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2193-2016 城市地铁交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DB51/T 2193-2016 Urban Metro Traffic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Inspe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T 2193-2016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6-06-24
实施日期
2016-07-01
发布单位/组织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四川省气象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地铁交通防雷装置检测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防雷装置检测、检测仪器与方法、检测作业要求及检测技术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地铁新建线路的竣工检测及既有线路的定期检测。城市轨道交通的其他形态,如轻轨、单轨、有轨电车、磁悬浮、自动导向、市域快速轨道等系统防雷装置检测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正线、进出库联络线轨道上停止或运行的地铁车辆。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四川省防雷中心、成都市防雷中心、成都市气象探测与信息中心、四川省气象服务中心。
起草人:
巫俊威、靳小兵、李一丁、向宇、杨了、刘畅、魏强、潘波、李奔、陈实、祝骁、赵清扬、卜俊伟。
出版信息:
页数:2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A47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2193—2016

城市地铁交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2016-06-24发布2016-07-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2193—2016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规定..........................................................................3

5防雷装置检测......................................................................4

6检测仪器与方法....................................................................9

7检测作业要求......................................................................9

8检测技术报告.....................................................................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防雷装置检测程序流程...........................................11

附录B(规范性附录)外部防雷装置和防雷等电位连接导体的材料和最小尺寸...............12

附录C(资料性附录)绝缘电阻的测试.................................................15

附录D(资料性附录)检测技术报告式样表.............................................16

参考文献............................................................................20

I

DB51/T2193—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防雷中心、成都市防雷中心、成都市气象探测与信息中心、四川省气象服

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巫俊威、靳小兵、李一丁、向宇、杨了、刘畅、魏强、潘波、李奔、陈实、祝

骁、赵清扬、卜俊伟。

II

DB51/T2193—2016

城市地铁交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地铁交通防雷装置检测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防雷装置检测、检测仪器与方

法、检测作业要求及检测技术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地铁新建线路的竣工检测及既有线路的定期检测。城市轨道交通的其他形态,如轻轨、

单轨、有轨电车、磁悬浮、自动导向、市域快速轨道等系统防雷装置检测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正线、进出库联络线轨道上停止或运行的地铁车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

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CJ/T236-2006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地铁metro(undergroundrailway、subway)

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列车在全封闭的线路上运行,位于中心城

区的线路基本设在地下隧道内,中心城区以外的线路一般设在高架桥或地面上。

[GB50157—2013,定义2.0.1]

3.2

运营控制中心operationcontrolcenter(OCC)

调度人员通过使用通信、信号、综合监控(电力监控、环境与设备监控、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售

检票等中央级系统操作终端设备,对地铁全线(多线或全线网)列车、车站、区间、车辆基地及其他设

备的运行情况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协调、指挥、调度和管理的工作场所,简称控制中心。

[GB50157—2013,定义2.0.46]

3.3

车辆段depot

1

DB51/T2193—2016

停放车辆,以及承担车辆的运用管理、整备保养、检查工作和承担定修或架修车辆检修任务的基本

生产单位。

[GB50157—2013,定义2.0.54]

3.4

屏蔽门系统platformscreendoorsystem

安装于地铁轨道交通车站站台边缘,将轨道与站台候车区隔离,设有列车门相对应,可多级控制开

启与关闭滑动门的连续屏障系统。

[CJ/T236—2006,定义3.1]

3.5

防雷装置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的系统,由外

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注:改写GB50057-2010,定义2.0.5

3.6

电涌保护器surgeprotectivedevice(SPD)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

[GB50057—2010,定义2.0.29]

3.7

防雷区lightningprotectionzone

划分雷击电磁环境的区,一个防雷区的区界面不一定要有实物界面,例如不一定要有墙壁、地板或

天花板作为区界面。

[GB50057—2010,定义2.0.24]

3.8

防雷等电位连接lightningequipotentialbonding(LEB)

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以减小雷电流引发的电位

差。

[GB50057—2010,定义2.0.19]

3.9

防雷装置检测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checkandmeasure

按照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标准确定防雷装置满足标准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测量及信息综合分析处

理全过程。

[GB/T21431—2015,定义3.23]

3.10

综合监控系统intergratedsupervisoryandcontrolsystem(ISCS)

基于大型的监控软件平台,通过专用的接口设备与若干子系统接口,采集各子系统的数据,实现在

同一监控工作站上监控多个专业,调度、协调和联动多系统的集成系统。

2

DB51/T2193—2016

[GB50157—2013,定义2.0.45]

3.11

自动售检票系统automaticfarecollectionsystem(AFC)

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自动控制、自动识别、精密机械和传动等技术,实现地铁售票、检票、计

费、收费、统计、清分、管理等全过程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

[GB50157—2013,定义2.0.42]

3.12

地铁交通综合接地网metrointegratedgroundinggrid(MIGG)

将地铁运营控制中心、车辆段及综合基地、区间变电所、地下车站进出口站棚及地面附属设施、高

架车站及高架区间、供电系统、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综合监控系统、车站控制系统、公安通讯系统、

屏蔽门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环控电控系统、防灾及报警系统等需要接地的装置连接成一体的接地网。

3.13

异频电流differentfrequencycurrent(DFC)

基于数字电子技术,使电源产生不同于工频的测量电流信号(60HZ),从而避开我国大地中主要的

干扰电流(50HZ工频)。

3.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automaticfirealarmsystem(FAS)

用于及早发现和通报火灾,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而设置在建筑物中或其他场所的一种

自动消防报警设施。

[GB50157—2013,定义2.0.44]

3.15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uildingautomaticsystem(BAS)

对地铁建筑物内的环境与空气调节、通风、给排水、照明、乘客导向、自动扶梯及电梯、站台门、

防淹门等建筑设备和系统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GB50157—2013,定义2.0.48]

4一般规定

4.1本规范规定的检测范围包括地铁运营控制中心、车辆段及综合基地、区间变电所、地下车站进出

口站棚及地面附属设施、高架车站及高架区间、供电系统、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综合监控系统、车站

控制系统、公安通讯系统、屏蔽门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4.2地铁建(构)筑物宜划分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4.3新(改、扩)建地铁交通防雷装置的竣工检测,应查阅设计文件及隐蔽工程记录等相关文件中的

接地体使用材料、结构和尺寸。

4.4地铁新建线路防雷装置竣工时应及时进行竣工检测。对地铁既有线路的定期检测应每年进行一次。

4.5地铁交通防雷装置检测流程参见附录A。

4.6地铁交通外部防雷装置的材料和最小尺寸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3

DB51/T2193—2016

4.7测试地铁交通综合接地网接地电阻应不大于0.5Ω;测试地铁系统电子设备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

Ω,当地铁系统电子设备的接地与其它类型的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应按其中的最小值

确定。

4.8地铁交通电子设备防雷等电位连接的检测,应检查电子设备与地铁系统共用接地系统的连接形式

是否符合GB50057—2010中第6.3.4条第5、6、7款的规定,测试其过渡电阻值不大于0.2Ω,检查

屏蔽门系统门体与钢轨的防雷等电位连接,门体应保持有效的电气连接,其总电阻值不大于0.4Ω。

5防雷装置检测

5.1建构(筑)物

5.1.1地铁建(构)筑物的防雷检测应包含运营控制中心,车辆段及综合基地,区间变电所,地下车

站及地下区间,高架车站及高架区间。

5.1.2依据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对其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分别依据GB/T21431—2015中5.2、

5.3、5.4条进行检测。

5.1.3检查地铁交通地面建筑物机房内加装不大于2.85m×2.85m的铜或铝金属屏蔽网格。检查车辆

段、运营控制中心、高架车站设备距离屏蔽网格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2.7m。

5.2供电系统

5.2.1区间变电所

5.2.1.1测试变电所高压柜、低压柜、直流开关柜、整流柜、电源柜等设备的非带电金属部分的接地

电阻,其工频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Ω。

5.2.1.2检查变电所内接地母排的设置情况,其工频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Ω。

5.2.1.3检查降压变电所的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是否直接接地,配电系统应采用TN-S系统接地型

式。

5.2.1.4检查地铁中压网络(10kV~35kV)开关柜的金属框架应可靠接地,可开启的门与框架的接地端

子间应用裸编织铜线连接。

5.2.2动力与照明系统

5.2.2.1检查地铁低压配电系统(0.4kV)开关柜安装的金属框架及基础槽钢应可靠接地。

5.2.2.2检查交、直流配电屏、电源柜等设备的金属框架及外露可导电部位应可靠接地,供电系统中

电气装置与设施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可靠接地。

5.2.2.3检查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应与建筑物防雷接地采用共用接地系统,测量接地电阻应符合接入设

备中要求的最小值。

5.2.2.4检查变电室的环形接地带、照明配电室内的接地母线、机电设备预留的接地端子等金属物体

的防雷等电位连接。

5.2.2.5检查平行敷设的铠装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的防雷等电位连接情况,其净距小于100mm时

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交叉间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亦应跨接。

5.2.2.6电缆在区间及车站内敷设时,各相关尺寸及距离应符合GB50157—2013第15.4.3条的规定;

检查金属电缆支架是否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并单点接地。

5.3电源SPD的检查

5.3.1检查地铁系统电源SPD的安装位置及技术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4

DB51/T2193—2016

表1地铁系统电源SPD安装位置及技术参数

安装地点级数机房位置安装位置通流容量

第一级低压配电室市电进线端≥60KA

信号设备室、通信设备室、综合监控室、UPS机房、

运营控制中心第二级配电箱内≥20KA

消防控制室、调度大厅

第三级信号设备室设备柜≥5KA

信号设备室、通信设备室、综合监控室、消防控制

车辆段第二级配电箱内≥20KA

室、信息管理系统机房

第一级0.4kV低压开关室市电进线端≥60KA

信号设备室、通信设备室、综合监控室、公安设备

车站第二级配电箱内≥20KA

室、车站控制室、民用通信设备室、屏蔽门控制室

第三级民用通信设备室、自动售检票设备室UPS输出柜≥5KA

5.3.2记录电源SPD的类型、型号、参数、接线方式、保护模式(相线/地线、相线/中性线/地线)。

保护模式应与SPD的接线方式、电源的接地方式、SPD的Uc参数相协调。

5.3.3检查电源SPD的安装工艺及SPD过电流保护装置的设置,固定是否牢靠,检查SPD接地线应符

合GB50343—2012中6.5条的要求。

5.3.4检查电源SPD的外观及劣化指示状态,是否存在外壳温度过高导致外壳鼓胀、开裂、熔化等现

象;检查劣化指示牌颜色、指示灯状态;检查SPD连接线应没有过热痕迹。

5.3.5测量SPD接地端对配电柜PE排(或机房LEB)间的过渡电阻。

5.4信号SPD的检查

5.4.1检查在LPZ0A区或LPZ0B区与LPZ1区交界处应选用符合Iimp值为0.5kA~2.5kA(10/350μs或

10/250μs)的SPD或4kV(10/700μs)的SPD;检查在LPZ1区与LPZ2区交界处应选用符合Uoc值为0.5

kV~10kV(1.2/50μs)的SPD或0.25kA~5kA(8/20μs)的SPD;检查在LPZ2区与LPZ3区交界处应选

用Uoc值符合0.5kV~1kV(1.2/50μs)的SPD或0.25kA~0.5kA(8/20μs)的SPD。

5.4.2检查信号SPD应设置在金属线缆进出建筑物(机房)的防雷区界面处,由于工艺要求或其他原

因,受保护设备的安装位置不会正好设在防雷区界面处,在这种情况下,当线路能承受所发生的电涌电

压时,也可将信号SPD安装在保护设备端口处。测量信号SPD与被保护设备的防雷等电位连接导体的长

度,应不大于0.5m。

5.4.3记录信号SPD的型号、数量、参数及状态等,检查信号SPD的参数是否与各子系统的工作特性

要求相匹配。

5.5信号系统

5.5.1信号系统的防雷检测包含车站控制室、信号设备室、车辆调度室等信息机房及内部设备的防雷

装置检测。

5.5.2首次检测时,应检查信号设备室是否设有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且局部防雷等电位连接形式是

否满足S型或M型。检查地铁车站、车辆段及停车场内信号室防雷分线柜的设置。

5.5.3检查信号系统设备的接地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a)当采用综合接地时,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弱电母排;

b)信号系统设备室外应通过线缆接地;

c)出入信号系统设备室的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应在室内对电缆屏蔽层一端接地,并应在引入口

设金属护套。

5

DB51/T2193—2016

5.5.4检查信号系统设备防雷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高架和地面线的室外信号设备及与隧道以外连接的室内信号设备应具有雷电防护措施;

b)室外信号设备的金属箱、盒壳体应接地;

c)信号系统设备室交流配电屏和电源开关柜内SPD的设置,应符合表1的要求,不满足要求的,

应单独设置电源防雷箱;

d)SPD的选择应将雷电感应过电压抑制在被保护设备的冲击耐压水平之下;

e)SPD与被保护设备之间的连接线应最短,防护电路的配线应与其他配线分开,其他设备不应借

用防雷元器件的端子。

5.5.5检查屏蔽电缆的金属屏蔽层是否在两端的防雷区交界处进行防雷等电位连接,并与防雷接地装

置相连。检查防静电地板支撑金属网络、电缆屏蔽层、线缆走线架的电气连接。

5.5.6测量信号室防雷分线柜接地端、信号系统内各信号避雷器与其设备金属外壳或室内防雷等电位

连接端子板之间过渡电阻。

5.5.7电源和信号SPD的检查可按照本规范第5.3、5.4条的相关内容进行。

5.6通信系统

5.6.1通信系统的防雷检测包含无线通信、公务电话、专用电话、视频监视、广播系统、时钟系统、

民用通信系统和公安通信系统设备和所在信息机房的防雷装置检测。

5.6.2检查接地装置及配线的材质、规格、质量、安装位置,测量其接地电阻值是否符合防雷要求。

5.6.3检查接地引入线与接地母排连接的电气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a)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三面施焊;

b)圆钢与圆钢的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c)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d)扁钢和圆钢与钢管、角钢互相焊接时,除应在接触部位两侧施焊外,还应增加圆钢搭接件。

5.6.4检查通信室机房的接地是否符合下列规定:

a)室内接地线的规格和截面是否符合附录B的要求;

b)室内接地线必须可靠连接,中间无接头;

c)通信设备接地与建筑防雷接地共用,测量其接地电阻值。

5.6.5检查通信电缆、光缆的敷设是否与强电电缆分开敷设,沿墙架设电缆、光缆与其他管线的最小

净距应符合表2的规定。

5.6.6检查进出车站、变电所及各建筑物内线缆的屏蔽方式及防雷等电位连接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a)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两端应在雷电防护区交界处进行防雷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b)非屏蔽电缆应敷设在金属管道内,金属管道的两端应在雷电防护区交界处进行防雷等电位连接

并接地;

c)光缆的所有金属接头、金属护层、金属挡潮层、金属加强芯等,应在进入建筑物处直接接地;

d)所有线缆的配线架、线缆屏蔽体、金属线槽等应在雷电防护区交界处或进出室内处进行防雷等

电位连接。

6

DB51/T2193—2016

表2沿墙架设电缆、光缆与其他管线的最小净距

最小净距(m)

管线种类

平行垂直交叉

电力线0.150.05

避雷引入线1.000.30

保护地线0.050.02

热力管(不包封)0.500.50

热力管(包封)0.300.30

给水管0.150.02

煤气管0.300.02

5.6.7按以下要求检测天馈线的防雷装置:

a)检查室外天线是否在接闪器保护范围内;

b)馈线的接地线与连接线(如扁钢)之间应采用焊接并进行防腐处理,并测试连接处的过渡电值。

5.6.8检查接地引入线、室内接地线、工作(联合)地线及保护地线与设备连接是否符合设计规定。

5.6.9检查通信设备室内的各种通信设备机柜其外露可导电部位应就近接至机房的局部等电位接地端

子板上,且局部防雷等电位连接形式应满足设计要求。测量设备与防雷等电位连接带之间过渡电阻。

5.6.10检查通信系统内各部位电源、信号SPD的设置,检查内容按照本规范第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