,保证施工作业紧密衔接,互不干扰;

b)出入口设置门禁系统,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

c)安装监控系统,对主要出入口、主要道路、关键部位、重要工序进行监控,保证实时动态管

理,并储存监控影像,根据需要安装报警装置;

d)设置信息化管控系统,对厂区人员数量、电力负荷、温度、噪声、粉尘浓度等实时进行监管;

e)厂站临时用电应符合JGJ46的有关规定。

4

DB36/T1899—2023

6办公和生活区建设管理

6.1一般要求

6.1.1驻地建设主要指监理单位驻地、施工单位驻地的建设。

6.1.2驻地建设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改善项目参建单位的生产、生活环境。

6.2驻地建设

6.2.1驻地用房可采用“自建”或“租用房屋+自建”或“租用”的方式。自建房屋最低标准为活动板

房,宜采用轻钢结构装配式集装箱房,应选用阻燃、防水材料。活动板房搭建不宜超过两层,每组最多

不超过12栋,组与组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8m。

6.2.2办公用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采光,鼓励在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空调、冰箱、照明等

用电设备宜采用节能型电器。宜采用统一标准装饰,采用板房结构必须吊顶;砖混结构墙面抹灰刷白,

地面硬化,镶贴地板砖。办公楼大门正面应设置三根旗杆及基座,中间旗杆高8.5m,悬挂4#国旗,两

侧旗杆高8m。

6.2.3驻地宜为独立式庭院,四周设有围墙,有固定出入口,出入口设置保卫人员。在门墩悬挂本单

位的铭牌。

6.2.4办公、生活用房建筑面积和场地面积应满足办公和生活需要,一般不低于表3规定。

表3各单位驻地主要办公用房面积标准

配置标准(m2)备注

各室名称

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办公室66人均面积

会议室80100具有多媒体功能

档案室6040—

宿舍88人均不少于8m2

食堂6060人均不少于0.8m2,厨房与包间面积未包含

浴室3030人均不少于0.3m2,且总面积不低于30m2

卫生间3030人均不少于0.3m2,且总面积不低于30m2

文体活动室5050—

培训学校050培训学校可结合会议室同时设置

6.2.5主体工程项目经理部办公、生活用房建筑面积一般不少于2000m2,占地面积不少于5000m2;附

属工程项目经理部或项目经理分部建筑面积和场地占地面积参照主体工程项目理部标准执行。经理部建

筑面积与占地面积应满足办公、生活及室外运动需要。

6.2.6办公区、生活区及车辆、机具停放区等布局应科学合理,配备完善排水系统,应适当绿化庭院,

保持环境优美整洁。

6.2.7办公区和生活区应避开存在噪声、粉尘、烟雾或对人体有害物质的区域,无法避开时应在噪声、

5

DB36/T1899—2023

粉尘、烟雾或者对人体有害物质所在区域最大频率风向的上方建设。

6.2.8驻地内所有场地应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且不低于以下标准:一般场地硬化采用厚度10cm的

垫层+厚度15cm的C30混凝土面层;道路硬化采用厚度15cm的垫层+厚度20cm的C30混凝土面层,

宽度6m。场地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分块切割伸缩缝。

6.2.9场地硬化要严格标高控制,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场地面层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5%,

必要时可适当增大排水坡度。场地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底面采用M7.5砂浆进行抹面,做到雨天

场地不积水,晴天不扬尘。

6.2.10厂区及生活污水排放应经处理达到GB31962标准后进行排放。

6.2.11驻地公共场所应设置功能分区平面示意图及指路导向牌。

6.3用房要求

6.3.1宿舍

6.3.1.1门窗设置齐全,室内通风、照明良好,地面应硬化、防潮。

6.3.1.2应设置生活用品专柜,个人物品摆放整齐,宜统一床单被罩。

6.3.1.3应配置空调及防蚊虫叮咬措施。

6.3.1.4室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明火做饭。

6.3.2食堂

6.3.2.1宜设置在离卫生间、垃圾站及有害物质场所不小于30m的位置,与办公、生活用房距离不小

于10m。

6.3.2.2应设置独立的制作间、储藏间,并配有消毒设备,地面应做硬化和防滑处理,配备纱门、纱

窗、纱罩等。

6.3.2.3应配备必要的排风设施和冷藏设施。燃气罐应单独设置存放间,存放间应通风良好并严禁存

放其他物品。

6.3.2.4应设有防尘、蚊、蝇、鼠害等设施。

6.3.3浴室、卫生间

6.3.3.1浴室地面应作防滑处理,使用防水灯具和开关,并定时保证充足的冷、热水供给,排水、通

风良好。

6.3.3.2卫生间应男女分设,通风、采光良好的可冲洗式卫生间,地面应作防滑处理,并配备纱门、

纱窗。

6.3.4文体活动室、活动场地、医疗室

6.3.4.1文体活动室书籍、报刊、杂志等应配备齐全。

6.3.4.2活动场地包括乒乓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以及相关的健身、娱乐等活动场所。

6.3.4.3医疗室可根据现场人员数量和驻地距离医疗机构的方便程度设置,并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

药物等,具备条件的可配备相应的医务人员。

6.3.5办公用房

6.3.5.1应坚固、实用、美观、隔热、通风、降暑、防寒、防潮。

6.3.5.2办公室应满足项目信息化管理要求,配备必要的信息化硬件设施,满足施工信息收集、整理、

传送要求。

6

DB36/T1899—2023

6.3.5.3会议室应配备会议桌、椅子、写字板、多媒体等常用会议设施。

6.3.5.4档案室应配备防潮、防火、防盗等设施。

6.3.5.5培训学校应配备黑板、视频设备等必需的教学设施和不少于30名学员使用的桌椅,教室内统

一悬挂学校章程、办学机构网络、教学管理制度、师资配备、教学计划、学员守则和奖惩制度等告示牌。

6.3.5.6管理图表均应装裱上墙。会议室内的管理图表应包括工程平面图、工程总体目标、项目经理

部组织机构框图、质量自检体系框图、安全管理体系框图、环保管理体系框图、工程进度柱状图、工程

管理曲线图、开展劳动立功竞赛活动有关图表等。各办公室按照职责挂设各项规章制度、各部门岗位职

责、安全职责、工作计划、晴雨表及管理人员考勤表等。

6.3.6工地试验室

6.3.6.1功能区设置应科学合理,区内场地及主要道路应做硬化处理。

6.3.6.2应设置较完善的排水设施,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水源。各功能室均应铺设上、下水管道,配备

水池,地面应设置地漏。水泥砼室、石料室等房间地面应设置水槽和沉淀池。

6.3.6.3养护室的墙体和屋顶应进行防潮和保温处理,养护废水处置后宜循环利用。

6.3.6.4试验室切割作业时,采取防噪音、防尘措施。废料区分别对土、砂、碎石隔仓存放:混凝土

试块、钢筋废料等集中堆放,定期清理。宜设小型切割室,采取防噪音防尘措施。

6.3.6.5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特点,设置办公室和各功能室,试验室应通风、照明良好,并有防暑、

降温、取暖设备。各功能室面积及设施配置应满足试验检测需要,不低于表4规定。

表4工地试验室各功能室面积标准

配备标准(m2)

各室名称备注

监理单位试验室施工单位试验室

档案资料室2020—

土工室2020应配置温度控制设备

集料室1520应配置温度控制设备

样品室1515应按照样品状态分区

水泥室2020应配置温湿度控制设备

水泥混凝土室2020应配置温湿度控制设备、完善排水设施

力学室2025应配置温度控制设备

应配置温湿度控制设备、完善排水设施、加装喷雾装

标养室2030

无机结合料室1520应配置温度控制设备

检测设备室1020—

留样室—15—

化学室—15—

7

DB36/T1899—2023

表4工地试验室各功能室面积标准(续)

配备标准(m2)

各室名称备注

监理单位试验室施工单位试验室

储藏室—15—

办公室—6m2/人—

注:工地试验室若设置在施工单位项目部或总监办驻地,可不另设会议室。若场地允许,可考虑增设大功率加热设

备专用室,如:烘箱、沸煮箱,且应隔离放置或放在单独的功能室(如在水泥室隔一小间,环境有温湿度要求)。

水泥室、水泥混凝土室、石料室地面应设置泄水槽,室外设置沉淀池(方便清洗和环境保护,沉淀池应安装顶

盖)。

6.3.6.6试验仪器、设备安装应按照以下规定进行:

a)设备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或试验规程相关要求进行安装;

b)若设备需要安设基座与其固定,应在试验室建设时根据布局设计基座,基座顶面应保持水平,

待设备就位调平后采用地脚螺栓进行固定。对基座有隔振要求的应设立不与其他建筑物直接

相连的独立混凝土台座,周围存在振源时应在地面与台座间设5mm厚橡胶垫;

c)压力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力学设备必须配备数据传送接口,保证试验数据的实时上传,满

足工地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应设置金属防护罩或安全防护网,防护网(罩)网眼尺寸不应大

于1cm×1cm,使用的防护网(罩)应既保证安全、方便操作,同时美观大方;

d)各功能室电源插头宜齐整布设,且高出地面1.5m以上。操作台高度宜控制在70cm-90cm之

间,台面宽度宜为60cm-80cm,台面宜采用光洁、耐磨、耐腐蚀的材料,如混凝土或铺设瓷

砖,表面应平整,操作台下设置带有柜门的储物隔柜。台下隔柜的宽度不小于60cm,柜门采

用拉卷式塑料百叶窗遮挡;

e)仪器使用及维修记录用竖放硬面夹挂在相应的仪器后面,离地150cm;

f)集料采用隔仓存放,隔墙高为60cm-80cm,仓后墙120cm高处贴材料标识牌;

g)水泥室里的沸煮箱用外箱罩住,外箱上接一直径大于8cm的塑料管通向室外;

h)标准养护室配置要求如下:

1)标准养护室门口墙体上悬挂试件入出库记录台账;

2)标准养护室配置全自动温湿设备;

3)室内设置两个温湿度表,悬挂于室内对角墙体上;

4)地面上要设置环形水槽,便于室内水排向室外,水槽断面尺寸为宽8cm,深5cm;

5)试件养护架具有一定的刚度(建议采用不低于4mm×4mm角钢),每个养护架应用大写英

文字母编号。

6.4安全管理

6.4.1自建房屋不宜超过两层;若设置为两层,应针对极端气候条件下增设抗倾覆、抗坍塌的措施,

同时宜设置逃生杆及屋面压顶。

6.4.2办公区和生活区第二层楼道宽度不应小于1.1m,楼道设置两处上下楼梯通道。

6.4.3办公区和生活区宜设置在大型设备、设施(门式起重机、钢筋棚、料仓棚、储料罐等)倾覆半

径的1.5倍范围之外。生活区与拌和区距离不应小于单个储料罐高度,且不少于20m。

6.4.4在疏散走道转弯和交叉部位两侧的墙面、柱面距地面高度1.0m以下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8

DB36/T1899—2023

6.4.5生活区和办公区的消防设施应满足GB50720的有关规定,设置消防通道,室外设置消防水池、

消防砂池等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

6.4.6生活区宿舍应装设用电限流设备,用电线路应沿墙壁埋置布设,不得随意悬空牵拉、挂置,严

禁使用大功率用电设备,严禁乱搭乱接电线,推荐使用USB充电插座及LED照明灯具。

6.4.7对要求在特定环境下储存的样品,应严格控制环境条件。易燃、易潮和有毒的危险样品应隔离

存放,做出明显标记。

6.4.8应配备发电机组,保证试验检测工作正常、连续。试验室电路应为独立专用线,在总闸处、力

学室、标准养护室应安装漏电保护器。

6.5文明建设及管理

6.5.1驻地建设应设置相关标识标牌,具体要求及执行参见附录B。

6.5.2在项目经理部驻地及民工驻地应设置民工工资发放公示牌,公示发放人员名单、发放月份及金

额、投诉电话等内容,每月如实公示民工工资发放到位情况。

6.5.3项目经理部应以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积极开展以政治思想、业务文化教育等为重点的政治

思想教育工作。同时设立如质量活动宣传标牌、质量举报电话牌、廉政举报箱、工地建设监督牌等,主

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6.5.4项目经理部及其他醒目位置应设立施工告示牌和施工平面示意图,每标段至少各设2块。施工

告示牌应按以下有关规定制作,告示牌尺寸宽5m、高2m,底板采用铝合金,表面贴反光膜,立柱采用

镀锌管,告示牌为蓝底白字,具体内容及编排格式见附录B。施工平面示意图尺寸应与告示牌相同。

7钢筋加工厂建设管理

7.1一般要求

7.1.1选址除应符合一般规定外,还应根据本合同段的主要构造物分布、运输条件、钢筋加工量等特

点综合选址,做到运输便利、经济合理。标段应根据工地实际情况,结合预制厂,合理地布置钢筋(钢

材)加工厂,原则上尽量集中。

7.1.2厂内应设置照明(含应急照明)设施,照明电路与工作用电电路分开。电路铺(架)设应科学、

合理,一般沿棚的两侧,严禁乱拉、随地放置。

7.2场地建设

7.2.1应采用全封闭建设,高度应满足加工设备操作空间,设置不少于两个出入口,沿纵向方向下层

设置采光通风窗户,上层设置采光板;顶部采用固定式防雨棚,高度应满足加工设备操作空间,并设置

避雷、采光板及防风等设施。

7.2.2场地内应按原材料堆放区、钢筋下料区、加工制作区、半成品堆放区、成品待检区、合格成品

区、废料处理区等科学合理设置,功能明确,标识清晰。

7.2.3厂区中间应设置不小于4m净宽的车行通道,车道两侧设置1m净宽的人行通道,两侧涂刷黄色

醒目警示线,车行与人行通道之间应设置不小于0.9m高隔离栏杆。

7.2.4所有原材料及半成品应分类、垫高,采用仓储式存放。垫高台宜用混凝土或型钢制作,高度大

于0.3m。

7.2.5厂内应张贴钢筋加工示意图和细部图、操作规程、安全警示警告标示标牌。

7.2.6场地面积应根据钢筋(材)加工量的大小、工期等要求设置,一般不低于表5规定:

9

DB36/T1899—2023

表5钢筋加工厂规模及面积标准

规模加工总量(t)场地面积(m2)规模

大t>100005000大

中6000≤t≤100004000中

小3000<t<60003000小

注:如受场地限制,可适当调整场地面积大小,但功能分区布局应科学、合理。

7.2.7所有场地必须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且不低于以下标准:一般场地采用厚度10cm的垫层+厚度

15cm的C30混凝土面层;主要道路采用厚度20cm的垫层+厚度24cm的C30混凝土面层,宽度6m。混

凝土浇筑后要及时分块切割伸缩缝。

7.2.8场地硬化要严格控制标高,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场地面层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5%,

场地四周应设置排水沟。

7.3机械及设备要求

7.3.1加工厂内设备数量根据实际需求(招标文件中测算)配备,应满足加工需求,其它设备必须满

足集中加工厂需要配置。

7.3.2港口码头水工结构工程造价超过8000万的项目,应配置智能弯圆机、钢筋笼滚焊机、液压冷弯

机等数控钢筋加工设备,实现钢材自动化加工率达90%以上。

7.3.3数控钢筋弯曲机:可加工直径10mm-32mm的成型钢筋,平均每日加工量约5500根。

7.3.4数控钢筋弯箍机:单线生产能力约900个箍筋/小时;双线生产能力约1800个箍筋/h。

7.3.5滚焊机:分节生产长度12m,直径2m以内的钢筋笼,应采用全自动焊接型滚焊机;大于2m直

径的钢筋笼应在固定胎卡具作业平台上工厂化加工成型。

7.3.6数控钢筋端头打磨机:可放置多根钢筋同时打磨,在端面打磨机切割处理保证平面一致,接头

无缝隙。

7.3.7等离子切割机:钢护筒等钢板加工应使用等离子切割机。

7.3.8直螺纹加工设备:使用水性润滑,不得使用油性润滑。

7.3.9机器人焊接设备:能够使用定型胎架模块化加工的焊接场景,应使用机器人焊接。

7.3.10套丝机:选择滑架跨度大、稳定性好、经久耐用的套丝机,并适合固定的场地,进行大批量加

工管螺纹。

7.3.11镦粗机:应符合JG171产品分类技术要求。

7.3.12CO2气体保护焊:室内钢筋焊接应采用CO2气体保护焊,室外钢筋焊接宜采用CO2气体保护焊,

室外采用CO2气体保护焊时,应有必要的防风措施(CO2气体保护焊较传统电焊综合成本低,质量有保障)。

7.3.13直螺纹丝头车丝机:应配备丝长定位加工限位装置,以准确控制丝长。应配备钢筋丝头、套筒

现场检测用量具(包括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