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243.4-2024 综合能源多表合一远传抄表监测系统 第4部分:远程应用层通信协议
DB11/T 2243.4-2024 Integrated multi-metering remote reading monitoring system Part 4: Remote application 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6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5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5.100
CCSL79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2243.4—2024
综合能源多表合一远传抄表监测系统
第4部分:远程应用层通信协议
Remotemeteringandmonitoringsystemforintegratedenergy—
Part4:Remotecommunicationprotocolsinapplicationlayer
2024-06-28发布2024-10-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2243.4—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
4帧结构3
5报文应用及数据结构15
附录A(规范性)数据格式说明129
附录B(规范性)短信(SMS)传输接口分拆140
附录C(规范性)出错否认代码ERR142
附录D(规范性)端口号、用户大类号、用户小类号143
附录E(规范性)单位代码表145
附录F(规范性)数据冻结密度146
附录G(规范性)事件代码ERC147
I
DB11/T2243.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11/T2243《综合能源多表合一远传抄表监测系统》的第4部分,DB11/T2243分为以
下六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应用平台数据交换格式;
——第3部分:采集终端功能与性能要求;
——第4部分:远程应用层通信协议;
——第5部分:物联网智能表通信协议;
——第6部分:应用技术规程。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正能远传节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
会厨卫专业委员会、青岛鼎信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市智慧水务发展研究院、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热力集团有
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广安爱众股份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千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东海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源中科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新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宏伟超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前卫表业有限公司、航宇
星物联科技(辽宁)有限公司、广东莱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宏远利鑫科技贸易有限公司、广东景
呈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中外建设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广东通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凯德兴光电子信
息技术有限公司、神州智库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首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
司、北京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北京鸿成鑫鼎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益都智能技术(北京)股份
有限公司、浙江万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威茨仪表有限公
司、湖南常德牌水表制造有限公司、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水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润泉、王学伟、徐晋、顾鹏婷、刘建平、郑德家、赵磊、费战波、胡芸华、
孙晓亭、孙发君、袁品海、朱尔茂、刘宣、唐悦、窦健、陆曼、李昶锋、林溪、赵国广、卢子忱、蔡青
有、刘德林、白威、黄晰燕、金洁宇、苏敬轩、张涛、洪敬忠、郭嘉麟、白帆、陈从填、彭俊、左明洪、
关红君、程波、李翊、朱曦光、刘亚东、黄望来、洪泽取、赫北丛、石伟胜、张磊、瞿祎、李擘、陈亿
亨、王鑫、黄程章、查勇、罗靖、张冠飞、丁晓嵘、邓金生、张宪力、杨志元、马友强、周巧霖、樊子
风、王春国、公为朋、刘华亮、谢正权、陈良勇。
II
DB11/T2243.4—2024
综合能源多表合一远传抄表监测系统
第4部分:远程应用层通信协议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综合能源多表合一远传抄表监测系统中采集终端或集中器与二级监测系统主站或一
级监测系统云平台之间远程通信的应用层数据传输的帧格式、报文应用及数据结构。
本文件适用于综合能源多表合一监测系统,点对点、多点共线及一点对多点的通信方式,主站对终
端执行主从问答方式以及终端主动上传方式的通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88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
GB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18657.3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3篇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
GB/T26831.2社区能源计量抄收系统规范第2部分:物理层与链路层
GB/T26831.3社区能源计量抄收系统规范第3部分:专用应用层
CJ/T188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
DL/T645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DB11/T2243.1综合能源多表合一远传抄表监测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术语和定义
DB11/T2243.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终端地址terminaladdress
系统中终端设备的地址编码。
3.1.2
系统广播地址systembroadcastaddress
系统中所有终端设备都应该响应的地址编码。
3.1.3
终端组地址terminalgroupaddress
具有某一相同属性的终端设备群组地址编码。
注:如属于同一公共行业、同一变电站、加压站、换热站、同一线路、输配管网等设备群组地址编码。
3.1.4
主站地址masterstationaddress
1
DB11/T2243.4—2024
主站中具有通信需求的工作站、应用功能模块等对象的地址编码。
3.1.5
测量点measuredpoint
可以测量得出唯一的一组远传表被测量值的测量装置与终端的顺序物理连接点。
注:当物理上相同的一个物理连接点被多个装置所测量,或者被一个装置所测量而通过多种方式被传递到终端时,
按照多个测量点计,每个测量点具有唯一的逻辑定位编码,是该装置在终端的参数配置、数据应用的唯一对象标识。
3.1.6
数据单元标识dataunitidentify
用于表示一个或一组信息点的一种或一组信息类型的标识。
3.1.7
信息点informationpoint
表示参数或数据的对象信息,如测量点、总加组、控制轮次、直流模拟量分路等。
3.1.8
信息类informationtype
表示参数或数据分类信息,一个信息类可以是一种参数或数据,也可以是一组参数或数据的集合。
3.1.9
任务task
规定终端在指定时间或条件下执行所需的操作序列。
3.1.10
启动站pollingstation
发送或请求传输服务的主站或终端设备。
3.1.11
从动站responsingstation
确认或响应传输服务的主站或终端设备。
3.1.12
通信流量communicationflow
由终端以本数据传输协议完整报文帧为基础统计的,与主站间的接收与发送报文帧的累计字节数。
3.1.13
1级数据level1data
启动站向从动站传输发送/确认服务,从动站应答确认/否认报文。
3.1.14
2级数据level2data
启动站向从动站传输请求/响应服务,从动站应答请求的数据。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1:行政区划码(Address1)
A2:终端地址(Address2)
A3:主站地址和终端组地址标志(Address3)
ACD:请求访问位(AskCallDemand)
AFN:用户数据功能码(UserDataFunctionCode)
AUX:附加信息域(Auxiliary)
BCD:二−十进制编码(BinaryCodedDecimal)
2
DB11/T2243.4—2024
BIN:二进制编码(BinaryCode)
BSx:独立位组合,x为数字,表示独立位的个数(BitSum)
CON:请求确认标志位(Confirm)
CS:帧校验和(FrameChecksum)
DIR:传输方向位(Direction)
EC,EC1,EC2:事件计数器(EventCounter)
ERC:事件记录代码(EventRecordedCode)
FCB:帧计数位(FrameCountBit)
FCV:帧计数有效位(FrameCountValid-bit)
FIR:首帧标志:报文的第一帧(First)
FIN:末帧标志:报文的最后一帧(Final)
Fn:信息类标识码(FamilyofInformation)
G1、G2、G3:组成倍率的码位(Giga1,2,3)
L1:用户数据长度(Length1)
Le:事件记录长度(Lengthofevent)
MSA:主站地址(MasterStationAddress)
pn:信息点标识码(PointofInformation)
PFC:启动帧计数器(PrimaryFrameCounter)
PRM:启动标志位(PrimaryRequestMessage)
PSEQ:启动帧序号(PrimarySequence)
PW:消息认证码字段(Password)
RSEQ:响应帧序号(RespondSequence)
S:正负极性位(Sign)
S0:上下浮动位(Sign0)
SEQ:帧序列域(Sequence)
SMS:短信(ShortMessage)
Tp:时间标签(TimePage)
TpV:帧时间标签有效位(FrameTimePageValid)
Td_c:曲线类数据时标(Timedesignatedcurve)
Td_d:日冻结类数据时标(Timedesignateddataofday)
Td_h:小时冻结类数据时标(Timedesignateddataofhour)
Td_m:月冻结类数据时标(Timedesignateddataofmonth)
4帧结构
模型体系结构
远程通信协议宜采用GB/T18657.3规定的三层参考模型“增强性能体系结构”。
字节格式
帧的基本单元为8个字节。链路层数据传输顺序如表1。
3
DB11/T2243.4—2024
表1链路层数据传输顺序
字节顺序每个字节位传输顺序,D0在前…D7在后
低字节在前D7D6D5D4D3D2D1D0
高字节在后D7D6D5D4D3D2D1D0
帧格式
4.3.1帧格式定义
异步式传输帧格式,定义见图1。
帧格式说明长度
(68H)起始字符(第1个)1字节
长度L长度2字节
固定长度
的报文头
长度L长度(重复)2字节
(68H)起始字符(第2个)1字节
控制域C传输控制方向和类型1字节
地址域A地址编码5字节
用户
应用层
用户数据域DATA数据
(用户数据)
(长度变化)
校验和CS帧校验和1字节
(16H)结束字符1字节
图1帧格式
4.3.2传输规则
帧传输规则如下:
a)线路空闲状态为二进制1;
b)帧的字符之间无线路空闲间隔;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最少需33位;
c)如按e)检出了差错,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最少需33位;
d)帧校验和(CS)是用户数据区的八位位组的算术和,不考虑进位位;
e)接收方校验:
1)对于每个字符:检测起始位和停止位,校验偶校验位;
2)对于每帧:
——检验帧的固定报文头中的开头和结束所规定的字符以及协议.标识位;
——识别2个长度L;
——每帧接收的字符数为用户数据长度L1+8;
——帧校验和;
——结束字符;
——校验出一个差错时,校验重新按c)的线路空闲间隔进行。
f)若这些校验有一个失败,舍弃此帧;若无差错,则此帧数据有效。
4
DB11/T2243.4—2024
4.3.3链路层
长度(L)
长度L包括协议.标识和用户数据长度,由2字节组成,如图2。
D7D6D5D4D3D2D1D0
D15D14D13D12D11D10D9D8
图2长度定义
协议标识由图2中D0~D1两位编码表示,定义如下:
a)D0=0、D1=0:为禁用;
b)D0=1、D1=0:为本协议使用;
c)D0=0、D1=1:已用;
d)D0=1、D1=1:保留。
用户数据长度L1:由D2~D15组成,采用BIN编码,是控制域、地址域、应用层用户数据的字节总数。
长度L1规定如下:
a)采用专用无线数传信道,长度L1不大于255;
b)采用网络传输,长度L1不大于16383。
控制域(C)
.1定义
控制域C表示报文传输方向和所提供的传输服务类型的信息,定义见图3。
D7D6D5D4D3~D0
下行方向帧计数位FCB帧计数有效位FCV
传输方向位启动标志位
功能码
DIRPRM
上行方向要求访问位ACD保留
图3控制字定义
.2传输方向位(DIR)
DIR=0:表示此帧报文是由主站发出的下行报文;DIR=1:表示此帧报文是由终端发出的上行报文。
.3启动标志位(PRM)
PRM=1:表示此帧报文来自启动站;PRM=0:表示此帧报文来自从动站。
.4帧计数位(FCB)
当帧计数有效位FCV=1时,FCB表示每个站连续的发送/确认或者请求/响应服务的变化位。FCB位用
来防止信息传输的丢失和重复。
启动站向同一从动站传输新的发送/确认或请求/响应传输服务时,将FCB取相反值。启动站保存每
一个从动站FCB值,若超时未收到从动站的报文,或接收出现差错,则启动站不改变FCB的状态,重复原
来的发送/确认或者请求/响应服务。
复位命令中的FCB=0,从动站接收复位命令后将FCB置“0”。
.5请求访问位(ACD)
5
DB11/T2243.4—2024
ACD位用于上行响应报文中。ACD=1表示终端有重要事件等待访问,则附加信息域中带有事件计数器
EC(EC见.3);ACD=0表示终端无事件数据等待访问。
ACD置“1”和置“0”规则:
——自上次收到报文后发生新的重要事件,ACD位置“1”;
——收到主站请求事件报文并执行后,ACD位置“0”。
.6帧计数有效位(FCV)
FCV=1:表示FCB位有效;FCV=0:表示FCB位无效。
.7功能码
当启动标志位PRM=1时,功能码定义见表2。
表2功能码定义(PRM=1)
功能码帧类型服务功能
0—备用
1发送∕确认复位命令
2~3—备用
4发送∕无回答用户数据
5~8—备用
9请求∕响应帧链路测试
10请求∕响应帧请求1级用户数据
11请求∕响应帧请求2级用户数据
12~15—备用
当启动标志位PRM=0时,功能码定义见表3。
表3功能码定义(PRM=0)
功能码帧类型服务功能
0确认认可
1~7—备用
8响应帧用户数据
9响应帧否认:无所召唤的数据
10a—备用
11b响应帧链路状态
12~15—备用
a启动站功能码10(请求1级数据)用于应用层请求确认(CON=1)的链路传输,应用层请求确认标志见
.4。
b启动站功能码11(请求2级数据)用于应用层请求数据的链路传输。
地址域(A)
.1地址域格式
地址域由行政区划码A1、终端地址A2、主站地址和组地址标志A3组成,格式见表4。
6
DB11/T2243.4—2024
表4地址域格式
地址域数据格式字节数
行政区划码A1BCD2
终端地址A2BIN2
主站地址和组地址标志A3BIN1
.2行政区划码(A1)
行政区划码宜按GB2260的规定执行,亦可自行定义。
.3终端地址(A2)
终端地址A2选址范围为1~65535。A2=0000H为无效地址,A2=FFFFH且A3的D0位为“1”时表示系统
广播地址。
.4主站地址和组地址标志(A3)
A3的D0位为终端组地址标志,D0=0表示终端地址A2为单地址;D0=1表示终端地址A2为组地址;A3的
D1~D7组成0~127个主站地址MSA。MSA的使用规定如下:
a)主站启动的发送帧的MSA应为非零值,其终端响应帧的MSA应与主站发送帧的MSA相同;
b)终端启动发送帧的MSA应为零,其主站响应帧的MSA也应为零。
帧校验和(CS)
帧校验和是控制域、地址域与应用层用户数据中所有字节的八位位组算术和,不考虑溢出位。
4.3.4用户数据域
用户数据格式
应用层用户数据格式定义见图4。
用户数据明文信息的数据长度
应用层功能码AFN1字节
帧序列域SEQ1字节
数据单元标识14字节
数据单元1
……
数据单元标识n
数据单元n
附加信息域AUX16字节(下行)/2字节(上行)/Tp时间标签6字节
图4应用层定义
对于应用层需要加密的关键数据,采用对称密码算法进行数据加解密。加密的数据区包括:应用层
功能码、帧序列域SEQ、数据单元标识及数据单元部分。通过密码机采用对称密码算法将明文数据加密
成密文,故用户数据长度会相应改变。
终端在收到采用对称密码算法加密的密文信息后,对数据进行解密,解密成功返回原始的明文信息
及明文信息的数据长度。
7
DB11/T2243.4—2024
用户数据功能码(AFN)
应用层用户数据功能码AFN由一字节组成,采用二进制编码表示,具体定义见表5。
表5应用层功能码定义
应用功能码AFN应用功能定义
00H确认∕否认
01H复位
02H链路接口检测
03H保留
04H设置参数
05H控制命令
06H身份认证及密钥协商
07H备用
08H保留
09H请求终端配置
0AH查询参数
0BH请求任务数据
0CH请求1类数据(实时数据)
0DH请求2类数据(历史数据)
0EH请求3类数据(事件数据)
0FH文件传输
10H数据转发
11H~FFH备用
帧序列域(SEQ)
.1帧序列域(SEQ)定义
帧序列域SEQ为1字节,用于描述帧之间的传输序列的变化规则,由于受报文长度限制,数据无法在
一帧内传输,需要分成多帧传输(每帧都应有数据单元标识,都可以作为独立的报文处理)。SEQ定义
如图5。
D7D6D5D4D3−D0
TpVFIRFINCONPSEQ⁄RSEQ
图5SEQ的定义
.2帧时间标签有效位(TpV)
TpV=0:表示在附加信息域中无时间标签Tp。
TpV=1:表示在附加信息域中带有时间标签Tp(Tp定义见.4)。
.3首帧标志(FIR)、末帧标志(FIN)
8
DB11/T2243.4—2024
FIR:置“1”,报文的第一帧。
FIN:置“1”,报文的最后一帧。
FIR、FIN组合状态所表示的含义见表6。
表6帧标志
FIRFIN应用说明
00多帧:中间帧
01多帧:结束帧
10多帧:第1帧,有后续帧。
11单帧
.4请求确认标志位(CON)
在所收到的报文中,CON位置“1”,表示需要对该帧报文进行确认;置“0”,表示不需要对该帧
报文进行确认。
.5启动帧序号(PSEQ)/响应帧序号(RSEQ)
启动帧序号和响应帧序号规定如下:
a)启动帧序号PSEQ
PSEQ取自1字节的启动帧计数器PFC的低4位计数值0~15。
b)启动帧帧序号计数器PFC
每一对启动站和从动站之间均有1个独立的、由1字节构成的启动帧帧序号计数器PFC,计数范
围为0~255,用于记录当前启动帧的序号。启动站每发送1帧报文,该计数器加1,从0~255循
环加1递增;重发帧则不加1。
c)响应帧序号RSEQ
响应帧序号RSEQ以启动报文中的PSEQ作为第一个响应帧序号,后续响应帧序号在RSEQ的基
础上循环加1递增,数值范围为0~15。
d)帧序号改变规则
1)启动站发送报文后,当一个期待的响应在规定的超时时间内没有被收到,如果允许启动站
重发,则该重发的启动帧序号PSEQ不变。重发次数可设置,最多3次;重发次数为0,
则不允许重发;
2)当TpV=0时,如果从动站连续收到两个具有相同启动帧序号PSEQ的启动报文,通常意
味着报文的响应未被对方站收到。在这种情况下,则重发响应(不必重新处理该报文);
3)当TpV=0时,如果启动站连续收到两个具有相同响应帧序号RSEQ的响应帧,则不处理
第二个响应;
4)终端在开始响应第二个请求之前,必须将前一个请求处理结束。终端不能同时处理多个请
求。
.6帧序列域变化规则
帧序列域变化规则详见图6,S1发送/无回答传输服务如图6a),S2发送/确认传输服务如图6b),
S3请求/响应传输服务如图6c),S3请求/响应接收错误或超时如图6d),S3请求/响应接受错误失败
如图6e),多通信服务传输如图6f),其中:S1、S2、S3分别表示链路传输服务类别,见4.4.1。
9
DB11/T2243.4—2024
图6帧序列域变化
10
DB11/T2243.4—2024
图6帧序列域变化(续)
数据单元标识
.1数据单元标识定义
数据单元标识由信息点标识DA和信息类标识DT组成,表示信息点和信息类型,格式见图7。
DA1D7D6D5D4D3D2D1D0
信息点DA
DA2D7D6D5D4D3D2D1D0
DT1D7D6D5D4D3D2D1D0
信息类DT
DT2D7D6D5D4D3D2D1D0
图7数据单元标识定义
.2信息点(DA)
信息点DA由信息点元DA1和信息点组DA2两个字节构成。
DA2为信息点组,采用8位二进制编码方式;DA1为某一信息点组DA2对应的1~8个信息点,采用1位
二进制表示。采用DA2与DA1共同表示方式,可构成信息点标识pn(n=1~2040)共2040个;格式见图8。
信息点组DA2信息点元DA1
D7~D0D7D6D5D4D3D2D1D0
1p8p7p6p5p4p3p2p1
2p16p15p14p13p12p11p10p9
3p24p23p22p21p20p19p18p17
………………
255P2040P2039P2038P2037P2036P2035P2034P2033
图8信息点格式
11
DB11/T2243.4—2024
当DA1和DA2全为“0”时,表示终端信息点,用p0表示;信息点标识pn对应于不同信息类标识Fn
可以是测量点号或任务号。
.3信息类(DT)
信息类DT由信息类元DT1和信息类组DT2两个字节构成。
DT2为信息类组,采用8位二进制编码方式表示,DT1为某一信息类组DT2对应的1~8种信息类型,采
用1位二进制表示。采用DT2与DT1共同表示方式,可构成信息类标识Fn(n=1~2048)共2048个,格式见
图9。
信息类组DT2信息类元DT1
D7~D0D7D6D5D4D3D2D1D0
0F8F7F6F5F4F3F2F1
1F16F15F14F13F12F11F10F9
2F24F23F22F21F20
推荐标准
- DB13/T 2116-2014 金田葡萄系列品种生产技术规程 2014-12-24
- DB13/T 2117.5-2014 无公害金银花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2014-12-24
- DB13/T 2117.3-2014 无公害王不留行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2014-12-24
- DB13/T 2117.2-2014 无公害地黄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2014-12-24
- DB13/T 2117.6-2014 无公害瞿麦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2014-12-24
- DB13/T 2117.4-2014 无公害射干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2014-12-24
- DB13/T 2117.1-2014 无公害款冬花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2014-12-24
- DB13/T 2115-2014 唐山秋瓜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技术规程 2014-12-24
- DB13/T 2120-2014 青虾亲本选择与培育技术规范 2014-12-24
- DB13/T 2118-2014 中药材种子质量标准 王不留行 201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