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029-2012 高辐射覆层蓄热体蓄热量提高率测定方法

DB37/T 2029-2012 The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increase rate of heat storage capacity of high radiation coating heat accumulator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2029-2012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2-02-07
实施日期
2012-03-01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81.080

Q4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2029—2011

高辐射覆层蓄热体蓄热量提高率测定方法

2012-02-07发布2012-03-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2027—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慧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鞍钢股份公司技术中心、首钢技术研究院、济南钢

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日照钢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惠敏、徐春柏、曹勇、徐大勇、李丙来、王子金、王福良、胡江宁、孙传胜、

刘逸舟、翟延飞。

I

DB37/T2027—2011

高辐射覆层蓄热体蓄热量提高率测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辐射覆层蓄热体蓄热量提高率测定方法的术语和定义、试样制备、蓄热量测定和计

算。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耐火材料基蓄热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321-2004定形耐火制品试样制备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辐射覆层

将发射率高于基体的材料、高温粘结剂配制而成的糊状混合体涂覆于蓄热体表面形成的具有高于基

体发射率,与基体渗态紧密结合的致密覆层。

3.2

蓄热量

在设定的温度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蓄热体所吸收的热量值。

4试样制备

4.1坯样制备

根据蓄热体的规格和结构,以取与砖孔同心的最大正圆为原则,具体确定坯样的直径。坯样为直径

50mm~80mm,高度28±3mm的圆柱体。蓄热体坯样具体制备方法参见附录A。

4.2比对试样

在一组试验中,取2块制好的坯样(标记为坯样A和坯样B),其中坯样A表面涂覆覆层作为试样,坯

样B表面不涂覆覆层作比对试样用。

4.3涂覆

1

DB37/T2027—2011

坯样A按下列方法涂覆:

a)用高压喷枪在坯样A表面喷涂前处理胶,要求均匀无漏喷;

b)将高辐射覆层涂料均匀地涂覆于坯样A表面。

4.4试样制备

4.4.1将试样A和试样B置于110℃的烘干箱中烘干2h。

4.4.2其他形状坯样参照此方法制作试样。

5蓄热量测定

5.1仪器设备

5.1.1高温炉或热震炉:额定温度≥1200℃,炉内均温带的温差不得超过±10℃,炉膛至少能容纳一组

两块试样同时进行试验。

5.1.2量热器:容量≥2000ml(至少容纳1200ml水和一块试样),量程是0℃~100℃,分度值是0.1

℃。

5.1.3量杯或量筒:规格≥1200ml,精确度10ml。

5.1.4秒表:显示精度1/100秒。

5.1.5钢直尺:长度≥150mm。

5.2试验方法

5.2.1试验次数

试验分两次进行。两次试验过程相同,仅在第二次试验时两个试样在高温炉或热震炉中的摆放位置

与第一次试验位置调换。若第一次试验的试样组无法再次利用,取同一个耐火材料基蓄热体的另两个坯

样制成的比对试样进行第二次试验。

5.2.2试验过程

蓄热量测定的一次试验过程如下:

a)用量杯(或量筒)分别量出1200ml水加入两个量热器内,两个量热器应置于同一环境中,测

出水的初始温度tc;

b)将高温炉或热震炉的炉温升至1200℃,保温15min;

c)将一对比组的试样A和试样B并排对称放入高温炉或热震炉内,用钢直尺测量,两试样相隔大

于10cm。关闭好炉门后,秒表开始计时,加热时间为3min;

d)加热3min后,将2个试样同时取出,并同时分别放入盛水的量热器中,每隔1min分别记录

一次量热器内水的温度,同一个量热器三次记录的水温相同(≤±0.5℃)时,本次实验结束。

6蓄热量计算

试验结束后,按以下步骤计算试样的蓄热量提高率:

a)试样放出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的计算公式(公式1):

QQmctcty==××−×sszzcc()..............................(1)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