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9670-2005 机械安全 防止意外启动
GB/T 19670-2005 Safety of machinery—Prevention of unexpected start-up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5年02月
- 
                            2023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机械科学研究院
- 起草人:
- 聂北刚、石俊伟、李勤、马贤智、张铭续、肖雄、黄伟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1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110
T09荡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9670-2005
机械安全防止意外启动
Safetyofmachinery-Preventionofunexpectedstart-up
(ISO14118:2000,MOD)
2005-02-21发布200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T19670-2005
.JJ叫,叫备~
月U舀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14118:2000《机械安全防止意外启动))(英文版)。
本标准根据ISO14118:2000重新起草。
本标准与ISO14118:2000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1.将引用标准的导语按GB/T1.1-200。进行了修改,并将引用的有关国际国外标准改为对应的
国家标准。
2.删除了引言部分。原引言部分叙述了过去对操“纵机器”、“停机”等概念的理解及该标准所涉及
的内容等,对于理解本标准的作用不大,故予以取消
3.删除了参考书目(资料性附录)。参考书目中列出了一些欧洲标准或标准草案的参考资料,对于
理解本标准的作用不大,故予以删除。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b)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聂北刚、石俊伟、李勤、马贤智、张铭续、肖雄、黄伟
GB/T19670-2005
机械安全防止意外启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止机器意外启动的各种内置安全措施,以便使人员能够安全地涉人危险区(见附
录A),
本标准适用于由各种能源引起的意外启动。这些能源是:
—动力源,如电的、液压的、气动的动力源;
储能,如重力、压缩弹簧引起的储能;
—外部因素,如风力。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226.1-2002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IEC60204-1:2000,IDT)
GB/T15706.1-1995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GB/T
15706.1-1995eqvISO/TR12100-1:1992)
GB/T15706.2-1995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与规范(GB/T
15706.2-1995eqvISO/TR12100-2:1992)
GB/T16856-1997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的原则(GB/T16856-1997eqvprEN1050:1994)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除使用GB/T15706.1中给出的术语和定义外,还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
启动、机器启动start-up,machinestart-up
机械或其零部件从静止到运动的变化。
注:该定义注重的是功能而不是运动,例如激光器的开启。
3.2
意外(或非预期)启动unexpected(unintended)start-up
由如下原因引起的启动:
—由于控制系统的内部失效或外部因素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导致的启动指令;
—由于对机器的启动控制器或其他零部件(如传感器或动力控制元件)的不适宜的动作所产生的
启动指令;
—动力源中断后又恢复产生的启动;
—机器的零部件受到内部或外部的影响(重力、风力、内燃机的自动点火等)产生的启动
注:在正常操作期间,自动机器的启动不是意外启动,但就操作者而言可视为不期望的启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
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应使用安全防护措施(见GB/T15706.2的第4章)。
3.3
断开和能f释放isolationandenergydissipation
断开和能量释放的程序包括下列四个步骤:
1
GB/T19670-2005
a)断开机器(或机械的指定零部件)与所有能源的连系(连接);
b)锁定(或固定)于“断开”位置,必要时(如在大型机械或设施中)将所有断开装置均锁定于“断
开”位置;
c)释放或限制能引起危险的任何积存能量;
注:能量可能储存于:
—因惯性而继续运转的机械零部件中;
一一易因重力而运动的机械零部件中;
—电容器、蓄能器中;
—一受压流体中;
一弹簧中。
d)验证采用上述a),b),c)安全工作程序措施的效果。
4一般要求
4.1断开和能tI释放
机器应具有用于断开和能量释放的装置(见第5章),尤其是在对机器进行大修、带电作业和拆除时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305/T 72-2023 观赏牡丹露地栽培技术规程 2023-07-10
- DB31/T 1397-2023 智慧物流中心规划和运营要求 2023-01-31
- DB31/T 1395-2023 绿色数据中心评价导则 2023-01-31
- DB1305/T 71-2023 金花葵生态栽培技术规程 2023-07-10
- DB1305/T 70-2023 山楂栽培管理技术规范 2023-07-10
- DB31/T 1394-2023 塑料制品绿色设计评价导则 2023-01-31
- DB1305/T 67-2023 板栗生态种植技术规程 2023-06-20
- DB1305/T 68-2023 设施栽培夏季高温闷棚技术规程 2023-07-10
- DB1305/T 69-2023 鲜香菇质量等级 2023-07-10
- DB31/T 671-2023 工业企业能效对标管理导则 2023-0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