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1/T 242-2024 城市民用建筑项目人防工程建设规划设计规范
DB4401/T 242-2024 The standard for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rban civilian building project air defens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lanning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20
CCSP18
DB4401
广州市地方标准
DB4401/T242—2024
城市民用建筑项目
人防工程建设规划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fordesignofcivilairdefenceworksplanning
inurbancivilconstruction
2024-01-09发布2024-02-09实施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01/T242—2024
目 次
前言.................................................................................III
引言...................................................................................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规定............................................................................2
5防护人口............................................................................3
5.1一般规定........................................................................3
5.2用地分类法......................................................................3
5.3建筑分类法......................................................................4
6配建和设置..........................................................................5
6.1指挥工程........................................................................5
6.2医疗救护工程....................................................................5
6.3防空专业队工程..................................................................6
6.4人员掩蔽工程....................................................................6
6.5配套工程........................................................................6
7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内容和要求..........................................................7
7.1规划说明........................................................................7
7.2规划附图........................................................................8
附录A(规范性)条文说明..............................................................10
A.1主要内容.......................................................................10
A.2范围...........................................................................10
A.3术语和定义.....................................................................10
A.4基本规定.......................................................................10
A.5防护人口.......................................................................11
A.6配建和设置.....................................................................11
A.7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内容和要求.....................................................14
附录B(资料性)设计容纳人数测算......................................................15
附录C(资料性)应建防空地下室面积估算................................................17
附录D(资料性)表格示例..............................................................19
附录E(资料性)各类人防工程建筑面积取值区间..........................................23
参考文献..............................................................................24
I
DB4401/T242—2024
II
DB4401/T242—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人防建筑设
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人防建
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余德华、罗达武、谢少华、罗丽敏、李娟、戴晓春、邱晓锋、钟献荣、刘娴、赵俊龙、吕向红、黄
翔、陈庆辉、苏素华、徐达明、彭日栋、徐重阳。
李敏霞、薛青、许海榆、刘广平、龚薇。
III
DB4401/T242—2024
IV
DB4401/T242—2024
引 言
规模较大的城市民用建筑项目,如大型居住区、大型商务区、大型交通枢纽、大学校区等,在依法
建设人防工程时,如果人防工程布局在各单体建筑物下,往往存在规模较小、零星分散、功能单一、造
价较高、平战使用效率低等问题,难以形成区域防护体系,无法充分发挥人防工程的综合效益。针对上
述问题,2001年起,我市就开始探索编制民用建筑项目人防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方案,指导项目人防工程
统筹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践证明,编制民用建筑项目人防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方案可以完善区域
人防工程防护体系,节省项目投资,简化人防报建审批手续,提升战备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由于国家、省、市尚未出台民用建筑项目人防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方案的编制标准,规划设计
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不同项目的规划设计成果在内容、深度和格式上存在较大差别,各类人防工
程建设指标缺乏数据支撑、需求预测不科学等等,亟需制定相应标准,规范和指导我市民用建筑项目的
人防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工作。
综上,为推进我市人防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科学建立和完善民用建筑项目人防工程体系,深化审
批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巩固实践成果,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多家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
科研单位,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总结国内和本市多年实践经验,制定了本文件。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至广东省建筑设计研
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流花路97号,邮编:510010),以便后续修订时参考。
V
DB4401/T242—2024
城市民用建筑项目人防工程建设规划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民用建筑项目人防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防护人口、配建
和设置、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内容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城镇建设用地内新建、扩建、改建民用建筑项目的人防工程规划设计和建
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137—201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人防工程civilairdefenceworks
为保障战时人民防空指挥、通信、掩蔽等需要而建造的防护建筑。
注1:人防工程全称为人民防空工程。
注2:人防工程按照使用功能分为指挥工程、医疗救护工程、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和配套工程。
3.2
防空地下室airdefencebasement
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具有预定战时防空功能的地下室。
3.3
地下空间undergroundspace
在地表以下进行开发、建设和利用的空间。
注:地下空间包括结建地下空间和单建地下空间。结建地下空间是指同一主体结合地面建筑一并开发建设的地下空
间。单建地下空间是指利用市政道路、公共绿地、公共广场等公共用地独立开发建设的地下空间。
3.4
地下空间兼顾人防undergroundspacewiththefunctionofcivilairdefence
单建地下空间建设项目中,根据人民防空相关法规规定,对其进行体系设防,通过常规人防工程和
应急人防工程的合理布局,满足战时人民防空需要,提高战时地下空间的运行保障能力。
3.5
应建人防面积mandatoryareaforcivilairdefense
城市新建民用建筑根据法律法规应当结合修建的人防工程的面积指标值。
1
DB4401/T242—2024
3.6
防护人 protectivepopulation
特定规划区域内,战时需要提供就地、就近防空保障的人口。
3.
commandworksatstreetlevel
保障街(镇)战时人防指挥工作的人防工程。
3.8
护工程worksofmedicaltreatmentandrescue
战时对伤员独立进行早期救治工作的人防工程。
注:按照医疗分级和任务的不同,医疗救护工程可分为中心医院、急救医院和救护站。
3.9
防空 工程worksofserviceteamforcivilairdefence
保障防空专业队掩蔽和执行防空勤务的人防工程。
注:防空专业队工程一般包括专业队队员掩蔽部和装备(车辆)掩蔽部两个部分。
3.10
人 工程personnelshelter
主要用于保障人员掩蔽的人防工程。
注:一等人员掩蔽所系指供战时坚持工作的政府机关、城市生活重要保障部门(电信、供电、供气、供水、食品等)
和重要厂矿企业的人员掩蔽工程;二等人员掩蔽所系指战时留城的普通居民掩蔽所;应急人员掩蔽部系指战时
项目防护人口的应急掩蔽场所。
3.11
工程indemnificatoryworks
除指挥工程、医疗救护工程、防空专业队工程和人员掩蔽工程以外的战时保障性人防工程。
注:配套工程主要包括区域电站、区域供水站、人防物资库、食品站、生产车间、人防交通干(支)道、警报站、
核生化监测中心、人防血库等。
3.12
regionalpowerstation
独立设置或设置在某个人防工程内部,能供给多个人防工程电源并具有与所供人防工程最高抗力一
致的防护能力的柴油电站。
3.13
人防 工 间civilairdefencecommunicationandalarmworkshop
为人民防空通信、警报设备而设置位于建筑物顶层的专用房。
注:人防通信警报工作间全称人民防空通信警报工作间。
4 规定
4.1规划新建的城市民用建筑项目计容建筑面积大于300000m2的,宜编制人防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方
案。
4.2城市民用建筑项目的分级控制规模按表1采用。
2
DB4401/T242—2024
1城市民用建筑项目 规
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应建人防面积(m2)>10000050000~100000(含)20000~50000(含)≤20000
4.3结合城市民用建筑项目的建筑设计方案,可开展人防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工作;当项目的
规划设计条件发生变化时,组织修编的人防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方案应符合本文件的相关规定。
4.4人防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方案应结合项目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规划条件、建设时序、防护人口
规模和应建人防面积等实际,遵循布局合理、功能配套、体系完善的设计原则。
4.5城市民用建筑项目的人防工程战时功能宜与地面建筑功能、防护人口保障需求相适应。
4.6规划范围内涉及部分已实施建设的城市民用建筑项目,人防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方案宜考虑已实施
建设区域的人民防空的需要。
4. 人防工程不应修建于以下地下空间:
a)顶板底面高出室外地平面的地下空间楼层;
b)处在与生产、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厂房或库房的距离小于50m范围内的地下空间;
c)处在与有害液体、重毒气体贮罐的距离小于100m范围内的地下空间。
注:“易燃易爆物品”指GB50016中“生产、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的甲、乙类物品。
4.8除人防物资库之外的其他人防工程,平时不宜作为复式机动车库使用。
4.9规划范围内的人防工程宜相互连通。
4.10城市民用建筑项目涉及地下空间兼顾人防的,可将其纳入人防工程建设规划设计。
4.11本文件条文说明见附录A。
5防护人
5.1 规定
5.1.1城市民用建筑项目防护人口测算宜结合项目的设计深度,可采用用地分类法或建筑分类法。
5.1.2用地分类法采用GB50137—2011的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本文件对其中的居住用地(类别
代码R)、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类别代码A)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类别代码B)三大类
用地的防护人口测算作出规定。
注:A类代码用地和B类代码用地以下合称“公共用地”。
5.1.3建筑分类法将城市民用建筑项目划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
5.2用地
5.2.1城市民用建筑项目的居住用地防护人口宜按不小于该用地规划居住人口乘以0.8的折减系数测
算。
5.2.2城市民用建筑项目的公共用地防护人口不宜小于表2的规定。项目公共用地的设计容纳人数可
由项目相关条件确定,可采用附录B表B.1测算。表2未列出的A6、A9、B4、B9中类,其防护人口可
按设计容纳人数的40%测算。
3
DB4401/T242—2024
2 用地防护人 标
类别代码防护人口
类别名称
大类中类小类(人)
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
A1行政办公用地设计容纳人数×60%
A2文化设施用地
A3教育科研用地
设计容纳人数×50%
A31高等院校用地
A32中等专业学校用地
中小学用地
A33、A34设计容纳人数×30%
特殊教育用地
A35科研用地设计容纳人数×50%
A4体育用地设计容纳人数×50%
A5医疗卫生用地设计容纳人数×80%
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B1商业用地设计容纳人数×15%
B2商务用地设计容纳人数×35%
B3娱乐康体用地设计容纳人数×15%
5.2.3混合用地地块的防护人口按下列要求测算:
a)当混合用地地块的设计条件明确了各用地类别的建筑规模时,宜按各用地类别分别测算防护人
口;
b)当混合用地地块的设计条件未明确各用地类别的建筑规模时,宜将整个地块套用其所包含的每
一种用地类别按本文件的5.2.1、5.2.2分别测算防护人口,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该地块的防
护人口。
5.3建筑
5.3.1城市民用建筑项目的居住建筑防护人口宜按不小于该建筑规划居住人口乘以0.8的折减系数测
算。
5.3.2城市民用建筑项目的公共建筑防护人口不宜小于表3的规定。项目公共建筑的设计容纳人数可
由项目相关条件确定,可采用附录B表B.2测算。表3未列明的公共建筑类型,防护人口可按设计容纳
人数的40%测算。
3 建筑防护人 标
防护人口
公共建筑类型
(人)
行政办公建筑设计容纳人数×60%
办公建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办公建筑设计容纳人数×50%
商务办公建筑设计容纳人数×40%
4
DB4401/T242—2024
3 建筑防护人 标 (续)
防护人口
公共建筑类型
(人)
大中型商场
市场设计容纳人数×15%
商业服务建筑
专业服务商店
旅馆酒店设计容纳人数×40%
高等院校设计容纳人数×50%
科研教育建筑中小学校设计容纳人数×30%
科研单位设计容纳人数×50%
会展建筑
公共服务建筑设计容纳人数×50%
体育馆建筑
医疗卫生建筑设计容纳人数×80%
广播电视
通信
公共媒体通信类建筑设计容纳人数×60%
报社
邮电
铁路客运站房
公路客运站房
交通站房建筑设计容纳人数×20%
航空场站客运站房
水路客运站房
5.3.3综合性公共建筑宜按其构成的不同建筑类型分别测算防护人口。
6 建和设
6.1 工程
6.1.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城市民用建筑项目应配建街道级指挥所:
a)分级控制规模为一类的;
b)项目内居住用地的规划居住人口不少于50000人的。
6.1.2项目居住用地宜按其规划居住人口每50000人配建1座街道级指挥所。
6.1.3街道级指挥所宜靠近街(镇)行政管理机构设置。
6.1.4当项目居住用地的规划居住人口为30000人(含)~50000人,且项目规划设计有防空专业
队工程或一等人员掩蔽所的,宜结合其中某一防空专业队工程或一等人员掩蔽所设置具有社区防空组织
指挥功能的场所。
6.1.5项目涉及地下空间兼顾人防且配建有人防调度管理中心的,可不执行6.1.4规定。
6.2 护工程
5
DB4401/T242—2024
6.2.1项目涉及平时医疗卫生建筑的,应配建医疗救护工程,且医疗救护工程宜结合或靠近门诊楼、
医技科室建筑设置。其中:结合综合医院配建中心医院;结合专科医院配建急救医院;结合社区卫生院
或居住区的医疗服务站配建救护站。
6.2.2分级控制规模一类、二类或居住用地应建人防面积大于10000m2的项目,应配建救护站,救
护站的配建数量宜按其服务半径覆盖项目规划范围来计算,救护站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km。
6.2.3中心医院战时第一主要出入口和急救医院战时主要出入口宜直接通往机动车道路,在该出入口
地面或靠近其第一防毒通道非防护区地下宜留有救护车作业场地,作业场地的面积不宜小于8m×12m。
6.3防空 工程
6.3.1负有组建群众防空组织义务的部门和单位新建公共建筑项目,应结合配建防空专业队工程。
6.3.2分级控制规模一类的项目,宜配建不少于3座防空专业队工程;分级控制规模二类的项目,宜
配建不少于2座防空专业队工程;分级控制规模三类的项目,宜配建不少于1座防空专业队工程。
6.3.3应建人防面积大于10000m2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重要经济目标项目,宜配建防空专业队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1648-2007 1-萘胺-8-羟基-3,6-二磺酸单钠盐(H-酸单钠盐) 2007-11-28
- GB/T 12721-2007 橡胶软管 外覆层耐磨耗性能的测定 2007-11-28
- GB/T 10662-2007 分散深蓝S-3BG 200%(C.I.分散蓝79) 2007-11-28
- GB/T 14829-2007 农业机械用变速V带 2007-11-28
- GB/T 5193-2007 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超声波探伤方法 2007-11-23
- GB/T 8183-2007 铌及铌合金无缝管 2007-11-23
- GB/T 15327-2007 工业用变速宽V带 2007-11-28
- GB/T 8750-2007 半导体器件键合用金丝 2007-11-23
- GB/T 6896-2007 铌条 2007-11-23
- GA/T 737-2007 保安服务管理信息基本数据项 2007-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