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6502-2018 制糖企业良好操作规范
GB/T 36502-2018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for sugar enterprises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制糖企业的设计、建造、改造、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
发布历史
-
2018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
- 起草人:
- 陈骏佳、余娟、郭剑雄、李凯、陈西文、梁勇、林秋城、余构彬、冯小华、农光、邓毅、贾志忍、闫卫民、李琳、李锦生、肖凌、王达洲、何华柱、王俊平、梁逸、王修明、焦念民、刘锋、于淑娟、李国有、刁晓、刘汉德、林水栖、李世平、邹恩龄、杨新强、李政、周玉生、王亚彪、欧阳铸、李俊贵、黄飞荣、张爱民、黄雪影、黄振瑞、胡朝辉、甄振鹏、刘学文、陈红香、林雅慧、邓倩南、曾史俊、马莹、范晓明、高裕锋、陈海宁、张婷、柯华南、平秋婷、肖爱玲、彭瑞洁、李海乔、陈其钊、张琳、黄敏兴、揭平权、翁青青、陶平
- 出版信息:
- 页数:19页 | 字数:3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7.180
X30
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6502-2018
制糖企业良好操作规范
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forsugarenterprises
2018-07-13发布2019-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峪非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0(..'I(J
GB/T36502-2018
目次
皿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厂区环境…………………2
5厂区布局……··
6设备与设施………………4
7空气和水的供给…………………………5
8原料的采购及仓储……·
9生产过程的控制……
10交叉污染的控制……………
11害虫的控制…………...…………………·10
12外来危害的防护……..……·10
13清洗和消毒……………………·10
14质量管理………………u
15成品的仓储…..........
16返t品的管理…………………………12
17废物的处理…………...…………·12
陀人员卫生要求…………………………13
19文件和记录……………u
20投诉处理-
21产品召回………………15
22产品信息及宣传引导…………………M
I
GB/T36502-2018
9.2.2提对过程中应防止细菌滋生导致;在汁受到污染。
9.2.3榨季生产期间,计划停榨时间超过8h的,停机前应处理完流程上所有物料,并用清水把提汁设
备及管道冲洗干净。
9.2.4按照计划的生产小期,进行设备维护、清沽,保证再开机生产条件。
9.3澄清工序
9.3.1浩清了序主要包括糖汁的预灰、加热、硫熏中和、二氧化碳饱充、沉降、过洁、等。与服汁直接接触
的设备、管道应保持清沽,设备的敞开部位应有防护措施,防止发生异物污染。
9.3.2加热器应制定清洗计划,及时清除积垢。
9.3.3滤网、滤布、糖浆滤袋等应定期检查、清洗,保持完好。
9.3.4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各类加了助剂的使用量。
9.3.5加热操作丁-均应具备相关资质井持证上岗。
9.4蒸发工序
9.4.1蒸发了序一般采用五效蒸发系统,主要设备包括蒸发罐、排水系统和冷凝系统。蒸发罐、糖浆管
道等应保持清洁。
9.4.2蒸发罐应制定清洗计划,及时清除积垢。
9.4.3蒸发控制应坚持低液面“五定操作”,尽量减少糖浆在蒸发罐内停留时间。
9.4.4蒸发操作下均应具备相关资质井持证上岗。
9.5结晶工序
9.5.1结晶丁,序按照丁.艺形成糖结品。
9.5.2结晶丁,序的设备包括结晶罐、和11子箱、原料箱、真空系统和汽凝水排放系统。
9.5.3结晶罐和物料箱应制定清洗计划,及时清理设备内的积垢和沉淀物。结晶罐、和11子箱、原料箱应
保持清洁。原料箱、丁-艺水箱等设备的敞开部位应有防护措施,防止受到污染。
9.5.4结晶过程的人料顺序应坚持“先高后低”(指纯度的高低)。
9.5.5位于原料箱上方的机械润滑应采用食品级的润滑油。
9.5.6煮糖操作丁-均应具备相关资质井持证上岗。
9.6分蜜工序
9.6.1分蜜t序包括糖膏分蜜、输送、筛选、干燥、阵泪。
9.6.2分蜜打水、打汽的时间、油度、压力等应符合T艺规定。
9.6.3分蜜车间照明器具应有防爆防护措施。
9.7包装工序
9.7.1包装间天花、地面、墙面、窗、门应保持整沽,应定期检测包装间的洁净级别水平,洁净水平达
10万级为最佳。
9.7.2包装间与外界空间要保持适当的压力差,防止污染空气灌入。
9.7.3每班应对包装问及包装袋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包装间建议紫外线照射30min,包装袋应满足同
家相关标准的质量要求,确保元菌。
9.7.4每班应对刀具和缝包针进行检查,更换缝包专|时应回lj:l(旧制,记录更换情况。
9.7.5包装间内照明器具应有防爆防护措施。
GB/T36502-2018
9.8动力车间
9.8.1锅炉操作丁,均应具备相关资质并持证上岗。
9.8.2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对锅炉进行安全操作与维修、保养。
9.8.3炉内水处理药剂应无毒井严格控制用量,定期排污并做好排污记录。
9.8.4对锅炉排烟进行监控,确保其排放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定期清理排烟管道,防止污染厂区环境。
9.8.5热电站应严格参照国家、地方相关规范进行管理。
9.8.6清洗锅炉使用的锅炉清洗剂,应是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批准的安全清洗剂,并应按相关规定对清
洗剂进行保管
。
10交叉污染的控制
10.1总要求
10.1.1应有防止、控制包括物理、化学、微生物污染和过敏原的措施。
10.1.2应识别可能存在微生物交叉污染的区域(源于空气或来自流动方式),并对其进行危害评估,决
定可能的污染源、产品的易感性和适宜的控制措施。
10.2物理污染
10.2.1应尽量避免使用易碎材料,如设备上的破璃、玻璃泪度计和硬塑料组件等。当使用易碎材料
时,应明确定期检查的要求和规定程序,如不慎。打破时,应及时清扫,并予以登记和更换,防止碎渣混人
物料。
10.2.2生产设备设施应充分覆盖容器,不能使容器里的产品暴露。
10.2.3设备设施的附件应采用链接方式,防止元意间脱落。
10.2.4配备除铁器,防止铁质物件或铁屑混人物料。
10.2.5配置过滤机或过滤网。
10.2.6当维护的设备使用不锈钢材料时,应规定焊接和磨光的要求。
10.2.7产品中的物理杂质应通过检验验证。
10.3化学污染
10.3.1生产区域内不得存放与生产元关的化学物、油漆废料等。需短暂存放时,应建立暂存间,并进
行适当防护。
10.3.2澄清下序及其后续下段的设备应采用食品级润滑油润滑设备。
10.3.3原料和成品在存放时不能受到任何油类的侵蚀。
10.4生物污染
10.4.1应监视生产过程中设备设施和产品的微生物状况。
10.4.2自然空气和压缩空气的微生物水平应在规定范围内。
10.4.3产品中的微生物应通过检验验证。
10.5过敏原管理
应识别可能的过敏原,控制过敏原的使用环境和添加量,对过敏原残留进行监测。分装食糖产品企
业应将过敏原明示在供给消费者产品的标签上。
9
GB/T36502-2018
11害虫的控制
11.1总要求
实施害虫监视和处理程序,避免ff!害虫引发的不良影响。
11.2害虫控制方案
11.2.1应指定专人负责害虫控制活动,处理与指定专业承包商的有关事宜。
11.2.2害虫控制方案应形成文件,应识别目标害虫,说明计划、方法、日程安排、控制措施,必要时应进
行相关培训。
11.2.3方案还应包括在企业特定区域内准许使用的灭害化学品清单。
11.3预防措施
11.3.1建筑物应保持良好的状态,洞孔、排水口以及害虫可能进入的其他地方应保持密闭。
11.3.2通向室外的门、窗及通风口设计应尽量减少害虫的进入。
11.3.3应消除害虫可能栖身处(如洞、灌木丛、贮存物)。
11.3.4当室外空场用于贮存时,贮存物应防日晒雨淋或害虫破坏(如鸟类排泄物)。
11.4监视和处理
11.4.1害虫监视方案应包括在重点位置放置探测器和捕捉器,以识别害虫活动。应选择适宜的探测
器和捕捉器,结构牢间和抗干扰,与目标害虫相适宜,保持探测器和捕捉器分布罔。
11.4.2应接发现害虫新的活动的频率检查探测器和捕捉器。应分析检查的结果,确定其倾向。
11.4.3发现害虫阳没的证据后,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消灭。并及时处理发生虫害的原料或物品,防止
其他原料、产品被污染。
11.4.4施用杀虫剂时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并有效控制以避免对产品造成危害。
11.4.5保持杀虫剂的使用记录,标明种类、使用量和浓度,在何处、何时和如何使用,以及目标害虫。
12外来危害的防护
12.1总要求
应评估产品面临蓄意破坏等外来危害的可能,应有相对应的防护措施。
12.2入口控制
应识别企业内的敏感区域,并实施入口控制。可行时,入口可采用密码锁、电子钥匙卡、电子识别
器等。
12.3监视
应根据生产区域的状况,策划重要的监视区域,配备监视装置,监视信息的记录应予以适当保存。
13清洗和消毒
13.1总要求
13.1.1应建立清洗和消毒方案,确保如IT设备设施和环境保持卫生。
GB/T36502-2018
13.1.2应监视方案的持续适宜性和有效性。
13.2清洗消毒剂和工具
13.2.1清洗消毒剂宜使用食品级,包装清晰易于识别,单独存放,并按要求使用。
13.2.2清洗消毒丁.具的选择或设计应符合卫生规定,不应成为异物的潜在来源。
13.3清洗和消毒方案
应制定清洗和消毒方案并确认其有效,按规定计划进行清洗和消毒。清洗可以是原位清洗或离位
清洗。清洗和消毒方案至少应包含下述内容:
a)要清洗和(或)消毒的区域、设备和器具项目;
b)具体任务的职责;
c)清洗或消毒的方法和频率;
d)监视和验证;
c)清洗后检查;
£)开机前检查。
13.4监视卫生保持的效果
按规定的频率监视清洗和消毒的过程和结果,确保方案的持续适宜和结果的持续有效。
14质量管理
14.1总要求
应根据社会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以战略的眼光制定质量管理体系,使各项管理士作处于受控条件
下,满足材会和顾客的各项要求。
14.2生产过程质量管理
14.2.1应识别确定过程质量控制点,采用适宜的监控方法,确保丁艺要求的实现。
14.2.2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结果若发现异常现象时,应迅速追查原因井妥善处理。
14.3生产能力验证和确认
14.3.1应定期对制糖生产的设备、T艺和公共卫生水平进行验证和I确认。
14.3.23命证的结果为保持生产良好生产提供依据。当验证的结果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适当的措
施进行整改并再次验证有效后方能确认继续生产。
14.4成品质量管理
14.4.1应按照同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向行制定的企业标准,详细制定而成品检验项目、检验标准、
抽样方法及检验方法。
14.4.2应制定成品留样保存计划,每批成品应做留样保存实验,保存时间应不短于成品标示的保
质期。
14.4.3每批成品应经检验室检验,符合标准要求方司出厂,不合格品不得出厂。
14.4.4按照政府监督规范配合送检或现场抽检。
11
GB/T36502-2018
15成品的仓储
15.1总要求
15.1.1应建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半成品、成品等的贮存设施井分开设置。
15.1.2成品应贮藏在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空间,并配备防污染、防异昧、防冷凝、防尘、防烟、防鼠、
防虫等设
推荐标准
- HG/T 3589-1999 铅酸蓄电池用腐植酸 1999-04-20
- JJG(石油) 27-1992 活塞式标准体积管 1993-03-26
- YD/T 1160-2001 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 2001-10-19
- SJ 20345-1993 J110LWX01型和J110LWX01A型无刷直流力矩电动机详细规范 1993-05-11
- JB/T 8804-1998 工业PC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1998-09-30
- HJ 1092-2020 陶瓷工业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2020-01-14
- DL/T 790.433-2005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第4-33部分:数据通信协议数据链路层面向连接的协议 2005-11-28
- JB/T 6680-1993 玉米收获机械 技术条件(NJ 173-1979) 1993-06-04
- JB/T 10497-2005 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有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2005-03-19
- YD/T 1388.1-2005 基于软交换的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业务体系 2005-09-01