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3/T 342-2023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有序充电和V2G双向能量互动技术规范

DB4403/T 342-2023 Charging protocol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and swap stations and V2G bidirectional energy interac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广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403/T 342-2023
标准类型
广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6-12
实施日期
2023-07-01
发布单位/组织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和充放电双向互动系统的设计、建设及运行。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深圳市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德睿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丁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英飞源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华茂能联科技有限公司、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优力特技术有限公司。
起草人:
葛静、李勋、程韧俐、史军、李江南、冯悦波、梁晓峰、邱凯翔、王滔、杨帆、周頔、李蓉、张贺、周保荣、赵文猛、索思亮、陈立明、黄勇光、梁洪浩、匡晓云、毛田、左新兵、李林军、李雨桐、李叶茂、梁唐杰、王冰、韩亚宁、沈琪、刘杰、李浩帆、古云峰、高岩峰、黄鹏、郎洁、赵海舟、江正涛、刘磊、郑英龙、沈琪、王劲松、牛雷、司宇峰。
出版信息: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43.080

CCST47

DB4403

深圳市地方标准

DB4403/T342—2023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有序充电和V2G双向

能量互动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ordinatedchargingandV2Gofelectric

vehiclecharging/batteryswapinfrastructure

2023-06-12发布2023-07-01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03/T342—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系统架构............................................................................2

5信息交互............................................................................4

6有序充电设备技术要求................................................................8

7V2G充放电设备技术要求...............................................................9

8边缘控制终端技术要求...............................................................10

9负荷聚合平台技术要求...............................................................11

10充电运营平台技术要求..............................................................12

参考文献..............................................................................14

I

DB4403/T34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

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

院、深圳市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

司、南京德睿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丁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英飞源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华茂

能联科技有限公司、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优力特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葛静、李勋、程韧俐、史军、李江南、冯悦波、梁晓峰、邱凯翔、王滔、杨

帆、周頔、李蓉、张贺、周保荣、赵文猛、索思亮、陈立明、黄勇光、梁洪浩、匡晓云、毛田、左新

兵、李林军、李雨桐、李叶茂、梁唐杰、王冰、韩亚宁、沈琪、刘杰、李浩帆、古云峰、高岩峰、黄

鹏、郎洁、赵海舟、江正涛、刘磊、郑英龙、沈琪、王劲松、牛雷、司宇峰。

II

DB4403/T342—2023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有序充电和V2G双向能量互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和充放电双向能量互动系统的系统架构、信息交互、有序充电设

备、V2G充放电设备、边缘控制终端、负荷聚合平台、充电运营平台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和充放电双向互动系统的设计、建设及运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规范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改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12326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18487.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8487.2—2017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2部分:非车载传导供电设备电磁兼容要求

GB/T27930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动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GB/T34133储能变流器检定规程

GB/T34658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

DL/T1867电力需求响应信息交换规范

NB/T33001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

NB/T33002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条件

NB/T33017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NB/T33021电动汽车非车载充放电装置技术条件

DB4403/T341虚拟电厂终端授信及安全加密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有序充电coordinatedcharging

运用经济或技术措施进行引导和协调,按一定策略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3.2

电动汽车与电网充放电双向互动vehicletogrid

V2G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通过充放电装置与公共电网相连,作为储能单元参与公共电网供电的运行方

式,实现双向能量流动。

3.3

虚拟电厂virtualpowerplant

通过先进通信技术和软件架构,实现地理位置分散的各种分布式负荷的聚合和协调优化,形成虚

拟等效的对外功率调节服务,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逻辑实体。

3.4

负荷聚合loadaggregation

聚合具备信息化装置的电动汽车负荷、其他可调节负荷等电力负荷资源,作为整体进行管理控

制,参与各级电网需求响应、清洁能源消纳、电力交易等。

1

DB4403/T342—2023

3.5

虚拟电厂管理云平台virtualpowerplantmanagementplatform

一种基于现有调度控制系统部署的,实现对虚拟电厂(3.3)统一管理的技术支持系统。

注:虚拟电厂管理云平台是传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的外延拓展,具备实时数据采集、日前计划下发、实时控制

及组织市场交易等功能。

3.6

虚拟电厂安全加密终端virtualpowerplantsecurityencryptionterminal

一种部署于负荷聚合商或可调节资源的终端设备。

注:负荷聚合商或可调节资源可通过该终端接入虚拟电厂管理云平台,实现传输数据加密、身份认证和信息交换

等功能。

3.7

边缘控制终端edgecontrolterminal

部署在充电场站用于充放电设备统一调控管理的装置。

注:可根据台区负荷信息采集装置上传的信息,以台区配变运行安全为主要目的,对充放电设备进行统一有序管

理。

3.8

负荷聚合平台loadaggregationplatform

用于满足可调负荷参与电网调节运行和市场运营业务需求,由负荷聚合商在本地或云端部署的自

动化信息系统。

注:负荷聚合平台具备对各类用电侧负荷资源实时信息接入、实时监视、自动功率控制、市场交易申报、协同指

令下达、操作控制、统计查询、计量计费等功能。

3.9

充换电设施charging/batteryswapinfrastructure

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相关设施的总称。

注:充换电设施包括充电设施和换电设施。

3.10

充电运营平台chargingoperationplatform

对电动汽车及电动汽车基础设施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运行管理,向用户提供充换电服务、业务

管理及信息服务功能的支撑系统。

注:充电运营平台负责管理充电站及充电设备,支撑在有序充电、V2G运行场景下的充放电业务的管理。充放电业

务包括充电站基础信息管理、充电和放电的价格管理、设备监控、支付与结算管理、发票管理、业务数据分

析等具体应用的执行。

3.11

充电安全监控平台chargingsecuritymonitoringplatform

与电动汽车负荷聚合平台(3.8)和充电运营平台(3.10)进行信息交换,为政府和行业管理提供

监督、评价和推广等功能的第三方独立运行平台。

3.12

充放电转换时间transfertimebetweenchargeanddischarge

V2G(3.2)充放电设备在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之间切换所需要的时间。

注:充放电转换时间一般是指充放电设备从90%额定功率充电状态转换到90%额定功率放电状态与从90%额定功率

放电状态转换到90%额定功率充电状态所需时间的平均值。

4系统架构

4.1系统分类

根据负荷聚合商和充电运营商是否由同一主体承担,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的总体系统架构可分

2

DB4403/T342—2023

为两类,见图1、图2。

4.2车网互动系统架构1

车网互动系统架构1描述了负荷聚合商和充电运营商为不同主体情况下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的系

统架构。虚拟电厂管理云平台应通过虚拟电厂加密授信终端对外进行信息交互,分为两种交互路径与

负荷聚合平台或边缘控制终端进行信息交互。负荷聚合平台根据充电站是否配置了边缘控制终端分为

三种信息交互路径对充换电设施进行管理。在有边缘控制终端的情况下,负荷聚合平台直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