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2284-2015 用材林树种品种现场检测技术规范
DB13/T 2284-2015 Woodland species variety on-site dete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5年12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0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284—2015
用材林树种品种现场检测技术规范
Standardforfieldinspectionofvarietiesoftimberforestspecies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2284—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省林木种苗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海永、王印肖、杨敏生、徐秀芹、王进茂、刘兴菊、王志彬、李金龙、李莹、
杨红涛、姚伟明、崔华蕾。
I
DB13/T2284—2015
用材林树种品种现场检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材林树种品种审定现场检测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主要用材林树种品种(优良家系、无性系及种子园、母树林生产的种子),审
定过程中现场检测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073-1993主要造林阔叶树种良种选育程序与要求
GB/T14071-1993林木良种审定规范
GB/T16620-1996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用材林Timberproductionforest
以培育和提供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是林业中种类多,数量大,分布普遍,材质好,用途广的主
要林种之一。
3.2
家系pedigree
两个遗传型间交配产生的一批后代称为家系,双亲相同的后代群体叫全同胞家系(full-sub
family),双亲中只有一方相同的后代群体叫半同胞家系(half-subfamily)。
3.3
无性系clone
由一株树木经无性繁殖所获得的一群个体,称为一个无性系。
3.4
种子园seedorchard
是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按设计要求营建,实行集约经营,以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种子为目
的的特种人工林。
3.5
1
DB13/T2284—2015
母树林seedproductionstand
优良天然林或种源清楚的优良人工林,通过留优去劣疏伐,或用优良种苗以造林方法营建的,用以
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林木种子的林分。
4检测时间和地点的选择
4.1检测时间
4.1.1选择最能反映品种(品系)特征的年份和时间。一般一年中选择能够反映树体形态特征比
较全面的时间,如夏季7~8月。
4.1.2检测时间以公历为准,精确到日,年用4位数表示,月和日用2位数表示,如2015年01
月23日。
4.2检测地点
4.2.1无性系品种选择能充分反映品种(品系)特性的对比试验林,如抗寒品种宜选择在容易发
生寒害的区域,抗盐碱品种宜选在盐碱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等。
4.2.2优良家系选择能充分反映该家系特性的母树、子代测定林分。
4.2.3优良母树林所在位置。
4.2.4无性系品种检测地点应同时有对照品种,并与被检测品种的立地条件、管理水平、树龄、
砧木等一致。同时,对照品种最好是当地主栽品种。应采用科学的田间试验设计方法,通过合理的
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试验林至少3个重复(区组)。试验林面积1hm2以上。
4.2.5详细记录检测地点的名称及其所在市、县(区)、村或具体单位的具体地点。
5主要检测项目及其检测方法
5.1主要检测项目
5.1.1被检测品种名称
准确记录被检测品种(品系)的中文名称及学名、来源及其所属林木树种的中文名称和拉丁学名。
5.1.2对照品种名称
准确记录对照品种及当地主栽品种的中文名称及其学名。
5.1.3定植方式
客观记录被检测品种(品系)的定植形式,定植形式分为零星栽植、长方形栽植、正方形栽植、三
角形栽植、带状栽植、畦式栽植、等高栽植、变化性栽植等。
5.1.4栽植行向
客观记录被检测品种(品系)的定植行向,行向分南北行向和东西行向等。
5.1.5栽植密度
2
DB13/T2284—2015
用株距×行距表示,单位用m,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5.1.6管理水平
依据全省相应树种的栽培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分为良好、中等、较差三种。
5.1.7种子来源
种子来源于优良家系或种子园、母树林生产的种子。
5.1.8品种来源
品种的来源根据亲本不同,为杂交、自交、实生选育、无性系选育。
5.1.9树龄
依据原始记录或知情人告知的被检测树木的准确播种(指实生繁殖)或定植年份,计算树龄,精确
到年。对于高接树,准确注明砧木和高接品种生长年限。对无法知道确切树龄的老树,必要时可根据树
干的年轮数等进行估测。
5.1.10树高
用卷尺、量杆或测高仪测定被检测树木地面以上的最大高度,单位用m或cm,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5.1.11冠幅(冠径)
用卷尺分别测定被检测树垂直于行向和平行于行向的冠幅,零星栽植树测定其最大和最小冠幅;单
位用m,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5.1.12胸径
用卡尺或胸径尺直接测定树干胸高(具地面1.3m高)直径。
5.1.13树形(株形)
客观描述被检测品种(品系)的代表性树形(株形)。树型分为:倒卵形、圆头型、纺锤型、柱型
等。
5.1.14树势
根据样株的新枝生长量及树体高度、冠径、干粗等,客观综合判断被检测品种(品系)的树势,分
为极强、强、中、较弱、弱五个等级。
5.1.15形态特征
品种特有的树干、枝、叶、花、果实等器官的形态特征。
5.1.16繁殖方法
准确记录被检测品种(品系)的样株所采用的繁殖方法,分为实生繁殖、嫁接繁殖、分株繁殖、扦
插繁殖、压条繁殖、组织培养繁殖等。
5.1.17单株立木蓄积量
3
DB13/T2284—2015
由现场检测专家对被检测品种(品系)和对照品种等进行详细测量,通过二元或一元立木材积表查
定单株立木蓄积量。
5.1.18单位面积蓄积量
现场实测样株蓄积量、单位面积株数计算单位面积蓄积量,以m3/hm2表示。
5.1.19抗逆性
由现场检测专家对被检测品种(品系)和对照品种等进行详细观察,根据当年和历年逆境发生情况,
评价其抗逆性,分为极强、强、中、较弱、弱等五级。
5.1.20样株采集数
每公顷随机选取样株5~10株。
5.1.21计量方法
计量单位用国际单位的英文缩写,具体数字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字统一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5.1.22种子园的种类
按照繁殖方法分:无性系种子园、实生苗种子园;按照繁殖材料的改良程度分:初级种子园、改
良种子园;按照树种的亲缘关系分:杂交种子园、产地种子园。
5.1.23现场检测调查表
将各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填入用材林树种品种现场检测调查表,见附录A。
5.2无性系品种现场检测方法
5.2.1检测试验地基本情况,包括树种、品种、栽植方式、栽植行向、栽植密度、管理水平。
5.2.2调查被检测品种与对照品种树体基本情况,包括树龄、繁殖方式、平均树高、平均冠幅、
树形、树势、平均胸径。
5.2.3调查树体的形态特征,枝条形态特征、粗细、叶片形态、叶片大小、叶片颜色、雌雄株等
特征
5.2.4观察该品种是否具有遗传稳定性、特异性、繁殖后是否具有一致性。
5.2.5查询品种亲本来源,属杂交或自交、及实生选育后代等。
5.2.6如有必要时需调查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抗逆性等其它经济指标。
5.3优良家系现场检测方法
5.3.1检测子代测定林基本情况,包括树种、家系来源、试验设计及栽植方式、栽植行向、栽植
密度、管理水平。
5.3.2调查被检测家系内5~10个体与对照个体基本情况,包括树龄、繁殖方式、平均树高、平
均冠幅、树形、树势、平均胸径。
5.3.3调查家系的组成及数量。
4
DB13/T2284—2015
5.3.4如有条件测定子代对比试验的苗木生长,测定遗传增益。
5.4种子园现场检测方法
5.4.1检测种子园基本情况,包括树种、种子园种类、建园方式、栽植行向、栽植密度、管理水
平。
5.4.2抽样调查种子园不同无性系或家系内单株基本情况,包括树龄、繁殖方式、平均树高、平
均冠幅、树形、树势、平均胸径。
5.4.3调查种子园规模及产量、家系或无性系的数量、无性系或家系配置方式。
5.4.4调查花粉管理与隔离措施。
5.4.5种子园组成、区划及面积
5.4.6病虫鼠害防治情况。
5.5母树林生产的种子现场检测方法
5.5.1检测母树林地基本情况,包括树种、林分、栽植方式、栽植行向、栽植密度、管理水平。
5.5.2抽样调查母树林树体基本情况,每公顷5株,包括树龄、繁殖方式、平均树高、平均冠幅、
树形、树势、平均胸径、结实层高度、结实情况。
5.5.3抽样调查种子质量、纯净度、饱满度、千粒重。
5.5.4如有条件对混合后代苗木测定。
6现场检测报告
6.1报告名称
包括品种名称及其所属种名和“现场检测报告”等内容,如“‘风姿一号’刺槐现场检测报告”。
6.2概述
包括检测的具体日期,组织现场检测单位,现场检测地点,被检测品种(品系)的名称、来源及选
育单位等。
6.3检测现场基本情况
包括检测现场的土、肥、水条件和管理水平,被检测品种(品系)的树龄、树形、树势、繁殖方法、
栽植方式、栽植密度以及被检测品种(品系)的对照品种等相关品种的有关情况。
6.4现场检测结果
以文字和表格形式分别说明被检测品种(品系)和对照品种的树高、胸径、冠幅、形态特征等树体
指标,蓄积量等主要经济性状具体检测结果。
6.5现场检测结论
推荐标准
- GY/T 146-2000 卫星数字电视上行站通用规范 2000-03-17
- JJG 472-1997 多齿分度台 1997-10-24
- SJ/Z 9010.23-1987 电子管电性能的测试 第23部分:真空脉冲调制管的测试方法 1987-09-14
- NB/T 47010-2010 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 2010-08-27
- NB/SH/T 0831-2010 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及亚麻酸甲酯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2010-05-01
- JB/T 9954-1999 锻压机械液压系统 清洁度 1999-05-14
- JB/T 10038-1999 电子水平仪 1999-05-20
- JB 20005.2-2004 玻璃输液瓶灌装机 2004-02-05
- MT/T 876-2000 煤用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 2000-12-08
- HB 7825-2007 复合材料制件无损检测对比试块制作与要求 2007-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