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734-2003 天然生胶 通用标准橡胶生产工艺规程

NY/T 734-2003 Raw natural rubber—Technical rules for production of general purpose standard rubber

行业标准-农业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NY/T 734-2003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农业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3-12-01
实施日期
2004-03-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归口单位
农业部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用标准橡胶在生产过程中的基本工艺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用鲜胶乳和杂胶为原料生产通用标准橡胶。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海南省农垦中心测试站
起草人:
黄向前、杨全运、符永胜、赖广廉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19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83.060

B7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734-2003

天然生胶通用标准橡胶生产工艺规程

Rawnaturalrubber-Technicalrulesfor

productionofgeneralpurposestandardrubber

2003-12-01发布2004-03-01实施

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734-2003

oli吕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农业部农垦局提出。

本标准由农业部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农垦中心测试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向前、杨全运、符永胜、赖广廉。

NY/T734-2003

天然生胶通用标准橡胶生产工艺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用标准橡胶在生产过程中的基本工艺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用鲜胶乳和杂胶为原料生产通用标准橡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合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232.1未硫化橡胶用圆盘剪切粘度计测定第一部分:门尼粘度的测定(GB/T1232.1-

2001,neqISO289-1:1994)

GB/T3517天然生胶塑性保持率的测定

GB/T4498橡胶灰分的测定(GB/T4498-1997,egvISO247:1990)

GB/T6737生橡胶挥发分含量的测定(GB/T6737-1997,egvISO248:1991)

GB/T8082天然生胶标准橡胶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

GB/T8086天然生胶杂质含量测定法(GB/T8086-1987,neqISO249:1974)

GB/T8088天然生胶和天然胶乳氮含量测定法(GB/T8088-1999,egvISO1656:1996)

GB/T9869橡胶胶料硫化特性的测定(圆盘振荡硫化仪法)(GB/T9869-1997,idtISO3417:

1991)

生产工艺流程

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NY/T734-2003

不合格品合格品

凝固剂

图1生产工艺流程

4生产操作要求及质量控制要求

4.1胶乳的混合、稀释、凝固、压薄、压给

4.1.1从收胶站送来的经公称孔径为355pm(4。目)的不锈钢筛网过滤的鲜胶乳,直接放人混合池

中,鲜胶乳要求达到最大限度的混合,搅拌均匀后,取样快速测定干胶含量(按附录A).

4.1.2加水将鲜胶乳稀释至所要求的稀释浓度适宜凝固浓度约在干胶含量为180o-22%的范围

内,稀释浓度一般比凝固浓度高1.5%-2%0

4.1.3经加水稀释后的胶乳,取样测定氨含量(按附录B).

4.1.4胶乳凝固用酸以纯酸计算。采用醋酸作凝固剂时,用量为干胶质量的0.5%一。.boa;用甲酸

时,用量为干胶质量的0.3%一。.5%。中和酸的用量应根据胶乳氨含量确定。总用酸量为凝固酸与中

NY/T734-2003

和酸之和。酸水在加人胶乳前应配成200^5%的稀溶液。也可采用辅助生物凝固法。

4.1.5完成凝固操作后,应及时将混合池、流胶槽及其他用具、场地清洗干净。

4.1.6正常情况下,凝块熟化时间要8h以上,一般不超过20h。对于辅助生物凝固法,可根据工艺需

要自定。

4.1.7在进行凝块压薄操作前,往凝固槽中注水使厚凝块浮起;在保证所有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时,

调节好设备进水量进料压薄,必须保证经压薄后的凝块厚度在5cm-8cm,然后再经一台给片机压约

脱水成为给片。

4.1.8长条络片切成小块(每块质量小于5kg)。压给完毕,应继续用水冲洗设备2min-3min,然后

停机清洗场地。

4.2杂胶原料的验收、预处理

4.2.1进厂杂胶原料称量后,按胶料种类分类贮放。杂胶原料分类如下:

1)合格原料合格原料中不允许含有塑料薄膜、纤维等外来杂物;不允许有已硫化的橡胶、泥胶、

带树皮胶丝、严重发粘的胶料以及假冒胶料。

2)待处理原料。即胶团、胶块、胶丝中含有少量的塑料薄膜、泥胶、树皮等杂物。上述胶料经人工

或机械处理后,可成为合格胶料

3)不合格原料。已经严重发粘的胶料,含有大量泥沙的胶块、泥胶,带树皮胶丝、泡沫胶的胶团,

含有大量不能剥离的塑料薄膜的胶块。

4.2.2投人贮料池的杂胶原料都必须是合格胶料,且每块胶料质量不得超过5kg.

4.3鲜乳给片与杂胶原料的混合压给造粒

4.3.1鲜乳络片与杂胶原料分别测定其含胶量后(按附录C),按配比投人贮料池,在总的混合原料中,

鲜乳络片不得少于20%.

4.3.2生产前,应认真检查和调试好各种设备,保证所有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设备运转正常后,调节

好设备的喷水量,随即投料生产。

4.3.3贮料池中的混合胶料经两次破碎及两次漂洗混合后才给给片机组供料。第一次是低转速高扭

力的碎胶机粗碎,第二次是高转速的碎胶机细碎,经细碎的胶块直径约为2cm-5cm。进行破碎时其

进料速度约为40kg/min-50kg/min,经破碎后的胶料随即在水池中流动漂洗混合。

4.3.4混合胶料进行三次给片机组棍合压给、造粒、漂洗的循环工序。要求最后一次造粒前的给片厚

度不超过5mm。造粒后湿胶粒的含水量(以干基计)不应超过35%(测定方法按附录D)o给片机组辊

筒辊距控制:10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