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269-2020 红松经济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DB21/T 3269-2020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high-yielding red pine plant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66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269—2020
红松经济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highyieldcultivationofkoreanpineeconomicforest
2020–05–30发布2020–06–30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1/TT3269—2020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栽培区区划…………………2
5培育指标……………………2
6造林技术……………………2
7抚育…………………………4
8间作及施肥…………………4
9主要病虫害防治……………5
10鼠害防治……………………5
11档案管理……………………5
附录A(资料性附录)………………………6
附录B(规范性附录)………………………7
附录C(资料性附录)………………………8
附录D(资料性附录)………………………9
附录E(资料性附录)………………………10
DB21/TT3269—2020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实验林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强、倪鹏跃、李委、王强恩、魏旭、任凤伟、张宝童、刘景强、魏永忠、安
云全、李光森、张云江、付振海、凌帅、周一航、侯金成、李岩、王兴宝。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
024-23448927。
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实验林场(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湾甸子镇),联系电话:
024-53480009。
Ⅱ
DB21/TT3269—2020
红松经济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松经济林丰产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栽培区区划、培育指标、造林技术、抚育、间作
及施肥、主要病虫害、鼠害防治、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的红松经济林的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DB21/T1569-2007红松果材兼用林育苗技术规程
DB21/T1570-2007红松嫁接技术规程
DB21/T1690-2008红松无性系果林营建技术规程
DB21/T1691-2008红松果材兼用林营建技术规程
DB21/T2203-2013红松种子质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红松经济林
以持续获取红松商品种子为主要经营目的,兼顾木材生产及林下资源开发的人工林分。
3.2
剪砧管理
嫁接苗嫁接后第2年~8年在春季芽萌动前,对砧木进行抹芽、剪枝的管理措施。
3.3
1
DB21/TT3269—2020
定株抚育
幼林抚育结束后至林分盛果期前,伐除林分内非目的树种及生长不良的红松。
4栽培区区划
将红松经济林适宜栽培区划分为Ⅰ、Ⅱ类栽培区,Ⅰ、Ⅱ类适宜栽培区范围见附录A。
5培育指标
5.1造林成活率和幼林保存率指标
Ⅰ类栽培区造林当年成活率≥95%,造林3年后造林保存率≥90%;Ⅱ类栽培区造林当年成活率≥90%,
造林3年后造林保存率≥85%。
5.2生长指标
林分成林后Ⅰ类栽培区、Ⅱ类栽培区生长指标参考附录B。
5.3结实指标
林分进入结果期,Ⅰ类栽培区、Ⅱ类栽培区结实量指标参考附录B。
6造林技术
6.1立地选择
选择半阳坡,阳坡,半阴坡,坡度≤20°,海拔≤800m,土层厚度≥30cm,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
采伐迹地、荒山、退耕还林地作为造林地。
6.2整地
6.2.1整地时间
在造林前1年的9月~10月,也可以采取随整随造。
6.2.2场地清理
整地前进行全面清场、割灌、割草,采伐迹地要将采伐剩余物摆带或摆堆。
6.2.3整地规格
采取穴状整地,规格50cm×50cm×30cm,顺山里低外高,捡出树根、石块,表土返底层。
2
DB21/TT3269—2020
6.3种苗选择
6.3.1种子选择
育苗应用经国家或省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或审定的良种,种子质量按DB21/T2203-2013执行。
6.3.2苗木培育
造林苗木可选择实生苗Ⅰ级苗木或嫁接苗进行造林,用实生苗Ⅰ级苗木造林的苗木培育按GB/T
6000执行。选择用嫁接苗造林的,嫁接苗培育按DB21/T1570-2007执行。
6.4造林
6.4.1时间
在4月中下旬进行。
6.4.2苗木处理
造林前将苗木根系挂满泥浆,以备造林。
6.4.3造林方法
实行栽植穴中央植苗法,将苗木置于穴中央,苗干应扶正,苗根舒展,深度适中,填土一半后提苗
踩实,再填土踩实,最后覆上虚土。
6.4.4初植密度
按667株/hm2(3m×5m)~1111株/hm2(3m×3m)的初植密度进行栽植。
6.5山上嫁接
6.5.1嫁接时间
嫁接作业选择在造林2年~3年后,幼树高达到40cm~60cm时,作业开始时间在春季砧木顶芽萌动
生长时,一般在4月下旬,结束时间一般在5月末。
6.5.2接穗采集
接穗采集要在春季树液流动前进行,采穗林分首先选择种子园、子代林、采穗圃,其次选择当地30
年以上的结实优良红松林分中的结实优良单株,采穗时选择位于树冠3~5轮枝剪取接穗,接穗直径要
在0.4cm以上,接穗长20cm~30cm。
6.5.3接穗存储
采集到的接穗要放入温度在-5℃以下、湿度在80%左右的贮藏窖或冰窖进行低温储存。
6.5.4嫁接方法(芽接法)
3
DB21/TT3269—2020
从冰窖中取出接穗,剪取8cm~10cm长,放入装有1cm~2cm水深的小桶中,选择与砧木等粗或是
砧木顶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PDTA 003-2023 PDT应急无线自组网系统技术要求 2023-03-08
 - T/CAICI 26-2021 Cloud RAN无线网工程技术规范 2021-04-21
 - T/CCSA 311.2-2022 5G移动网分组数据业务计费系统计费性能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第2部分:SA架构 2022-08-26
 - T/CSMPTE 13-2021 无障碍影视节目制作技术规范 2021-11-30
 - T/CAICI 78-2023 5G无线网规划设计 2023-11-23
 - T/UWA 005.3-2-2022 高动态范围(HDR)视频技术 第3-2部分: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便携式显示设备 2022-02-10
 - T/TAF 074-2020 移动智能终端数字车钥匙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2020-11-26
 - T/CVIA 92-2022 彩电产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测试方法(智能电视交互评价规范) 2021-10-20
 - T/CEC 337.3-2021 2MHz~12MHz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系统 第3部分:检验方法 2021-06-29
 - T/CCSA 394-2022 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测试方法 2022-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