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1541-2008 工业用氯代甲烷类产品纯度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21541-2008 Chlorinated methanes for industrial use—Determination of purity—Gas chromatography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1541-2008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04-01
实施日期
2008-09-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分会(SAC/TC 63/SC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二氯甲烷(CH2Cl2)、三氯甲烷(CHCl3)、四氯化碳(CCl4)组分测定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不以环戊烯为稳定剂的工业用二氯甲烷(CH2Cl2)、三氯甲烷(CHCl3)、四氯化碳(CCl4)及其杂质含量的测定。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浙江衢化氟化学有限公司、国家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起草人:
刘红秀、陈科峰、汤月明、张学良、吴周安、钟军、宓宏、陈彩琴、谭显文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1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1.080.20k__、

06O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541—2008

工业用氯代甲烷类产品纯度的测定

气相色谱

Chlorinatedmethanesforindustrialuse—

Determinationofpurity—Gaschromatography

2008-04-01发布2008-09-01实施

发布

GB/T21541—2008

-1.Z-—1—

刖弓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分会(SAC/TC63/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衢化氟化学有限公司、国家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红秀、陈科峰、汤月明、张学良、吴周安、钟军、宓宏、陈彩琴、谭显文。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T

GB/T21541—2008

工业用氯代甲烷类产品纯度的测定

气相色谱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二氯甲烷(CH2CI2)、三氯甲烷(CHC1Q、四氯化碳(CC14)组分测定的试验

方。

本标准适用于不以环戊烯为稳定剂的工业用二氯甲烷(CH2CI2)、三氯甲烷(CHCh)、

四氯化碳(CC.l4)及其杂质含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9722—2006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

3方法提要

在选定的色谱操作条件下,氯代甲烷类样品汽化后通过色谱柱,使欲测定的诸组分分离,用火焰离

子化检测器检测,以校正面积归一化法计算,扣除样品中水分,得到氯代甲烷类产品纯度的质量分数。

4试剂和材料

4.1氮气:纯度的体积分数大于99.8%;

4.2氢气:纯度的体积分数大于99.8%;

4.3空气:经硅胶与分子筛干燥、净化;

4.4二氯甲烷:纯度的质量分数$99.9%,作为校准用标准样品的本底;

4.5三氯甲烷:纯度的质量分数$99.9%,作为校准用标准样品的本底;

4.6四氯化碳:纯度的质量分数$99.9%,作为校准用标准样品的本底;

4.7校准用标准样品的各杂质组分:色谱纯或纯度的质量分数$99.5%。

5仪器

5.1气相色谱仪:带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可进行毛细色谱柱分析。在符合GB/T9722—2006

中6.4.2规定的色谱条件下,以苯为试样,检出限D<5XIO-10g/s;

5.2记录仪:色谱工作站或处理机;

5.3进样器:微量注射器1/L,或自动进样器;

5.4带隔垫的螺纹口瓶:100mL0

6色谱分析条件

推荐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见表1。氯代甲烷类的典型色谱图和相对保留时间见附录A。其他

能达到同等分离程度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均可使用。

1

GB/T21541—2008

表1推荐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

参数条件

色谱柱6%氤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固定相

柱长X柱内径X膜厚60mX530ymX3ym

汽化室温度厂C150

检测器温度厂C250

柱温度/'C4O'C持续2min,然后以lOT/min从40'C升温至120C,持续2min

载气(N2)气体平均线速度/(cm/s)48

分流比20:1

进样量/“L0.3

7分析步骤

7.1相对质量校正因子的测定

7.1.1校准用标准样品的配制:

称量100mL带隔垫的螺纹口瓶的质量,精确至0.01g。打开瓶盖及隔垫,加入相应的氯代甲烷本

底样品,加入量约100g,盖上隔垫及瓶盖,再次称量。两次称量之差即为加入的氯代甲烷本底样品的质

量加。根据待测样品实际情况,用注射器逐一加入各杂质组分气体或液体到100mL带隔垫的螺纹口

瓶中,使各杂质的含量与待测样品组成接近。

杂质组分,的气体的质量加,,数值以克(g)表示,按式(1)计算:

M,V,/1、

=24450(1)

式中:

V;一一加入的杂质组分/的气体体积,单位为毫升(mL);

加入的杂质组分i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g);

24450——在25C、101.3kPa下,1摩尔气体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杂质组分,的液体的质量加,,数值以克(g)表示,按式(2)计算:

m,=p,V)(2)

式中:

V,——加入的杂质组分i的液体体积,单位为毫升(mL);

P:——加入的杂质组分/的密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L)。

7.1.2校准用标准样品中各杂质组分含量的计算:

校准用标准样品中杂质组分7的质量分数数值以%表示,按式(3)计算:

w;=—X100(3)

式中:

>n,——校准用标准样品中杂质组分,的质量,单位为克(g);

m——校准用标准样品中本底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7.1.3相对质量校正因子的测定:

取一定量的校准用标准样品,按选定的色谱操作条件测定,同时测定相应的氯代甲烷本底样品。

以校准用标准样品的本底样品为参照物R,杂质组分: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九,按式(4)计算:

(4)

2

GB/T21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