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801-2024 城镇污水处理(再生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DB52/T 1801-2024 Standardization Level Evalu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Production of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Reclaimed Water) Enterprises

贵州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7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2/T 1801-2024
标准类型
贵州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5-15
实施日期
2024-09-01
发布单位/组织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适用范围
-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7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60.30

CCSC65

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801—2024

城镇污水处理(再生水)企业安全生产

标准化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2024-05-15发布2024-09-01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2/T1801—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3

5评定内容...........................................................................4

6评定要求..........................................................................10

附录A(资料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11

附录B(资料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评审报告......................................13

附录C(规范性)评分汇总表..........................................................15

附录D(规范性)城镇污水处理(再生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评定内容及评分细则......17

I

DB52/T180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

本文件由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信开环境投资有限公司、贵州筑信水务环境产业有限公司、贵州创业水务有限公

司、贵阳南明筑秀水务环境产业有限公司、贵州清信水务环境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侯锋、庞洪涛、高霖、曹效鑫、张永录、王东尔、罗文生、周阑林、蒋秀娅、

张利刚、罗基贵、曾洋、文康、周福波、陈红华。

II

DB52/T1801—2024

城镇污水处理(再生水)企业安全生产

标准化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镇污水处理(再生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评定的评定原则、基本要求、评定

内容、评定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公用设施运营维护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2893安全色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4053(所有部分)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GB5768(所有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5725安全网

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7231工业管道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13495.1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

GB/T15499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8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39800.1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1部分:总则

AQ/T9004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CJJ60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DL/T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SG51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程

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污水处理(再生水)企业

对进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并净化处理,经处理后水质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对

符合资源利用的再生利用)的企业。

1

DB52/T1801—2024

3.2

安全绩效

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3.3

缺陷

生产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局部损耗、偏差设计性能等需要进行维修或调整才能恢复的失效,或指运

行及备用中的设备或系统及生产设施随时发生的影响人身和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及文明生产等异常现象,

需要采取相应对策进行处理。

3.4

风险

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后果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3.5

隐患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6

有限空间

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受限但人员可以进入,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

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3.7

高处作业

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m或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3.8

动火作业

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作业,包括熔化焊接、钎焊、切割、喷枪、喷灯、钻孔、打磨、锤击、破

碎和切削等作业。

3.9

危险、有害因素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够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二者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通常情况下,可能导致伤害、疾病、

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因素。

3.10

资源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所需的人员、资金、设施、材料、技术和方法等。

3.11

相关方(两外)

工作场所内外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绩效有关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单位,包括承包商、供应商、劳务派

遣用工等。(两外:本单位对外发包和承包的工程项目称为外委工程,各生产运营单位进行劳动作业

的非本单位人员称为外协用工)。

3.12

四级控制

公司级控制内部统计事故和重伤、运营厂控制障碍和轻伤、班组控制未遂和异常、个人控制违章。

2

DB52/T1801—2024

3.13

两票三制

两票:作业票、操作票。三制:巡回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设备定期轮换(启停)制度。

3.14

三种人

作业票签发人、作业票工作负责人、作业票许可人。

3.15

双主人制

运行责任人和检修责任人。

3.16

四措一案

安全、技术、组织、环保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

3.17

两措

每年编制年度反事故技术措施(简称“反措”)计划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简称“安措”)计

划(合称“两措”计划)。

3.18

四新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4基本要求

4.1原则

4.1.1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通过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风险分析和预控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

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人、设备、环境、管理处于良好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

全生产规范化建设,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

4.1.2具体以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

理、事故管理、专项管理和持续改进9个体系的核心技术规范为评分细则。

4.2建立和保持

企业应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动态循环模式,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自主建立

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持续

提升安全生产绩效。

4.3自评和评审

4.3.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采用企业自评和评审单位评审的方式进行评估。

4.3.2本技术规范适用于二级、三级评定。

4.3.3申请评定的企业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a)依法应具备的证照齐全有效;

b)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依法持证上岗;

3

DB52/T1801—2024

d)申请评定之日前1年内,未发生死亡、总计3人及以上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总计100万元

及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

e)未发生造成重大社会不良影响的事件;

f)未被列入安全生产失信惩戒名单;

g)上一次申请评定被告知未通过之日起满1年;

h)被撤销标准化等级之日起满1年;

i)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发现的重大隐患已完成整改。

5评定内容

5.1目标职责

5.1.1组织制定文件化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按照四级控制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

的制定、分解、实施、检查、考核等环节要求。对制定的安全目标、保证措施、安全工作计划文件和实

施情况进行记录。

5.1.2应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按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

者配置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要时应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生

产保障和监督体系网络。

5.1.3应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安全生产履职尽责情况

进行检查、考核。

5.1.4应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制度,包括费用的计划、提取和使用。

5.1.5建立员工工伤保险管理制度,依法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

5.1.6安全文化建设应按AQ/T9004的规定进行。

5.1.7宜建立安全生产智能水务信息化系统管理工作,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安全生产两票三制、检修、

物资、相关方电子台账管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病危害防治、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安全风险管控

和隐患(缺陷)自查自报、安全生产预测预警等信息系统的建设。

5.2制度化管理

5.2.1制度

5.2.1.1建立识别、获取、配置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到班组、从业人员,并对从

业人员进行应知应会相关培训和考核。

5.2.1.2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要求,编制、评审、发布、使用、修订、作废流

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

5.2.1.3建立但不限于“两票三制、缺陷、检修”等管理制度,规范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

全状态及管理缺陷。

5.2.2操作规程

5.2.2.1编制齐全适用国家及污水行业有关安全生产安全、运行、检修规程,设备维护保养手册、系

统图册等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班组、从业人员,对从业人员进行应知应会相关培训和考核。

5.2.2.2建立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编制、评审、发

布、使用、修订、作废以及文件和记录管理的职责、程序和要求。

4

DB52/T1801—2024

5.2.2.3建立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安全记录台账至少包括:两

票三制、设备参数、工作日志、巡检记录、检修记录、不安全事件记录、事故调查报告、安全生产通报、

安全日活动记录、安全会议记录、安全检查记录等。

5.2.2.4每年至少有一次对企业执行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检修、

运行、试验、化验等规程的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估;及时修编、完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每3年~5年

对有关制度、规程进行一次全面修订、重新印刷发布到班组、各岗位清单。

5.3安全教育培训

5.3.1建立培训管理制度对培训对象、内容、学时、实施、考核进行管理。

5.3.2应如实记录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和从业人员个人安全

教育培训档案,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5.3.3从业人员在企业内部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重新进行厂区(车间级)和

班组级的安全教育培训。

5.3.4特种作业、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安全作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相应

资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接受复审。

5.3.5其他从业人员每年应接受再培训,再培训时间和内容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

5.3.6针对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班组长、特种作业人员、其他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

员工、实习人员、临时聘用人员和外协用工、劳务派遣人员)、四新、三种人(作业票签发人、作业票

工作负责人、作业票工作许可人)资格取证等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主要是许可准入相关法规、安全

生产知识、应急、安全规程、业务技能等,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能上岗作业。

5.4现场管理

5.4.1设备设施建设

企业总平面布置应符合GB50187的规定,建筑设计防火和建筑灭火器配置应分别符合GB50016和

GB50140的规定。基建工程转商业运行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项目设计、建设验收资料完整(包

括“三同时”)。

5.4.2设备设施验收

企业应执行设备设施采购、到货验收制度,购置、使用设计符合要求、质量合格的设备设施。设备

设施安装后企业应进行验收,并对相关过程及结果进行记录。

5.4.3生产管理

5.4.3.1设备基础管理

制定并落实设备、设施责任制,建立设备质量(验收)、台账、保养、轮换、缺陷、技改、检修、

异动、技术监督、备件、运行、评级、报废等管理制度,保证设备双主人制(运行责任人和检修责任人)

分工合理、责任到岗。

5.4.3.2设备设施检维修

5.4.3.2.1检维修应做到”九个落实”(计划、物资、工器具、组织机构、目标、人员、文件包、外包

项目、专项措施),分解落实方案内容,包括完成时间、责任部门、配合部门、责任人等,并形成会议

纪要。

5.4.3.2.2制定综合检维修计划,加强日常检维修和定期检维修管理,落实“五定”原则,即定检维

5

DB52/T1801—2024

修方案、定检维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维修质量、定检维修进度,并做好记录。

5.4.3.2.3检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安全风险分析、控制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及安全验收标准。检维修

过程中应执行安全控制措施,隔离能量和危险物质,并进行监督检查,检维修后应进行安全确认。

5.4.3.3设备设施拆除、报废

应建立设备设施报废管理制度。设备设施的报废应办理审批手续,在报废设备设施拆除前应制定方

案,并在现场设置明显的报废设备设施标志。报废、拆除履行两票手续,并在作业前对相关作业人员进

行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报废、拆除应按方案和许可内容组织落实。

5.4.3.4运行管理

运行值班(值守)人员认真执行两票三制、隐患(缺陷)、监盘、操作、先期处置、运行规程(操

作手册)、在线监测、班组标准化建设等规章制度,遵守环保纪律,确保水质水量达标。

5.4.3.5生产安全台账

建立班组标准化建设台账(岗位达标),包括不限于工作日志、两票三制、隐患(缺陷)、一机一

档案、设备物资、设备参数等台账记录本。

5.4.4设备技术管理

5.4.4.1预处理段、生化段、脱泥间、二沉池段、深度处理段、在线监测室、固废危废存储间设计、

施工、运行达到法规、国标、行标规定,以及提升泵、格栅机、鼓风机、搅拌器、推流器、脱水机、在

线设备、刮(吸)泥机类设备、螺旋输送机类(含压榨机)、滗水器类、螺旋输送机等设备性能、工况、

参数达到设计、制造、选型标准。对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设备设施管理台账,设备设施安装

后企业应进行验收。

5.4.4.2应执行设备设施采购、到货验收等相关要求执行5.4.2规定。

5.4.5作业安全

5.4.5.1作业场所环境中建筑物(构筑物)、厂区、车间、工位,满足防震、防火、防雷、防护、通

道、照明、通风、温度、噪音、振动、粉尘、毒物达到要求。

5.4.5.2生产现场进行整理、整顿、清理、清洁等定置管理。

5.4.5.3生产现场进行消缺、技改、检修、外委工程等动火、动电、有限空间、动土等作业应执行作

业票、操作票制度,工作签发人、负责人、许可人、工作班成员认真履行安全工作规程职责。

5.4.5.4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应配置规范,满足GB2894和GBZ158,不应随意拆除、挪用或

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5.4.5.5应为从业人员配备与岗位安全风险相适应的、符合GB39800.1规定的个体防护装备与用品,

并监督、指导从业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正确佩戴、使用、维护、保养和检查个体防护装备与用品。

5.4.6相关方

5.4.6.1应建立承包商、供应商等安全管理制度,按四统一要求,对相关方(两外)进行“合同、资

质、保险、四措一案、入场培训、安全技术交底、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开工报告、作业票、黑名单”两

外评估管理,核发两外“安全上岗证”严格识别准入。

5.4.6.2深入开展工前讲话、工中检查、工后小结“三工”活动。

5.4.6.3发包单位定期对承包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按“项目、责任、时限、评

价”四落实整改。

6

DB52/T1801—2024

5.4.7职业健康

5.4.7.1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编制职

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职业卫生档案;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经培训取证以及开展

从业人员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涉及可能造成急性职业中毒及损伤的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设置公告

栏。

5.4.7.2定期对职业危害易发场所、工位,如生产性粉尘、噪声与振动、高温与低温、辐射(电离辐

射、非电离辐射)、毒物(硫化氢、氯气、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定期体检并建立职业

健康档案,确保职业病危害得到预防与控制。

5.4.7.3对存在或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固体废物贮存设施、场所的建设、关闭、拆除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和维护规范,危险废物设置

识别标志。对有限空间存在毒物(硫化氢、氯气、一氧化碳等)场所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备。

5.4.8警示标志

5.4.8.1应当在有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警示标

志的安全色和安全标志应分别符合GB2893和GB2894的规定,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应符合GB5768(所

有部分)的规定,工业管道安全标识应符合GB7231的规定,消防安全标志应符合GB13495.1的规定,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应符合GBZ158的规定。

5.4.8.2在有重大隐患的工作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的警示标识,应标明治理责任、期限及应急措施;

在有安全风险的工作岗位设置安全告知卡,告知从业人员本企业、本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后果、事

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5.4.8.3应在设备设施施工、吊装、检维修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

井、渠、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

施等。

5.5隐患排查治理与安全风险管控

5.5.1建立健全隐患(缺陷)排查治理检查制度,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

查、日常检查等不同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5.5.2以两票三制、消缺、检修、相关方制度为载体,按照“巡检、发现、登录、消除、验收、鉴定、

统计、分析、考核”全过程及时发现并消除风险和事故隐患(缺陷)。

5.5.3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建立风险辨识、

分析、评估、分级、管控、公告、监督和隐患分级、认定、排查、治理、督办及其持续改进。

5.6应急管理

5.6.1应围绕“预防与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四个方面开展应急能力建设和

评估。

5.6.2建立“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及突

发环境事件预案,按照“编写、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评估”流程开展综合、专项预案和处

置方案管理。

5.6.3针对安全风险较大的重点场所(设施)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并编制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应急处

置卡。

7

DB52/T1801—2024

5.7事故管理

5.7.1建立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明确报告、调查、统计与分析、回顾、书面报告样式和表格等内

容。

5.7.2按GB6441和GB/T15499,开展危害因素辨识、事故报告、统计分析。

5.7.3执行两票三制、消缺制度,预防为主开展风险、隐患(缺陷)治理,控制人不安全行为和物的

不安全状态。

5.7.4对“作业性违章、装置性违章、指挥性违章、管理性违章”按“教育、曝光、处罚、整改”步

骤进行处理,特别狠抓“三违”。

5.7.5各类不安全事件均按“四不放过”原则,查清经过、原因、伤亡、设备损坏、直接经济损失,

查明性质认定责任,总结教训(暴露出问题和防范措施),处罚意见,形成书面调查分析处理报告。

5.8专项管理

5.8.1有限空间

5.8.1.1企业应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制度,应根据风险辨识结果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分级管控,建立有

限空间台账,现场应设置有限空间安全警示标识及安全风险告知牌。

5.8.1.2企业应配置有限空间作业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及器材,包含不限于以下防护用品:便携式气

体检测报警仪、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长管呼吸器、防爆对讲机、防爆手电、安全带、安全绳、速差自控

器、救援三脚架、救援担架等安全防护用品及器材。

5.8.1.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手续,应配置专职安全监护人,经现场安全第一

责任人许可批准后方可开展工作。

5.8.1.4有限空间作业应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经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应进入

有限空间作业。

5.8.2消防

5.8.2.1基建工程转商运,对建筑物安全出口、消防车道和疏散通道及场所消防自动报警保护系统、

水消防系统、消防器材安全消防设施,应依法通过消防验收或者进行消防竣工验收备案。

5.8.2.2企业应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中明确消防安全责任或者成立消防委员会、建立兼职消防队伍,

落实其责任制,建立消防维保等制度,定期对电气防火安全进行检测和开展防火巡查,并保存记录。

5.8.3防汛防灾减灾

按照“防、抢、撤”原则,建立、健全防汛、暴雨、泥石流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规章制度和应急预

案,做好厂房来水点汛前及地质灾害排查、防汛值班(值守)、转移避险、抢险救灾、灾害处置等工作,

加强风险分析,落实厂房堵排措施,有效防范水淹厂房、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5.8.4特种设备

5.8.4.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办理使用登记,并取得使用登记证书。登记标志应当置于该特种设备的

显著位置。定期检验检测合格后使用,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及相关牌照和证书固定在设备显著位

置。

5.8.4.2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统称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

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8

DB52/T1801—2024

5.8.5电气及自动化设备

5.8.5.1电气设备电缆沟、配电装置柜、电源箱、动力盘、控制柜孔洞进行防火封堵,外壳应接地。

5.8.5.2电气设备定期预防性试验、检修,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定期校验和传动试验。

5.8.5.3在电气设备及自动保护装置上作业,应执行两票三制。

5.8.5.4保护接地及接零。生产及非生产用电机、电气设备等应接零或接地的部分应有可靠的保护接

零或接地。

5.8.6劳动安全

5.8.6.1工器具

移动手持电动工具、抽水泵、砂轮锯、空压机、切割机、绝缘工具等电气安全用具购置、管理、使

用合规,应具备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等。

5.8.6.2高处作业

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脚扣、脚手架及安全网、移动梯(台)购置、管理、使用合规。

5.8.6.3劳动防护用品

安全帽、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及防毒面具、防护服和工作鞋等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

放、使用、报废等,应符合国家规定和规章制度要求。

5.8.6.4起重作业安全

各式电动葫芦、电动卷扬机、垂直升降机(载物、助力);手动葫芦(倒链)、千斤顶、手摇绞车

等;起重用钢丝绳、纤维绳(麻绳、棕绳、棉纱绳、吊带等)、吊钩、夹头、卡环、吊环等购置、管理、

使用合规。

5.8.6.5焊接安全

交、直流电焊机购置、管理、使用合规。

5.8.7危险化学品及重大危险源

5.8.7.1对硫酸、盐酸等易制毒,氯酸钠、硝酸、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硝酸银、硝酸钾等易制爆,

氯化汞等剧毒危化品的辨识、购买、使用、存储、流向、标识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立管理制度,并做

好台账。

5.8.7.2对污泥等固体废物及化验废液等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利用、处置等环节,应按国家

相关规定建立管理制度,并做好台账。

5.9持续改进

5.9.1企业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等级绩效评定管理制度,每年开展安全生产安全现状评价与标准

化规范符合性的自查自评,企业标准化定级按照自评、申请、评审、公示、公告的程序进行。

5.9.2自评。企业应当自主开展标准化建设,成立由其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有员工代表参加的工作组,

按照生产流程和风险情况,对照标准化定级标准,将本企业标准和规范融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做到全

员参与,实现安全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每

年至少开展一次自评工作,并形成书面自评报告,在企业内部公示不少于10个工作日,及时整改发现

的问题,持续改进安全绩效。

9

DB52/T1801—2024

5.9.3自评价报告应以企业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将结果向企业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

作为年度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

5.9.4对绩效评价提出问题按“项目、责任、时限、评价”四落实进行闭环整改,对有关单位和岗位

兑现奖惩。

5.10评定细化内容

见附录C评定内容及附录D评分细则。

6评定要求

6.1分值设置

总分1000分,各项分值为:安全目标职责100分、制度化管理40分、安全教育培训40分、现场管理

472分、隐患排查治理与安全风险141分、应急管理30分、事故管理18分、专项管理139分、持续改进20

分,设置得分点,并实行扣分制。在三级项目内有多个扣分点的,可累计扣分,直到该三级项目标准分

值扣完为止,不出现负分。

6.2得分换算

按百分制设置最终得分,换算按公式(1)进行。

A=×100%····································································(1)

𝐵𝐵

1000−𝐶𝐶

式中:

A——评定最终得分率;

——各项实际得分之和;

——各合理缺项分值之和。

𝐵𝐵

注:合理缺项分值内容只限于评定企业不涉及领域。

𝐶𝐶

6.3等级分值

得分率≥90%评定为二级,得分率80%~89%评定为三级。

6.4评分细则

城镇污水处理(再生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评分细则见附录D。

10

DB52/T1801—2024

A

A

附录A

(资料性)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见表A.1。

表A.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自评报告

企业名称(盖章)

行业专业

自评得分自评得分

自评日期年月日

是否在企业内部公示□是□否

是否申请定级□是□否

申请等级□二级□三级

11

DB52/T1801—2024

表A.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续)

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住所

类型

安全机构

法定代表电话传真

电话传真

联系人

手机电子信箱

本次自评前本企业(专业)曾经取得的标准化等级:□二级□三级□无

如果是某企业集团的成员单位,请注明企业集团名称:

姓名所在部门及职务/职称电话备注

组长

企业

安全

生产

标准

化工

作组成员

主要

成员

自评总结

1.企业概况。

2.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情况(本自评年度内)。

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取得成效。

4.自评打分表(得分情况、扣分项目)及整改完成情况。

5.企业主要负责人承诺书(申请定级的企业提交)。

12

DB52/T1801—2024

B

B

附录B

(资料性)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评审报告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见表B.1。

表B.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现场评审报告

负责现场评审的单位(盖章)

申请企业

行业专业

评审性质初评/复评申请等级

评审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13

DB52/T1801—2024

表B.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续)

负责现场评审的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主要负责人电话手机

电话传真

联系人

手机电子信箱

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电话备注

现组长

组成员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