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65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2244—2024
豌豆品种观察记载标准
2024-2-4发布2024-3-8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3/T224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农作物种子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志国、甘淑萍、保守智、蔡明孝、应淑兰、郭仁世、马德林、张建山、邢瑜、
安宁、王元杰、俄日格力、马玉清、祝显萍、前进、王成林、牟国月。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
I
DB63/T2244—2024
豌豆品种观察记载标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豌豆品种的品种名称及来源、记载项目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生产单位和种子部门从事豌豆种质资源鉴定、育种、品
种试验和原(良)种生产时品种的观察记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543.1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总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品种名称及来源
4.1品种名称
标明品种原代号、曾用名、现定名、国外引种原名、译名。
4.2种、变种
标明拉丁文名称。
4.3品种来源
标明亲本来源、名称、杂交组合、选育(引进)单位。
5记载项目
5.1生育时期
生育时期记载见表1.
表1生育时期记载标准
生育期记载标准
播种期实际播种的日期(以月、日表示,下同)
出苗期植株幼芽露出地面2.00cm~3.00cm,子叶平展的穴数达到50%的日期。
1
DB63/T2244—2024
生育期记载标准
分枝期全田50%幼苗第四片真叶完全展开的日期。
现蕾期全田50%花蕾显现,幼苗第六片真叶完全展开的日期。
开花期全田50%的植株主茎叶腋开始延伸,花蕾顶端离主茎的长度达2cm形成分枝的日期。
结荚期全田50%以上植株顶端(主穗)形成花蕾的日期。
成熟期80%以上的植株瘦果成熟,颜色趋于一致,籽粒充实,外壳变硬的日期。
收获期实际收获的日期。
5.2生育阶段及积温
播种期至出苗期的天数及期间≥0℃的积温;出苗期至分枝期的天数及期间≥0℃的积温;分枝期至
现蕾期的天数及期间≥0℃的积温;现蕾期至开花期的天数及期间≥0℃的积温;开花期至结荚期的天数
及期间≥0℃的积温;结荚期至成熟期的天数及期间≥0℃的积温;生育期(出苗期至成熟期)天数及期
间的日平均气温≥0℃的积温;全生育期(播种期至成熟期)天数及期间的日平均气温≥0℃的积温。
5.3熟性
分为早熟、中早熟、中熟、中晚熟、晚熟等五种类型,参见附录A。
5.4形态特征
5.4.1苗
5.4.1.1幼苗颜色
齐苗后观察,分以下六种类型:
a)浅绿色,记为1;
b)绿色,记为2;
c)深绿色,记为3;
d)淡紫红色,记为4;
e)绿紫红色,记为5;
f)紫红色,记为6。
5.4.1.2幼苗习性
分枝盛期观察,分以下三种类型:
a)直立(大部分茎叶直立向上),记为1;
b)匍匐(大部分茎叶匍匐于地面),记为2;
c)半直立(介于上述二者之间),记为3。
5.4.2茎和分枝
5.4.2.1茎形
开花期观察,分以下三种类型:
a)圆形,记为1;
b)近圆形,记为2;
c)方形,记为3。
2
DB63/T2244—2024
5.4.2.2茎色
开花期观察,分以下三种类型:
a)浅绿色,记为1;
b)绿色,记为2;
c)绿带紫纹,记为3。
5.4.2.3茎部蜡粉
开花期观察,分以下三种类型:
a)厚,记为1;
b)薄,记为2;
c)无,记为3。
5.4.2.4茎粗
成熟后测定主茎第一至第二花节间1/2处的直径。
5.4.2.5株高
成熟后测定主茎基部到顶端的长度。分以下五种类型:
a)极短,记为1;
b)短,记为2;
c)中,记为3;
d)长,记为4;
e)极长,记为5。
5.4.2.6总节数
主茎基部第一节至顶端最后一节的节数。分以下五种类型:
a)极少,记为1;
b)少,记为2;
c)中,记为3;
d)多,记为4;
e)极多,记为5。
5.4.2.7节间长度
主茎节间的平均长度,按公式(1)计算:
······························································································································(1)
式中:IL——节间长度
H——株高
M——总节数
5.4.2.8主茎一级分枝数
结荚一个以上有效荚的分枝数。分以下三种类型:
3
DB63/T2244—2024
a)少,记为1;
b)中,记为2;
c)多,记为3。
5.4.2.9单株有效分枝数
结荚一个以上有效荚的分枝数。分以下三种类型:
a)少,记为1;
b)中,记为2;
c)多,记为3。
5.4.2.10单株无效分枝数
不结荚(包括无效荚)的分枝数。
5.4.2.11单株分枝数
有效分枝数与无效分枝数之和。
5.4.2.12有效分枝率
按公式(2)计算:
×100···········································································································(2)
式中:Br——有效分枝率,%
Bm——有效分枝数
M——总分枝数
5.4.2.13分枝长度
主茎各分枝的顶端至各分枝着生节之间的长度,分别测量并计平均值。
5.4.3叶
5.4.3.1观察时期
开花期观察第一、二花节的复叶和托叶。
5.4.3.2叶色
分以下五种类型:
a)淡绿色,记为1;
b)绿色,记为2;
c)深绿色,记为3;
d)黄绿色,记为4;
e)蓝绿色,记为5。
4
DB63/T2244—2024
5.4.3.3叶缘
分以下两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21168-2007 蜂蜜中泰乐菌素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2007-10-31
- GB/T 21166-2007 肠衣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2007-10-31
- GB/Z 21235-2007 微生物危险性评估的原则和指南 2007-10-29
- GB/T 21164-2007 蜂王浆中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残留量测定 液相色谱法 2007-10-31
- GB/T 21171-2007 香料香精术语 2007-10-31
- GB/T 5009.206-2007 鲜河豚鱼中河豚毒素的测定 2007-10-29
- GB/T 21169-2007 蜂蜜中双甲脒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测定 液相色谱法 2007-10-31
- GB/T 21167-2007 蜂王浆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2007-10-31
- GB/T 21170-2007 玻璃容器 铅、镉溶出量的测定方法 2007-10-31
- GB/T 21165-2007 肠衣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2007-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