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450-2004 胎圈用钢丝

GB/T 14450-2004 Bead wire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14450-2016 |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4450-2004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4-06-09
实施日期
2004-12-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杭州天伦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港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起草人:
李建华、封文华、胡建林、王德慧、杨红英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2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7.140.65

H49荡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450-2004

代替GB14450-1993

胎圈用钢丝

Beadwire

(ISO/DIS16650BeadWire,MOD)

2004-06-09发布2004-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4450-2004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DIS16650《胎圈用钢丝)}(英文版)。附录B中列出了本国家标准章条编号与

ISO/DIS1665。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附录C中给出了本标准与ISO/DIS16650((胎圈用钢丝》(英文

版)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为GB14450-1993《胎圈用钢丝》标准的修订版本。本标准与GB14450-1993胎《圈用钢

丝》标准的主要技术差异是:

—取消了冷拉交货状态的胎圈钢丝;

—增加了钢丝强度级别的分类;

—增加了钢丝直径系列;

—提高了钢丝抗拉强度、伸长率、平直性的指标要求;

—增加了钢丝屈强比、残余扭转等检测项目;

—增加了钢丝镀层种类、成分的规定(黄铜、紫铜、低锡青铜、高锡青铜等);

—钢丝上铜量的测定由重量单位改为厚度单位。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原国家冶金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杭州天伦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

张家港港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建华、封文华、胡建林、王德慧、杨红英。

本标准1993年首次发布。

GB/T14450-2004

胎圈用钢丝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轮胎胎圈用回火钢丝的分类代号、尺寸、外形、重量、订货内容、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轮胎胎圈钢丝束所用的碳素圆钢丝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2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39金属线材扭转试验方法

GB/T2103钢丝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YB/T135镀铜钢丝镀层重量及其组分试验方法

YB/T170.1制丝用非合金钢盘条第1部分:一般要求

YB/T170.2制丝用非合金钢盘条第2部分:一般用途盘条

YB/T170.4制丝用非合金钢盘条第4部分:特殊用途盘条

分类及代号

3.1钢丝按强度级别分为两类:

普通强度NT

高强度HT

3.2交货钢丝的强度级别应在订货合同中注明。

4尺寸、外形、皿t及允许偏差

4.1尺寸

4.1.1钢丝的直径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4.1.2钢丝的不圆度不得大于直径公差之半

4.2外形

4.2.1钢丝线盘应缠绕整齐,每盘由一根钢丝组成,线盘中应用明显的标志标出钢丝头的位置和缠绕

方向。

4.2.2钢丝线盘中允许有电焊接头存在,但每盘钢丝中的接头不得超过二个,焊接点要对正磨光,接头

处的强度不得低于最小抗拉强度的50(供方保证指标,不做试验)。

4.3皿f

钢丝线盘重量为300kg-500kg.

GB/T14450-2004

公称直径允许偏差}

0.78

0.89

0.96

1.00

1.20

1.30

1.42

1.55

1.60

1.65

1.82

2.00

2.10

注:中间规格直径,丝按照相邻较大直径规定执行。’1

4.4标记示例

a)直径为1.00mm,普通强度钢丝,其标记为:

NT-1.00-GB/T14450-2004

b)直径为1.00mm,高强度钢丝,其标记为:

HT-1.00-GB/T14450-2004

5订货内容

需方在询价及订货时应提供下列信息,以便供方能完全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a)交货数量;

b)产品类型(强度级别);

c)尺寸;

d)本标准代号;

e)表面状态(镀层);

f)钢‘丝与橡胶粘合力(如有要求,见6.5);

K)其他要求。

技术要求

3.1原料及化学成分

制造钢丝用盘条应按YB/T170.1的规定,其化学成分应按YB/T170.2,YB/T170.4中相应牌号

的规定。供需双方也可协议规定其他化学成分的钢。

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在表2规定的范围内,成品化学分析允许偏差按GB/T222规定执行

GB/T14450-2004

表2原料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

强度级别

CSiMnPS

NT0.65^-0.770.10^-0.300.30--0.80簇0.030蕊0.030

Hf0.77^-0.900.15^0.300.30-0.80(0.025簇0.020

6.2力学性能

6.2.1钢丝的抗拉强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钢丝抗拉强度

钢丝直径NTHT

d/mma,/MPa气/MPa

0.78(d<0.9619002300}

0.96(d<1.201850^-2250

1.20簇d<l.651750^-2150

1.65镇d簇2.101500^-1800-2050--240。

注:抗拉强度按公称直径计算。}

6.2.2同一交货批产品强度的变化范围不能超过300MPa,

6.2.3需方可规定不同的最低抗拉强度,其数值的上限不超过表3中最低强度的100MPa,其数值的

下限不超过同一强度的10%,

6.2.4断后伸长率

钢丝的最小断后伸长率为5%,

6.2.5屈强比

钢丝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应大于80%,

6.26扭转试验

钢丝应能够承受表4中规定的最少扭转次数而不断裂。

表4钢丝最少扭转次数

钢丝直径扭转次数/试样标距/

强度级别

d/mm(次/3600)nl】11

d<1.0050L=200d

1.00(d<1.3025

NT

1.30镇d<1.4222L--100d

1.42夏d20

d<1.0050L=200d

HT1.00镇d<l.8220

L=100d

1.82簇d15

GB/T14450-2004

6.3工艺性能

6.3.1平直性

3m长的钢丝应在两条相距600mm平行线内(如图1所示)保持平整,不得呈“S"形。

图1

6.3.2残余扭转

钢丝在9m的长度上围绕自身轴线旋转角度不大于360%

6.4金属镀层

6.4.1表面质量

钢丝表面应镀有连续、均匀的铜层,不应有漏镀或明显的色差存在。钢丝表面应光滑,不得有锈蚀、

油渍或其他残留物。

6.4.2镀层成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