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605-2022 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DB14/T 2605-2022 High Standard Farmland Quality Evalu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12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山西省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山西大地生态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王瑞、王瑾、杨成立、赵耀巍、程向军、郭蓉、杜文波、赵嘉祺、雷涛、王海景、贾彬良、兰晓庆、赵小凤、戴润芳、李风奇
- 出版信息:
- 页数:1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B10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2605—2022
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2022-12-08发布2023-03-08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T2605—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价准备............................................................................2
5调查与检测..........................................................................3
6评价内容与方法......................................................................3
7等级确定............................................................................4
附录A(资料性)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等级调查内容..................................5
附录B(资料性)检测方法与标准..................................................7
附录C(资料性)山西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区域划分..................................8
附录D(资料性)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9
附录E(资料性)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隶属度及隶属函数...........................10
附录F(资料性)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标准...........................................13
I
DB14/T260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山西大地生态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瑞、王瑾、杨成立、赵耀巍、程向军、郭蓉、杜文波、赵嘉祺、雷涛、王海
景、贾彬良、兰晓庆、赵小凤、戴润芳、李风奇。
II
DB14/T2605—2022
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评价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准备、调查与检测、评价内容与方
法、等级确定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各级行政区及特定区域内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7141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
GB17296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
GB/T22105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GB/T30600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
GB/T334696耕地质量等级
HJ491土壤总铬的测定
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NY/T395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889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测定
NY/T890土壤有效态锌、锰、铁、铜含量的测定
NY/T1121.2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
NY/T1121.4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
NY/T1121.5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NY/T1121.6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NY/T1121.7土壤检测第7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NY/T1121.8土壤检测第8部分:土壤有效硼的测定
NY/T1121.9土壤检测第9部分:土壤有效钼的测定
NY/T1121.14土壤检测第14部分:土壤有效硫的测定
NY/T1121.15土壤检测第15部分:土壤有效硅的测定
NY/T1121.16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
NY/T1121.24土壤检测第24部分:土壤全氮的测定自动定氮仪法
NY/T2148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NY/T2949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DB14/T2605—2022
3.1高标准农田
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电配套、宜机作业、土壤肥沃、生态友好、抗灾能
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耕地。
3.2耕地质量
指由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和田间基础设施构成的满足农产品持续产出和质量安全的能力。
3.3耕地质量等级
从农业生产角度出发,通过综合指数法对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和田间基础设施构成的满足农产
品持续产出和质量安全的能力进行评价划分出的等级。
3.4耕地地力
在当前管理水平下,由土壤立地条件、自然属性等相关要素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
3.5土壤健康状况
土壤作为一个动态生命系统具有的维持其功能的持续能力,用清洁程度、生物多样性表示。
注:清洁程度反映了土壤受重金属、农药和农膜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影响的程度;生物多样性反映了土壤生命力丰富程度。
3.6土壤养分状况
土壤养分的数量、形态、分解、转化规律以及土壤的保肥、供肥性能。
3.7农田林网化率
农田四周的林带保护面积与农田总面积之比。
4评价准备
4.1硬件准备
主要包括微机、数字化仪、扫描仪、喷墨绘图仪等。微机主要用于数据和图件的处理分析,数字化
仪、扫描仪用于图件的输入,喷墨绘图仪用于成果图的输出。
4.2软件准备
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软件,具备数据库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的应用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以及遥感图像处理等专业分析软件。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
高程基准”。比例尺为1:1万的,采用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按经差3度分带;比例尺为
1:5万—1:50万的,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经差6度分带;比例尺为1:100万的,采用兰勃特(Lambert)
投影或阿尔伯斯(Albers)投影。
4.3图件资料
基础图件包括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所需的其他专题图件有地貌图、降雨量图、
有效积温图等。
4.4其他资料
2
DB14/T2605—2022
高标准农田建设区所在行政区域的人口、土地面积、耕地面积,近三年主要作物种植面积、粮食单
产、总产,蔬菜和果品种植面积及产量,以及肥料投入等社会经济指标数据;土壤志、土种志等。高标
准农田建设区近几年土壤改良试验、肥效试验及示范资料;土壤、植株、水样检测资料;土壤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区划等相关资料。
5调查与检测
5.1布设点位
根据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现状和行政区划,将调查采样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调查采样单元
的土壤性状要尽可能均匀一致。每个调查采样单元为7hm2~13hm2(平川区每13hm2、山地丘陵区
每7hm2设立1个采样点)。
5.2调查内容
主要包括位置、地形地貌、成土母质、土壤类型、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耕层质地、耕地利用
现状、灌排条件、施肥水平、气候条件、水文、作物产量及管理措施等。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内容见
附录A。
5.3样品采集处理
土壤样品采集处理按NY/T1121.1规定的方法执行。
5.4样品检测
将采集的土壤样品送具备土壤检测能力并通过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实验室集中检测。实验室分析质
量控制按NY/T395规定的方法操作执行。检测内容主要有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
缓效钾以及容重等,盐碱耕地加测盐基离子和水溶性盐总量。检测方法与标准见附录B。
6评价内容与方法
6.1评价依据与原则
应用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和隶属度对评价单元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和田间基础设施构成的满足
农产品持续产出和质量安全的能力进行耕地质量综合指数计算。
6.2耕地质量区域划分
根据GB/T33469的要求,山西省分为黄土高原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两个一级农业区,汾渭谷
地农业区、晋东豫西丘陵山地农林牧区、晋陕甘黄土丘陵沟壑牧林农区和长城沿线农牧区等四个二级农
业区。山西省各县(市、区)所属二级农业区参见附录C。
6.3评价单元确定
以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行政区划图进行叠加后形成的图斑单元为评价单元。
6.4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山西省各区域耕地质量指标由基础性指标和区域性补充指标组成。其中基础性指标包括地形部位、
有效土层厚度、有机质含量、耕层质地、土壤容重、质地构型、土壤养分状况、生物多样性、清洁程度、
3
DB14/T2605—2022
障碍因素、灌溉能力、排水能力、农田林网化率等13个指标。区域补充性指标包括田面坡度、pH、海拔
高度。分区域指标体系及权重参见附录D。
6.5评价指标隶属度及隶属函数
按照GB/T33469,对概念型评价指标采用特尔斐法确定评价指标隶属度,对数值型评价指标采用特
尔斐法与隶属函数结合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隶属函数。山西省各行政区域评价指标隶属度及隶属函数参
见附录E。
7等级确定
7.1耕地质量综合指数计算
采用累加法计算耕地质量综合指数。
PCF
ii
式中:
P——耕地质量综合指数;
Ci——第i个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
Fi——第i个评价指标的隶属度。
7.2区域耕地质量等级划分
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划分为10个耕地质量等级。耕地质量综合指数越大,耕地质量水平越高。一等
地耕地质量最高,十等地耕地质量最低。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标准参见附录F。
4
DB14/T2605—2022
A
A
附录A
(资料性)
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等级调查内容
A.1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等级调查内容
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等级调查内容见表A.1。
表A.1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等级调查内容
项目项目项目项目
统一编号地形部位盐化类型*有效铜(mg/kg)
省(市)名海拔高度*地下水埋深(m)*有效锌(mg/kg)
地市名田面坡度*障碍因素有效铁(mg/kg)
县(区、市、农
有效土层厚度(cm)障碍层类型有效锰(mg/kg)
场)名
乡镇名耕层厚度(cm)障碍层深度(cm)有效硼(mg/kg)
村名耕层质地障碍层厚度(cm)有效钼(mg/kg)
采样年份耕层土壤容重(g/cm3)灌溉能力有效硫(mg/kg)
经度(度)质地构型灌溉方式有效硅(mg/kg)
纬度(度)常年耕作制度水源类型铬(mg/kg)
土类熟制排水能力镉(mg/kg)
亚类生物多样性有机质(g/kg)铅(mg/kg)
土属农田林网化程度全氮(g/kg)砷(mg/kg)
土种土壤pH有效磷(mg/kg)汞(mg/kg)
成土母质耕层土壤含盐量(%)速效钾(mg/kg)主栽作物名称
地貌类型盐渍化程度*缓效钾(mg/kg)年产量(kg/hm2)
填表说明:
1.本表格仅列出调查数据项,填报时按Excel过录格式录入。带*号数据项为区域补充性指标,依据国家标准《耕
地质量等级
推荐标准
- DB11/T 2156-2023 城市副中心 商业秘密保护指南 2023-12-25
- DB11/T 2159-2023 产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技术导则 2023-12-25
- DB11/T 1352-2023 主要花坛花卉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2023-12-25
- DB11/T 1764.11-2023 用水定额 第11部分:数据中心 2023-12-25
- DB11/T 1764.38-2023 用水定额 第38部分:体育场馆 2023-12-25
- DB11/T 2158-2023 餐饮外卖、商超领域限塑评价指南 2023-12-25
- DB11/T 2157-2023 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 单元网格划分 2023-12-25
- DB11/T 1992.5-2023 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第5部分:冷链即食食品 2023-12-25
- DB11/T 1428-2023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能源消耗限额 2023-12-25
- DB11/T 1643-2023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用气象参数 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