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 634-2006 消防员隔热防护服

GA 634-2006 Protective clothing for proximity fire fighting

行业标准-公共安全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A 634-2015 |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A 634-2006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公共安全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6-08-29
实施日期
2007-01-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归口单位
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五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13/SC 5)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消防员隔热防护服的定义、型号、设计要求、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消防员在灭火救援靠近火焰区受到强辐射热侵害时穿着的防护服(以下简称隔热服)。 本标准不适用于消防员在灭火救援时进入火焰区与火焰有接触时,或处置放射性物质、生物物质及危险化学物品作业时穿着的防护服。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起草人:
马皎皎、徐兰娣、曹永强、杨晓华、姜敏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2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犐犆犛13.220.10

犆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犌犃6342006

代替GA88—1994

消防员隔热防护服

犘狉狅狋犲犮狋犻狏犲犮犾狅狋犺犻狀犳狅狉狉狅狓犻犿犻狋犳犻狉犲犳犻犺狋犻狀

犵狆狔犵犵

ㅤㅤㅤㅤ

20060829发布200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犌犃6342006

消防员隔热防护服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消防员隔热防护服的定义、型号、设计要求、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

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消防员在灭火救援靠近火焰区受到强辐射热侵害时穿着的防护服(以下简称隔热

服)。

本标准不适用于消防员在灭火救援时进入火焰区与火焰有接触时,或处置放射性物质、生物物质及

危险化学物品作业时穿着的防护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912000evISO7801997

/—服装号型男子

GBT1335.11997

/—服装号型女子

GBT1335.21997

ㅤㅤㅤㅤ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GBT2410

GB2811安全帽

/—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试验方法

GBT28911995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3917.319973evISO

:)

907341989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条样

GBT3923.119971

法(/:)

neISODIS1393411994

/—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试验)(:)

GBT47441997evISO8111981

/—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

GBT54551997

/软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试验方法

GBT8808

/—机织物及制品接缝强力和接缝效率试验方法

GBT137731992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消防员隔热防护服狉狅狋犲犮狋犻狏犲犮犾狅狋犺犻狀犳狅狉狉狅狓犻犿犻狋犳犻狉犲犳犻犺狋犻狀

狆犵狆狔犵犵

消防员在进行灭火救援靠近火焰区受到强辐射热侵害时穿着的专用防护服,用来对其上下躯干、头

部、手部和脚部进行隔热防护,包括隔热上衣、隔热裤、隔热头套、隔热手套以及隔热脚套。

3.2

分体式隔热服犪狀狋犪狀犱犪犮犽犲狋

狆犼

上衣下裤分离式样的隔热服。分体式隔热服由隔热上衣、隔热裤、隔热头套、隔热手套以及隔热脚

套等单体部分组成。隔热上衣对消防员的上部躯干、颈部、手臂和手腕提供保护,但不包括头部和手部。

犌犃6342006

隔热裤对消防员的下部躯干和腿部提供保护,但不包括踝部和脚部。

3.3

连体式隔热服狌犿狊狌犻狋

犼狆

上衣下裤连体式样的隔热服。连体式隔热服由连体隔热衣裤、隔热头套、隔热手套以及隔热脚套等

单体部分组成。

3.4

隔热头套狉狅狋犲犮狋犻狏犲犺狅狅犱犳狅狉狉狅狓犻犿犻狋犳犻狉犲犳犻犺狋犻狀

狆狆狔犵犵

穿戴在消防员抢险救援头盔外用于反射辐射热的防护装具。

3.5

隔热手套狉狅狋犲犮狋犻狏犲犾狅狏犲犳狅狉狉狅狓犻犿犻狋犳犻狉犲犳犻犺狋犻狀

狆犵狆狔犵犵

穿戴在消防员抢险救援手套外用于反射辐射热的防护装具。

3.6

隔热脚套狉狅狋犲犮狋犻狏犲犳狅狅狋狑犲犪狉犮狅狏犲狉犳狅狉狉狅狓犻犿犻狋犳犻狉犲犳犻犺狋犻狀

狆狆狔犵犵

穿戴在消防员灭火防护靴外用于反射辐射热的防护装具。

3.7

隔热层狋犺犲狉犿犪犾犫犪狉狉犻犲狉

用于提供隔热保护的防护服部分。

3.8

接缝狊犲犪犿

隔热服面料的边缘通过缝纫或其他方式牢固连接的结构。

4型号ㅤㅤㅤㅤ

4.1消防员隔热防护服的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如下:

RGF

□□□

企业改进型代号:、、……

AB

主参数:号型(阿拉伯数字)

连体式

:分体式:

FL

消防员隔热防护服

消防员个人装备

示例表示号分体式消防员隔热防护服。

RGFF11

4.2生产厂商应在产品说明书中对其号型代码所代表的具体号型和规格予以说明。

4.3生产厂商可使用“企业改进型代号”项进一步说明产品的特性,但应在产品说明书中予以说明。

5设计要求

5.1结构

隔热服是由外层、隔热层、舒适层等多层织物复合而成,这种组合部分的材料可允许制成单层或多

层。隔热服外层应采用具有反射辐射热的金属铝箔表面材料,并能满足基本服装制作工艺要求和辅料

相对应标准的性能要求。

5.2款式

本标准规定隔热服的款式为分体式隔热服和连体式隔热服两种。连体式隔热服上对应部分的要求

参照本标准。

犌犃6342006

5.2.1隔热上衣

5.2.1.1隔热上衣应对消防员的上部躯干、颈部、手臂和手腕提供保护,但保护的范围不包括头部和手

部。隔热上衣和隔热裤多层面料之间的重叠部分不应小于200mm。

5.2.1.2隔热上衣设计应考虑与呼吸保护装具相配套使用,背部可设有背囊。

5.2.1.3门襟的结构应包含外层和隔热层。

5.2.1.4袖口应设计得使之能保护消防员的手腕,并防止燃烧的废碎片进入到衣袖中。袖口不得妨碍

隔热服的穿着,并应与隔热手套的佩戴相配合。

5.2.2隔热裤

隔热裤应对消防员的下肢和腿部提供保护,但不包括踝部和脚部。

5.2.3隔热头套

5.2.3.1隔热头套应穿戴在消防员抢险救援头盔外部使用,也可自配头盔,但自配头盔的技术性能要

求不得低于消防员抢险救援头盔的技术性能要求。

5.2.3.2隔热头套和隔热上衣多层面料之间的重叠部分不应小于200mm。

5.2.3.3隔热头套视窗为大眼窗,应采用无色或浅色透明的具有一定强度和刚性的耐热材料,并不应

产生视觉变形现象。

5.2.4隔热手套

5.2.4.1隔热手套应穿戴在消防员抢险救援手套外部使用。

5.2.4.2隔热手套和隔热上衣衣袖多层面料之间的重叠部分不应小于200mm。

5.2.5隔热脚套

5.2.5.1隔热脚套应与消防员灭火防护靴配套使用,应覆盖消防员灭火防护靴整个靴面。

隔热脚套和隔热裤多层面料之间的重叠部分不应小于。

5.2.5.2ㅤㅤㅤㅤ300mm

5.3号型与主要规格

隔热服号型与主要规格的设置按/—、/—有关规定。

GBT1335.11997GBT1335.21997

5.4标志位置

标志应设置在隔热上衣前胸左侧的舒适层上,并应标出本标准9.1规定的内容。

5.5辅料

隔热服上的辅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a)所有硬质附件应无斑点、结节或尖利的边缘,并经防腐蚀处理;

b)应选用具有阻燃性的缝纫线和搭扣,颜色与外层面料相匹配;

)隔热上衣的前门襟处若选用拉链,则拉链型号不小于号,颜色与外层面料相匹配;

c8

d)隔热裤的背带应选用松紧带。

6性能要求

6.1面料性能

6.1.1外层

6.1.1.1阻燃性能

损毁长度不应大于,续燃时间不应大于,且不应有熔融、滴落现象。试验按规定

100mm2s7.1

进行。

6.1.1.2断裂强力

经、纬向干态断裂强力不应小于623N。试验按7.2规定进行。

6.1.1.3撕破强力

经、纬向撕破强力不应小于98N。试验按7.3规定进行。

犌犃6342006

6.1.1.4剥离强力

经、纬向剥离强力不应小于/。试验按规定进行。

9N30mm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