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T 185-2006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门

JG/T 185-2006 Fiberglass reinforced plastic doors

行业标准-建筑工业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G/T 185-2006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建筑工业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06-01-11
实施日期
2006-06-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归口单位
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门(以下简称玻璃钢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规格和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拉挤型材制做的建筑用门。不适用于本标准中未规定性能的其他门。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塑料门窗委员会、北京房云盛玻璃钢有限公司、锦州四海高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齐齐哈尔北方玻璃钢制品厂、沈阳合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锦州市双洋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浙江亨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德州国华门窗有限公司
起草人:
闫雷光、史超、张国志、王新义、崔广君、穆荣、易序彪、杜根福、高彦国
出版信息:
页数:21页 | 字数:37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r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JG/T185-2006

玻璃纤维一增强塑料(玻璃钢)门

Fiberglassreinforcedplasticdoors

2006-01一11发布2006-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

JG/T185-2006

目次

前言·························,···························,···························」······························,……工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一1

4分类、规格和型号··甲甲,,,···,,,,,····‘·1--‘···,-·-·,甲甲,,····“·‘一,,,,,,,一,,.··11二,,,,1

5材料················」···,,,··,························,,·,,··························,,·················」·····,,,,,,,·2

6要求····················,,·······················································,,,··························,,·…3

7试验方法·································……6

8检验规则············,····························,····························,··,,························,··……7

9标志、包装、运输、贮存··,···························,·························-·,,···········,·······…·…,..…9

附录A(资料性附录)密封胶条术语和要求···,,,,,··,·,·············“··,,,,·············。·········,,,,,,,10

附录BC资料性附录)常用材料标准·······1‘,,,···甲,,,······‘···」····,···,········..“二‘,,,.11

附录C(资料性附录)建筑外窗抗风压强度、挠度计算方法···············,,·····························,,…12

JG/T185-2006

目A舀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塑料门窗委员会、北京房云盛玻璃钢有限公司、锦州四海

高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齐齐哈尔北方玻璃钢制品厂、沈阳合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锦州市双洋玻璃钢

制品有限公司、浙江亨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德州国华门窗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闻雷光、史超、张国志、王新义、崔广君、穆荣、易序彪、杜根福、高彦国。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JG/T185-2006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门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门(以下简称玻璃钢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规格和型

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拉挤型材制做的建筑用门。不适用于本标准中未规定

性能的其他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865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氮弧辐射)

GB/T5823建筑门窗术语

GB/T5824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

GB/T7106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7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8建筑外窗水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8484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8485建筑外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8814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

GB/丁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11793.3PVC塑料窗力学性能、耐候性试验方法

GB/T14154塑料门垂直荷载试验方法

GB/T14155塑料门软重物体撞击试验方法

GB/T14436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JC/T941门、窗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拉挤中空型材

JGJ103塑料门窗安装及验收规程

JGJ113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QB/T1129塑料门扇硬物撞击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5823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玻璃钢门“berglassreinforcedplasticdoors

采用热固性树脂为基体材料,以玻璃纤维为主要增强材料,加人一定量助剂和辅助材料,经拉挤工

艺成型为框扇杆件后经切割、组装成的门。

4分类、规格和型号

4.1分类

开启形式与代号见表1规定

JG/T185-2006

表1开启形式与代号

4.2规格和型号

4.2.1门洞口尺寸系列宜符合GB/T5824的规定。

4.2.2门构造尺寸应由以下原则确定:

a)型材断面结构尺寸;

b)主要受力杆件的强度和挠度,开启扇自重、五金配件承载能力和五金配件与门框、门扇的联接

强度;

c)洞口尺寸和墙体饰面层厚度及门框与洞口间隙的安装要求,并应符合JGJ103的规定要求。

4.3门框厚度基本尺寸

」「框厚度基本尺寸按门框型材无拼接组合时的最大厚度公称尺寸确定

4.4标记

4.4.1标记方法

产品标记由名称代号、规格、性能代号组成

BM毛纱扇代号

—性能代号

—门规格

—门框厚度

—玻璃钢门

—开启形式代号

4.4.2示例

示例1:平开玻璃钢门,门框厚度为60mm,规格型号为1524,抗风压性能为2.0kPa,气密性能为

1.5m'/(m·h)或表示为4.5m'/(m'·h),水密性能为250Pa,保温性能为2.0W,(m`·K),隔声性

能为30dB,带纱扇门

PBM60-1524-P,2.0-y,1.5(或,:4.5)-,},P250-K2.0-Rw30-S

示例2:平开玻璃钢门,门框厚度为60mm,规格型号为1524。抗风压、气密、水密、保温、隔声性能

无指标要求和无纱扇时不填写

PBM60-1524

5材料

5.1门用型材外壁厚不应小于2.2mm.

5.2型材涂层附着力不应大于GB/T9286规定的1级。

5.3门用型材横向弯曲强度不应小于50MPa,其余应符合JC/T941的要求

z

JG/T185-2006

5.4型材表面应选择适用于玻璃俐材质的尸外徐料进竹徐装处理。徐层耐老化性能按G川1186S规

定的试验方法做1000h老化试验后,涂层不得出现气泡、裂纹、斑点、条纹、分离等明显缺陷,颜色变化

△E不‘大于50

5.5门用密封胶条参见附录A的要求。

5.6门用其他材料及五金零配件参见附录B的要求,其中门用密封毛条应采用经紫外线稳定性处理

和硅化处理的平板加片型

5.7紧固件应采用机制不锈钢自钻自攻螺钉。

5.8璃的洗用应符合TGI113的规定

6要求

6,1外观质量

门构件可视面应平滑.颜色基本均匀一致,无裂纹、气泡,不应有严重影响外观的擦、划伤等

缺陷。

6.2门的装配

6.2.1高层建筑应放置增强型钢,应根据门的抗风压强度、挠度计算结果(外门抗风压强度、挠度计算

方法参见附录C)确定增强型钢的规格。增强型钢的壁厚不应小于1.5m-,应采用镀锌防腐处理;增强

型钢端头距离型材内联接件不宜大于10mm增强型钢与型材内腔在承载方向的配合间隙不应大于

1mm。

6.2.2用于固定每根增强型钢的紧固件不应少于三个,其间距不应大于300mm,距增强型钢端头距

离不应大于50mm固定后的增强型钢不应松动

6.2.3外门门框、门扇应有排水通道,使浸人框、扇内的水及时排至室外。应避免水与型材腔内金属件

接触造成腐蚀口

6.2.4门框、扇的四角联接处、构件丁字联接、十字联接处在型材的内腔应加衬联接件。该联接件与增

强型钢应用紧固件固定,联接处的四周缝隙应有可靠密封措施。

6.2.5门框与门扇联接处采用3mm以上钢制衬联接件,表面应做热镀锌防腐处理,连接强度应满足

五金件安装及使用要求

6.2.6门框、门扇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见表20

表2门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

项目尺寸范围偏差值

毛2000士2.0

宽度和高度

>2000士3.0

门框、门扇对角线尺寸之差不应大于3.0mm

:.:,;门框、门扇相邻构件装配间隙不应大于。.5mm,相邻构件联接处的同一平面度不应大于

0.6mm

6,2.9平开门、平开下悬门、推拉下悬门、折叠门关闭时,门框、门扇四周的配合间隙:(见图1),允许偏

差为士1.0mmo

6.2.10平开门、平开下悬门、推拉下悬门、折叠门门框与门扇搭接量b(见图1)的允许偏差为士2mm,

装配时应有防下垂措施推拉门锁闭后的门框与门扇搭接量b(见图2)的允许偏差为士2mm,且门扇

与门框上下搭接量的实测b值(导轨顶部装滑轨时,应减去滑轨高度)不得小于6mmo

JG/T185-2006

搭接量

装配间隙。

图1平开门、平开下悬门、推拉下悬门、折盛门

G-搭接量

图2推拉门

6.2.11五金配件安装位置应正确,数量应齐全,承受往复运动的配件在结构上应便于更换。五金件承

载能力应与门扇重量和抗风压要求相匹配。门扇锁闭点不应少于两个。五金件与型材联接强度应满足

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要求

6.2.12密封条、毛条装配后应均匀、牢固,接口严密,无脱槽、收缩、虚压等现象。

6.2.13压条装配后应牢固。压条角部对接处的间隙不应大于1mm,不得在一边使用两根以上(含两

根)压条。

6.2.14玻璃的装配应符合JGJ113的规定。当中空玻璃厚度尺寸超过24mm时,应考虑相应的玻璃

嵌人深度、前部和后部余隙

6.3门的性能要求

6.3.1力学性能

平开门、平开下悬门、推拉下悬门、折叠门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要求,推拉门的力学性能应符合

表4要求。

JG/T185-2006

表3平开门、平开下悬门、推拉下悬门、折.门的力学性能

项目技术要求

锁紧器(执手)的开关力不大于80N(力矩不大于10N"-)

开关力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