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399-2008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与X.25 LAPB兼容的DTE数据链路规程的描述

GB/T 14399-2008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procedures—Description of the X.25 LAPB-compatible DTE data link procedure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4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4399-2008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09-01
实施日期
2009-02-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定义下述HDLC标准的一种应用。HDLC标准包括GB/T 15124和GB/T 14399—2008。当从其他标准之一解释所需的重新措辞有困难时,则以GB/T 15124和GB/T 14399—2008的原始要求为准。它还定义了ITU-T建议X. 25中规定的使用X.25 LAPB协议的DTE操作的结构、要素和规程。该规程适用于DTE和DCE间的数据交换,或两个DTE间的数据交换。所定义的该规程旨在用于同步全双工链路,用于同步传输或者起/止传输。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起草人:
张晖、张翠、徐冬梅、郭楠、吴东亚
出版信息:
页数:40页 | 字数:73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35.100.20

L78

园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995

GB/T4399--2008/ISO/IEC7776:1

143991993

代替GB/T

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信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与X.25

兼容的DTE数据链路规程的描述

Informationand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

betweendatalinkcontrol

exchangesystems--High—level

oftheDTEdatalink

X.25

DescriptionLAPB—compatibleprocedures

(ISO/IEC7776:1995,IDT)

2008—09—0

1发布

宰瞀徽鬻瓣警糌瞥霎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仅19

7776:1995

GB/T14399--2008/lSO/IEC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帧结构………·2

3.1标志序列……………3

3.2地址字段……………3

3.3控制字段……………3

3.4信息字段……………

3.5透明性………………·

3.6帧检验序列(FCS)字段

3.7传输考虑……………·

3.8无效帧……………··

9帧放弃…·0

10帧间时间填充…………·0

11数据链路信道状态……·

规程要素…·

1控制字段格式和状态变量

2探询/终结位的功能……·0,,0

3命令和响应……………·0

4异常状态的报告和恢复…

规程的描述………………··

寻址规程……·

P/F位的使用规程……-…--…·

链路建立和断开规程………·

信息传输规程………·…………··

链路复位或链路重新初始化(链路建立)的条件

链路复位规程…………………

系统参数表·…--………………·-

多链路规程(MLP)……………··

适用范围…………………·

多链路帧结构………………

多链路控制字段格式和参数……

多链路规程(MLP)描述………-……………··

多链路系统参数表……………·

一致性………………

7.1静态一致性……………

7.2动态一致性…………·-

7.3协议实现一致性声明(PICS)………·

附录A(规范性附录)PICS形式表………-

附录B(资料性附录)重复其他标准的要求

u””¨M¨他M珀∞加加n孙拍打胛胛卯勰拍●

7776:1995

GB/T14399--2008/IS0/IEC

刖罱

7776:l高级数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IEC995《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据链路控制规程与x.25LAPB兼容的DTE数据链路规程的描述》(英文版)。

14399

本标准代替GB/T1993《信息处理系统数据通信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与

X.25LAPB兼容的DTE数据链路规程的描述》,与GB/T143991993相比主要变化的内容如下:

增加描述了帧编码的两种方法,即当使用同步传输的时候按比特序列编码,当使用起/止传输

时按八位位组序列编码;

静态一致性需求,动态一致性需求和协议实现一致性声明。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晖、张翠、徐冬梅、郭楠、吴东亚。

本标准于1993年首次发布。

7776:1995

GB/T14399--2008/ISO/IEC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LAPB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与x.25

兼容的DTE数据链路规程的描述

1范围

14399

15124和GB/T2008。

本标准定义下述HDLC标准的一种应用。HDLC标准包括GB/T

14399

15124和GB/T2008的原始要

当从其他标准之一解释所需的重新措辞有困难时,则以GB/T

LAPB协议的DTE操作的结构、要素和规

求为准。它还定义了ITu—T建议x.25中规定的使用x.25

程。该规程适用于DTE和DCE间的数据交换,或两个DTE问的数据交换。所定义的该规程旨在用于

同步全双工链路,用于同步传输或者起/止传输。

其选择通过双边协定进行。

注:这里作为基本(模8)操作所述的规程是唯一可用于公用数据网的规程。

第3章还描述了帧编码的两种方法,即当使用同步传输的时候按比特序列编码,当使用起/止传输

时按八位位组序列编码。起/止编码为下列环境中的使用规定了可选的机制:包括对八位位组传输敏感

1988

的环境,这些八位位组中带有可能被解释为GB/T1988控制字符的值;和/或支持每个起/止字

符仅传输七个数据比特的环境。编码的选择通过双边协定或其他合适的手段来进行,以适合此环境中

数据传输的特征。

第4章描述规程要素。有些内容仅适合基本(模8)操作,有些内容仅适合扩充(模128)操作。

构和规程要素引伸出来的。SLP用于单条数据链路上的数据交换,MLP用于多条并行SLP上的数据

交换。如果要使个别SLP失效的影响不干扰较高一级操作,则需要MLP。通过事先双边商定,也可在

连接,其选择通过双边商定。

在规程中需要在多种可能动作问进行选择的场合,一般给出了推荐选择。除非特别声明,否则动作

选择不影响与本标准其他实施方案的相互操作,尽管操作效率可能受影响。在这种选择影响相互操作

的场合,该规程明确指出需要就规程的选择与远程端事先协商。为了和满足广泛应用的需要相一致,已

尽量使这样的选择减至最小。本标准所有实施方案的基本要求是,它们能够按规定,对由本标准所允许

的远程端所采取的动作作出响应(涉及事先双方商定的规程除外)。

第7章包含静态一致性要求,动态一致性要求和协议实现一致性声明(PICS)。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988

GB/TISO/IEC646:1991)

1998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ISO七位编码字符集(idt

7421

GB/T2008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I。c)规程

1

GB/T7776:1995

14399--2008/ISO/IEC

(IS013239:2002,IDT)

ISO

GB/T151241994信息处理系统数据通信多链路规程(idt7478:1987)

17178.1

GB/T1997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一致性测试方法和框架第l部分:基本概念

9646

(idtISO/IEC1:1994)

9646

ISO/IEC2:1994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一致性测试方法和框架第2部分:抽象测试

套规范

ITU—T建议x.25以分组方式操作的通过专用电路连接到公用数据网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和

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间的接口

3帧结构

表1帧格式——基本(模8)操作

比特传输顺序

12345678123456781234567816~112345678

标志地址控制FCS标志

FACFCS

011111108比特8比特16比特01111110

FCS--帧检验序列。

比特传输顺序

12345678123456781234567816~112345678

标志地址控制信息FCS标志

FAC1FCSF

011111108比特8比特N比特16比特0】111110

FCS=帧检验序列。

表2所示的格式。处于地址字段前面的标志定义为开始标志。处于FCS字段之后的标志定义为结束

标志。

DCE/远程DTE的所有传输都应使用这种帧结构。

表2帧格式——扩充(模128)操作

比特传输顺序

12345678123456781至*16~112345678

标志地址控制FCS标志

FACFCS

011111108比特*比特16比特01111110

FCS=帧检验序列。

比特传输顺序

12345678123456781234567816——112345678

I标志地址控制信息FCS标志

FAC1FCS

011111108比特8比特N比特16比特01111110

7776:1995

14399--2008/ISO/IEC

GB/T

FCS=帧检验序列。

*在包括顺序编号的帧格式中为16,在不包括顺序编号帧格式中为8。

3.1标志序列

或多个完整的标志序列。当DTE发送多个标志序列(见3.Io)时,只能发送完整的8比特标志序列。

单个标志可兼作一个帧的结束标志和下一个帧的开始标志。

3.2地址字段

地址字段由1个八位位组组成。地址字段标识命令帧要发往的接收器和响应帧的发送器。地址字

段的编码在5.1描述。

3.3控制字段

对于基本(模8)操作,控制字段由1个八位位组组成。对于扩充(模128)操作,控制字段对包括顺

序号的帧格式由2个八位位组组成;对不包括顺序号的帧格式,控制字段由1个八位位组组成。该字段

的内容在d.1描述。

3.4信息字段

当存在帧的信息字段时,它处在控制字段(见3.3)之后帧检验序列之前(见3.6)。关于为使用本标

准而定义的各种比特编码和编组,见4.3.9和6.2。除了由较高层本身施加的要求外,从较高层收到的

比特编码和编组没有限制。

对于起/止传输,在起始码元和停止码元之间应当有8个信息比特,因此,认为信息字段是八位位组

对齐的。

关于信息字段最大长度,见4.3.9和5.7.3。

3.5透明性

3.5.1同步传输

当DTE发送时,应检查包括地址、控制、信息和FCS在内的两个标志序列之间的帧内容,所有5个

DTE接收时,应检查帧的内容并将紧跟在5个连续1比特后面的任何0比特删除。

3.5.2起/止传输

在使用起/止传输时规定了两种主要的透明处理级别,分别是3.5.2.1中规定的七比特数据路径透

个选项,对于一条给定的数据链路,使用或者不使用它是由本标准范围之外的手段来选择的(例如,先验

知识、双方协定、启发式实现技术)。控制转义透明性处理可以可选地按照3.5.2.3中规定的两种方法

之一在其应用中进行扩展;对于一条给定的数据链路,使用或不使用这两种方法之一也是由本标准范围

之外的手段来进行选择。

3.5.2.17比特数据路径透明性

当选择SBDPT时,每个帧的内容从地址字段到FCS字段(含地址字段和FCS字段)——应当

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作为从原始帧派生的帧映像来进行传送,如下所述。

组成帧内容的八位位组序列被认为是分成连续的7个八位位组段的序列,最终段的长度可能包含

一个长度在1到6个八位位组之间(包括1个八位位组和6个八位位组)的段。这些段被称为原始段。

帧映像包含与原始段~对应的一系列映像段,如下所述:

a)映像段出现的顺序与对应的原始段相同;

b)每个映像段比它的原始段长一个八位位组;

c)每个映像段的第1部分是它的原始段的副本,但是每个八位位组的最高有效比特(MSB)设置

为0;

3

GB/T14399--2008/ISO/IEC7776:1995

d)每个映像段的其余最终八位位组将它的最低有效比特设置为原始段中最后一个八位位组的

MSB值,紧邻最低有效比特的比特设置为原始段中紧邻最后一个八位位组(如果有的话)的

MSB值,并以此类推;

e)在每个映像段的最终八位位组中,在原始段中不存在对应八位位组的所有高阶比特被设置

为0。

注1:在发送器处,每个映像段的最终八位位组可以利用将原始段中每个八位位组的MSB依次左移到一个初始为

0的八位位组中的方法来产生,对于完整的7个八位位组段和帧结尾的任意短段,这种方法可以得到正确的

比特定位。

注2:每个映像段八位位组的MSB仅对于映射的唯一性被定义为0,因为其值已知并且在接收器处的原始段重构

过程中不起作用,它实际上不需要作为一个0比特值进行传输。这允许映像段通过数据路径传输,比如强制

对每个八位位组的MSB进行奇偶校验设置。

3.5.2.2控制转义透明性

使用与从地址字段到FCS字段(含地址字段和FCS字段)相同的帧内容作为帧映像。

控制转义八位位组标识了帧映像内一个八位位组的出现,在帧映像内使用下列透明性规程。控制

转义八位位组的编码为:

12345678八位位组中的比特位置

l0111ll0

^

L———————一第1个被发送/接收的低阶比特

发送器应当检查两个标志八位位组之间的帧映像的每个八位位组,并且应当:

a)在标志序列或控制转义八位位组出现时,对该八位位组的第6个比特求反码,并且

b)在传输之前,在上述操作产生的八位位组前面立即插入一个控制转义八位位组。

接收器应当检查两个标志八位位组之间的帧映像,并且在收到控制转义八位位组时和进行FCS计

算之前应当:

a)丢弃控制转义八位位组,并且

b)通过对它的第6个比特求反码的方法恢复紧接着的八位位组。

3.5.2.3扩展的透明性

发送器可以将上述控制转义透明性规程(3.5.2.2)应用到下面定义组中的八位位组中,也可应用到

标志和控制转义八位位组中。

3.5.2.3.1流量控制透明性

1988

流量控制透明性选项为GB/T

“1”。这样确保了此八位位组流不包含可能被中问设备解释为流量控制字符的那些值(与奇偶校验无

关)。

3.5.2.3.2控制宇符八位位组透明性

1988

供了透明性处理。这样确保了八位位组流不包含可能被中间设备解释为GB/T1998定义的控

制字符或DELETE字符的那些值(与奇偶校验无关)。

4

GB/T7776:1995

14399--2008/ISO/IEC

3.6帧检验序列(FCS)字段

FCS字段是一个16比特的序列。它应该是下面两项和(模2)的反码:

a)

成多项式5C“+z”+z5+1所得的余数。

比特个数,但不包括为透明性而插入的起/止码元(起/止式传输)和比特(同步传输)或八位位

组(起/止式传输)在内。

b)把除了为透明性而插入的比特以外的从开始标志的最后一个比特到FCS的第一个比特(不包

余数。

作为一种典型的实现是,在发送器处,把计算除法余数装置内寄存器的初始内容预置成全1,然后

在地址、控制和信息字段的内容,除以上述生成多项式的过程中得到修改,把所得余数求反就作为16比

特FCS发送出去。

在接收器处,把计算余数装置内寄存器的初始内容预置成全1,在传输无差错情况下,串行人受保

0001110100001111(与z“~zo相应)。

3.7传输考虑

3.7.1比特传输顺序

地址、命令、响应和顺序编号应首先发送低阶比特(例如,顺序编号的首发比特应具有权值2。)。

信息字段内发送比特的顺序按本标准定义的特定信息字段格式规定。

注:按表1~表8的规定,比特1定义为低阶比特。

3.7.2起/止式传输

对于起/止式传输,每个八位位组由一个起始码元和一个停止码元来定界。如果需要,可以使用传

号保持(连续的逻辑“l”状态)对八位位组问的时间进行填充。典型的八位位组传输如图l所示。

八位位组”八位位组n+l八位位组n+2

丌丌丌玎订订可肌

八位位组数据比特(0或1)

要求的传号保持(连续的传号状态)

停止码元(逻辑1:传号状态)

数据比特(低阶第一个发送)

——开始码元(逻辑0空号状态)

图1起/止式传输

3.8无效帧

3.8.1同步传输

无效帧定义为具有下述特征之一的帧:

a)未由两个标志正确地定界的帧;

b)在两个标志之间少于32比特的帧

c)包括帧检验序列(FCS)差错的帧;

GB/T14399--2008/ISO/1EC7776:1995

d)包括非5.1定义的地址字段编码的帧。

注:对于与八位位组对准的DTE和DCE而言,非八位位组对准的检测可以在数据链路层处或在较高层内进行。

在数据链路层检测虽然未要求,但可通过掭加帧有效性检验来完成。帧有效性检验要求开始标志和结束标志

间的比特数应为八位位组的整数倍,为透明性而插入的比特除外,否则该帧认为无效。

3.8.2起/止式传输

无效帧定义为具有下述特征之一的帧:

a)在两个标志之间包含的八位位组数少于4,不含以透明为目的而插入的八位位组;

b)其中,成帧违规的八位位组(即期待一个停止码元的场合出现了…0比特);

C)以一个控制转义结束标志序列来结束。

3.9帧放弃

3.9.1同步传输

放弃一个帧通过发送至少7个连续1比特(不插入0比特)实现。

3.9.2起/止式传输

放弃一个帧通过发送两个八位位组的序列“控制转义结束标志”来实现。

3.10帧问时间填充

3.10.1同步传输

帧问时间填充通过在帧之间发送连续标志(即多个8比特标志序列)实现。

3.10.2起/止式传输

帧问时间填充通过在帧之间发送或者连续的标志(如果需要,使用传号保持用于八位位组间的时问

填充)或者一个连续的传号状态(逻辑“1”状态)来实现。

3.11数据链路信道状态

3.11.1同步传输

3.11.1.1工作信道状态

帧、放弃序列或帧问时间填充时,该DTE人信道定义为工作状态。

3.11.1.2空闲信道状态

连续1状态至少持续15比特时间时,该DTE人信道定义为空闲状态。

DCE检测到空闲状态时所采取的动作目前尚未定义。DTE检测到空闲信道状态可将空闲状态解

释为DCE不支持数据链路的建立。

注:检测到空闲信道状态持续时间至少为T3时,DTE宜认为数据链路是断开状态。T3在5.7.1.3中定义。

3.11.2起/止式传输

3.11.2.1工作信道状态

当DTE正在主动发送帧、放弃序列或帧问时间填充时,该DTE出信道为工作状态,其中帧间时间填

充包含被不大于空闲信道状态(见3.11.2.2)超时值的八位位组问时间填充所分开的标志八位位组;当

DTE正在接收帧、放弃序列或正好为出信道而规定的帧问时间填充时,该DTE人信道定义为工作状态。

3.11.2.2空闲信道状态

当DTE使出信道为至少持续期的连续1状态时,该出信道为空闲状态,这一段时间的长短由

的时间时,该DTE人信道定义为空闲状态。T5在5.7.1.5中定义。

DCE检测到空闲状态时所采取的动作目前尚未定义。DTE检测到空闲信道状态可将空闲状态解

释为DCE不支持数据链路的建立。

注:检测到空闲信道状态持续时间至少为T3时,DTE宜认为数据链路是断开状态。T3在5.7.1.3中定义。

6

7776:1995

GB/T14399--2008/ISO/IEC

4规程要素

规程要素按照DTE收到来自DCE/远程DTE的命令后所发生的动作来定义。

下面规定的规程要素包括与第1章所述的数据链路和系统配置相关的命令和响应的选择。

4.1控制字段格式和状态变量

4.1.1控制字段格式

控制字段指示命令或响应的类型,并在适用的命令或响应中包括顺序号。

三种类型的控制字段格式用来实现编号的信息传输(I格式)、编号的监控功能(s格式)和无编号的

表4所示。

4.1.1.1信息传输(I)格式

(R),N(R)可以确认,也可以不确认由DTE接收的新添加的I帧。P位可以置为…0或“1”。

4.1.1.2监控(s)格式

DTE使用s格式实现数据链路监控功能,诸如确认I帧、请求重传I帧以及请求暂停I帧的传输。

添加的I帧。P/F位可以置为“0”或“1”。

4.1.1.3无编号(u)格式

DTE使用u格式提供附加的数据链路控制功能。这种格式不包括顺序编号,但应包括可以置为

表3控制字段格式——基本(模8)操作

控制字段比特

控制字段格式

12345678

I格式0N(S)PN(R)

S格式10SSP/FN(R)

u格式11MMP/FMMM

N(s)发送器发送顺序编号(比特2为低阶比特)。

N(R)——发送器接收顺序编号(比特6为低阶比特)。

S监控功能位。

M——修改功能位。

P/F——作为命令发送时为探询位;当作为响应发送时为终结位(1一探询/终结)。

P——探询位(1一探询)。

表4控制字段格式——扩充(模128)操作

控制字段比特

控制字段格式第1个八位位组第2个八位位组

123456789】O111213141516

I格式ON(S)PN(R)

S格式10SSXXXXP/FN(R)

u格式11MMP/FMMM

N(s)发送器发送顺序编号(比特2为低阶比特)。

N(R)发送器接收顺序编号(比特6为低阶比特)。

7776:1995

GB/T14399--2008/IS0/IEC

s监控功能位。

M——修改功能位。

X保留并置o。

P/F——作为命令发送时为探询位;作为响应发送时为终结位(1一探询/终结)。

P——探询位(1一探询)。

4.1.2控制字段参数

与控制字段格式有关的各种参数描述如下。

4.1.2.1模数

每个I帧都应顺序编号,可具有0~(模数一1)的范围值(其中“模”数是顺序编号的模)。模数等于

8或128,顺序编号在该整个范围内循环。

4、1.2.2帧变量和顺序编号

4、1.2.2.1发送状态变量v(s)

在5.7.4定义。

4.1.2.2.2发送顺序编号N(S)

变量的值。

4.1.2.2.3接收状态变量v(R)

DTE接收状态变量表示该DTE期望下一个按顺序要接收的I帧的顺序编号。该接收状态变量可

变量时,DTE接收状态变量的值应增加1。

4.1.2.2.4接收顺序编号N(R)

地接收到了编号直到包括IN(R)一1]在内的所有I帧。

4.1.2.2.5探询/终结位P/F

所有的帧都包括探询/终结位P/F。在命令帧中,P/F位称为P位;在响应帧中,P/F位称为F位。

4.2探询/终结位的功能

用来指示由于DTE收到来自DCE/远程DTE的请求(探询)命令而发送的响应帧。

P/F位的使用在5.2中描述。

4.3命令和响应

监控功能位编码11以及表5和表6中未标出的表3和表4中的修改功能位的那些编码,都标识为未定

义的或不能实现的命令和响应控制字段。表5和表6中的命令和响应定义如下。

表5命令和响应——基本(模8)操作

编码

格式命令响应

12345678

信息传送I(信息)ON(S)PN(R1

RR(接收准备好)RR(接收准备好)1000P/FN(R)

监控RNR(接收未准备好)RNR(接收未准备好)1010P/FN(R)

REJ(拒绝)REJ(拒绝)1001P/FN(R)

8

7776:1995

GB/T14399--2008/ISO/IEC

表5(续)

编码

格式命令响应

12345678

SABM(置异步平衡方式)1111P100

DISC(断开)1100P01O

无编号uA(无编号确认)1100F11O

DM(断开方式)l111F000

FRMR(帧拒绝)1110F0O1

表6命令和响应——扩充(模128)操作

编码

格式命令响应

12345678910~16

信息传输I(信息)0q(S)PN(R)

——

RR(接收准备好)RR(接收准备好)10000000P/FN(R)

10100OOON(R)

监控RNR(接收未准备好)RNR(接收未准备好)P/F

REJ(拒绝)REJ(拒绝)10O10000p/FN(R)

SABM(置异步平衡方式)1111P10O

DISC(断开)1lO0PO10

无编号UA(无编号确认)11O0F110

DM(断开方式)1111FO0O

FRMR(帧拒绝)11l0F00I

4.3.1信息(I)命令

信息(I)命令的功能是通过数据链路顺序地传送含有信息字段的编号帧。

4.3.2接收准备好(RR)命令和响应

接收准备好(RR)监控帧由DTE用来:

a)指示DTE已准备好接收I帧;

b)确认前面接收的编号最大为EN(R)一1]在内的所有I帧。

除了指示DTE的状态外,P位置“1”的RR命令可由DTE用来询问DCE/远程DTE的状态。

4.3.3接收未准备好(RNR)命令和响应

和后续的I帧,则均不认为被确认。这些I帧的接受情况将在后续的文档中表示。

除指示DTE状态外,P位置为…1’的RNR命令可用来询问DCE/远程DTE的状态。

4.3.4拒绝(REJ)命令和响应

前的I帧均认为已被确认。在这些重传的I帧之后,可以发送等待初始传输的另外的I帧。

对于一个给定的信息传输方向,任何时刻只能建立一个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